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1600时代明王朝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6:17
时间:2008/08/05 出处:新浪读书
第一卷
第二章 关于中华帝国的名称、位置和版图
……中国南部以北纬19度为界,终于他们所称的海南岛,…… 由此伸展以北纬42度,直达北部长城,中国人修建长城作为与鞑靼分界,用以防御这些民族的入侵。在西边,中国的疆界自福岛(Fortunate Isands)测定位于东经112度他们叫做云南省的省份其,并由此向东伸延至日出之海的东经132度为止 ……(相当于格林威治经度东经104度至东经124度)
第三章 中华帝国的富饶及其物产
……至于他们出海的船只,数目却很少,并且无论在数量或结构上都无法与我们的相比。让我们暂时再回到谈他们的马匹。中国人不大懂得驯马和练马。他们平日生活中说使用的都是阉割过的,因此很安静,脾气很好。他们有无数军用的马,但是都退化的厉害并缺乏勇武精神,甚至鞑靼人的骏马一叫就能使他们溃散,因此打起仗来实际上是无用的。此外,由于马蹄不打掌并且很纤弱,所以这些马不耐在硬地或山道上走较长的路。……
……中国人常用的餐具是陶器。我不大明白为什么西方叫它瓷器。无论从材料本身或者从它又薄又脆的结构来说,欧洲陶器没有类似的东西。……这里的人民也学会了吹玻璃的工艺,但他们的手艺远逊于我们在本国所看到的。……
……纸的使用在中国要比别的地方更为普遍,制造方法也更多样化。但这里生产的最好的纸也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许多产品。它不能在正反两面印刷或书写,所以我们的一张纸就等于它们的两张。此外,它很容易撕坏,不能耐久。……
……最后,我们应该谈谈硝石。这种东西相当多,但并不广泛用于制造黑色火药,因为中国人并不精于使用枪炮,很少用之于作战。然而硝石却大量用于制造焰火,供群众性娱乐或节日适燃放。……我在南京曾目睹为了欢庆春节而举行的焰火会,这是他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他们消耗的火药足够维持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数年之久。……
第四章 关于中国人的机械工艺
……从房屋的风格和耐久性看,中国建筑在各方面都逊于欧洲。……他们似乎是用一生一世的观念来衡量事物的,是为了自己盖房而不是为子孙后代。……中国人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们不可能欣赏我们的公私建筑中那种富丽堂皇,甚至不相信我们告诉他们的有关情况。我告诉他们,我们有很多建筑已经受风雨达百年之久,有的甚至达一两千年,他们听了完全是一幅茫然不解的表情。当他们提出疑问,我们告诉他们,经久不坏的原因在于地基很深很坚固,他们更是惊奇的目瞪口呆,……因为他们从不挖掘地基,而只是在一片不开裂的地面上放上一些大石头,或者他们挖地基,深度也不会超过一码或者两码,即使墙壁或楼台要造的很高。结果是他们的房屋城堡甚至不能经受百年的风雨,而不得不经常修缮。……
……他们的印刷方法与欧洲的大不相同,而我们的方法是他们无法使用的,这是因为中国字和符号数量极大的缘故。……书的正文用很细的毛制成的笔蘸墨写在纸上,然后反过来贴在一块木板上。纸干透之后,熟练迅速地把表面刮去,木板山只留下一层带有字迹的薄薄的绵纸。然后工匠用一把钢刀按照字形把木板表面刻掉,最后只剩下字像薄浮雕斯的凸起。这种刻制木板的办法极适合中国字既大又复杂的特点,但我不认为它能适用于我们的欧洲的字形,我们的字形太小很难刻在木头上。他们的印刷方法有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即一旦制成了木板,就可以保存起来可以用于随时随意改动正文。也可以增删,因为木板很容易修补。而且用这种方法,印刷者和文章作者都无须此时此地一版印出极大量的书,而能够视当时的需要量决定印量多少。……
……特别是在制造雕像和铸像时,他们一点也没有掌握欧洲人的技巧。……但在上述这些的利用方面是非常原始的,因为他们不曾与他们国境之外的国家有过密切的接触。而这类交往无疑会极有助于使他们在这方面取得进步。他们对油画艺术以及在画上利用透视的原理一无所知,结果使他们的作品更像是死的,而不是活得。看起来他们在制造塑像方面也并不成功,他们的塑像仅仅遵循眼睛所确定的对称规则,这当然常常造成错觉,使他们比例较大的作品出现明显的缺点。……
……乐器很普遍,种类很多,但他们不知道使用风琴和翼琴,中国人没有键盘式的乐器。……他们似乎根本不知道可以用动物的肠子做琴弦这一事实。……中国音乐的全部艺术似乎只在于产生一种单调的节拍,因为他们一点不懂把不同的音符组合起来可以产生变奏。然而他们自己非常夸耀他们的音乐,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它却只是嘈杂刺耳而已。……
……我们最初的种种努力是不宣扬的。我认为中国人有一种天真的脾气,一旦发现我国货质量更好,就喜欢外来的东西有甚于自己的东西。看起来好像他们的骄傲是出于他们不知道有更好的东西以及他们发现自己远远优胜于他们四周的野蛮国家这一事实。……
……这一国家只有少数的测时仪器,……但是所有这些仪器都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常常出错,测时不准确。至于日晷,他们知道它从赤道而得名,但还没学会怎样依照纬度的变化摆正日晷。……
