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13:16
说文解字

  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在该计划下,池田内阁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政府增加了公共投资,从60年代初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市场。再者,政府也制定新立法以增加农业从事者的收入,协助中小企业推进设备现代化与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初受到很多经济学家反对,认为此举将加重通胀压力。一般日本民众也认为,他们收入“倍增”的效用将被通胀抵消。

  然而,这一场消费者革命成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日本至1968年就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两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

  “收入倍增计划”的理论依据是:在国家高速增长的同时,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经济增长比例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让工人和农民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的中国也出现类似50年代日本的情况,即工业快速发展,但消费不足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前,中国是以出口来弥补内需(消费)的不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口锐减,内需不足的问题更突出;加上财富高度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导致社会矛盾扩大,造成中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两方面都面对风险。

  近期,中国学者频频呼吁政府尽快效仿日本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昨天苏海南的访问暗示有关话题已在体制内讨论,也有网民立即发表评论说,这已非新话题,要求当局采取行动,不要再让社会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