他的三个半小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2:45

他的3个半小时——《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作者:

晓宇哥

                                                                                               2010-11-20

关于《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更多书评,请见高洋《人受了委屈该怎么办?》、老凌《<一天>》生活宝典。

 

摘要:

时间已经不早了,他揉揉眼睛,开始写书评,监狱里的生活毕竟是单调,但还是有偶然的幸福,其实他的一天也很单调,但是同样的,他也有对偶然幸福的期盼。就像他经常看星运,真的相信么,不,只是让他有点盼头而已。

 

正文:

他和同事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开始两个人都很认真的走路,刚从公司出来,也不知道可以开始什么话题作为路上的谈资,他还在想着找一个什么话题打破沉默的时候,同事倒是先出声了,喂,你们怎么把叉叉折磨成那样了,大早上就开始哭诉。他很快反应过来,哦,你确定是我们组搞得?同事肯定。他沉默一会,其实第一反应是找解释的理由,但搜了一圈之后,说出来的话却是,的确挺对不起叉叉的,这次是我不对。但即使嘴上这么说,他脑子里仍然还在纳闷,我们没做啥啊,怎么叉叉就受不了了呢。同事又说,叉叉本来事情就很多,你们还要不停的修改设计思路,这样会把人搞疯的,人家有人家的事。他又想,哦,原来是自己倒霉,一堆破事致使叉叉不爽,但爆发在自己交代的这个节点上了。但嘴里还是说,恩,的确,怪我们事先没计划好。然后又说了一堆忐忑之词表示歉疚并发誓下次改过自新。

回到家后,从进门一刻起,他的脑子里就不再装着路上谈到的事情了,这种模糊的人情世故没几个人能搞的清楚,能做的就是当时就事论事,过后对人下药。既然都已经回到家了,这个起码暂时彻底属于自己的地盘,就不能再让琐事烦着。但有些活必须要做,譬如之前布置的任务就要在今晚完成,虽然又要熬夜了,但是想到明天是周六,就宽恕了这个任务,起码能带着稍微愉快的情绪完成它。任务是看一本小说,写个书评,他昨天开始看这个故事的,是个诺奖获得者写的,叫《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他可以对人家讲,这个故事很好,细腻又逼真,每一个描述都像一幅画,就那么铺在眼前,与平常叙事中将人与人的现实关系娓娓道来。但,这都是对人说的,他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不这么感觉。他没机会不受打扰的把这本书读完,昨天刚开始翻了几页,就被提醒去盯着项目实现的进程。他不敢怠慢,曾经做过一个项目,胎死腹中,被人指责,多少有点惩戒作用,所以现在就特别用心,但还是有点无力,被叉叉抱怨说没有控制好项目的进程,总是临时修改项目,导致叉叉做的很郁闷,做的活特别多,但又不被理解,甚至抱怨说,付出这么多,别人又不知道这个项目跟他自己有关。他当时对叉叉的大声抱怨就只能赔着笑脸,说下不为例,可是谁知道下次怎样呢?他也希望大家知道叉叉跟项目有关,那样之前的项目也不用他一直作茧自缚知道现在,搞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他本来以为这事就这样了,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了,于是就又回去读书,但不一会,就又被打扰了。

