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茁、关达成参与创业邦年会讨论: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创业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8:00:55

罗茁、关达成参与创业邦年会讨论: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来源:创业邦(CYZONE.CN)    2010-12-1 13:46:39 12345

        【创业邦讯】2010年12月1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10创业邦年会暨第二届“创业邦100”年度颁奖盛典在北京王府半岛举行。傅建超 、杨强、关达成、罗 茁、郑海涛、杨戈 等参与了创业邦年会第二场的专场讨论“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就创业企业如何选择上市地点?世界上主流的交易所又各有哪些利弊?上市后如何应对压力?创业板上的企业如何从中获益?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演讲主题: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专场主席

  傅建超  德勤中国                  合伙人

  专场嘉宾

  杨   强   学而思教育集团 董事会秘书 资本运营总监

  关达成    英特尔投资                总监

  罗  茁    启迪创投                  董事总经理

  郑海涛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杨  戈    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  首席代表

      以下为现场讨论实录:

  傅建超:我叫傅建超,是德勤中国的合伙人,主要做审计和上市服务。接下来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有五位嘉宾,我们有请五位嘉宾一起上台开始这个阶段的讨论。先请各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

  杨戈:我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的杨戈。

  杨强:我是学而思教育集团的董事会秘书杨强。

  郑海涛:我是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我们今年4月30日在国内创业板上市。

  罗茁:我是启迪创投的罗茁,主要发起人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清华科技园,我们一直做早期的企业投资。

  关达成:我是英特尔投资部的关达成。英特尔投资是英特尔的一个事业部,我们定位是企业的投资人、策略投资人,希望可以通过投资推动IT产业的发展。人民币和美元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投资领域,当然也包括清洁能源、医疗设备等方面。

  傅建超:我是做专业服务,也跟很多企业和投资者都有接触。我们这个主题是IPO资本的力量,在开始讨论之前给大家显示一下过去几年一些基本的数据。这些数据会显示出从07年到10年11月份中期左右国内的A股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融资金额。从这张图表大家可以看到,07年是国内上市的高点,2010年到现在也是很不错的,到10月底A股创业板累计融资4400多亿,08、09两年这个数字相对偏低,也反映了资本市场或者整体经济的态势。

  这张图表是讲中国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海外市场主要还是香港、美国,其他的资本市场,包括伦敦、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是相对偏小一点。从这张图表可以看到07年中国公司在香港和美国,包括其他海外上市金额也有3000多亿,2010年到现在也是超过了07年。香港市场从融资规模来讲是最大的,最主要特点还是因为在中国有很多超大型国企通常选择在A股和香港主板上市,这样造成了融资规模远远大过其他地方。当然这里是指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比如在海外上市,这个数字完全没有包括美国本土或者其他公司在美国上市的统计。

 

 

  这张图表列出了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的项目,2010年融资规模大的原因也是包括农行这些公司上市的影响。美国上市今年也是相当火热,我也列出来一些上市公司的名字,当然有相当数量也是德勤来做服务的上市公司。在香港也有超大型,包括友邦这些上市,也推动了香港上市融资额的大小。

  以上是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大家一个基本概念,当然这个数字也不是绝对的准确,也要看统计的口径,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到目前的资本市场情况。大家都很愿意听到资深人士的实际工作经历以及自身体会,我们也准备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请几位嘉宾简单讲一下你们怎么看待今年资本市场的情况,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大家可能更关心今年包括未来一两年资本市场的情况。首先请关达成先生来谈一下。

  关达成:08年到09年投资方面比较艰苦的一年,包括投资人跟创业家也是比较艰苦的一年。我们看到在今年,尤其是在第二季度开始市场已经开始往上走。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在投资方面,不但是中国,全球都有很快的高速增长,11月份我们英特尔有一个高峰会,在当场我们公布了18个投资,这18个投资在11个不同国家去做的,所以全球都已经在投资方面有越来越好的方向。在IPO市场方面,在不同的领域都可以看的出来也是很好的,跟中国有关的市场也是有很好的发展,比如深圳、上海、香港三个市场在全球来讲今年的IPO市场也是在领先的地位。我们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发展方向,有一些创业公司,开始的时候希望能够重组,变成境外公司,希望在国外去上市。其实在09年开始已经看看可以看的出来,很多企业家希望留在中国,也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板也好,创业板也好,是有一个很好的潜力。当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PE值高一点。

