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浅谈古典艺术、古典哲学的境界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6:08:54
                                                          兰州商学院                                                             经济写作论文                                                                       指导老师:贾俊峰                                                                   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                                                                    学生:李寿业                                                                    学号:20081004113                                                                                                                                                                                            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                                                                              ——浅谈古典艺术、古典哲学的境界说




目录一·内容摘要二·古典艺术三·古典哲学四·补遗五·后记六·参考文献关键字:境界   艺术   哲学   和谐   精神家园 一·内容摘要:      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美更美?有,那就是把美当着你的面摔得粉碎。在这个集体无意识的年代,人们或许已经不屑于顾望优秀的传统文化,只买醉于名和利的角逐里且不自知。之所以写这篇论文,就是通过就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进行简述与抒己,从而使人们能重拾被遗弃的某些东西,仅此而已。然而,就本人目前的知识和能力,绝非能针针见血,有些观点却又失之偏颇,故参考众多文献,力图避之。二·古典艺术     题记——艺术真正的生命在于由少数人以一种敏锐的心智对个别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一幅好的古画,一幅上乘的书法作品,之所以美其名曰,历代传承,在我看来不光是出自大家之手,更主要的是这些物象所承载和表达的作者的意与境。柏拉图的美学中这样认为:天地万物是永恒理念的“摹品”,而艺术则是“摹品的摹品”。我们细分析之,不难分晓,所谓的艺术,追根刨地其实就是永恒理念的再现,而天地万物只是艺术再现永恒理念的媒介而已。那什么是“永恒理念”呢?在他看来,永恒的理念本是自在之物,(就宛如美本来也是一个客观的自在物一样)它应该是储存在每个人的心灵里的。只是因为我们经常会忘记它,所以要不断地回忆这个美,临摹这个美。      说到这里,我们或许才会豁然开朗,明白那些集大成的书家或是画家的笔下为什么会创作出旷世墨宝,原来他们是“永恒理念”的信使,他们以其笔端来告诉世人,艺术中有天地之大美在。打个比方,这些“信使”就好比西方神话中将火种播撒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暂且先说我国古代的山水文人画。其实后之来者的我们已经很难去把握古画中的意于镜了,甚至说是不可能。这是因为,毕竟古人与我们相隔几百几千年,他们的作画作书风格与意境,确实于我们来说只能远观而不可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人对大自然的美轮美奂是在淡忘的太久了。大造万有从高山流水到丛林原野;从千年古柏到小草闲花;贵如孔雀,卑如燕莺;远如走云飞霞,近如湍湍清泉,无不竭尽它们的全力,成就那无矫无饰的自然之美。后来人之所以称他们为艺术家,就是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自然之美由其眼,及心,然后付之于画笔。      古人云: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方士庶《天慵庵随笔》)。这一实一虚,一意一境,一醉一醒,将天地之大美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所以我想到这么一句话:中国画在未来的地位,不是靠画得如何的细腻,将来中国画在世界上唯一的,最重要的地位,应该是文人画的精粹思想【1】。       至于中国画,我还想说它的“线条”。艺术大师范曾前辈在他的《艺史谈话录》中这样说道:中国画的线条是理性和感悟的高度统一,它的时空的精神的体现,它是形而上,形而下的内在的一种和谐,这是中国画造型不同于西洋画的一个最根本的地方。我才疏学浅,还领会不出中国画的“时空精神”,但就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我理解为就是以物象为尊,以色相为主,这里就又要涉及到佛家的“空”学说。这一问题,我将留之于后文的古典哲学里。       再来说说西方哲人是如何来评价艺术的。       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强调艺术的真实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协调一致。他认为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也就是说,就事物对于符合本身自在自为的内容所显出的适合性来了解和表现。所以艺术的真实不应该只是所谓“模仿自然”所不敢越过的那种空洞的正确性,而是外在因素必须与一种内在因素协调一致,而这内在因素也和它本身协调一致,因而可以把自己如实地显现于外在事物【2】。