……我相信这个民族是太爱好戏曲表演了,……为患之烈甚至难于找到任何另一种活动比它更甚,简直是罪恶的渊数了。有时候戏班班主买来小孩子,强迫他们几乎从小就参加合唱、跳舞以及参与表演和学戏。他们几乎所有的戏曲都起源于古老的历史或小说,知道现在也很少有新戏创作出来。……
第五章 关于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学位的运用
……首先谈几句中国一般的书法,他们适用的字形很像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在风格和结构上,他们的书面语言与日常谈话中所用的语言差别很大,没有一本书适用口语写成的。一个作家用接近口语的体裁写书,将被认为是把他自己和他的书置于普通老百姓的水平。……在整个国家或许没有一个人掌握了所有的符号,或者可以说对于中国语文有完全的文字知识。很多符号发音相同,写出来却很不一样,意思也很不同。所以结果是,中文或许是所有语言模棱两可的了。……把一本书念给听众听,他们也无法听懂书的内容,除非人人眼前都有这样一本书。……几个人在一起谈话,即使说得很清楚、很简洁,彼此也不能全部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有时候不得不把所说的话重复一次或几次,甚至把它写出来才行。……或者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甚至写在对方手上。这种情况更经常地发生在有文化的上流阶级谈话的时候,因为他们说的话更纯正,更文绉绉并且更接近于文言。……我认为中国语言含糊不清的性质,乃是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一直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书面语的发展上,而不大关心口语。……甚至在中国的各个省份,口语也大不相同,以至他们的话很少有共同之点。……还有一种整个帝国通用的口语,被称为官话。……官话在受过教育的阶层当中很流行,……各省的方言在上流社会是不说的,……这种官方的国语用的很普遍,就连妇孺也都听得懂。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是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的内在联系。在他们那里,伦理学这门科学只是他们在理性之光的指引下所达到的一系列混乱的格言和推论。……
……他们花费很多时间来确定日月食的时刻以及行星和别的行星的质量,但他们的推论由于无数的错误而失误。最后他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我们科学家称之为占星学的那种天文学方面;……这一事实就可以说明占行星学的情况了。……由西方进入这个国家的撒拉逊人曾带给中国人某些数学科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很少以确切的数学证明为基础的。撒拉逊人留给他们的大部分是一些规则的表格。……目前管理天文研究的这个家族的始祖,(朱元璋)禁止除以世袭入选者之外的任何人从事这项科学研究。禁止的原因时害怕懂得了星象的人,便能够破坏帝国的秩序或者是寻求这样做的机会。……
……在中国,没有像我们的《十二铜表法》和《凯撒法典》那类可以治理国家的古代法典。凡是成功取得王位的,不管他的家世如何,都按照他自己的思想方法制定新的法律。继位的人必须执行他作为王朝创业人所颁布的法律,这些法律不得无故加以修改。……而且他们对海外的世界全无了解,以致于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包括在他们的国家之内。……
……中国人不允许外国人在他们境内自由居住,如果他还打算离开或者与外部世界有联系的话。不管什么情况,他们都不允许外国人深入到这个国家的腹地。我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法律,但是似乎十分明显,这种习惯是许多世代以来对外国根深蒂固的恐惧和不信任造成的。他们不仅对住在海外或距离遥远的人以及事实上他们不了解得人怀有猜疑,而且也猜疑友好的和敌意的异国人,甚至与他们有贸易关系的人,例如沿用中国法律的邻邦朝鲜人。……
第七章 关于中国的某些习俗
……中国人不用手接触食物,所以饭前饭后都不洗手。……中国各种礼节中最为惊奇的就是对于皇上的礼节了,世界上可能没有另一个人,无论是俗人还是神职人员,是生活在那样繁文缛节之中的。第一件惊人的事情就是从没有人直接向皇上说话,除了皇上的子女或住在他的城堡里的亲属或伺候他的宦官。……
第八章 关于服装和其他习惯以及奇风异俗
……中国人差不多是白肤色,南方几省由于靠近热带带有些人也是相当黑的。在有些边远地区,人们的脸几乎是四四方方的。在广东、广西两省,有些人每只脚上都有两个脚趾甲,几乎所有交趾支那和他附近的居民都常见这种情况。……女人身材都很矮小,脚小被认为是一种美的标志。为了造成这种效果,她们从小把脚用布条紧紧地裹住以防止它长大,走起路来会使人觉得她们的脚是被截去了一块。这种裹脚布一生都在裹着。……男女都留长发,……每天早晨梳头通常用半小时左右,这对我们的男人简直是十分讨厌的事。……
……从来不见生活地位高的人在街上行走。他们坐在紧闭的轿子里被抬着走,路上的人看不见他们,除非他们敞着前帘。……法律禁止坐车。
