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光亚 最后的守望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31:10

   

1992年9月18日,私立光亚小学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诞生,标志着中国源远流长的民间办学传统被阻断四十多年后得以香火重续,由此,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起。

  卿光亚,1956年生于重庆,1973年定居成都,做过专业小提琴手,后任电视编剧、导演,1992年辞去公职,创办了1949年后大陆第一家私立学校并任校长  ■本刊记者 何三畏 徐列  1992年,36岁的卿光亚为了给6岁的儿子找所好学校,跑遍了成都的数大名校。然而,应试教育的现状让他失望不已,于是,他办了一所学校并自任校长。他自信,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他的儿子),他也要坚守到底。  12年后,那个孩子由小学到高中,最终被美国比诺伊特学院录取,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儿子的成功让卿光亚很有成就感。在他看来,儿子资质平平,若当初上了公立学校,也就考个国内的一般大学。如今,他在只有2%的国际学生才能拿到的全额奖学金中胜出,说明光亚学校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因为他们衡量学生的标准并不仅仅是成绩,而是看重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你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体育音乐特长,你是否坚持每周的义工劳动,是否有对新知识的吸纳,有没有游学各国的开放背景等等。  更重要的是孩子心智的健康。在卿光亚眼里,儿子性格阳光,平和宽厚,能够帮助弱者,有自立能力。留学美国一年,他坚持暑期打工,挣零花钱。父亲公干美国看他,要送他一辆二手车作礼物,儿子谢绝了,因为他靠自己打工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车。他索要的惟一礼物,就是吃一顿肯德基。尽管校门口就是肯德基店,但他从没去过,不是吃不起,而是要信守自己的承诺,不乱花钱。但他又舍得花几百美金,给爸爸妈妈和弟弟各买一件学校义卖的T恤衫,来表达自己双份的爱心。  更让卿光亚得意的是,当初与儿子一同上学的160个孩子中,有16个坚持到了高中毕业,最终8个被国外大学录取,其中4个拿到了奖学金,1个去了法国的免费大学,其它的上了国内大学,还有一个当上了飞行员。  他用12年的时间证明了中国孩子也可以实行素质教育。尽管这只是一家私立小学的小范围试验,但它的示范效应则具有普遍价值。  教育血脉与黄埔遗存  如果仅仅把光亚学校的诞生看作卿光亚的私心之举,那你可低估了这个近200斤的重量级人物的分量。四川人邓小平说过,天蹋下来,有高个顶着。在1992年后的中国私立教育中,卿就是那个高个子。尤其光亚学校的高收费,受到当时舆论和公众的一致谴责,被诉为“贵族学校”,险些中途夭折。但卿却很坦然,他笑称四川盛产“妖怪”,常有奇思异想,而且敢想敢干。许多第一就出自四川。这样说来,他也是一个十足的“妖怪”。  当年,邓小平说过,“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但这实际上指的是经济改革。邓小平讲话以后,人们的胆子一下子大起来,一时之间,到处都是经济奇迹,财富如神话般诞生。有人有钱了,但还没有人想到往教育上投。教育一直是国家垄断着的,它属于不可动摇的意识形态。  这时,卿光亚开始想了。  1992年5月16日,卿光亚来到四川省文化厅。那是他已经工作了11年的地方,并且做了艺术科长。但是,他对领导说:我要辞职。  卿光亚必须辞职,因为后面的事情正在等着他,不仅是儿子,他更肩负着对父亲和一批黄埔老人的承诺。  他的父亲卿云灿是黄埔军人,官至国民党军队军长。1950年后任西藏军事顾问、四川省政府参事。卿光亚本人从小在家中见惯军政两界的领导,他自称有“跟官员打交道的经验”。在私人办学没有国家红头文件依据,教育行政部门不便表态的情况下,卿光亚成功地获得了成都市委个别主要领导的支持,甚至把绿灯开到这样的程度:“你去办,有任何问题往我这里推,推到我这里为止。”  尽管如此,卿光亚还是办了多年的“黑学校”,一个公开的、被默认的、并且事实上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黑学校”,直到1998年才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然后是钱。卿光亚并没有钱。也是因为他的父亲,才有了钱。  晚年,卿云灿先生和他散落世界各地的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涯里的同僚们,都有一个共识:内战没有赢家,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输——打输是输,打赢也是输。老人们那时一般都已经八十高龄,正在一个接一个地谢世。