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货币化加速证券化受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09:11
中国经济货币化加速证券化受阻韦森

“中国经济新四化”话题之一

近来,通货膨胀成了媒体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报,2010年10月份,CPI已经攀高到4.4%。这引起了财经界和决策层对中国未来消费物价继续上攀的担忧。这种担忧也是最近央行加息和一再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主要考虑因素。

对未来中国的物价上涨幅度和速率,也许大多数经济学家太悲观了?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格局,我的基本判断是,“通货”早就“膨胀”了,且膨胀得厉害,但是,在现代的货币数字化和存取支付网络化的现在金融体系中,通货膨胀与CPI上涨,已是两回事了。在中文语境中,通货膨胀,与物价(CPI)上涨,应该是两个概念。

这些年我一直在琢磨,尽管在古典经济学意义上,英文中的“inflation”含有由于货币总量增加所导致的物价普遍上涨和货币贬值的意思,但是,在经济学和财经媒体的实际运用中,“inflation”较多是纯指CPI的全面上涨。在古典经济学意义上,把英文的“inflation”翻译为汉语的“通货膨胀”还可以。但现在再把“inflation”翻译为中文的“通货膨胀”,似乎有点不合适了。譬如,中国政府为应对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第四季度就急剧增加货币供应量,2009年全年M2又增加了17万多亿。结果,2008年年底以来,中国经济体内的“通货”是大大膨胀了,但是在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的CPI和PPI全是负的,直到第四季度中才“转正”。这又怎么讲?是“通货膨胀”了,但却没有“inflation”?

直到今天,国内还有不少经济学家一直信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观点,认为“inflation是个货币现象”。单从英文字面上讲,这没错。“通货”发多了,就自然“膨胀”了,但是,货币发多时,CPI却不涨(如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前三季度的情形),再用“通货膨胀”来对译“inflation”就有些不合适了。当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是个货币现象”的命题,真正意思是“钞票发多了,肯定就会有物价上涨”。这在货币的“纸钞时代”确实会如此。例如,在中国元朝末期,朝廷和各地府衙无限制地大加纸钞,导致物价飞涨,这是导致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逃离到台湾前,也拼命印过纸钞,导致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如上海的白米价格就上涨了47,000多倍。这都是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一些典型例子。

但是,在现在货币电子化和数字化(不仅仅是“数量化”)的时代,金融与货币体系不但技术上和形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运作机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固守古典或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很多问题和现象可能就无法解释。但是,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数字化时代的这一重要的变化,却为许多经济学家所忽略了。譬如,去年我们的广义货币M2增加了17多万亿,贷款增加了近10万亿,是不是我们的央行就印了9万多亿或17万多亿纸钞呢?显然不是。从央行的数据看,去年,我们的广义货币M2余额比2008年末增长27.7%,狭义货币供应量(M1)竟增长了 32.4%,但去年我们流通中现金即M0才增加了11.8%。认清了这一点,才能理解,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中国经济体内增加了20多万亿的M2,但并没有CPI上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背离,这一新的现象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现在绝非是一个从数字上发货币多了就一定有CPI快速上涨这么简单的道理。

当然,当前中国的问题是,这两年广义货币增加实在太多了。海量的狭义和广义货币挡在银行存款帐户的大坝中,流出一点点到消费品市场,CPI就抬头了,人们就感觉受不了了。

在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在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处发生了一些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到的事情和变化,这些事情和变化正在慢慢呈现出来,形成中国经济的一些“特征化事实”。最主要的特征化事实,我把它们归结为中国经济的“新四化”: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在加速,中国经济的证券化在受阻,中国经济的政府行政控制化在加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正在被扭曲。

对于后边“两化”,我们留待以后再评论,而这里只讲前边“两化”。当前中国经济“新四化”的“第一化”,就是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在加速。上面说了,中国现在M2存量大约是70万亿,GDP大约是35万亿,这意味着我们1元GDP就有2元广义货币了,这说明中国近几年“超发”的“货币数字”已经很多了,已经远远超过美国1美元GDP0.6美元货币存量的比例。

就在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在加速的同时,却出现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化事实”,那就是中国经济的证券化在受阻,或者说股市在萎缩。2007年以来,沪深股市指数和总市值均有大幅度下跌,虽然后来有起有伏,但整体上来看还是萎缩了很多。譬如,在2007年,单就中国GDP与沪深股市总值之比来说,中国经济证券化率已达到为1:1.1到1:1.2;今年5月,竟然下降到1:0.7。这说明,中国经济的证券化过程,实在是走得步履维艰,常常是走一步,退两步。

单就上述这“两化”,就可以判断我们是否有合宜的宏观政策了。在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在加速的同时,证券化却在萎缩,现在你又在打压房地产,还要控制物价,你能做得到吗?你根本做不到的事,还要不可为而为之,会有什么效果?动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来操控经济和市场价格?那只会扭曲中国经济的运行。所以,看起来决策层天天出宏观政策,但加在一起好像并没有一致的宏观政策。因为,既然现在作为存量的“数字货币”已经到了70万亿这样的天量,但你却不鼓励它流入股市,又同时打压房地产,把这天量的“数字货币”存量全逼到消费品市场大门口,那还不把CPI挤高?

(本文作者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和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学术著作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经济学与伦理学》、《经济学与哲学》、《经济理论与市场秩序》、《经济学如诗》、《思辨的经济学》以及《市场、法治与民主》等。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