……尽管如此,而且街道上都有铁栅并且上锁,宅院被夜贼抢劫一空的事还常常发生。……经常失盗的结果是要再用人监视更夫。听说在欧洲人口稠密的城市里,警卫倒不是用来防止国内盗窃,而是用来防卫公民以免侵略者的袭击,中国人确实感到很惊异。在中国,尽管他们住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并且深享和平,但城门每晚上都要上锁,钥匙要交给地方官。……
第九章 关于某些迷信的以及其他方面的礼节
……整个国家最普遍的一种迷信莫过于认定某几天和某些事。因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结果如何都取决于时间规定。……把一个家庭的安全、荣誉甚至整个的生存都想象为一定取决于诸如们要开在这一边或那一边,雨从左边还是右边流入院子或窗子设在这里或那里,房顶要比另一个高等等细节,有什么能比这更加荒唐的呢?……街上、客店里以及所有其他公共场所都充斥着这类占星家、地师、算命先生,……即都是骗子。……他们有些是瞎子,有些是社会底层的人,有时还有一些形迹可疑的妇女。按照福音书上的格言,他们可真是“瞎子领瞎子”,而且他们为数众多,以致可以说是构成了一种普遍的祸害。……
……有很多人无法过没有女人的生活,就把自己卖给有钱的主人家,以期在这家的女婢找到一个妻子,而这样一来就把他们的子女永世变成奴隶。还有人则攒够了钱买了一个妻子,等到孩子过多无法抚养时,就以大约一头猪或一匹便宜的小驴价格把孩子卖做奴隶。……这一做法的结果是全国事实上到处都是奴隶,这种奴隶不是战争中俘获或从国外带回来的,而是就生在这个国家里,甚至就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城市或乡村里。又有许多是被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带出国外为奴。……
……中国有一种更为严重的罪恶是某些省份溺毙女婴的做法。……这种屠杀无辜的事情不是偷偷干的,而是公开让大家知道的情况下做的。……
……比前述的那种更为野蛮,就是因为无法糊口或者遭到灾祸而极度绝望或者更加愚蠢更加怯懦的只为了愤恨仇敌而自杀。据说一年当中总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杀,既有男人也有女人。那做法经常是在公众聚会的场所或在仇家的门前上吊自杀。跳河和服毒也是常用的方法,他们往往为了很小的事而自杀。……
……在北方各省还有一种常见的野蛮行径,那就是阉割大批的男孩子,这样他们就可以给皇上做奴仆。要在皇宫里当差这一点是必需的,乃至与皇上既没有别人而且他也不要咨询或和别人谈话。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手中,但是在皇宫里这类人的数目就达万人之多。他们的样子很瘦弱,未受过教育,在终身的奴役中长大,呆头呆脑,根本没有能力听懂一项重要的指示,也没有办法执行。……
……这个国家的刑法似乎并不太严厉,但被大臣们非法处死的似乎和合法处决的人数同样多。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这个国家有一项固定而又古老的习惯,允许大臣不经过法律手续和审判,就可以随意鞭打任何人。……结果是常常把犯人打死。有时候,被告给大臣一笔巨款,既可以为法律和正义而买的活命。
……大臣们作威作福倒着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都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他所有的一切。正如这里的人民十分迷信,所以他们也不大关心什么真理,行事总是十分谨慎,难得信任任何人,出于同样的恐惧,近世的皇上也废除公开露面的习惯,即使在以前,皇上要离开皇宫禁地之前,不采取成千种防范措施,他们就不敢外出。在这种场合,整个朝廷都处于戒备之下。沿皇帝经过的道路以及与之相同的路上,都密布着便衣警卫。不仅人们看不见他,而且人们也无从知道他行列里很多轿子中他到底乘的哪一顶。人们会以为他是在敌国中旅行,而不是在他自己的子民万众之中出巡。……号称皇家血统的人都有公费供奉。目前估计这类人约在六万以上,而且由于他们还在不断增长,所以不难想象他们构成多么大的公众负担。由于他们不担一切公职和行政,他们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阶层,沉迷于逸乐的生活而且蛮横。皇上防范这些人就像对待私仇一样。……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民和亲属的民族,对于无论从四邻或国外来的外国人都心怀疑惧,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的科学知识。……全国上下都不得与外国人打交道,除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例如在澳门半岛,在那里从1557年建立一个与葡萄牙人通商的商场。凡是未得到官方批准而与外国进行贸易的,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刑罚。……
……担任警卫的士兵总要受到别的哨兵的监视,怕他们可能企图造反或者造成骚动。由于同一原因,指挥官从来不允许统帅大军。整个军队置于哲人参议院的管辖之下。……这个国忠大概没有别的阶层的人民比士兵更堕落和更懒惰的了。军队的每个人必定过的是一种悲惨的生活,因为他们应招入伍并非出自爱国心,又不是出自对皇上的忠诚,也不是出自任何想获得声名荣誉的愿望,而仅仅是作为臣民不得不为雇主劳作而已。……只有高级官员和军事长官才在军队范围内有一定威权。供给军队的武器事实上是不能用的,既不能对敌进攻,甚至不能自卫。除了真正打仗时外,他们都只携带假武器,发给他们假武器是为了演习时不致于完全没有武器。我们已经描述过,无论是官是兵,也不论官阶和地位,都像小学生一样受到大臣的鞭打,这实在是荒唐可笑。……
