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马占山:打响抗日第一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36:00
                                                     名将马占山:打响抗日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奋起抗日,血战江桥,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名将。
  从“山大王”到奉军将领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出生在吉林市公主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03年,18岁的马占山在大地主家放牧,因一匹马走失,被诬“偷马”,遂上黑虎山“落草为寇”。由于他精明强干,兼有一身好功夫,为人又豪爽,讲义气,不久被推为头目。
  1904年,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爆发。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侵略军撤出。清政府为恢复对地方的统治,发布了收编民团、招抚“绿林好汉”的通令。马占山下山接受清政府收编,从此开始了行伍生活,并步步高升。
  到1925年,他已是张作霖麾下骑兵第二军军长。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即服从国民政府)后,马占山被调任黑河警备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兵不血刃地侵占了我国东北辽宁、吉林两省,接着又于11月3日集中兵力向我黑龙江省大举进犯。
  马占山对日寇侵略我国东北的行为,早已积愤于胸。1928年6月4日,当日寇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时,他就誓言“公仇私恨,必报复之”。“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东北挑衅,他对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予抵抗,力避冲突”极为不满。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外交涉,听候中央处理。”马占山埋怨张学良不该执行这一不抵抗主义政策,使东北军有的不战而溃,有的不战而降,国土沦陷,民众遭殃。
  当日军准备向黑龙江省大举进犯时,马占山突然接到张学良任命他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委任电,十分激动,决心与日寇血战一场。
  面临日寇军事进攻的严重局面,马占山就职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应敌之策。会后,即调东北屯垦军少将统带苑崇谷率领步兵三团、骑兵一团、炮兵一营前来布防,加强警戒,以待来犯之敌。马占山明确表示,“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江桥之战掀起抗日浪潮
  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飞机七架掩护,派兵4000,在四列铁甲车和数十门山炮配合下,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一带的江桥、大兴车站发起猛烈攻击。马占山立即命令守军奋起还击。声震中外的嫩江河畔血战全面爆发。
  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进行武装抗日,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各地人民寄发的电文和慰问信,如雪片飞来。然而,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又是孤军奋战,后继无援,马占山只得率部变攻为守,组成三道防线,阻止敌人的进攻,并电请国民政府,火速予以增援。
  与此同时,日伪军也伤亡惨重,一时援军未到,兵力不足,乃由军事进攻为主的方针,改为政治攻势为主,对马部施加压力。日军还大肆宣传,说马占山之所以打败日军,是“俄人加入作战”的结果,妄图挑动抗日武装内部的混乱。马当即通电,义正辞严地予以驳斥。
  日军的政治攻势被马占山粉碎后,接着又开始了强大的军事攻势。马占山采取守反结合的战术,连续挫败敌人的攻势。但日军不断增加兵力,战至18日,马部所剩不过2000余人,而且弹尽粮绝,无法再战,被迫退到齐齐哈尔。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的兵力损失了三分之一,军械粮饷、财力等方面极为困难。退到海伦(隶属黑龙江绥化)后,日寇继续调其步兵、骑兵、野炮兵等主力,向马占山部实施夹攻。尽管马部浴血奋战,但仍陷于日寇重重包围中。
  为了摆脱困境,马占山向民国中央政府主席林森等急电呼吁,希望中央早作决策,以挽救黑龙江省之存亡。但电报发出后,如泥牛入海。
  1932年2月4日,马占山和全体将领联名发电,认为日本侵略者是可以击败的。此电发出后,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赞许,但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方针下,马占山的抗日主张遭到了国民政府的摈斥。
  为保存实力诈降
  日伪对马占山的诱降,在江桥抗战时就已开始。溥仪曾以封马占山为北段总司令做诱饵,劝他归顺日本。马占山退到海伦、在受到日伪包围威胁后,进行劝降活动的汉奸、特务更是接踵而来。
  正在日伪频繁地向马占山诱降时,东北抗日力量在哈尔滨正式成立抗日自卫军,并派人联络马部共同对敌,他欣然赞同。
  日军集中兵力,分两路向哈尔滨推进,抗日自卫军奋起抗击。马占山闻讯后,当即派兵前往助战,不料遭日军袭击,伤亡甚重。哈尔滨为日寇占领。
  马占山见抗日自卫军失败,部队有被日军包抄的危险,极为震惊,决心找个急救法子,以保存抗日力量。后来,马占山回忆时曾说:“我看不行了,非想法子不可。于是决心假投降,同小鬼子较一较智能,以便整理部队与他们再拼。”
  当时,汉奸张景惠在哈尔滨叫喊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以自救,臧式毅在沈阳高唱“联省自治”。马占山即接受张景惠的劝说,响应臧式毅的“联省自治”号召,并到沈阳参加了会议。
  1932年2月24日,马占山就任伪省长,3月9日,参加伪国成立典礼,被委任为伪军政部长兼黑龙江省省长。适在此时,张学良派人潜回齐齐哈尔,劝说马占山反正。马占山听到这一消息,极为振奋,认为时机已到,遂决定率领抗日部队出走,于7日抵达黑河,通电反正。
  在黑河,马占山重新组织了黑龙江省政府和军署机关。此时,活跃于黑龙江省东部的民团、抗日义勇军有7万余人。他们联合省内各县抗日力量,成立了黑龙江救国军,并一致推马占山为总司令。他统率三军,向哈尔滨方向挺进,在呼兰地区将日寇打得大败。不料,作为内应的马占山旧部叛国投敌,率部反戈回击,马部伤亡很大,突围后转入兴安岭,因孤立难支,被迫退入苏境。
  先后退入苏境的马占山、苏炳文等部抗日官兵,共有3万余人。后经两国政府商定,分八批借道新疆,转回内地继续抗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赶往南京,向蒋介石再次请命抗战。是年8月21日,马占山被蒋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兼管东北四省招抚事宜。他受命后成立挺进军司令部,沿黄河一带转战阴山山脉,不断袭击日伪军。
  为北平和平解放立功
  1938年8月下旬,马占山由重庆返回西北时,曾赴延安晋见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毛泽东对马占山将军的抗日行动,给予高度评价。
  时隔不久,马占山被蒋介石委任为第十二战区副司令,率部防守黄河右岸。1940年5月3日,国民政府再度任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此后,他就以此身份进行抗日复土活动。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抢占东北抗日胜利果实,设东北行营和保安司令部,马占山被任为委员。9月初,他受蒋介石之命,率部配合傅作义部进犯绥东和察西等解放区。不料,首战即大败。不久,他请假去北京治病。
  天津解放后,蒋介石用飞机接马占山去南京,被马拒绝。不久,马占山的好友蔡运升陪同华北法学院俄语系教授王之相来找他,劝他“借助友谊关系,劝告傅作义将军放下武器,接受和平”!
  马占山和傅作义是“拜把兄弟”,关系密切。马占山对傅作义讲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认为和平解放北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劝傅作义早下交出北平的决心。此后,他又接受北平中共地下党的要求,邀请邓宝珊来北平,一起劝傅作义和平起义。1949年1月上旬,傅、马、邓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响应和平号召,宣布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寓居北京。1950年6月初,他接到毛泽东托人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出席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他非常激动,但因癌症缠身,没能参加会议。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 据《党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