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鄘风·干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25:49

 

《诗·鄘风·干旄》

 

1孑干23,在浚4之郊。素丝纰5之,良马四之。彼姝6者子,何以畀78

孑孑干旟9,在浚之都。素丝组10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11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12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译文】单独去求取那旌旗,在那浚城的郊外。用白色的素丝镶着边,带着良马四匹去呀。那美好的人啊,我拿什么送给你。

单独去求取那军旗,在那浚城的城中。用白色素丝做成的绶带,带着良马五匹去呀。那美好的人啊,我该怎样赞美你。

单独去求取那旌旗,在那浚城的城头上。用白色的素丝祷告,带着良马六匹去呀。那美好的人啊,我该怎样告诉你。

【说明】这是一首求贤交友的山歌,没有必要非要说是卫文公,其下属官员,或是个人,都可以吟唱这首山歌去求贤交友。歌中把贤者比喻为旄旗、军旗、旌旗,其意思就是,凡是旗帜,都是领头的,都是标志性的,贤者就是一个人群的旗帜、标识。交到这样的贤者,人生道路也就有了目标。所以歌者用代表纯洁的素丝,用良马几匹,拟去交接这样的贤者。

这种求贤若渴的行为,自古以来都有,因此也可称为这是一种风俗。

——————————————————

【注释】1.孑:(jié杰)《国语·周语》:“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这里用为孤单、单独之意。

2.干:《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诗·大雅·假乐》:“干禄百福,子孙千亿。”《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庄子·徐无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孟子·公孙丑下》:“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荀子·议兵》:“皆干赏蹈利之兵也。”《韩非子·说难》:“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皆所以干其上也。”这里用为求取之意。

3.旄:(mao毛)《书·牧誓》:“右秉白旄。”《诗·小雅·出车》:“建彼旄矣。”《周礼·旄人》:“乐师有旄舞。”《孟子·梁惠王上》:“见羽旄之美。”《荀子·王制》:“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史记·司马相如传》:“总光耀之采旄。”这里用为旌旗之意。

4.浚:地名。春秋时卫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

5.纰:《尔雅》:“纰,饰也。”《礼记·杂记》:“纰以爵韦六寸。”这里用为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之意。

6.姝:《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诗·齐风·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说文》:“姝,女子也。”《字林》:“姝,好貌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7.畀:(bì毕)《书·洪范》:“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书·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诗·小雅·信南山》:“畀我尸宾,寿考万年。”《诗·小雅·大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这里用为给与之意。

8.之:《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韩非子·扬榷》:“咫尺已具,皆之其处。”《韩非子·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史记·项羽本纪》:“之沛公军。”《广雅》:“之,适也。”这里用为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之意。

9.旟:(yú于)《诗·小雅·出车》:“彼旟旐斯,胡不旆旆。”《诗·小雅·无羊》:“众维鱼矣,旐维旟矣。”《诗·小雅·都人士》:“匪伊卷之,发则有旟。”《诗·大雅·桑柔》:“四牡騤騤,旟旐有翩。”《诗·大雅·江汉》:“既出我车,既设我旟。”这里用为古代画着鸟隼的军旗之意。

10.组:《书·禹贡》:“厥篚玄纁玑组。”《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周礼·典丝》:“掌组。”《礼记·内则》:“织纴组紃。”《荀子·乐论》:“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说文》:“组,绶属。其小者以为冠缨。”《汉书·高帝纪》:“系颈以组。”这里用为具有文采的宽丝带之意。古代多用作佩印或佩玉的绶。

11.予:《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诗·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极焉。”《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予怀明德。”《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小匡》:“众必予之。”《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荀子·修身》:“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这里用为赞许,称誉之意。

12.祝:《书·金縢》:“史乃册,祝曰。”《书·洛诰》:“逸祝册。”《礼记·郊特牲》:“祝将命也。”《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战国策·齐策二》:“为仪千秋之祝。”《韩非子·说林下》:“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淮南子·说山》:“尸祝齐戒。”这里用为向神灵祷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