……在结束本章是,我们将叙述一下可以称之为中国人两种非常愚蠢的做法,这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有权势的人们当中是很普遍的。第一种习惯是努力要从别的金属中提取银子,第二种则是企图延年益寿长生不死。……总结一句话,应该公平的说中国人从来不缺乏聪明人,他们尽力想方设法要扫除他们人民心中的这两重苦恼,但是他们这样做从未取得成功。相反,这种传染病还在蔓延,目前正在空前流行,到处泛滥,并以其满载瘟疫的毒害而在感染这越来越多的受害人。……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Marche)的马切拉塔(Macerata),家里经营利氏药房,是当地的名门。利玛窦在这里一直在一所耶稣会开办的中学学习,他的父亲一直很担心利玛窦加入耶稣会。
利玛窦十六岁来到罗马,在圣汤多雷亚学院学习预科,并于1571年的圣母升天节那天加入了耶稣会。1572年在耶稣会主办的罗马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并从师数学家克拉乌(Christopher Klau)学习天算,其时范礼安(Father Alessandro Valignani)也是他的老师。在这段时期,他还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语,而且也会使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
《交友论》是利玛窦用中文写的第一部书
在启程前往上海之前,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教授路易吉·利奇把一摞利玛窦神父(Matteo Ricci,1552年—1610年)的著作《交友论》放进了行囊。利奇教授是利玛窦的后代,此行是参加纪念徐光启暨《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他选择《交友论》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朋友们。
《交友论》是利玛窦用中文写作的第一部著作。1595年,到达南昌以后,利玛窦就将《交友论》分赠当地的达官贵人。“这部《交友论》使我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同时,也使人认识了我们欧洲的作为。这部作品是文学、智慧和德行的结晶。(利玛窦1599年书信)
1577年利玛窦获准赴远东传教。1578年3月24日,利玛窦从里斯本出发乘船和其他14名耶稣会士一起前往印度传教。一路上绕过好望角,途经莫桑比克,经过6个月的航行终于在9月13日到达印度果阿(Goa)——葡萄牙在亚洲最重要的殖民地。路途非常辛苦,在到达果阿前,船上来自莫桑比克的400名奴隶死了13名。
利玛窦在来到印度之前,由于沙勿略(Francis Xavier)之前对印度的赞美以及教会的神化,他所听说的印度非常令人神往,在这里传教也比较容易。但是现实的反差令他大惑不解。1580年他给耶稣会的历史学家玛菲用葡萄牙语写的信中说道:“查看一下有关印度、日本的注释书和地图类,会发现明显的谬误比比皆是。”但是耶稣会在日本布教非常顺利,而且在印度还发现了聂斯托里教派(景教)的信徒。这使得利玛窦他们精神上非常振奋。
利玛窦在印度和交趾传教四年。其间在果阿的神学院还学习了人文学科,在1580年7月26日他晋升为司铎后,又学习了神学。他在印度认识到应该允许当地人也学习哲学、教理和神学等欧洲文化,并且写信给耶稣会总部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阻拦他们与他人为伍担任职务——通过学问而出人头地——我担忧他们会憎恨我们,而我们耶稣会在印度的主要目的,感化异教徒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信仰的使命将会化为泡影。”他的这种见解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如一,这也是他进入中国后所持的态度。罗光写的《利玛窦传》中说这是“他能赢得我国士大夫的尊敬亦以此精神故。”
到达澳门
由于明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之前的传教士都未能进入中国传教,而只能停留在澳门。因此罗明坚(Father Michele de Ruggieri)神父向东方总巡察使范礼安举荐了利玛窦。1582年(万历十年)利玛窦应召前往中国传教,8月7日到达澳门。
传教士们想通过汉语著述天主教义来吸引中国人,“练习用他们的语言写作,作为一种吸引捕捉他们心灵的手段。”因此他们先在澳门[努力学习汉语。开始学习汉语的利玛窦对完全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汉字感到很兴奋,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此外,在澳门的时候正好有来自日本的天正遣欧使节团路过,利玛窦趁此机会还学了一点日语。
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肇庆