同样,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他《艺术原理》一书中强调艺术其实是用来表现情感的,他认为通过为自己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想象性活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3】。这里所说的“想象性活动”丝毫不意味着任何虚拟之类的东西,它只是将客观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物化,借助于文字,或绘画或艺术品。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里提到: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欢喜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4】。       至于书法,其与绘画本一脉相承。较之于绘画,书法更接近于泼墨画,它属于一种直抒胸臆的艺术。对于书家来讲,书法不能刹那之间给你一个掩饰自己的空隙。所以我觉得,通过书法看一个人的品性,可以非常清楚。从一个抽象的角度来讲,不妨把书法艺术看成是一种对大自然所有现象的抽象而简洁的提炼,以及可以容纳万物枯荣,光线浓淡,速度快慢于一体的“集合”。我们肉眼凡胎,欣赏一幅极富有线条的书法作品时,看到的或许只是几行行云流水般的墨字而已,其实哪里知道,好的书法里竟然还蕴藏着一种韵律之美。好的成品,就像水面的波纹一样,因为水面的纹路最天然不过了,没有一点矫饰,风吹水动。要是书家行笔真能达到风吹水动般的的境界,我想,他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几根单调的线条,里面还潜藏着一个“有情”的世界。       说了这么多,总之,艺术的成长史一种自然的过程,尤其是书家和画家,如果其情感不能渗透到他们的艺术的点画之间,它就够不上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三·古代哲学题记——近几年,有一种怪现象,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我国的古代哲学,包括孔子的儒学,老庄的玄学以及后来的朱程理学。而国外这些人对这些理论的研究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了我国国内的研究者们,这让我不禁毛骨悚然。我想,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名族,连自家的东西都不怎么熟悉,并且不自知,还一味地追求外来文化,我想,其结果无疑是猴子下山两手空,到最后不要说从外国学不到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来,反倒连自家的东西也给丢了。邯郸学步已经是这一代人一个集体的痼疾了。所以我觉得,在这里我有必要提一下外国人眼里享有中国文化金屋的古典哲学。只因其博大精深,非我现在所能及,只做略谈。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5】。在哲学里,不论他是仁者还是智者,但凡涉及到处世态度,大多都会徘徊于“无为”与“有为”之间,更准确地说,也就是所谓的“入世”与“遁世”。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的哲学更多地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之外,还与佛家和道家的某些学说不谋而合。在《老子》【6】一书里,老子的哲学基本上是为功利服务的,或者更进一步地说,是为一个政治目的服务的;而庄子是 绝对要舍弃任何功利的,这是老庄之间最大的区别。比较一下《老子》与《庄子》,不难发现:老子的博大,庄子具有;老子的精深,庄子不屑;庄子的玄妙,老子具有;庄子的思辨,老子没有。所以与其说,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学说,还不如说两人各有所长,伯仲之间呢。      既然历史认为庄子是老子的继承者,那么两人一定必有相同的地方。的确,老子和庄子在处世上,都喜欢讲“无为”,在这一点上,较之于二者,庄子更胜于老子,庄子是彻底的“无为”,彻底到“心如死灰,形同槁木”。在这层意义上,庄子可以说是在古代哲学家中最追逐心灵自由的人。正所谓“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要是用在治学上,这句话接近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了;用在处世上,或许可以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来充当吧。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老庄教会我们的是舍得之间的大智大慧,这是其一,属于人文层面上。      除以上之外,老庄的哲学还注重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庄子·寓言》中“万物皆种也,以不同行相蝉,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为天钧。天钧者,天倪也”【7】。在庄子看来,天地大美乃是一种无是非,无差异的淳和之美,天地万物的生息消长相蝉联,开始和终结宛如一环,称为“天钧”,也称作“天倪”,就是自然而非人为的分际,是一种真正的大和之境。       那么作为作为宇宙万物一份子的我们怎么才能达到“天钧”呢?在庄子《庄子·骈拇》中:“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不失天然的性情,不失生命的本根。那什么是“天然的性情”,什么又是“生命的本根”呢?《庄子·骈拇》给出了解释。庄子在他看来,丧失真性有五种情况: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音乱耳,使耳不聪;五臭薰鼻,壅塞嗅觉直达额顶;五味浊口,味觉败坏;取舍迷心,使性驰逐。这五种情况,乃是戕害生命之大恶。要细研究这几句话,可以取经于佛学理论。“六根五蕴”说一直是般若佛经中的经典。“六根”又称“六坚”或“六贼”,具体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众生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善法,故又称“六贼”。