  傅建超:罗总是启迪创投的,听说罗总很多是投资国内公司,很多公司或者在A股创业板上,或者准备上市,也请罗总分享一下对国内市场的看法。

  罗茁:今年确实是国内IPO的好年景,我们今年也有三个公司上市,确实很不错。我要说的事情倒不是说今年好就能够怎么样,我们主要在投早期的创新型企业,我相信在座有很多正在创业的年轻人,是不是看到市场好了再去创业呢?完全不是的,你是在做一个事情想创造时间价值,做早期投资也是要发现价值,去帮助这些有价值的团队去成长。我们投的第一笔钱的回报,按照发行价算,是300倍以上的数字。这也没有什么好吹牛的,但是反过来想,大家觉得这个事情有价值、有意义就要坚持十年。我这个话主要是说给创业者的,你要有这个心态,不要想着明天就暴富。现在媒体有很多创业者一夜暴富,我说是不对的,其实大家是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功,所以创业板开了很好,这在中国是一个起点,它的价值可能还是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以后再来评价才有意义。因为中国进步了,发展很快,我们今天看中小板有苏宁电器等等这样的公司非常好。我们也讲一个观点,作为风险投资人,我们投企业上市的证明我们有眼光,但是我们投企业上市以后还能够给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带来回报才证明我们的价值。

  傅建超:接下来请杨戈分享一下美国的市场怎么样。

  杨戈:今年美国的市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前低后高。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市场还是很弱的,IPO还是有很多不成功,有撤销的。但是从9月份开始这个市场特别好,尤其对中国的公司IPO特别的好。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的数字可能跟德勤的数字有一点出入。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公司在美国IPO上市一共是28家,18家在纽交所,10家纳斯达克。上市是很广泛的概念,我不喜欢讲上市这个概念,我喜欢讲IPO概念,因为你看这个公司上市是通过IPO上市的,所以可能德勤的数字里面有几家公司属于买壳然后做蒸发。中国IPO在美国到目前为止是28家,这28家可以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从年初到9月份,在这个阶段一共是11家公司,7家在纽交所,4家在纳斯达克。从9月中旬开始,大家感觉这个市场一下子特别好,搜房第一天上市股价涨了73%.从9月中旬到现在又增加了17家公司的IPO.现在正在做路演的有6家公司。下半年IPO的市场特别好的局面也是仅仅针对与中国公司而言,在中国公司特别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IPO在美国市场也有路演不成功临时撤销的。中国的IPO为什么这么好呢?有的人讲可能跟人民币升值有关系,也有的人说可能跟美国政府印很多钞票,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好有关系。我相信跟这些都有关系,从9月份投资者放假回来之后,这些积极的因素碰巧都合在一起发生共同的作用,投资者就非常看好中国的公司。

  这里有两个概念最热,一个概念是中国的互联网的概念,第二个概念是中国的消费的概念。可以看到凡是跟中国的互联网和中国的消费两个行业相关的公司都是表现非常好的,比如我旁边的学而思教育,教育在投资者看来也是一个消费概念,中国的教育市场非常大,发展非常快,所以今年上市这几家教育公司都有非常非常好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已经上市的这28家公司里面,我认为有两家公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家是南讯科技,他上市非常成功,第一天股价就翻番,这是很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也就是不赚钱的公司可以在美国上市,并且上市的表现这么好,这就给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非常大的鼓舞,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月中国有非常多的互联网公司启动IPO上市,或者很多的资金在追着要投他们。这是第一个案例。

  第二个非常有意义的案例就是乡村基的案例,它是重庆市连锁快餐的公司,只有103家门店。以前像这样的行业大家认为只能在A股或者在香港上市,不可能去美国上市的,因为是非常传统的消费行业。在香椿鸡上市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非常多人的质疑,说为什么你们要去美国上市。但是后来他们上市证明了非常成功,他们只有103家门店,而现在市值稳定在9亿多左右,基本上每一家门店的价值在八九百万美元,而开门店的成本是二三十万美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美国资本市场的特性。美国的投资者看公司的前景看的非常长远,华尔街日报报导说香椿鸡在纽交所上市非常公司,他们在中国有103家门店,而肯德基在中国已经开了3000家门店。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说香椿鸡有潜力成为中国以后的肯德基,他们发展的空间非常非常的大。这就是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估值的出发点。现在我们也看到一大批传统的消费概念的公司也在瞄准美国的资本市场。

 

 