1584年利玛窦获准与罗明坚神父入居广东肇庆。他们对中国官员自称来自“天竺”,致使中国人以为他们是佛教徒。利玛窦解释来中国的原因:“我们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的教士,因为仰慕中国,希望可以留下,至死在这里侍奉天主。”他不敢直接回答传教的目的,否则他可能会被驱逐。为了传教,他们从西方带来了许多用品,比如圣母像、地图、星盘和三棱镜等。其中还有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利玛窦带来的各种西方的新事物,吸引了众多好奇的中国人。特别是他带来的地图,令中国人眼界大开。
进入了中国的利玛窦对中国文明非常称赞: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他感叹“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而且他还发现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但是他也发现“在中国人之间科学不大成为研究对象。”
这一年的8月在肇庆建立了“仙花寺”,开始传教工作。起初传教十分低调。神父们行事小心谨慎,主要精力都在学习汉语和中国的礼节习俗,以博得中国人尤其是官员们的信任。他们身穿佛教僧侣的服饰,认为这样能够博得人们的好感,而且他们也觉得这与天主教神父的装束相差不大。这也使中国人更加相信他们是远道而来的僧人。他们在这里挂上了圣母玛利亚的画像,许多士人官吏,甚至僧人都来跪拜,他们感到非常兴奋。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讲这更多是出于礼节性的,而没有宗教意义。也有记述说,他们担心中国人看到玛利亚的画像会误认为他们的神是女性的,而改挂了基督像。
1584年利玛窦制作并印行《山海舆地全图》,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利玛窦利用解释各种西方事物的机会,同时介绍了他们的天主教信仰。他们翻译了《十诫》《主的祈祷》和《圣母赞歌》,以及《教理问答书》。很快亦有中国人对天主教产生兴趣。于是利玛窦开始派发罗明坚撰写的《天主实录》,以中文解释天主教的教义。许多中国人都对这部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是无论如何,无论是“仙花寺”的创立,还是《天主实录》的刊行,中国人始终是把它当作佛教流派而已,中国人对于基督教还没有多少实质的认识。
第二站:韶州
《几何原本》内利玛窦和徐光启的插图。万历十七年(1589年)夏天,广东新任总督将利玛窦所住的西式建筑据为己有,于是利玛窦移居韶州。在韶州的时候,利玛窦遇到了一次意外。他们遇上了强盗打劫,虽然利玛窦受了一点伤,但是幸好他们吓退了强盗,而且很快这些强盗就被逮捕归案。在韶州期间,另外一个不幸是利玛窦的两名部下相继逝世。1591年麦安东神父逝世;1593年石方西神父也辞世了。而另外一名罗明坚神父则早已返回了欧洲,现在只剩下利玛窦一人从事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感到欣慰的是,他在肇庆结识的士人瞿太素成为了他的好友和弟子,还帮助利玛窦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第一卷。籍着瞿太素的宣传,以及赠送高官们利玛窦自己制作的天体仪、地球仪和计时用的日晷等西洋物品,利玛窦的名声逐渐在当地的达官贵人中传开,其间他还被瞿太素的朋友邀请去了一趟南雄。
在韶州他攻读《四书》,并首次将之译为拉丁文。而通过与瞿太素和其他许多中国上流社会人士的接触,利玛窦发现自己先前的佛教僧侣装扮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不受到尊重,社会地位也比较低下。为了更方便与中国的官员交往,在徵得范礼安的同意后,从1594年起,利玛窦开始蓄发留须,并穿起了当时儒士的服装。
第三站:南昌
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利玛窦借口为一位北上任职官员之子治病,而获得了去南京的机会。但是到了南京以后,利玛窦陪同的官员对他逐渐失去了兴趣,利玛窦只好自己设法留在南京。然而这一次失败了。他只好折返南昌,并获得批准在此居住。1596年9月22日利玛窦在这里成功的预测了一次日食,使他很快成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期间结交了许多儒士权贵,并受到建安王的热情款待。他在写给耶稣会的报告中解释了自己出名的理由:一是因为当地从没有见过外国人;二是利玛窦的记忆力非常好,以至于许多中国人都想学习,他也因此用汉语写了一本《西国记法》的书来介绍他的记忆方法;三是它能够运用四书五经来宣讲基督教的教义;四是他的自然科学知识;五是传说他会炼金术;六是有人向他求教基督教。另外在这一年利玛窦为了练习用汉语写文章,写了一部谈论友情的著作《交友论》而意外的获得士人的欣赏。
1596年利玛窦被范礼安任命为耶稣会中国教区的负责人,由利玛窦全权负责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并且指示利玛窦想办法到北京去觐见中国的皇帝,以达到在中国传教的有力保障。而且还从澳门送去了许多准备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
