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话剧的中国学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6:43
对话人:徐 馨(本报编辑) 林兆华(著名戏剧导演)
《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4日   24 版)



以上为林兆华80年代导演的部分话剧戏单。
11月30日—12月19日,中国当代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举办首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林兆华从事戏剧导演艺术50多年,导演70余部戏,见证并参与了上世纪60年代北京人艺从焦菊隐到于是之等艺术大家的创作;开启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小剧场的先河;并在90年代初探索到“当代戏剧”的观念;最近20年来,既坚持“一戏一格”,又始终未曾偏离对戏剧中国学派的探索。
对林兆华来说,戏剧创作目的是什么?他是否有独特的中国式的导演手法来实现创作目的?他的戏剧导演艺术和话剧的中国学派有何关系?本报编辑就此问题访谈“大导”林兆华。
导演目的
实现“第二主题”
徐馨:这次戏剧展,你挑选了两部《哈姆雷特》。一部由德国当代以排莎士比亚戏剧闻名的鲁克·帕瑟瓦尔导演,一部是你在1990年导演的《哈姆雷特1990》。这两部戏都对莎士比亚原作做了很大改动。常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作为戏剧导演,你如何看待戏剧和剧本文学的关系?
林兆华:把剧本文学传达出来,那不是真正的戏剧。而传达剧本文学,是我们当前戏剧的主要倾向。解释戏剧文学和舞台上表达你导演的阐释,不一样。戏剧文学是“本”, 我在这“本”的基础上建造我的东西,这是导演艺术。选择鲁克这部戏,不客气地说,是对我自己的批判:鲁克顽强地表现他对戏剧的认识,有独特的剧场艺术表达方式,而且引领甚至强迫演员和观众接受他的戏剧艺术。
坦率地说,我对莎士比亚没什么研究,我对他的剧本只作删减。但是莎士比亚戏剧是我建造自己的戏剧的基石,它给我心灵的自由——我要说什么,在舞台上可以说了。比如我排莎士比亚的《大将军寇流兰》,心里就有一个要表达的(思想):寇流兰是真正的英雄,但英雄不是被敌人杀死的,是自己人杀死的。
徐馨:也就是说,无论是谁的剧本,排戏是为了表达你曾说过的导演的“第二主题”。具体到《哈姆雷特1990》,演员的“换位”和“第二主题”有什么关系?
林兆华:哈姆雷特是什么,王子复仇啊。我没表现这个。工作室诞生的这第一部作品表现的是人人都是哈姆雷特和偶然性: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会遇到哈姆雷特这样的处境。整部戏充满了换位,以此表现人在不同环境下角色的改变:哈姆雷特变成国王,国王变成哈姆雷特,掘墓人变成波格涅斯,王后变成奥菲丽亚,奥拉修从哈姆雷特的朋友变成要杀他的人……历史的偶然性是经常的,必然是偶然性的;变化是永恒的,平衡是暂时的。生活如此,人也如此,世界的变革也是如此。
而这根本不是莎士比亚的。我只是借助莎士比亚的语言,来完成我(导演)要说的话——这是当代戏剧的观念。从这一角度说,一些作品虽然手法、形式新颖,但是从戏剧观念上说,是传统的——因为它们还是在表达剧本的含义,只是导演的表达方式融入了新手段而已。
导演手法
化用戏曲美学
徐馨:拓展了表演艺术或者舞台空间,是此次戏剧展作品的共性。我想这也是你对戏剧的思考:导演通过表演艺术、舞台空间以及和观众的沟通,实现“第二主题”。你要求演员表演时“是又不是(这个角色)”,演员面对观众的叙述和独白远远多于角色间的对话,而且转化自由。这种表演曾被批评“太随意”。但这种“随意”是否恰恰是你所追求的?是不是和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美学相通?