  傅建超:杨总是学而思的投资总监兼董秘,也请杨总分享一下在美国上市的基本过程。

  杨强:学而思教育是做中小学课外辅导的,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家长把小孩子送到课外辅导机构,你教好与教坏,这个孩子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因此我们说教育辅导机构是一个良心活。大家知道资本是有力量的,这样一个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教育行业,如何在资本推动的时候能够保证自己的品质,这是我们第一要回答的问题。学而思恰恰就是这一点基础非常好。学而思从整个融资到上市速度都非常快,效率也很高,恰恰是我们把这种良心型的行业或者企业,怎么跟资本做结合解决的比较好。

  回想起来我们是在08年、09年,也正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连续做了两轮私募融资,正是因为我们坚持自己要把这样一个良心活做好,做好品质,才使得我们与投资者做结合的时候能够结合的比较好,至今我们跟投资者的合作关系也非常好。说到品质,怎么来描述这样一个品质呢?我们是03年刚刚成立,到2010年上市,前后只有7年的时间。在2010年北京从我们高三培训班毕业的学生有430人,其中169人考上了北大和清华,另外有17人考上了国外哈佛等知名院校,这也是我们一贯坚持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你这样一个培训机构,无论是你作为一个行业存在的前提,还是说你是在行业当中的一家企业,如何区别于其他公司,你的这种优良的教育品质都是你的核心所在。

  在上市的过程中,上市这个工作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人也作过上市,千头万绪,工作量非常之大。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说首要的任务是把我们的经营要做好,把经营做好、把我们的教学品质保持住,只有这样投资者也会认可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在这个市场当中保持我们的品质。这是再融资和上市的过程中我们都坚持的一个原则。

  从上市以后的扩张并购来说我想谈一个观点,上市以后肯定有扩张或者并购的压力,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也要坚持把自身的品质保持住,因为即便是你靠并购快速的扩张,你回过头来并购一家机构以后,能不能让这家机构跟你整合在一起,并且实现快速的增长,仍然靠的是你有没有内生性的成长。从内生性的发展和并购的观点来讲,核心是有没有内生增长的能力。从上市以后这么多教育机构一下子都走向资本市场,实际上大家面临的是两个内在品质的竞争。第一个内在品质,能不能在扩张的同时保持教育质量不放松。比如在上市前我们已经扩展到广州跟深圳,我们在广州跟深圳第一年小升初的考试成绩就已经在当地树立起我们学而思作为教育辅导机构的良好的口碑。你扩张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你的教育质量不下降,这是一个内在的品质。另外一个内在的品质,我们在美国上市,在纽约挂牌,投资人要对你公开披露的要求,对你的公司治理,对你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你的内部的运营品质能不能达到投资人的要求、美国ICEC的要求,这也构成你未来发展的品质,一个是经营品质,一个是管理品质,这两个内在品质决定了你这个公司未来的成长。

  傅建超:刚才罗总提到郑总的公司是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发展,有很长时间的积淀,上市以后看到阶段性的成果,也请郑总介绍一下创业经历,包括上市的基本过程。

  郑海涛:我们是2000年成立,我们成立的时候就是想上市,因为2000年的时候说创业板要开,一个是数字电视正好是2000年开始,另外2000年创业板要开,所以当时出来创业。没想到创业板整整拖了十年,我们相当于上市历程也就比较长。我们今天会议的主办者是创业邦,我们也是创业邦的成员,创业邦也是创新邦,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业,或者说没有创新的创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这十年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市场的困难,遇到产品的困难、资金的困难、行业监管的困难等等,通过创新都是可以完成的。

  大家现在对创业板议论比较多,但是我们作为上市的企业,我们今年发行价也比较好,我们募集了16个多亿,我们觉得创业板是非常正面的,是非常好的,对国内的经济也好,对在座的创业者也好,对创业企业也好,对投资人也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创业板上市之后,对于一个企业上市之前一直在追求,对这种体会不深,上市后感觉这个体会非常深,一个公司上市和没有上市差异真的太大了。我们从4月30日上市之后,到现在我们正好赶上国家三网融合的战略,三网融合的几个大的机会,最大的在网改,新媒体要互相的播出,需要大量的格式转换转码,我们从上市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在主业我们已经成立了五家子公司,行业内做了整合又投资了机顶盒企业,可能明年初上市,我们还投资了做系统集成的,做监测监控的,可能明年或者后年也可以上市。我们现在也开始整合行业内的企业,也是创造更多的上市企业。没有上市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也不可能国家出现新的机会你能够把主要的机会抓住,所以创业板的推出是我们非常感激的,对所有的创业者,包括中国的发展,创业板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意义的。

