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文:请对微博的自我净化多点信心(中国青年报 2010-12-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3:03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不同观点
请对微博的自我净化多点信心
李鸿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金庸在微博“被去世”,引发舆论对微博传播方式的思考,同时也给当事人及更多的媒体人一个反省契机。“青年话题”8日发表《金庸“被去世”谁对微博负责》一文,提出“微博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究竟在哪里”的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正是时候,微博改变了传播,也改变了生活,当它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的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时,对它的检视及省思就很有必要。但是,我不同意这篇文章中的悲观论调,更不同意作者所说,对微博传播谣言除了审核外,就几乎无解的结论。    微博的问题几乎与生俱来,它的快捷传播方式,必然导致信息流量的增大;同时,因其“碎片化”特征而带来的割裂性,也必然存在片面或信源断裂。但是,与生俱来的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要训练和提高如何把碎片整合为整体的思维能力。如果缺少这个能力,即使把整个宇宙放在面前,即使面对的不是微博而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你看到的依然还是碎片。这也意味着,微博的问题其实也是传统媒体当初问世时的问题,它之所以让人感到严重,只是与其传播速度有关。    这就好比汽车与自行车的关系,都有刹车,但这种装置只在面对危险时使用,这是共性。如果非要让汽车另加一个减速装置而与自行车处于同样的速度,相信没人会再买汽车。微博比传统媒体传播要快捷,它的缺点明显,比如快捷地产生和传播谣言;但另一个方面则是它的辟谣速度同样快捷。就以金庸在微博“被去世”事件而论,从开始传播到闾丘露薇辟谣,微博屏幕上铺天盖地都是辟谣、道歉、内疚和自责,先生很快就“复活”了。这反过来说明,信息流通越快,辟谣功能更健全,信息越容易去伪存真。    也许有人说因为金庸先生是名人,迅速辟谣是特例。其实不然,在信息流通无碍的网络江湖,无论是事实发布者还是观点发布者,都必须具备“市场竞争”的信誉。如果发布者传播虚假信息,必然会被网友所唾弃,其影响力和传播能力自然相应减小。这是网络传播的特性所决定的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有人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辟谣比传谣艰难。是的,因为猎奇等诸多因素,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谣言,但是,同样因为猎奇心理及成就感,还有人更愿意主动甄别谣言,更愿意在辟谣中体现成功的快感。如果说谣言止于智者,也只有网络时代才能真正实现。    该文认为,微博使用者的道德素养良莠不齐,运营者应该建立应有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但道德素养良莠不齐的不只是微博使用者,传统媒体及其他载体的使用者如手机用户一样有这个问题。如果违法犯罪,所有载体都要踩刹车,否则就会出事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该给微博另外建立一个审核机制的减速装置。以微博而论,刹车一直存在,国家法律法规不说,谣言曝光平台、屏蔽、删帖及禁言都是刹车,如果加上事前审核机制,无疑是置刹车不用而安装减速装置,这是自废武功。    说到这,还有一点要提醒作者,评论采用了某报的错误新闻由头。发出这条微博信息的根本就不是赵楚,这一点,如果作者自己开通了微博,对微博这种载体有所体验,如果能做到“道德与事实的自我审查”,不至于采用这个错误信源。这起错误信源的事实同时也力证,传统媒体既不比微博更清洁,也不比微博更具有“道德与事实的审查机制”,同时,它辟谣的速度还要慢很多,给当事人的伤害大很多。在赵楚作过严正申明之后,那家报纸的反应令人失望。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2/10/content_3460461.htm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假新闻是微博的阿喀琉斯之踵
曹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误造误传“金庸先生逝世”的假新闻,让方兴未艾的微博很窘很尴尬。这条消息滋生于微博,疯传于微博,最后被证明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这不仅让微博尴尬,让那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假消息、为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的人也很尴尬,尤其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就更尴尬了——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还有某“新闻周刊”的微博,未加核实的消息发布和毫无怀疑的转发,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
