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问题的源与流(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0:46

巴勒斯坦问题的源与流(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1月27日,美国撮合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尽管巴以和谈还要面对无限风雨,但无论如何,人们盼望有关各方加大力度,切实采取实质举措,尽早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推动中东和平尽可能取得实质进展。但几年来,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各种谈判机制和文件实际上已被废弃,真正重开谈判恐怕要等到2009年1月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后。目前的布什政府行为仍系权宜之计而已。

  “一二三四五六”——巴勒斯坦问题的源与流

  以军空袭加沙已至少造成271人死亡12月28日,加沙地带一处遭以军空袭的地点浓烟滚滚。以色列空军27日开始针对加沙地带多处目标进行空袭,目前已造成至少271人死亡、900多人受伤,其中120人伤势严重。以色列方面称这次行动是为了制止加沙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向以南部发射火箭弹。以国防部长巴拉克27日表示,如果需要,以军将对加沙地带发动地面攻势。新华社/路透

  滚动报道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 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但举步艰难。人们盼望和平早日降临,让这对远古时期曾是亲兄弟的两个民族重归于好,共建美好家园。

  一个父母,两个兄弟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来自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该地的最早居民。公元前13世纪,来自爱琴海边上的腓力斯丁人也在沿海建立国家。在阿拉伯语中,巴勒斯坦人的祖先就是迦南人和腓力斯丁人。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也是古代闪族的支脉。约公元前18世纪,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闪族的一支哈卑路人(意为游牧民)进行了一场大迁徙活动。迁徙由族长亚伯拉罕、其儿子以撒、孙子雅各率领。迁徙队伍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到达迦南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哈卑路人此时改名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途中,雅各因能与扮成陌生壮汉的天使搏斗并能取胜,因而改名为以色列(意为与天使搏斗的人)。到达迦南后,因与当地人的争斗加上天灾,希伯来人向埃及迁徙并在埃及繁衍400多年。

  摩西--率领希伯来人历尽磨难返回迦南地的首领,是《圣经》经典篇目中的人物,成为后代众多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上图为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摩西》。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回到巴勒斯坦,后在首领扫罗、大卫带领下并与迦南人和腓力斯丁人多次展开争斗,最后于公元前1004年建立了大卫王国(公元前1004-公元前965年)即希伯来王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65年-公元前930年)执政时期,王国进一步加强,并在耶路撒冷建立圣殿。所罗门死后,公元前930年,国家分裂为北方王国以色列和南方王国犹大,其中犹大王国建都耶路撒冷。前者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人所灭。后者则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仑所灭,耶路撒冷和第一圣殿被摧毁。在波斯和古希腊统治时期(公元前538-公元前142年),犹太人两次返国并实行过不同程度的自治,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公元前63年-公元313年),犹太人曾于公元66年发动大起义,但被严厉镇压下去,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被毁,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公元622年,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16世纪奥斯曼帝国吞并巴勒斯坦,但并没有改变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属性。

  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世纪末兴起,主张犹太人回到故土巴勒斯坦建立家园,随后许多犹太人开始移民巴勒斯坦。一战期间,英国从统治巴400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接管了对巴的“委任统治权”。1917年,英国发表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准许犹太人返回巴建立“犹太人之家”。二战期间,由于纳粹德国的屠犹政策,大批犹太人想方设法移居巴。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在该地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耶路撒冷市为国际城市。

  实际,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数千年前双方是“亲兄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份基因分析报告显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有基因、历史和语言等多种基础,尤其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源远流长。阿拉伯人在19世纪末对前来移居的少量犹太人友好相待,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也并未因宗教信仰差异而虐待犹太人。人类学家依据科学数据复原勾勒的耶稣头骨,依然类似于今天的巴勒斯坦人,而不象欧洲人。近代和现代的积怨造成了犹太人把部分曾经的苦难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这是有失公平和公正的。