  傅建超:罗总对未来几年创业板或者A股,或者说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瞻怎么判断。

  罗茁:我个人是A股上的散户,到今天已经14年历史,96年入市。我的体会在两方面,一个是波动,肯定还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但是现在比前些年好多了,兼管更严格,券商也更规范,都在进步。但是进步并不等于不会波动,包括我跟北京市证监局开会的时候也说,政府不应该管波动,应该把基础工作做好,把规则立好,波动是由于期望值的不同而导致的。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比如说创业板,我认为是分化的。好的企业继续成长,市值再扩大,数码视讯IPO的时候发行市盈率是70几倍接近80倍,我已经不在出版社任职了,可能四五十倍市盈率。其实市值在增加,股价在增加,市盈率在下降,优秀的企业会是这样。还有些企业逐步的原形毕露,开始发行股价很高,以后逐步往下走,这是很正常的过程。归纳起来就是波动和分化。

  傅建超:刚才杨戈也提到有好些传统的公司、消费行业也在美国上市,现在企业对上市地点的选择更加广泛点,企业怎么样选择上市地点,请杨总简单说一下学而思是怎么样做这个选择的。

 

 

  杨强:实际上中国的教育也在走向国际化,早在06年的时候新东方就已经走向了国际资本市场,我们看到新东方这几年的发展,当然它的产品线比较多,对各类教育的细分市场都发展的非常好。怎么能够充分的利用国际资源能够为中国的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提供发展的支撑,这是我们上市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选择的时候第一要看的,目前从国际角度来讲,教育类公司基本上都集中在纽约上市,这其中汇集了投资人的关注、品牌效应,这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考虑的第一点。第二,我们在考虑这样一个上市地点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走到这样一个市场去上市以后,究竟能够给我们这样一家公司带来什么。当然国际的资本肯定是需要的,但是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教育类公司,资本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刚才我也强调了这样一个教育公司如何跟资本结合好,处理好这样的一个关系。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品牌和品质,你走向这样一个市场以后,实际上你是接受比较严格的市场来给你提供更多的检验,你这个公司究竟怎么样。因为在美国上市是充分披露的,人人都看的清楚你的成长性究竟怎么样,你的内部治理和管理怎么样,都会充分的表现在投资人和市场当中,这无疑给公司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能不能一下子站在比较高的平台上来给自己一点压力,给自己一点要求,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第三,随着这样一个公司的发展,每个公司的成长过程当中都有这样的问题,你要不断的引进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国际化的人才等等,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上市过程中要逐步扩充的问题。当然,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有些行业适合于在这样的地方上市,有些行业可能适合在那样的板块上市,这就在于你公司结合自身的成长,结合自身的行业特性来选择上市的办法。

  罗茁:郑总也分享一下你们的上市决策,国内的监管和美国之间会不一样,比如要求几大股东的股权锁定多久,你怎么样预计未来公司长远的发展。

  郑海涛:当时我们的业绩,按照我们的规模去中小板和创业板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创业板,虽然有人认为创业板好象比中小板要低一些。因为我们知道在美国的创业板出了微软,出了谷歌,出了苹果,都是最优秀的公司,我相信中国的创业板也会走出非常优秀的公司,当然也有一些公司会见不到影子。当然大家有算帐的,创业板发行市盈率要更高一些,可能这也是一种考虑。但是我很赞同的一个观点,一个公司起一个名字很重要,创业板这个名字也非常重要,创业能够一直提醒我们去创业。虽然我们前十年目标就是上市,但是上市之后是不是就达到了目标?那不是,那只是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第一阶段的终点,也是第二阶段的起点,我们第二阶段就是在三网融合做全行业的布局,做数字电视全行业的布局。在数字电视的布局我们已经完成大部分,可能已经成为龙头企业,甚至关键的点我们都已经抓住了。国家又有更大的市场战略三网融合,我们再布新的三网融合方面的布局,包括我们自己投资、控股、兼并、收购,也包括参股。我个人是比较热爱创业板的,当然创业板暂时不能分拆上市,但这也是暂时的。对公司来讲上市确实有更大的力量,这可能是上市前做不到的,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因为有一些积累,不管是公司积累还是个人积累,要运作这么大一个平台也是有很大的压力,这么多钱不是让你发奖金的,如果发奖金非常简单了,可能一天就完事了,这么多钱股民是要回报的,这个回报是有压力的。如果公司有积累,个人运作更大的平台,那可能是非常好的机会。