针对“六根”又有“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通过“六蕴”具体感知【8】。庄子的话恰好从反面告诉我们是如何失掉性情与本根的。       尽管我们做不到佛的诸法空相,但我们完全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哲学注重其圆润,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哲学恰恰相反,西方人强调矛盾才能产生哲学。他们强调“新”,我们注重“活”;他们为得新事物而摧毁旧事物,我们由旧事物而衍发新事物;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是西方哲人之长;而把复杂的问题单纯化,则是东方哲人的独得之秘;西方人大多是出于人文考虑哲学,而我们更多的是由大自然,宇宙来产生哲学。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人们只是把老子的《道德经》浅认为古人行礼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警戒,而在我看来,其间的哲学理论远远超乎于此。      由上文,认为中国的哲学源于大自然,也由此中国的哲学动辄显露自然之物。譬如《道德经》【9】第八章:“上善如水。水 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上善”所指何解?目前前沿人士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而在我看来,这“上善”除却公认的“高层次的善”,“大善”以外,老子之所以将“上善”比之于水,其由水之处万物之下,意蕴却又能超乎万物。水之善在激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高位,水甘居下而滋润万物,故称其为“上善”。写到这里,我不禁喟叹:假如人这一生,若真能活得像水一样,柔时,化为雨露,可滋润万物;刚时,可滴水穿石,好比利剑;一柔一刚,一阴一阳,似《周易》太极般因机权变,圆润无阻,或许这世间就没有什么真正值得我们伤脑费神的事情,也就不会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了。      至于《道德经》中辩证的观点也举不胜举。《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中这样讲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释义很浅显,就是说,真话不中听,中听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用自我辩解,总是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自以为知的人,知识并不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自以为知。这只是这一章中选取的一部分,但其辩证思想别树一帜,或许这并不是《道德经》中关于辩证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但寥寥数语足可明示:我国的古代哲学,不是所认为的“愚”,“拙”,而恰恰是先进思想的浓缩与汇集。       其实,这辩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适用,虽然觉得这是多余的话,古有“太极生万物”,万物既然负阴抱阳,阴与阳本就是矛盾的两个面,这世间万物又岂能背离之?      情到深处,我不禁想说说周星驰,一直都想替他写些东西。      周星驰,公认的喜剧影星,都这么认为。除此而外呢?我觉得,要将周星驰仅仅定格为喜剧影星,太表象化了,他的内在,绝不是喜,而恰恰是悲。就拿名噪一时的《大话西游》来说,尽管出师不利,但其最后能以大学这个媒介,使其平原昭雪,我想,不单单是电影里叫人捧腹的滑稽,也不止那些个经典的台词,而恰恰是在哗众之后,留给人们的思考与感悟。或许周星星本人压根儿就没让观众有什么片外的感悟,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捧腹和欣赏凄美爱情的余后,更多的是知道了什么是“舍得”,什么又是“无奈”。尽管如此,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片尾来一句“像狗一样的人”。等到偶然看了他的《喜剧之王》而后才明白,原来“像狗一样的人”恰恰是在说他的过去,过着像狗一样的生活。      不要觉得应用周星驰与主题南辕北辙,我反倒觉得周星驰这个人可以算得上是位艺术大师,能寓悲剧于喜剧,而又丝毫不露其痕,一苦一乐,恰在咫尺之间。试问当今影坛孰能媲之。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能在古典哲学中寻找到一份精神家园,而这精神家园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类似于上帝,真主,佛。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入虚无。正如贝多芬:音乐是高于一切智慧,一切哲学的心理启示,谁能融入音乐的意义,谁就能超越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他以音乐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虽然他本人深陷孤独,又遭耳聋之疾,却在音乐里能超越无以振拔的苦难,这或许就是“磨难是一笔财富”最好的解释,也是他成就非凡的内在动力吧。四·补遗       原打算将“古代诗词”也诸成文,念到其内容浩瀚,演变多端,非我只言片语所能及。故将其放在“补遗”部分,只作简单论述。       就古代诗歌而言,总体来说,其演进轨迹,乃是从民间歌谣走向文人创作;从依附于曲调走向立足于词章;从叙事走向抒情;从即事名篇,重章叠句走向注重立意与谋片布局;从四言走向五言,七言;从古体走向近体,走向格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其与后来的“楚辞”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再到后来的两汉乐府民歌以及后来的种种诗体诗派,直到清末,其间跨越几千年历史,发展延绵,可谓百家争鸣,群星闪耀。