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在当代散文中的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8:03
秋雨散文在当代散文中的地位
摘要: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他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潮流,以致"文化大散文"一度兴盛.
他的散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 第四,华丽典雅绘声绘色的的语言;第五,雅俗共赏.而本文就其其中第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通过对余秋雨散文的分析,自己对教学作文的启迪.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教学作文的启迪
二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余秋雨出版《文化苦旅》一书,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潮流,以致"文化大散文"一度兴盛.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当代作家评论》中说:"余秋雨散文出现后,散文作为文学形式正在揭开历史的新篇章,这么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这么巨大的知识容量,这么充满睿智和情趣."①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而本文将就其中的"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这一艺术特点展开分析探讨.
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②
余秋雨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他的笔下有各种人物,他们当中有文学家,史学家,也有诗人,画家;有名相,重巨,也有谪官,流人;有流浪艺人,甚至也有妓女(苏小小)……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在这条路上跋涉,不管是凄风苦雨,还是饥寒难耐,却总是痴心不改.他们当中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跌倒了又爬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倒下了再没爬起来,手里却还拿着泣满血迹的诗稿……这支文化苦旅走了足足几千年,怕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艰难的心路跋涉,才终于构成了中国文人独特的文化人格,才终于展示出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迷人魅力.我们很佩服余秋雨,他能在几十篇散文中把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中国文化的人格力量表现得那样生动形象,那样深邃悲壮和震撼人心,使人读起来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责任感.
余秋雨寄情于山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山水为辅,文化为主.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③《莫高窟》让我在余秋雨的笔下,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国,我们只知道看敦煌莫高窟,我们却不知道莫高窟背后的故事和那时候腐败无能的中国.《阳关雪》中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为王维潇洒地挥笔写下了《渭城曲》,说不定早已溶解在时间里,无影无踪了.也就是因为这一曲渭城,才使无数文人迎着寒雪烈日,来寻找土墩,寻找那个千年前穿过阳关的人,寻找千年后仍持之以恒却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他用文化苦旅带我们看我们早已熟悉的中国,却是用另外一个角度.中国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复中,是历史的多情造就中国千年的内涵.
余秋雨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一直在想为什么《文化苦旅》里没有写万里长城,在多数人心里,长城才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文化的精髓.但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人们再重修起来.而都江堰不是,它骄傲地在浪中矗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长城多的是表面的浮华,都江偃多的是实用,是它哺育了天府之国,有了更多的社会功用.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余秋雨重建评判坐标.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三峡,中国最惊心动魄的奇媚风光,还记得白帝城这首诗,及白帝城索熔铸的量种声音,两番申请: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观点与对山河宰权的蒸煮,是人的悲怆,风情万种,两岸猿声啼不住,一路上风声飕飕,江流溅溅,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留下了美丽的忧伤.在吟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抬了抬眼,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座三峡大坝挡在了前面,它挡住了三峡的长水,挡住了三峡的诗情,于是,无论是真实的山水还是虚无的诗句,都失落了,原本美丽动人的篇章,慢慢地殆尽,昔日的忧伤,热情将不再复见.
很喜欢余秋雨先生,他的博学多识,他的精致思维,他的独到视角,他笔下给人的那种绕梁余音,每每总是让人驻足思忖良久,觉得它不止是文字,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呐喊,它里面有很多很多我自己也无力用语言表达的震撼,文学艺术上的打破文体自身或先前的定义要求与局限而进行创新,开拓,尝试是一件更应该注目和鼓励的事情,
他的笔下总是出现一篇又一篇让人们反复思考,细细斟酌,慢慢回味的散文,虽说是散文但是形散神不散.读他的散文才知道,在辉煌的华夏文化的背后,原来还有着这样一则则的故事,使自己有了更深意层的历史知识,更打从心底崇拜那一件件扣人心弦的历史史迹,心之向往也仿佛身历其境中,种种地意向和画面都浮现在眼前.
而回到现实中,余秋雨散文对我们教学写作又有何启发呢 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要使作文有新意,就要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得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启迪并培养学生感悟生活,对于提高其写作水平,完善其人文素质,有着深远意义.1.从细节抓起,培养学生感受,思考锻炼生活得能力.教学中,知道学生从一些最常见的生活细节思考其,然后再锻炼自己感受中最深切的这点.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思考,感悟生活得习惯,文章的立意也就一次比一次新颖别致,具有了以种理想的审判境地.2.肯定不同学做风格,培养启迪学生对生活得独特理解.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月里和素养的差异,学生的作文自然会表现为多样性.作为教学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不同的写作风格,学生猜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生活表达独特见解.正如余秋雨的散文,是以简单的,毫不华丽的辞藻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悟,使读者产生共鸣,文章不在于辞藻多么华丽,而在于情感的准确表达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一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积累而来.
余秋雨在写作时总是一挥而就,能一下写出数千字.上万字的游记散文,不仅与余秋雨自身的文学修养有关,更大程度上在于他在苦旅式的心境.
一,随意的.余秋雨的散文大都有一个特点,从表面上看尽是历史资料,而只要真正仔细地阅读又会发现余秋雨的思想溶解在整篇的论述里.这是读者的最真切的感觉.造成这种感觉的并不全是余秋雨写作手法上的高明.他在游历时的随意被带进了文章里.我一直认为,随意的是最真实的,这或许是他散文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二,求速度.余秋雨无法做到毫无顾忌地游历,毕竟很多时候他都要参加研讨会.这就使他在旅行时追求速度.例如在庐山时,"连船上不认识的小姐都拿着古人来诱惑我,而我还是贪图了方便."这极大地影响了余秋雨旅行的质量.因为在我看来,庐山就是以其险,阻断了俗世,也就有了对世俗的超拔.而若是坐车一晃到了山顶,就无法体会古代文人的孤独.
三,重怀旧.怀旧是人之常情,毕竟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东西要消失总是让人悲伤的.而余秋雨对怀旧的要求则更高.青云谱不管被改成什么样,总算还有个青云谱.但在余秋雨看来,这里已经容不下朱耷了.而在阳关遗址,仅有的几个土墩却真正充满了文化.
四,重山水.这是文人的重要特征.大凡文人,都不屑于城市的喧嚣.所以余秋雨以一篇《五城记》容纳了五座多少丧失了文化气息的古城.而上海和苏州则是例外.大概是因为余秋雨久居伤害,对那群特殊的上海人是了解的,所以才能有那篇深刻的《上海人》.而苏州,作为江南的代表,以其吴侬软语和绝美园林成了"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得到余秋雨的欣赏.
我们应该庆幸,处在这样一个纷乱嘈杂的社会,仍会有这样的一些作者,仍会有这样的一些文章,帮我们记起一些不该忘记的历史,帮我们涤去自大的骄躁,帮我们找回一些祖国未来的影子,而不是仅仅沉醉于千年的文明,迷恋于叛逆的小说却自以为个性十足.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时间将会证明余秋雨散文在中国散文,乃至散文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①《当代作家评论》 1995年第2期
②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题序.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5,第2页.
③ 余秋雨《文化苦旅 自序》.知识出版社,1992.3,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