   三大宗教,集会圣城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只有158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但有据可查的是迦南人耶布斯部族从阿拉伯半岛迁移至此,后来耶布斯城王麦基洗德在此建造了耶路撒冷城,并将它命名为“耶路撒利姆”。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的领土范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及传播都与耶路撒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各宗教与耶城关联密切,甚至有些宗教圣迹已有些难分彼此了,如著名的“神庙山”上有一块巨石,犹太教称它是亚伯拉罕杀长子以撒祭献上帝耶和华之地;基督教则称该处是上帝捏土造人的地方;伊斯兰教则称此石是先知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登霄的踏脚石,穆斯林为此还于后来在此建筑了著名的萨赫莱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1月31日,从橄榄山顶上俯瞰耶路撒冷,城市笼罩在白色之中。1月30日,耶路撒冷迎来今冬第一场大雪,降雪直到1月31日上午才停止。目前,除局部地区发生供电障碍,道路由于坚冰或积水受阻外,居民生活基本未受大雪影响。新华社记者郭磊摄

  犹太教的起源与发展。尊奉上帝耶和华为宇宙独一神的犹太教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早期定居在迦南地区的犹太人祖先希伯来人中盛行拜物教,但这些部落有一个共同的崇拜对象——主神耶和华。公元前1003年,大卫王国从耶布斯人手中夺得耶路撒冷城,定为王国首都和犹太民族的宗教中心。所罗门继位后,把耶和华树立为国民主要的崇拜偶像,并建造了第一圣殿和王宫,奠定了耶城作为犹太教中心的神圣地位。后来促使一神教观念形成的外因主要是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巴比伦人攻陷耶城后,摧毁圣殿并驱逐了犹太人。波斯大帝居鲁士对犹太人较为宽容,他准许犹太神学家整理犹太教经典。于是,今天被称为“摩西五经”的犹太教经典《律法书》被整编出来,此时犹太教进入趋于成熟的阶段。罗马人镇压犹太人起义后,圣殿再次被毁,从此再未恢复。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徒心中的圣地。耶路撒冷充塞在犹太教先知者的预言中、信徒日常生活的祈祷里和世界各地的希伯来诗人的颂歌中。莫里亚山是圣殿一度矗立的地方;西墙(即哭墙)是圣殿迄今唯一残存的部分,它被犹太人视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千百年来常有不少犹太人在墙下哭泣或祈祷,以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哭墙”由此而得名;锡安山上的大卫陵墓和奥利弗山上世代安葬犹太人的古老墓地也深深铭记在犹太人心中。目前,数以百计的犹太教堂正在为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服务,这些教堂分别为犹太教各教派、各种族和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地区组织所认同。

基督教教堂

  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原始基督教是从一个犹太教新宗派分化而来的,它认为耶酥是救世主。犹太人被流放世界各地后,当时同外族杂居的一部分犹太人,在犹太教神学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天堂、地狱、灵魂不死等迷信观念和东方宗教的一些仪式,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如忍耐、弃世、禁欲等,从而创立了早期基督教。由于罗马帝国看到基督教宣扬的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等教义有利于其统治,便开始对基督教加以利用。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进一步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罗马统治者在耶路撒冷修建了许多基督教堂,从此,耶城很快变成一个基督教圣地。基督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耶稣生活、布道、殉难和复活的地方。虽然基督教会强调的是作为天堂的耶路撒冷而不是世俗的耶路撒冷,但在《新约全书》上提到的一些关于耶稣业绩和经受磨难的地方,一直吸引着虔诚的信徒们前往瞻仰。在耶城内基督教圣地很多,如圣墓教堂、最后的晚餐遗址、苦路上的14个基督受难处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遗址等。应基督教各教派保护耶路撒冷基督教圣地的要求,早在19世纪耶路撒冷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时,就专门对这些圣地进行严格保护,规定“耶路撒冷基督教圣地维持现状”。这一规定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一直有效,如今以色列人也仍然遵守。