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与他们晚年生活的现实在他们的内心形成巨大的冲突,一生的奋斗结成难言的悲凉。卿云灿先生觉得,办学校或许是他们对世界最后可以做的最好交待。老人们知道后纷纷捐钱捐物,很快就凑拢了共计折合人民币近700万元的现金。一位老人倾力支持,甚至把自己坐的林肯轿车也送过来了。卿校长介绍,直到去年,光亚学校还收到黄辅后代的捐赠,说是遵照父亲的遗嘱送来的。  光亚学校的诞生在当时是一个惊动四方的大事件。开学后不久,全国政协视察组5位老人来到学校,他们受国务院委托,李鹏总理过问,赶来视察。华盛顿邮报等海外媒体予以报道。美国之音以“中国有了私立学校”滚动播出对学校的电话采访。随后,卿校长被邀请为美国国家访问学者,访问了美国数十所学校,成为中国第一个去美国考察的中小学校长。  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校长  卿光亚在文革动乱年代上学,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失学了。当时,在他那样的家庭,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少受一点冲击就是最大的愿望。整个童年时代,卿光亚备尝因出身带来的歧视和艰辛。  幸而卿光亚的父亲是一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又深藏睿智的人。父亲对他的价值观和处世之道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家庭的教育并没有挽救卿光亚失学的命运。  不能读万卷书,那就行万里路吧。父亲的要求是,要闯荡就要闯荡远一点。山东是父亲当年抗日战斗过的地方,父亲叫他到那边去,并给了他一个锦囊妙计:“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向老百姓报我的名字,或许能得到一口饭吃。”这个办法真的使卿光亚在当年的齐鲁大地上受到了父亲战友们的款待。  之后,只有三年学历的卿光亚转向了艺术,他成了一个专业乐队的小提琴手,以后,他拍电视剧,作编剧,当导演。再后来,这个早年被那个残破的教育制度抛弃的孩子,现在却做了校长。  这位校长对教育怀着不可遏制的美好理想。他最爱讲英国的传统学校,他一开始就想的是把他的学校做成百年老店。而今,十三年过去了,私立学校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以后相继兴起了大量的私立学校,几乎都没有撑住而解散或者改变性质,但他丝毫不改其志。看上去,他不仅是在坚持,而且还在享受。仿佛他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仿佛一切都很正常。他什么都没有改变。说话的方式,甚至表现出来的心态,也跟十多年前一样。他还是那样坚信他是一个好校长,还是那样理想,还是那样视教育为神圣。还是那样慢条斯理平平静静的,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运动着他胖乎乎的身体。  这个没有经历过正规大学训练的校长自有奇异之处。他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教师们很难看到校长的手动过笔,但没有任何事情被他遗漏,他任何时候说任何道理事情都是一整套一整套的。他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他述而不作,什么都用嘴说。教师们也看不到校长在什么时候补充知识,但随时都能听到有新东西从校长的口里说出来。没有人听到校长说过遇到任何困难,他从来没有过忙乱,任何事情到了他那里,都像是早有准备,他立刻会说出个方方面面,如果你还愿意听,他还会拉出很多很多事情来类比,来解释,直到被另一件事情把他拖走。他总有大大小小的主意,他总在给别人出主意,总帮助别人总在安慰别人,从来轮不到别人给他出主意,叫他把什么事情想开点。  艰难的素质教育和遥远的理想  1992年12月,光亚学校成立三个月。家长和学校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对立。  90多位家长相约来到学校,目的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改变课程设置,回到公立学校的轨道上来,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来教学。  光亚学校的大纲先学认字,后学拼音,国家大纲是相反的(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光亚的教法已经不是问题了,但那时不行);直接学英语口语,后学音标。光亚自选了部分国家正式出版物做教材,还自编部分教材;学校没有铃声。因为卿光亚觉得“打铃对于小孩子很残酷”;采取“单元教学法”,将上午分为语、数、外三个单元,下午是英、体、美;教师上课尽量说英语。  以上一切都令家长不满甚至愤怒。“不规范”,“和国家标准不同步”,“不按时开学”(9月18日,少了3星期课),“全国招生不合法”等等。通过市级教委形成报告,国家教委批转了。  