那些加了V、经认证的名人还有一星半点儿反思精神的,当然这声“对不起”说得很勉强、很不情愿。轻描淡写地道歉后,话锋一转,轻易原谅了自己,很快就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美妙的台阶,将话题转向了“纠错”:微博虽然传了假新闻,但也展现了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假消息并不可怕,只要信息足够多元和透明,真相总会浮现,微博空间能自我实现纠错。
这真是一个很妙的诡辩逻辑。微博上假消息泛滥,意见领袖们不反思造谣责任和防范造谣,反而如获至宝地谈起纠错。这种“转换话题”和“粉饰错误”的转换逻辑,与这些人平常习惯批评的政府逻辑是一样的:将坏事变好事,将丧事当喜事办,缺乏基本的反思和问责,就轻飘飘地将包裹着人祸的灾难说成“多难兴邦”。回避了谣言之错而抽象地大谈“纠错”,难道这是“多谣兴微博”、“多谣启民智”?某些评论家,批评起政府部门“将坏事变好事”起来亢奋无比,批评起公权“不注重减灾防灾,却大谈我们的灾难救援能力如何如何”之类头头是道,可牵涉自己的面子利益时,一路狂奔地陷入了同样的逻辑。
这个谣言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伤害了微博公信力,还浪费了公共资源——造谣传谣在先,纠错在后,从批判的价值次序看,首要的问题应是反思如何防范谣言和避免信谣,尤其是在传谣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当事人。可避谈防谣而大谈纠错,与他们平常所批评的“不谈防灾,却炫耀救灾能力”是同样的逻辑谬误,是以“纠错”来遮羞。
正如有传播学专家所言,“金庸逝世”的假新闻,并不是一个可以表现微博自我纠错的典型案例。我也同意开放的微博空间具有纠错功能,不过,这个事件并不具有代表性。金庸先生健在,你传人家逝世了,这个谣是很好辟的,而且,金庸也与多数人的利益和公众情绪无关,传播这则谣言并不带来什么期待和情绪,故很好澄清和纠错。
可微博上的多数传言和谣言很难纠错,比如盛传某个官员有多套别墅,盛传某个警察有七八十个情人,传说某个高官收了多少贿赂,某个名人有多少家产。这些当事人不太好站出来自证清白,一般人也无法了解实情,关键是在某种夹杂着官民对立、阶层撕裂的情绪中,许多人本能地相信这些消息肯定是真的,他们带着愤怒的情绪和刻板的偏见制造和转发这些消息。谁敢弱弱地站出来问句“消息可有权威信源”,就会被愤怒的网众贴上“五毛”的标签。很多时候,围观并不能围出真相,反而只能强化某种情绪。大家只会起哄般地说“骂得好”、“转得好”,少有“谨慎求证”的理性之声。
围观效应,既可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凝聚起足以与强大的公权力博弈的强大民意,也可能像勒庞笔下描述的“乌合之众”那样,盲信盲从,空有一腔廉价的道德义愤,被利用,被操纵。
微博是互联网创新赋予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件礼物,去年是微博元年,进入第二年的微博在中国日常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围观效应和凝聚效应在宜黄强拆事件中达到顶点。可微博也暴露出了它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诸多假新闻都是始于微博并盛传于微博,微博似乎已成为假新闻的最大滋生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这是物理基础;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这是造假的心理基础;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这是社会基础。
金庸逝世的假新闻很容易被纠错,可微博中还有多少假消息在传播,那些消息在以讹传讹中都传成真的了。纠错,何其之难。即使是开放的空间,也不能想当然地迷信迷恋这种“自我纠错”。
加了V、被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本该在纠错中承担责任,可很多时候,他们不去对传闻证实证伪,而是为了迎合某种情绪而不负责任地转发。其实,对很多传闻,这些名人名博所掌握的采访资源和人脉网络,是可以对信息进行判断的,可他们没有做这种简单的工作。当假新闻被证实后,这些转发者欢呼微博纠错的胜利,可是,不是他纠错的,他是一个假消息的转发者,他本可以纠错,可他把这种纠错的荣耀推给了抽象的微博。大家都在情绪化地转发,而把证实证伪的纠错责任转嫁给了别人,这正是微博谣言盛行的重要原因。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2/09/content_3459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