  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伊斯兰教产生于七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穆罕默德于公元570年出生在麦加。他早年经历曲折,十多年的商旅生涯使他接触到了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地区的社会情况,并逐渐熟悉了半岛的原始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情况,这为后来他的创教活动提供了条件。公元610年,穆罕默德以“先知”自命,创立并开始传播伊斯兰教(“伊斯兰”,阿拉伯语原意为“顺从、和平”)。他曾一度确定耶路撒冷为穆斯林朝拜方向,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公元638年,哈里发奥马尔率领的穆斯林军队攻占耶路撒冷后,伊斯兰教在此得到广泛传播。公元691年在圣殿山上修建了奥马尔清真寺,耶路撒冷遂成为哈里发的统治中心。从公元1072年到1948年以色列独立前,耶城先后多次被穆斯林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基督教徒等征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此期间占据统治地位。穆斯林视耶城为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阿拉伯人认为耶布斯人是其祖先,他们比犹太人更早生活在耶城。《古兰经》里提到耶路撒冷为“遥远的地方”,先知穆罕默德一天晚上从麦加被带到耶城,从那里登上了七重天。这一天后来成为穆斯林的“登霄节”。

   四次大战,怨恨弥漫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建立,但阿拉伯人坚决反对,此后阿以矛盾不断激化,并于1949、1956、1967和1973年相继发生四次大规模战争。通过战争,以不仅占领了联合国决议划分给阿拉伯人的土地,进而占领了西奈半岛(1982年归还埃及)、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地区(1982年占领,2000年5月撤出)和整个耶路撒冷市,近15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2008年12月29日以军坦克在加沙边境地区集结12月29日,以色列坦克和装甲车在靠近加沙的边境地区集结。与此同时,以军战机继续对加沙地带的目标进行空袭。新华社/法新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建国翌日,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联合向其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军队4万多人,以只有3万人游击武装,没有正规军队。但以民众全力保护新生国家,出色的游击战也破坏了阿拉伯联军的统一作战,使其被迫各自为战,加之阿拉伯各国怀有抢占地盘的私心,致难以协调指挥。美国紧急建议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休战,苏联也不满阿拉伯国家的贸然进攻。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以在全世界犹太人的及时帮助下,迅速恢复战斗力,并组建了正规部队“以色列国防军”。阿拉伯国家于7月9日再次发起攻击,但以国防军已扩充到6万人以上,而且武器精良。以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战后,以不仅夺回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它的领土,而且占领了大部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人的领土,占领面积相当于巴总面积的80%。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叫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以来,英国长期控制,巨额收益绝大部分落入英法垄断资本手中。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领导埃及革命胜利4周年之际,纳赛尔宣布回收运河主权,将其收归国有。英法于心不甘,恼羞成怒,秘密策划联合以色列,以武力夺回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战争于1956年10月底爆发,但美苏均强烈不满英法的举动。在巨大压力下,英法只好于11月6日宣布停火,并于12月从埃及全部撤军,以也退回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线以前的位置。埃及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第三次中东战争,也叫“六五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经过精心计算、侦察和准备,以军可供作战的196架飞机全部起飞,采用超低空飞行等高超技术,很快炸毁了埃及的近200架飞机。埃及失去制空权,以陆军放手进攻。战争打了六天就很快结束了,历史上也称“六日战争”。由于以的迷惑战术加上埃及等国军队的战略战术失误等原因,阿方损失惨重,损失飞机560多架,坦克820辆,伤亡6万人,40多万人逃离家园。以只损失61辆战车,伤亡3100多人。以夺取了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扩张三倍。196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以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以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对立加深,双方和平共处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2008年12月28日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遭到抗议12月27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人们集会抗议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当日,以色列战机向加沙地带数十处目标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空袭已造成至少22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00多人受伤。新华社/路透

  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叫“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萨达特上台后,深感以突然袭击的威力,也决定用同样的方式回击以。为了迷惑以,阿方成功施行了欺骗战术。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成功摧毁了以吹嘘的坚固防线——“巴列夫防线”。打头阵的埃及空军从30个机场同时出动240架飞机直扑对岸以军阵地,20分钟内摧毁了以军在西奈半岛90%以上的军事目标,埃及仅损失5架飞机。这一战果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前后击毁以军坦克和装甲车400余辆。叙军也一度打到以北部的重要淡水供应地——加利利湖。但以现任总理沙龙临危授命并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干,他带领一部分军队强攻并渡过苏伊士运河,指挥其部队继续挺进,截断了埃军与后方的联系,并打开了通往开罗的大门,一举赢得战争主动。同时,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美大力援助以等原因,阿方被迫在10月25日停战。阿方取得了部分胜利,但大部分被占领土仍然控制在以手中。197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重申以应遵从242号决议,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拒不执行决议。但第四次中东战争使阿以双方充分认识到,用战争手段消灭对方是不可能的,阿方领导人转向现实主义的想法,开始考虑与以和平共存的道路。以领导人也开始考虑采用放弃部分占领土地换取和平的念头。这为1979年3月埃以毅然决定正式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重大铺垫。