于是,卿光亚开始向“国家标准”方向改。  但仍然有些家长担心与公办学校不接轨,将来没有“出路”,把孩子转走了。  光亚学校创办之初,卿光亚满怀壮志,那时的想法是,“私立学校拥有自己的‘阵地’,独立的聘用权、自主的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的权利,然后,就可以实现丰富的培养目标。”  这个理想一开始就碰了壁。到今天,他用平静的语气承认原先的观念“是失败的”。他说,“我没有倒掉,是因为我的妥协。现在能保留下来的,距我的理想和认识还有差距。” “我只能屈服,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尽可能地弥补一点。”  嘴上这么说,但卿光亚从未放弃他的教育实验。  1994年春,两位美国年轻人来到光亚学校要求义务教学,因为他们在报考哈佛大学前必须到第三世界国家服务一年,于是他们成了光亚学校第九和第十位外籍教师,三分之一的外教比例,这在全国中小学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为培养孩子不断的进取心,学校每学期都要换一些班主任,每个教室的门上都注明了以班主任名字命名的“XX班”。卿光亚解释说,新来了班主任,对于好学生来说过去的成绩没有了,对于坏学生来说,他的缺点也一笔勾销,他们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共同的机会,共同的逻辑,促使他们重新用行动去争取新的荣誉,不断地创造机会,选择竞争。而且以数字命名班级是中世纪对待监狱和军队的做法,他抹杀了人的个性,所以卿光亚要从小培养孩子们“人”的概念。  “我们的学生若参加高考,肯定考不过公办学校。他们是在应试教育中长大,而我们是国际文凭组织的会员,要按照他们的课程设置来安排教学。”卿光亚在解释他的学校的个性。那么,课程的设置有什么不同呢?“国家的教学大纲当然要执行,我们只是增加了国内没有的课程。”卿校长逐条分析。  第一,社区服务。这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学生每周必须拿出一小时的时间进行义务劳动,然后由当事人签字证明,材料交到学校存档,作为将来报考国外大学的条件之一。  第二,语文论文和限时命题作文。后者只占15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命题作文,而前者则占85分,这类只有大学才有的论文,这里的中学就有了。学生自行选题,教师指导,然后查各类书进行写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思辩性和阅读兴趣。  第三,知识课。传授知识着重方法,先提出问题,然后讨论,结果对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找到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第四,环保课。没有专门的教材,需要老师在通常的讲课中把最新的环保事件、知识和观念带入课堂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与自然的亲和力。  第五,技术课。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取不同的项目,这学期是扎染,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手工技能。  第六,艺术课。音乐、美术等。  第七,体育课。  国际文凭组织规定,这些课程可以自选教材,但必须体现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指向和价值标准,满足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要有10%到20%的新闻素材加入其中,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培养新一代。  卿光亚认为,取消全国高考显然是不现实的,它只需要改改标准,不是提倡素质教育吗,那就增加艺术、体育的考试,也把长期的义务劳动作为录取的标准之一,把最新的科技知识、环保理念和人文精神融入授课中。这样,学校就会随着高考的指挥棒而转变,由最初的形式过渡到内容的渐变。  2005年,中国民办教育第13年。在一阵“民办公助”和“公办民助”的教育风潮之后,民办学校已经无力支撑,放眼望去,完整意义上的私立学校已经所剩无几。  但就在独立寒秋的日子里,光亚学校迎来了一批别样的学生,这就是光亚学校的国际预科班,在这块试验田里,卿光亚又可以尽情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运作了。  这个班得到国际预科班组织的认可,他们派有国际教学经验的外国人来任校长,并有6位国际教师亲自任教,按照国际通用的课程设置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这个班的学生将直接进入英美等国的各个大学的录取范围,他们将像卿光亚的儿子一样与世界接轨。  卿光亚也将在自己的麦田里守望一生。  可惜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