林兆华:早年我就想“没有表演的表演,没有导演的导演,不像戏剧的戏剧”该多么好!上世纪80年代我这种想法被批评,但我坚持,我所谓的探索就在这里,尤其最近几年更加明确。
我整个原则是戏曲美学的原则。欧洲的表演实际上是比较“单元”的,中国戏曲的表演很“多元”:从客观描述,到主观心理,到和观众交流,都特别自由,随时的。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的表演美学和斯坦尼、欧洲戏剧是不同的。它自由,没有我们说的布莱希特的“跳进跳出”,根本没这概念。它和我们原来话剧艺术的表演不一样,它的表演状态和叙述方式,也不是说我们很熟悉戏剧舞台的人很快就能掌握的。(演员)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忘形,可以随意,可以即兴,迸发出不是我要求的东西,而是我们更高的目标追求的那个境界,这些东西是可贵的。
而表演带有这种“双重性”很不容易。演员完成一个人物,这只是表演的一方面。难的是演员还能表现其自身对戏剧的看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的处境的触摸——这个很难,不是导演一招一式排出来的,这和演员的自身修养、对人的认识都有关系。现在一般地,我们的表演艺术还停留在塑造人物上——(多数人)只演人物。
徐馨:那么,你追求的这种表演艺术,就需要一个充满解释空间的舞台来配合。比如,《大将军寇流兰》、《建筑大师》的舞台基本上是“空”的。你是不是受到中国戏曲舞台空间意识,或者“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种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或者说,舞台空间如何,离不开表演艺术的特点:解释说明性的舞台可以配合写实性的、从自我出发塑造人物的表演风格,给人视听震撼的大制作可以遮掩表演水平的薄弱。
林兆华:空舞台,我喜欢空,这和中国的道与禅有关。在道教来说,空是无限;空的舞台,可以有无限的表达力。中国传统戏曲美学是这样:什么都是空的,但是什么都有:从心理空间到物质空间,都可以出来——而我们的舞台艺术,包括现在一些戏曲的舞美都主要在营造充满实物的物质空间。
一般的舞美设计,就是给你做一个这样的解释性空间。这个没多大意思的。和我多年合作的易立明,他就能够既透出舞美设计师要表达的东西,又切合这个戏,同时导演又能够发挥——这就不是一般的舞台美术。他提供这个空间,也许给你提供很多困难,但这是一个挑战。比如《赵氏孤儿》,就那么一个空的空间,你怎么去排?在表演手段、舞台节奏、语言节奏、场面的流动……你都得有变化,跟“都摆好了”不一样,对吧?比如《建筑大师》,没有最后的打开,上这天梯,它那冲击力不够。这都是舞台美术提供的,帮助你实现你导演要说的话,或者是帮助你实现打动观众内心。舞台美术如此。音乐也是如此。
创作价值
探索话剧的中国学派
徐馨:在中国话剧百年历史上,焦菊隐明确地提出话剧要民族化,但少有人继承他的路子。为什么你说“虽然中国话剧百年,但是没有自己的传统”?你是在有意识地探索话剧的中国学派?尤其你有意化用戏曲美学,而其他人大多只注重在对戏曲形式,如水袖、引子的使用上。
林兆华:做是这么做,但我没那么大口气。我只是喜欢中国传统的戏曲美学和说唱艺术,它们给了我精神上的解放。我的舞台多是空荡荡的,我希望演员多向中国戏曲和民间说唱的表演风格靠拢……这都跟戏曲美学有关。
我说“中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是说我们承继的是欧洲戏剧传统,没有探索上世纪60年代末,焦菊隐先生提出的建立中国学派的主张。口头上说要建,但实际上我们既没有很好地研究话剧的中国学派,也没有努力地建中国本土戏剧!我很少参加研讨会,排出自己的戏最有说服力,但是在纪念焦菊隐先生诞辰100周年的会上我有一个简短发言——我赞同中国学派。而且我做出了一些有中国学派精髓的戏剧。
徐馨:我认为你的作品是在探索中国学派,不仅是你对戏曲美学的理解和运用,还因为你作品的现实性:《说客》、《建筑大师》等无不表达了你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在充满了真娱乐和伪先锋的中国当代戏剧环境里,你的创作尤为真诚和本土,是一种中国式表达。
林兆华: 我骨子里是传统的,要表达的东西并不很抽象,是对现实的理解。所谓中国式表达,一方面是戏曲美学在我身上起作用;另外我没有那么多现代派的东西,直接表达就够了,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当代戏没多大力量。《说客》本身不是一个古典的解释。子贡为了维护和平,到处游说,最后的结果还是大战。这东西现实当中太多了;《建筑大师》,我喜欢他(主人公索尔尼斯)最后的超越,我不喜欢他“学霸”的一面——担心年轻人超过自己。我是撕开他的胸膛给观众看。
徐馨:索尔尼斯是“建筑大师”,人们都说你是当代中国戏剧大师;你喜欢索尔尼斯的攀登,你的攀登方向是什么?
林兆华:我反对说大师,大师不是瞎封的。我不是谦虚,你就是一个排戏人,或者说,你还能排些戏,就足矣。
索尔尼斯已经是大师了,他勇于超越自己,这个是很难得的——他敢于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死了也是涅槃。我的攀登方向,跟你说实话,没有。我就一步步地走,最好别爬到顶尖,爬到顶尖就往下滑了,停滞了。就像一个戏剧流派,它形成的过程是有生命力的,形成斯坦尼、布莱希特,那个流派就停止了。所以还是保持攀登的状态就好,尽管这个过程当中会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