现在,他回家了,终于可以一口气把剩下的书都读完,不过或许没那么好运,有些提到前文的地方,他回忆不起来了,就只能来回翻着书。他一向好动,屋子里没声音可不行,于是就开了电脑,准备找个音乐听听。打开播放器,仍旧直接选了同一首歌。开始反复的听。看看表,这么磨蹭,半个小时都过去了。得快点开始了,聊天工具随着电脑启动自动登录,掠了一眼在线的人,拿起书,开始看。这书实在是很冷,描写的太细致,是让人想象力充分发挥,结果就是好像真置身在俄罗斯的大冷天里,在监狱里。他听人说过监狱里的事,那时听说的是朝鲜人爬过长白山过来后,没几天就会被警察发现,直接关进监狱,总是在狱警们不爽的时候作为他们发泄的对象,吃的也是烂菜叶汤,但是这些人还是觉得监狱不错,至少比之前的生活好,有窝窝头可以吃。他打了个呵欠,继续拉着眼皮看下去。想起昨晚看这书的惨状,就笑了笑,昨天他可是一手拿着这本书,一手拿着手机,手机上显示的是无聊的网络小说,以往是用来入梦的,但昨天确是用来提神的,这就是相对价值。今天还好,起码不会看几行字就困了。这时,他又搂了一眼聊天工具上在线的人,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正好也有事问,就直接聊了起来,一般说完事,他不会直接闭口,还会无聊的八卦一阵,一直到两人都不想再说话为止,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大多数情况是,聊一会,他就会觉得除了省略号和呵呵这种敷衍词就无话可说了。于是关闭窗口,继续看书,播放器里还是播着那首歌,他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酝酿情绪才一遍一遍的重复听。但情绪是有点了。但这歌好像还是不太配这书,他扫一眼音乐列表,好像也没什么配这本书的。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又习惯的翻到最后一页,然后看一下还没读过的内容厚度,给自己一点鼓励。恩,快读完了。所以,要问这本书,他最熟悉的是哪部分,他要说是结尾了,因为结尾那张,他可是翻过n遍了。他有点灵感了,就打开邮件,准备直接在上面编辑,然后发出。忽然看到未读邮件多了一封,就打开看下。叉叉发给整个部门的,又是一顿抱怨,他在回与不回之间纠结了一阵,本来想郑重说声抱歉的,但这个抱歉却因为郑重就说不太出口了,不能平白无故的抱歉吧,上面说他没有原则,是不是说了抱歉就又要被批没原则呢,道歉的话是不是也不应该由他说呢,会不会因为说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呢,抱歉就意味着承认了错误,但能承认哪部分,不能承认哪部分,还是要有数的,但区分这个又太麻烦,于是乎,他不想说抱歉了。本来是因为一件事导致的两个人的关系,但因为郑重二字成了部门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一个人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就不说了吧。这么反复了几个来回,最后回复框仍是空白。

得了,活还没干完呢,还是先干活吧。又捡起书开始读。这首歌播了不知道几遍之后,小说总算读完了,他又看了一次结尾,忽然很认同结尾的话,今天没出什么事,就是幸福的一天了。除了叉叉的事,他的今天也算是幸福的一天了,吃的饱,吃的好。但,叉叉的事毕竟发生了,所以为了平衡幸福,他需要另找一些事来弥补今天的不足。现在书看完了,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再写书评,播放器中的歌曲歌词又吸引了他,这首歌算是他当初的心路历程,所以极易勾起他的往事,但这次勾起的却不再是回忆,而是债务,曾经的那个人欠他的礼物还没有还,如果不要回来,他会觉得特别亏。就像精神损失费一样。于是打开聊天窗口,直接输入礼物字眼,发过去提醒他,他没想到的是,对方以进为退,又在大搞暧昧,他在电脑这边苦笑,不就是一礼物么,至于么,他有点想不通当初自己怎么会那么义无反顾,说到底,他还是自私的要命。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他的目的很简单,他要礼物,而对方,管他呢?

时间已经不早了,他揉揉眼睛,开始写书评,监狱里的生活毕竟是单调,但还是有偶然的幸福,其实他的一天也很单调,但是同样的,他也有对偶然幸福的期盼。就像他经常看星运,真的相信么,不,只是让他有点盼头而已。他每天工作也就是接触那些人,每天做的也都是差不多的事,想的呢,也不一定比书中人物少多少,但为啥自己的生活写不成一个诺奖,这事值得研究。他脑子有点昏了,暂时停笔,先睡一觉再说,明天是周末,总归有点不同吧。

 

读者纠错:


刘澜说:

 1 B+
该同学完成了作业,但是跑题了。写法尽管脱离了书评的常规,貌似有新意,但是这更可能是没有认真读书之后的权宜之计。

2 N个错别字

“认真的走路”——地
“搞得”——的
“不停的修改”——地
“不受打扰的把这本书读完”——地
“做的很郁闷”——得
“搂了一眼”——觉得“搂”不对,暂未想出对的
“反复的听”——地
以下还有N个“的、地、得”错误,不改了
“结尾那张”——那章?那页?