  需要指出的是,1982年,以色列为打击在黎巴嫩活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除其活动基地,调集大批军队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进攻,重创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使之离散到其他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并建立所谓“安全区”(联合国后通过425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2000年5月以色列巴拉克政府履行决议,从黎南部安全区撤军)史称黎巴嫩战争,也有人称其为“第五次中东战争”。但该次战争总体规模和涉及范围远小于前四次中东大战。

   五轮和谈,步履艰难

  埃以美戴维营会谈开启中东和谈先河。1978年8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直接参与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附近的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戴维营协议。协议确认了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文件是安理会第242号决议。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在5年过渡期内,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以负责安全;允许以在规定地方保留军队;5年内由埃、以、约同当地巴人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方的归属问题等。后者规定: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在和约签署后的3~9个月内,以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埃以即建交;和约签署2~3年内,以完全撤出西奈等。协议签署后,以分期撤出西奈,埃以建交。但以立场顽固,致使《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未能实施。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戴维营协议,埃及一时陷入孤立,萨达特于1981年10遇刺身亡。

  从马德里和谈到奥斯陆协议。1991年10月,在美苏主持下,阿以在马德里召开中东和会,后移师挪威首都奥斯陆进行了14轮秘密会谈。经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极力斡旋,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达成了和解协议,即“奥斯陆协议”。为照顾美的斡旋作用,以总理拉宾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规定巴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巴以双方相互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1994年5月5日,开始实行预期5年的巴自治。虽然“奥斯陆协议”只是为巴以全面和解勾勒了粗线框架,但它毕竟开启了和谈之路的新起点,之后的谈判气氛总体良好。巴以在1995年签署了实施“奥斯陆协议”第二阶段的“塔巴协议”,也称西岸和加沙地区过渡协议。但1995年11月,拉宾总理在巴以和谈的关键时刻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遭受重挫。1996年6月大选中,立场强硬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持。

  2000年美以巴戴维营会谈。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总理。他表示将致力于全面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同年9月,巴以签署《沙姆沙伊赫协议》,但协议内容未获落实。为推动和谈在关键时刻取得突破,2000年7月,临近结束任期的克林顿将以总理巴拉克和巴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召集到戴维营,试图效仿卡特总统,促成一揽子解决巴以问题。以准备作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让步,答应归还加沙地带全部和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其余4%也作出相应补偿。在此重要关头,埃及警告阿拉法特无权在耶路撒冷等涉及阿拉伯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独自作出决断,阿拉法特慑于警告,并寄望于以做出更大让步,最终未在协议上签字。会晤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在会晤中,各方对耶城地位、巴难民回归、边界等几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摸清了各自底线,有利于谈判的继续推进。正当谈判进入关键时刻,2000年9月28日,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强行“参观”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2001年初布什和沙龙相继上台,中东和平进程转向。

  有关“路线图”计划的和谈。2002年12月美、俄、欧和联合国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时,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定稿。2003年4月,由美正式公布计划的内容。2003年6月4日,巴以美首脑在约旦的亚喀巴举行三方会晤,正式启动“路线图”计划。“路线图”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当年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政治改革;以方撤离2000年9月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第三阶段,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巴以总理也曾多次举行双边会晤。但巴以之间发生的多次严重流血冲突使“路线图”计划搁浅。2004年,以努力推行“单边行动”计划,推行“定点清除”行动,巴内部也发生权力争斗。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巴方权力交接基本顺利。