第四站:南京
接受了新任务的利玛窦开始策划北京之行。没过多久,他就联系了北上任南京礼部尚书的王忠铭一起带他去南京,而且王忠铭还表示要带他去北京。于是1598年6月25日利玛窦与另一位郭居静神父(Lazzaro Cattaneo)同王忠铭一起离开南昌奔赴南京。7月初他们一行到达南京,9月7日利玛窦抵达北京。但当时正值日本侵犯朝鲜,利玛窦作为外国人无法在北京久留,而且又遇到了财政上的困难,仅住一个多月便只好返回,次年2月6日到南京[1]。
在南京居住期间,利玛窦通过瞿太素的帮助,结交了不少名士,如南京礼部侍郎叶向高、思想家李贽、徐光启等。当然这主要还是人们对于他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倾慕。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利玛窦还与一位三淮和尚(即大报恩寺僧雪浪)进行了一场辩论,在这次辩论中,利玛窦凭借其科学性的思辨明显占了上风。他还在正阳门(今光华门)内洪武岗西崇礼街(今尚书巷)建成内地第四座天主教堂,他在城西罗寺转湾的住址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天主教堂——石鼓路天主教堂。这些活动使南京成为中国天主教史上最重要的传教中心之一。
永住北京
利玛窦像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5月18日,利玛窦带着庞迪我神父和准备好献给皇帝的礼物再度赴京,并于1601年1月24日抵达北京。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1601年,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但中国的朝廷根本没有注意到,利玛窦长住北京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之后利玛窦在北京以丰富东西学识,结交中国的士大夫。常与宾客谈论天主、灵魂、天堂、地狱。同时编撰新书,包括以中文写成的《二十五言》等,得到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逝世前指定龙华民(Nicolas Longlbardi) 接任教会中职务。
【成就】
西学东来
带着西学而来的利玛窦开展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一共有一百五十余种的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
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和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不仅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在中国先后被十二次刻印。而且问世后不久,在江户时代前期也被介绍到了日本。该地图使得日本人传统的崇拜中国的“慕夏”观念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北极、南极、地中海、日本海等词汇皆出于此地图。至今,日本仍称17世纪至18世纪的地图为利玛窦系地图。
传播天主教
中国在唐朝时曾一度流行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景教),但是到了明朝建立以後,中国基本上已没有基督徒。利玛窦可以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创者之一。他成功在北京觐见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而且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
利玛窦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的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据他的了解,这些只属尊敬祖先的仪式;只要不掺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质上并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利玛窦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英语的"God" 或拉丁文的 Deus);但他亦认为天主教的「神」早已存在于中国的思想,因为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没有分别。利玛窦本人更穿著中国士人服饰。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和方式,一直为之後跟随他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所遵从,称为「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等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明代末帝的皇后在清军入关时曾写信准备皈依天主教并请求教皇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冈)。