作者回应:

所以这样写,是上周正好跟凌老师聊起来我想要看到的书评是啥样的。经过前两周的书评尝试,我发现,我通过书评不仅对原书没兴趣,连书评都读不下去,我想不能说我没文化,没思想,毕竟我这样的人是大多数,一个从中找不到我、找不到我跟这本书的关系的东西,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小故事,是读者在其中能觉得熟悉的生活段子。书评不一定都是评论。真都是评论就不好玩了。郭佳的《我和地坛》有点意思,充满想象力。

之所以后来又改选这本书,就是听说这本书也是叙述故事中见真章。这本书我两天看完,一段都没落,也在书上做了标记,算是认真的了。(如果真是权宜之计,我就不会这么费劲的写这个了,抬杠比叙事容易,其实每个事的选取是有其理由的)。本来想写点碎片化的跟我生活的关联,但正好当时碰到了一小事,于他人,顶多想个5分钟,就会做别的了,但是于我,就不止三个小时的事。我读这本书抱着的问号是,为啥一天能写这么长,本来以为会发生什么悬案之类的,但是没有,就是普通的一天,但是一天能窥全貌。我想抓住的就是这个,我的三小时也能窥全貌,这本书看到的更多点,当时的俄国政治环境等,但是我的没那么大,能看到三小时内我的纠结与不爽、担心及犹豫,就行了。

本来就是一个尝试,以后也会尽量坚持这么写,感想和思想都少点,因为读者不会因为评者评的爽,而读的爽。不过看来初次尝试失败了,还是功夫不到,继续锻炼。

希望能看到我看后特别想看原书的书评!

 

锻炼的流程也许是这样的:记录生活点滴、写好故事(将自己的生活描绘的生动,特别是于个别中见一般,读者觉得亲切的)。伴着生活的记忆来读书(而非在书中硬去关联生活),将书中的事和自己的事对比写出,可采取各种方式,两者相融或者并列或者对立。

这本书是我由书到生活的过程,有点牵强,关键在于关联性没有很好的体现,我的生活与这本书的故事有什么关联,没有体现这一点,就不会让读者对这本书感兴趣,也就会出现跑题的猜测。多谢提醒!

 

刘澜又说:

我只是选取一个角度(小学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评论。你觉得这样写好,那就这样写。你先不用在意对别人有没有意义。对自己有意义就行。凌老师写书评不达标,写评论达标了。不管我写得好坏,我是唯一按照要求既写了书评、又写了评论的人——耶!我提前宣布,下次我也偷懒了。

 

名家点评:


凌岩说:

 两点感想:

一、自说自话是第一步,把想说的甩出来。但是第二步步子还得迈得大一点,就是跟读者聊天。屏幕后面,我的对面坐着个读者,我拿着这本书在跟他聊,心里不可避免会有对他的预设和对他的反应的预期。对这种预设和预期有自觉,就不用担心读者淹没我,反倒会让我游刃有余。

二、写书评,还真得找适合自己的作者写的适合自己的书。我读《书籍的社会史》,跑题都跑不开。读《一天》,就有点收不住。命题作文的规定动作,与自主选题的自选动作,看来还真得轮着来,各有用途。

 

郭坏:

你说不明白”一天为什么能写这么长“。。我没读这本儿书也好奇为什么一天能写这么长。。
所以就可以抓着这个问句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