  傅建超:我们的主题是资本的力量,资本当然不仅仅是在上市的时候你融资,中国从过去到现在有很多的投资机构VC、PE,包括国内的、国外的,这些公司在帮助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VC、PE机构会跟企业做接触决定是否投资,或者投资多少、占多少股权,这方面会有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在里面,把握什么样的要点去做决策、是不是要投、投多少,我们先请关达成分享一下。

  关达成:英特尔是一个企业投资人,第一方面我们看的是一个领域,在IT领域就是看哪些公司可以利用到英特尔平台帮助他去推动销售或者研究等方面,我们希望投的公司能够利用到我们这个平台,满足我们策略投资人的要求,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我们还是看这个市场有多大,这个就很看重实践了。我在中国投资大概有十几年,我看到有一部分的公司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团队,而且市场还没有到,或者它太快或者它太晚,所以这个时间很重要。第二是有很好的市场怎么去赚钱,在互联网有很多很有品牌的公司,有很多人去用,还是赚不了钱。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我们投钱进去以后,公司做大做强以后,通过某一个推出的办法上市,体现财务方面的回报。

  我这里主要想谈一个部分,我个人非常看中的是管理团队。这里说的管理团队不是说某一个CEO或者CPO他们以前做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这个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我更看重管理的团队怎么去配合,包括销售人员怎么样、技术人员怎么样、财务人员怎么样,CEO怎么去管理。一个人可以说很多不同的事情,而一个团队怎么配合,就可以看出这个团队后面怎么样发展。在公司早期的时候,团队是很重要的。

  傅建超:罗总也是国内资深的投资专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罗茁:我在做投资的生涯中扮演两个角色,以前我负责清华创业园的工作,那时候我们扮演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叫启迪创投是07年以后的事情,我们到06年觉得是时候了,才从业余队变成职业队。在做创研的时候,把帮助郑总这样的公司做事情是一种服务,今天我们还是把投资定义为服务,它也确确实实是个服务,是帮助企业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早期的企业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团队,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商业模式、成长性、空间。创业团队从投资人角度是这样看的,投早期一定是要有偏好的。早期的团队很难要求它相对的比较整齐,但是确确实实要有亮点,要有特色。不完整不要紧,要有一点激情,主要是创始人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和某一方面的特长,他这个特长和魅力可以在创业过程中补足所缺陷的东西。

  傅建超:上市是企业的终点还是起点,这个问题前面的嘉宾也都讲过了,从我个人的经历,从过去十年到现在,也帮助企业上市的有成功的,有没成功的。有些上市成功之后,到现在有的已经上了五六年时间,但是发展的步骤是不一样的,之前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和新东方的俞敏洪做过一些沟通,他也是讲上市是一个起点,上市后有很大压力,要保证30%的增长等等。针对这个问题也请在座的几位嘉宾分享一下各自的看法,首先有请学而思的杨总分享您的观点。

 

 

  杨强:公司的股价在上市第一天就增长了50%以上,目前的收盘价在60%、70%.因为上市时间比较短,我们的股价应该说是非常的稳定。上市以后第一还是要干好自己的事情,第二不仅仅不被资本来推动,我们还要管理好投资者的预期,这也是作为上市公司,特别是在美国上市地点的选择以后,你要跟投资人充分披露,同时也带来你如何来管理好投资人对你这个公司的成长的预期的问题。你不能被它所推动,在上市前我们是这么做的,在上市后我们仍然要这么做,我们反过来要管理好我们公司未来几年究竟怎么样的一个成长,要充分的披露给投资者,让投资者看到在这样一个具有成长潜力的市场当中,你是如何来成长的,给他一个清晰的预期,这是我们要来管理的,而不是说被它来推动的。因为在美国上市,这个特点是很鲜明的。

  另外一点,上市以后确确实实给公司内部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从高往下来说,公司的治理,包括董事会的建设,你的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以及你的公司的科学化管理,管理IPO的应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逐步去应用的。

  郑海涛:我们的股价两个月前到现在成长了差不多50%,这个代表市场对我们上市后表现的一种认可。看了郎咸平的那本书讲的非常好,可能上市前我们在做好自己企业,上市后我们要做的是产业链。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傅建超: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在上市前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其他的支持,上市之后当然你还是可以保留股权、董事会席位这些东西,上市之后你们可以给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先请罗总谈一下。

