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制定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29:05
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制定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其理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被消费,才能实现其商品的职能,才能不滞销,才能继续生产而实现经济增长。然而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会尽量压低劳动者工资和收入,导致劳动者无足够的收入去消费。这个矛盾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不管是外来的资本家,还是国内的资本家,似乎还是马克思描述的自私自利的资本家,并没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环境中进化,在自私自利方面与日本的资本家并无多少区别。当时,日本政府内有识之士决定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和工人的收入,这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空前举措,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采取类似政策。
日本当时增加劳动者收入的措施包括:
1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日本大米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指数从60年到69年,提高了95%,到68年,与美国相比,大米价格是美国的2.7倍。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约上涨30%。此外,通过普及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人均粮食产量,这样使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增加。
2 提高工人工资。确立最低工资,按地区和产业不同,将全部劳动者分成若干集团,每个集团确定同意最低工资,制定每年增加量,使70年平均工资是61年2.7倍,收入差别也很小。同时期通过技术进步,使发展的商品价格与工人工资比较匹配,还配套消费信贷政策,促进了商品销售。十年间,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加16%,大大超过其他国家。
至于投资资金,大企业主要由资本家自己解决,国家采用高折旧政策,减少收税,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即企业新购设备的支出算以前设备折旧,不交税)。国家制定法人累进所得税制,为中小企业留下存在生存空间。政府增发货币通过银行提供贷款支持。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工人主体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民工承担,在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以后,他们的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商品在农村无法销售,农村市场始终没有发展,生产能力长期空置,工厂开工率逐年下降。近年来,一系列改革政策出台,城市工人也下岗了,使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政府为了增加GDP,确保8%增长率,对策不是增加工资,而是将住房,教育、医疗等必需服务推向市场,还不断推高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价格,虽然提高了GDP,却将老百姓手里积累的财富一扫而空。政府所得不断扩大,与政府消费相关的产业不断繁荣,而普通百姓生活则逐渐陷入了困境,国家近年来已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了。我们的政府官僚和资本家就像寓言故事中愚蠢贪婪的A岛资本家。对这些愚蠢贪婪的A岛资本家,我这里也给一个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