清朝康熙仍然重用意大利传教士。但后来欧洲其他天主教各教会之间对中国传统祭祖敬孔习俗的争论以这些习俗对当时中国天主教的影响削弱了利玛窦等人本已取得的成功。康熙时代,西班牙传教士为了在菲律宾和中国排挤意大利传教士,向教皇申诉并取得教皇敕令,宣称利玛窦等人允许中国教徒崇拜祖先违背了天主教教义,并派特使到中国晋见皇帝,态度骄横,和康熙争辩。康熙认为“天下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说这个特使“不可理喻”,下令囚禁到澳门,使其病死狱中。从此中国皇帝和罗马教廷关系急剧恶化,禁止了西班牙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并进一步严格的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而祭祖敬孔的禁令直到数百年后的1939年12月8日由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即庇护十二世)删除,这也侧面显示出了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身后】
利马窦墓碑依照明朝的惯例,客死中国的传教士必须迁回澳门神学院墓地安葬。1610年5月利玛窦病逝于北京后,其他传教士和利玛窦受洗的教徒都希望可以得到皇帝的恩准,让利玛窦安葬于北京,藉此来认可教会和天主教在中国的合法存在。为此,耶稣会士庞迪我神父(Didace de Pantoja) 向万历皇帝上呈奏疏,希望能破例赐地埋葬利玛窦。庞迪我在奏章里称:
“利玛窦以年老患病身故,情实可怜,况臣利玛窦自入圣朝,渐习熙明之化,读书通理,朝夕虔恭,焚香祝天,颂圣一念,犬马报恩忠赤之心,都城士民共知,非敢饰说。生前颇称好学,颇能著述,先在海邦,原系知名之士,及来上国,亦为缙绅所嘉?臣等外国微臣,悲其死无葬地,泣血祈恳天恩,查赐闲地亩余,或废寺闲房数间,俾异域遗骸得以埋瘗,而臣等见在四人,亦得生死相依,恪守教规,既享天朝乐土太平之福,亦毕蝼蚁外臣报效之诚。”
虽然朝廷中有人反对,但该事在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等人的多方努力下,还是很快得到了万历皇帝的照准。1611年,由徐光启主持,皇帝赐物利玛窦安葬于平则门外二里沟的滕公栅栏。教会无需付款便可拥有这份产业。至19世纪末,安葬于“滕公栅栏”的欧洲传教士已逾百名。1900年墓地被义和团砸毁。墓穴被掀,碑石被砸。其后清政府依《辛丑条约》出资重修了被毁墓地,而且还立了一块道歉的石碑。20世纪初此地已经成为天主教的公共墓地。墓地面积也不断扩大。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栅栏墓地已先后埋葬了数百名西方传教士,成为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在东方安息的一个最为集中的所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外国神父被迫撤离了中国,1954年,墓地内的墓碑只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三块依照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处指示被保留在原地。文化大革命期间,利玛窦墓碑被平埋于地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1973年,马尾沟教堂被拆,墓碑无人照管。1978年10月,邓小平、李先念等五位中国中央领导批准重修利玛窦墓。1979年后墓地得到了修复,并列入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利玛窦墓现位于北京西城区官园桥附近的北京行政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院内。如今公墓东边墓碑数十块。西边有墓碑三块:面向墓穴,中间为利玛窦,左右首分别为汤若望、南怀仁。利玛窦的墓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有拉丁文和中文两种文字:
“利先生,讳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人。自幼入会真修,明万历壬午年航海首入中华行教。万历庚子年来都,万历庚戌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会四十二年。”
【著作】
《坤舆万国全图》中的世界地图《天主实录》:利玛窦翻译了罗明坚编《新编西竺国天主实录》。起名为《天主实义》,亦名《天学实录》,这本书第一次系统地向中国人论证了上帝的存在、人的灵魂不朽大异禽兽和死后必有天堂地狱之赏罚,报世人所为善恶的天主教教义。《天主实义》:亦是最早把星期制度引进中国的。《天学实义》后来被乾隆皇帝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并有蒙、满、朝鲜、越南及日文译本。
《几何原本》: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利玛窦使用《几何原本》是他在罗马学院学习用的课本,由利玛窦的恩师——当时欧洲著名的数学家克拉维乌斯神父整理编纂。克拉维乌斯神父在原本后又增添了两卷注释,总共十五卷。