我不细说各家各派的诗歌风格与艺术特色,但就整个诗歌发展史所承载的文化蕴味,我简略说说。      范曾在他的《艺史谈话录》中这样讲到:中国自来就有一个脊梁,这个脊梁一定是存在的,我们必须把涂在中华民族表面上的脂粉抹掉,才能看到她的脊梁。表面的粉饰是没有用的,只有民族的脊梁才是重要的,这才是中国历代相传的“诗魂”。我们不难看出,范老将诗人喻之为民族的脊梁,这抑或是出于他对诗人的情有独钟,我总觉得其终究还是狭隘了点。因为从大的层面上讲,使一个民族脊梁至始至终傲然挺立,绝非诗人一面所能,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代代的文人,包括诗人。,这才差强人意。我绝非驳斥范老的意思,我只是将之拓延一下而已。就“表面的脂粉”我一直深思,终难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范老语出当时,或许指的是孕育文化的时政与社会环境吧。毕竟,诗歌乃至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至于诗歌的艺术风格,我总结为“自然情感的流露”,宛如风起波动般的自然,当然也少不了动人心弦的地方。而这个动人心弦的点,往往使每个人都有通感。一首好诗,使你产生与诗人同样的感受,这时候,你的心灵已经变成了诗人。事实上,每个人心灵深处都蕴藏着诗的矿藏,心灵上的诗人永远比笔底下的真正诗人要多的多。也就是这么一种通感,再假借以无限涌动的,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思想,后来者的我们方可触摸到相隔千百年所有相通的灵魂。      最后再说说词。      王澧华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卷·词》【10】绪论中这样说到: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后期样式,她既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这株花繁叶茂,根系绵长的参天大树的一个分枝,又因为自己独具特色的体态和不可言传的韵味在抒情诗王国中赢得了特殊的地位。由此,不难看出,词缘于诗,却有别于诗,但二者所共通的,都在抒情。       就词论,最具权威的莫过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卫淇《人间词话·点评》【11】序中这样称赞:读《人间词话》,好似月下听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这里的“悲”与“喜”我个人理解为,既有古往今来各大词人的悲喜,也有王国维本人的悲喜。其一,就王国维本人而言,就是一个悲喜剧的结合;其二,王国维对历代名词和词人的种种看法,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他那种固执,保守而又带着些偏激的性格。这一点范曾在他的《艺史谈话录》中也提到:王国维评价一个词人进而对其欣赏,其间夹杂他的个人好恶。王国维喜欢质朴,单纯,无雕饰。所以我说读《人间词话》,与其说读历代名词词人,还不如说是在读王国维这个人。      这就不难明白王国维为什么予与他同朝的纳兰性德以很高的评价了。譬如《人间词话》之一百二十五:“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尽管王国维将纳兰列为他最推崇的十位词人的最后一位,但丝毫也不影响纳兰词在词界的影响与权重。如《纳兰词·点评》【12】中,苏缨这样提及:“历代文学,大家都说唐诗宋词,至于清代词人,在当今能够名世的也只有一个纳兰性德了。纳兰性德的词风,可以称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人,直抒胸臆,独发性灵”。由此可以知道纳兰词的影响了。至于说纳兰是南唐后主的传人,我想,在写词风格上,二者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属于那种忧郁凄凉的词人,一个是怀有深深亡国恨得遗主,一个是多情而深情,却又具有说不清的惆怅的风流公子。岂有不相似之处?      总而言之,不论是诗还是词,都要注重真,善,美,也就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应该丝毫不能有雕琢的痕迹。正如《人间词话》之七:“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如果诗或是词不是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或许后者就很难把握作者的动机与意图了,因为能起传导信息的那根心弦已经断了,怎么能使读者引起共鸣,也不可能使读者触摸到作者的灵魂。五·后记       成此文,所耗时间近两月,其间每有中断,故篇章逻辑或与主题相去甚远,然初次小试,不免弊端重重,望老师鉴之而抒己,学生莫不欣欣然。六·参考文献【1】范曾:《诗意的裁判——范曾艺史谈话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0页【3】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4】鲁迅:《随感录四十三·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0页【5】孔子:《论语》,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6】老子:《老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7】庄子:《庄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8】谢志强:《金刚经·心经·坛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9】王澧华:《中国古代文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10】卫淇:《人间词话·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苏缨:《纳兰词·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