  罗茁:到今天我们能够帮助企业的事情也不少,但是不像雪中送炭那么重要。科技园是一个网络,我们在各地有很多资源,所以在业务上还是能够有一些帮助,但是能够帮的事情,或者我们承担的责任压力已经小很多了,这个企业上市以后能够持续的发展,能够给二级市场七八十亿买了股票的人带来回报,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创业板会分化,但不是简单的股价下跌,好的企业随着它的成长性的不断增长,每年35%的增长,PE在下降,股价在维持,甚至会更高,所以不要简单的说创业板什么高了股价就跌了,这也不太现实。

  关达成:公司上市以后我们还是可以跟各类公司去合作,在销售渠道或者技术方面我们的合作比较多一点。我们有时候也会帮助公司针对收购合并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收购合并也不是每个公司可以做的,在做收购合并决定的时候要想一下自己公司的文化是不是真的能够去兼并另外一家公司进来。因为我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总,上市以后有钱了就想去外面收购一些公司,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公司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收购以后要花很多的时间跟金钱去做整合工作,这个是要好好考虑一下才可以进行的。

  傅建超:杨戈作为纽交所中国首代,在中国很多年,也看到中国企业上市之后的变化,在座的企业如果将来要去美国上市的话,如果没有想清楚是纽约还是纳斯达克的话,可以分享分享一下杨戈。德勤在05年到现在服务了美国上市40%-50%的企业,每个企业的现状我们也都了解,从您的角度有什么样的看法?

  杨戈: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市是企业的起点还是终点,我自己观察了大概50多家公司在纽交所上市。究竟是终点还是起点,完全取决于企业家自己的胸怀和包袱。比如新东方是06年上市的,上市之后的发展比上市之前的发展还要快、还要大,所以上市对俞敏洪来讲是新的起点。用IPO价值计算的话,他们刚开始上市市值不到5亿美元,但是现在已经是40亿美元的大公司。但是有一些公司上市以后就松懈了,觉得上市以后人生非常大的目标就达到了,而且心态也变了,以前是创业的心态,上市之后好象有一点已经成功了开始有一些享受,很多企业的董事长一上市之后就开始换车、换房,甚至有的开始买私人飞机,并且非常热衷于搞资本运作。资本运作在中国是非常非常热的词,好象一个企业家不会搞资本运作太土了。我们上市了,我们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要搞资本运作。但是很多人一搞资本运作就忘记自己的主业,业务方面难免受到影响。所以究竟是终点还是企业,完全在于企业家本人的报复和胸怀。

  傅建超:时间有限,我们不进一步展开其他的问题,我们请到的嘉宾也分享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看法,也讲到资本的力量,大家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再去聊。再次感谢创业邦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做交流。(文/张凤)

加入创业吧(http://u.cyzone.cn/),马上与十余万创业者在线实时交流:把握创业机会、探索商业模式、寻找创业伙伴。

罗茁、关达成参与创业邦年会讨论: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创业邦 罗茁、关达成参与创业邦年会讨论: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创业邦-1 罗茁、关达成参与创业邦年会讨论:IPO之路-资本的力量 --创业邦-2 开心网程炳皓等参加创业之道-团队的力量专场讨论(一) --创业邦 创业邦年会专场讨论 超级天使看项目(一) --创业邦 赵东平,刘新华出席创业邦年会:创业之道—品牌营销 --创业邦 潘晓峰王树彤等参与专场讨论:当创业企业遇到风险投资 --创业邦-1 潘晓峰王树彤等参与专场讨论:当创业企业遇到风险投资 --创业邦-2 【创业邦2010年会】红杉中国沈南鹏:成功企业背后的创业基因 --创业邦 【创业邦2010年会】打造多方共赢的创业生态圈(一) --创业邦 【创业邦2010年会】季琦:卓越企业家应该是杂交的模型 --创业邦 【创业邦2010年会】汪静波当选“2010中国年度女性创业人物” --创业邦 清科资本:洞见中国餐饮行业的未来 --创业邦 【创业邦2010年会】搜房莫天全:十年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 --创业邦 【创业邦2010年会】张立辉提醒投资清洁能源领域要理性 --创业邦 【创业邦2010年会】大佬话医疗:生技健康 想说爱你不容易 --创业邦 【天使在人间】蔡文胜:中国站长之王是如何炼成的--资本--2010年5月--杂志--创业邦 北大学子的创业之路——学而思诞生记 --创业邦 创业需具备的心理素质 --创业邦 自己的创业之路 与天使投资人打交道的艺术--资本--2009年5月--杂志--创业邦 清科资本:洞见中国餐饮行业的未来 --创业邦88 筹集创业资本的6大误区 筹集创业资本的6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