《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
《西字奇迹》:(今改名《明末罗马字注音文章》),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二十五言》:关于天主教道德信念、准则和修养的书
《畸人十篇》:利玛窦同十位中国士大夫的对话集
《交友论》:收入了古罗马西塞罗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论友谊的格言上百则。也有利玛窦根据他对中国人的思想了解而编写的。这是利玛窦所写的第一部华文著作。
《西国记法》:一本介绍利玛窦本人如何能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的书
《辩学遗牍》:1635年出版,收录了利玛窦以天主教观点与明末净土宗袾宏和其门生虞淳熙的佛教观点交流的信件。
《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算术,根据克拉乌维斯所著的《实用算术概论》(Epitome arithmeticae practicae,1583年)译成。内容由基本四则运算、分数至比例、开方、正弦余弦等三角几何。由李之藻笔录,清朝时录入四库全书。
《测量法义》:关于应用几何、测量,由徐光启笔录,附《勾股义》。
《圜容较义》:李之藻笔录
《浑盖通宪图说》-天文学知识,李之藻笔录
此外,他还写过或参与写过《西琴八曲》《斋旨》《乾坤体义》等著作。
利玛窦用意大利文写的日记后经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整理翻译为拉丁文,出版于1615年,取名《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汉译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1910年,汾屠立神父(Pietro Tacchi Venturi)将耶稣会罗马档案馆中发现的利玛窦意大利语原文手稿同其他书稿以题名《利玛窦神父历史著作集》(Opere Storiche del P. Matteo Ricci)刊行,共上下两卷。1942年,德礼贤神父(Pasquale d'Elia)将其编入《利玛窦全集》(Fonti Ricciane)。
【评价】
长期以来,西方许多人,尤其是天主教徒将他视为令人景仰的,“诱导异教徒皈依的”传教士。而东方却将他视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科学家。这种评价主要是因为他向东亚地区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和天主教的观点,同时他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也因此,有人将他视为一位汉学家。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利玛窦到北京四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中对利玛窦的评价可以代表天主教会的观点:
“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
《利玛窦传》一书的日本作者平川佑弘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他还将利玛窦看作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homo universale)”。(中文版序言)
美国《生活》杂志亦将他评为公元第二千年内(1000年—1999年)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中的一员。
【死因】
利玛窦以年老患病身故,情实可怜,况臣利玛窦自入圣朝,渐习熙明之化,读书通理,朝夕虔恭,焚香祝天,颂圣一念,犬马报恩忠赤之心,都城士民共知,非敢饰说。生前颇称好学,颇能著述,先在海邦,原系知名之士,及来上国,亦为缙绅所嘉?臣等外国微臣,悲其死无葬地,泣血祈恳天恩,查赐闲地亩余,或废寺闲房数间,俾异域遗骸得以埋瘗,而臣等见在四人,亦得生死相依,恪守教规,既享天朝乐土太平之福,亦毕蝼蚁外臣报效之诚。”
虽然朝廷中有人反对,但该事在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等人的多方努力下,还是很快得到了万历皇帝的照准。1611年,由徐光启主持,皇帝赐物利玛窦安葬于平则门外二里沟的滕公栅栏。教会无需付款便可拥有这份产业。至19世纪末,安葬于“滕公栅栏”的欧洲传教士已逾百名。1900年墓地被义和团砸毁。墓穴被掀,碑石被砸。其后清政府依《辛丑条约》出资重修了被毁墓地,而且还立了一块道歉的石碑。20世纪初此地已经成为天主教的公共墓地。墓地面积也不断扩大。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栅栏墓地已先后埋葬了数百名西方传教士,成为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在东方安息的一个最为集中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