  2005年以来的巴以谈判与会晤。2005年1月,阿巴斯以高票赢得巴大选。2005年2月8日,在美幕后撮合下,在埃及和约旦的直接斡旋下,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与以总理沙龙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4年来的首次历史性会晤,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正式结束巴以暴力冲突。停火协议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多数人充分意识到,暴力不能解决问题。2005年3月1日,支持巴改革的伦敦国际会议召开。2005年6月,以巴首脑第二次举行会晤,但没有取得成果,双方都不愿妥协。2006年和2007年,巴以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色列新总理奥尔默特接任沙龙,巴勒斯坦哈马斯先是通过立法选举上台,后在西方压力和孤立下,哈马斯与法塔赫方式内讧。虽然巴以首脑断断续续进行过一些接触和联系,但没有实质进展。国际社会都对2007年11月底美国撮合的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抱有期待,但预计不会有实质进展,更谈不上突破。

   六类原因,掣肘和谈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该问题面临相当大的难度。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人们对和平望眼欲穿,充满期待,但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举步艰难。观察巴以局势发展一定要注意看其实质和历史,巴以一贯在关键问题上缁铢必较。布什政府严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色列政府的不稳定性、巴方内部的协调程度等因素也是影响和谈的重要因素,布什上台之初在该问题上的超脱和严重偏袒正是导致“9?11”事件的重要导火线。

  总体看,以2001年初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相继更替为标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巴以关系发展实际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大发展阶段和新世纪初以来陷入冲突、倒退和停滞的阶段。巴以和平进程从1991年以来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及水资源问题等关键问题远未解决。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冒然闯入耶路撒冷的穆斯林清真寺引发大规模冲突绵延数年,至今巴以仇视心理强烈。几年来,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各种谈判机制和文件实际上已被废弃,真正重开谈判恐怕要等到2008年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后,对2007年11月底美国撮合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不必抱过高期望。

  关于边界划分。阿拉伯国家一直要求以色列遵守联合国第242号和338号决议,以“土地换和平”,按照1967年战争以前的巴以边界,要求以严格履行奥斯陆协议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把沙龙的单边计划看作“路线图计划”和奥斯陆协议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终结。而沙龙仅希望通过履行单边计划,交还加沙全部和约旦河西岸50%左右的土地,这比巴实际要求的领土要少一半左右。

  关于耶路撒冷最终地位。该城作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圣地,双方都有各自强硬立场。尽管该城市被以实际控制,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直要求获得其应得的领土和宗教权利。伊斯兰教在耶城统治时间长,从公元七世纪到上个世纪犹太人大批返回前,在此生活了一千多年的阿拉伯人和其他穆斯林已将耶城变成了一个完全阿拉伯化的城市。19世纪以来,随着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大批返回巴勒斯坦,他们同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为争夺土地和宗教权益的斗争也愈演愈烈。1947年11月联合国决议规定耶城国际化。1948年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以色列宣布建国,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停火线将耶城一分为二,以色列控制了耶城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旦占领了老城及其以北和以南地区。1950年以迁都至耶城以占领区。1967年中东战争后,以占领了约旦控制区,耶城重新统一。后来以一直宣布耶城为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在内迄今对此不予承认。1988年11月巴勒斯坦也宣布建立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由于耶城问题错综复杂,1993年9月,巴、以双方达成原则宣言,规定耶城归属问题留待最终谈判时解决。但以历届政府一直在谋求实现“大耶路撒冷”计划,并付诸于一系列具体行动,致使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进程一再严重受阻。

  关于耶城问题的解决方式,曾出现几个方案。巴方领导人阿拉法特生前曾提出以“罗马方式”解决,即按照梵蒂冈存在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一隅的实例,在耶城建立巴勒斯坦国首都;以方有人提出主权与治权分离的原则建议,即耶城主权归以色列,四个居民区享有充分自治;还有人建议巴勒斯坦将首都建在耶城以东偏南方向的阿拉伯重镇阿布迪斯;另外就是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耶城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无论何种方案,有两点是很清楚的。第一,巴、以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占有耶城,这是由两个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民族感情等诸多因素所决定了的。目前,以巴解组织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坚持耶路撒冷(指东耶路撒冷)是未来巴勒斯坦的首都,同时默认耶城旧城的三大宗教圣地完全处于自治状态。以色列历届政府的立场则近乎完全相对。第二,耶城国际化也不太可能实现。以已在耶城统治了近40年,当然不愿放弃对耶城统治而交由国际社会共管,巴方也不愿这一局面出现。现实决定了耶城最终的解决可能还是要走巴、以双方共占这条路,但它的实现将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以政府很可能继续采取拖延战术,制造“既成事实”,以求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是,耶城应保持统一,其最终地位将通过未来的谈判确定,这是符合以色列利益的。

  巴难民回归问题。400多万巴难民的回归问题几乎一直是巴以和谈中不可逾越的关键所在。以惧怕巴难民回归被占领土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比例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因此坚持巴难民在所在国就地安置,以对其做出补偿,实际剥夺了其回归权。巴方一直拒绝。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规定撤出加沙地带的全部定居点以及约旦河西岸的部分次要定居点,但保留约旦河西岸地区的重要定居点,继续在西岸修建定居点让从加沙撤出来的犹太人居住,引起巴方强烈不满。

  以色列向加沙发动新空袭 新华社图表,北京 ,2008年12月29日 图表:以色列向加沙发动新空袭 新华社发

  巴以内部都面临反对势力。巴勒斯坦内部的哈马斯、杰哈德等激进组织的斗争方式和策略虽然已经大有改变,但它们今后继续袭击以的可能仍是存在的,而一旦袭击发生往往就破坏和谈。同时,巴内部派别斗争激烈。2007年2月,巴两大主要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麦加协议”,双方就建立民族联合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等问题达成一致,但好景不长,2007年6月两派发生火并,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组建紧急内阁并受到西方国家支持,巴内部事实形成两大派别各自为政的局面,并为外部势力所利用。以色列内部同样存在强大的反和谈、反让步的右翼或极右翼力量,犹太圣经联盟、移民党、沙斯党等许多反和派别立场非常保守,利库德集团也反对向巴勒斯坦人过多让步,20多万定居者多数反对拆除定居点,且其活动能力非常大。而如巴勒斯坦一样,目前的以色列同样缺乏一个强势政府和威望很高的领导人,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并左右局势发展。

  从外部因素看,美国政府历来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方面立场有失公正,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明显,布什政府尤甚。美国同时戒备欧盟或俄罗斯等大力插手巴勒斯坦问题,不愿其动摇美国的主导地位。阿拉伯世界方面,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都对巴以局势紧张深表焦虑,但出于争取美援、显示本国在中东影响力等考虑,个别国家内心里并不愿该问题尽快彻底解决。2000年7月和12月,在克林顿极力撮合巴以和谈即将取得突破的时期,阿拉法特和巴拉克也想一鼓作气,争取取得重大进展。当时以总理巴拉克的让步是空前的、至今也是绝后的,但阿拉法特正是顾忌一些阿拉伯大国的警告而退缩了。

  中东问题最终解决终究要走和平之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有基因、历史和语言等多种基础,阿拉伯人在19世纪末对前来移居的少量犹太人友好相待,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也并未因宗教信仰差异而虐待待犹太人,而犹太人把部分曾经的苦难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这是有失公正的。从理性角度看,巴以双方都要作出痛苦妥协才是关键。巴方民众应当看到,完全坚持联合国有关决议、不能有丝毫动摇目前看是不现实的,以方一味坚守利己不利他的所谓底线、拒不作出实质妥协也是行不通的。贯彻和平政策和实现和平需要大智大勇的新思维,用超常的胆识和谈判思想,思考和解决中东问题。阿拉法特生前的某些思维有需要商榷的地方,但他的主流和威信都是不可抹杀的。阿巴斯务实理性、有自己的见解和远见,但他要实现理想需要巴激进组织、美国、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配合,但目前看这样的好牌局无法出现。

  和平进程终将回归“以土地换和平”的轨道,沙龙及其继任者的单边政策顶多撑到2008年之后。因为巴勒斯坦人将进行不妥协的反抗,以色列单方继续占有大部分土地客观上将难以赢得安全。美国新政府将大幅度调整8年来严重脱离轨道的巴以政策,国际社会已经见证到1993-2000年克林顿、拉宾、阿拉法特、佩雷斯等人缔造的光辉岁月。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1993-2000年的谈判模式和解决方式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最优范式。(作者:杨鸿玺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