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26:27
前 言
“十一五”期间协调推进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发展建设,是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将为首都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框架及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对于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保持和促进奥运会前后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区县功能定位、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编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是协调推进重点新城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规划编制的重点是:
(1)明确重点新城发展总体思路及建设时序。
(2)确定各重点新城的定位及近期目标、规模与布局。
(3)提出各重点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重大项目安排。
(4)提出推进重点新城建设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1)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刘淇书记、王岐山市长在学习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和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大会上的讲话。
(4)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
(5)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相关法规。
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确定和落实“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规划实施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和管理行为,应符合本项规划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一、“十五”期间通州、顺义、亦庄卫星城发展建设概况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建设概况
“十五”期间,是通州、顺义、亦庄卫星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阶段产业发展对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在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陆续编制的卫星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卫星城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事业、城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都取得了瞩目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功能布局得到调整优化,城镇环境面貌有了改观。这些发展和变化,为在“十一五”期间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重点新城发展定位新要求加快新城综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各卫星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是:
1. 通州卫星城:至2005年底,区域户籍人口达62.9万人,其中卫星城人口约25万人。主要发展特点是:其一,在产业全面发展中,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优势和带动作用比较突出,近年来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升。其二,以运河整治为纽带,开始启动运河沿岸城市中心区整治与改造,带动开发建设及环境综合治理。
2. 顺义卫星城(含空港,下同):至2005年底,区域户籍人口55.9万人,其中卫星城人口约20万人。主要发展特点是:其一,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步形成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区、北京汽车基地、林河工业区等产业基地,环绕空港形成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和为空港服务的产业。其二,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加速,在产业基地发展及奥运项目建设带动下,卫星城区中心组团呈现较快发展,马坡组团启动态势良好,空港城初具规模。
3. 亦庄卫星城:至2005年底,开发区常住人口约6万人,就业人口9.8万人。主要发展特点是:其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其二,开发区产业政策区范围扩大,增加至40平方公里,交通、市政、公共服务、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应有一定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在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带动下,通州、顺义、亦庄卫星城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1. 共性问题
就整体发展状况与水平而言,各卫星城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是:
(1)人口结构与素质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主要表现为:人口结构和素质亟待提高;外来流动人口比重较大,承接中心城人口疏解作用不明显;本地人口就业水平有待提升。
(2)产业发展实力需要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产业定位与特色不明,缺乏配合;产业发展的集约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层次较低,创新优势未能有效发挥;产业关联度不足,资源流动与有效配置受交通等因素制约。
(3)城市建设整体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建设水平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粗放的建设与拓展模式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环境品质较低,人性化考虑不足;缺乏基础设施,特别是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持。
总之,相对于市区而言,各卫星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仍相对薄弱,城市综合功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强化。应对产业加速发展和人口不断集聚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要求和压力,各卫星城交通、市政、公共服务、住宅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服务水平需要逐步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及居民就业、居住、生活条件等需要进一步改善。此外,面对各项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建设占用农地引发的社会矛盾逐渐突出,城市与农村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卫星城建设在节约资源以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仍需继续加强。
2. 特殊问题与矛盾
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新时期发展要求而言,“十五”期间卫星城发展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与矛盾是: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之间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协调,互动作用不突出,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配置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
通州卫星城——“有城无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性弱,布局分散,缺乏整体竞争能力;城镇居住与工作用地比例失调,“卧城”现象明显,社区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顺义卫星城——“业强城弱”:产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发展较快,但城市现代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组团间联系薄弱,交通、市政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尚不完善,在吸引市区人口及统筹地区产业及城镇发展方面的作用还不明显。
亦庄卫星城——“有业无城”: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受现行体制制约,开发区功能单一,综合服务功能欠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未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新城,在协调京津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二、“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
(一)重点新城发展环境与机遇
“十五”期间通州、顺义、亦庄卫星城经济社会和城镇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通州、顺义、亦庄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城,赋予其新的发展定位与要求,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和搞好重点新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看,“十一五”期间加快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机遇条件。主要是:
第一,内在发展动力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要求的有机结合,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支撑。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保持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这对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在奥运建设的带动下,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作为加快郊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核心地区,其发展建设对于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加快郊区经济发展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作用突出。在此背景下,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基础,重点新城发展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与支撑,也具有了更强劲的内在发展需求与动力。
第二,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新城在推进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新的定位与要求,为加快新城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及发展机遇。
根据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位于东部发展带的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是实现城市总体功能布局战略调整的重要产业化和城市化集聚发展地区,应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见图1)。三个重点发展的新城,在推进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与作用。这一新的功能定位与要求,为“十一五”期间加快重点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规划依据及发展机遇。

图1 北京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示意图
第三,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的指导意见与要求,为“十一五”期间搞好重点新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支持。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的指导意见要求,城市发展新区既是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心所在。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位于城市发展新区范围,与城市发展新区及其周边各新城的发展相互依存、互动共荣,对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新的政策定位与要求,为“十一五”期间搞好重点新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支持。
第四,加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动力及外部环境初步具备,为加快推进重点新城发展及区域统筹协调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与机遇。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协作发展趋势不断显现特别是在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带动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协调与协作(见图2)。三个重点新城在区域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区位发展优势与条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动力及外部环境已初步具备,为“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重点新城发展及区域统筹协调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与机遇。

图2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示意图
同时,“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的发展与建设也面临着城市发展转型期的特殊问题——即从原来以县城为主、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卫星城,转向建设以城镇联合体为基础、相对独立和具有更完善综合功能的新城,由原来的中等规模城市向大城市转型,以及由开发区建设转向综合新城建设。新城的发展规模、定位与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进而对新城的发展建设及城市管理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各重点新城的发展条件
1. 通州新城发展条件
(1)比较优势
通州新城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位优势。处于京津冀交接地带,是京杭大运河的东起点,北京东部人流、物流、交通流的汇聚地,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中承担桥梁纽带作用。
——交通优势。与中心城交通联系便捷,有多条道路及轻轨八通线相连,区内有京哈、京沈、京津塘高速公路及京秦、京承铁路经过,五环路、六环路沟通与周边城镇的快捷联系,为通州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资源优势。水网纵横、泉脉众多,汇集大小河流13条,地势平坦,且处在北京的下风下水方向,是进行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基地。
——人文优势。历史上商旅云集、人文荟萃,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内大运河曾是北京的生命线,文化要素为提高通州的城市品味和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2)限制性条件
通州新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用地发展限制。新城用地发展受行政界线的限制,区内各种交通设施严重分割城市用地。用地结构上住宅用地比例过大,其他配套设施不足,造成城市缺乏特色。
——水资源限制。尽管2003年市区向通州供水的应急工程竣工并通水,通州自来水管网与市区供水管网实现联通,但总体讲,区域及新城发展的水资源仍相对缺乏。
——生态地质条件限制。新城北部地区位于地下水源保护区,城市开发建设面临地下水超采和严重污染以及隐伏断裂带、沙土液化等因素制约。
2. 顺义新城发展条件
(1)比较优势
顺义新城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位优势。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区内,新城处于中心城与怀柔、密云、平谷联系的枢纽位置,是得天独厚的两大区位优势,也是促进新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资源优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区域旅游资源尚有开发潜力。除潮白河风景区、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等资源外,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和新国际展览中心也将为新城带来了新的旅游资源。
——经济基础优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在远郊区县中排列第二位,形成以五大产业群落为主体、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设施优势。具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优势,区内公路网体系完善,有4条规划轨道线路,紧密联系中心城及周边城镇,国际国内航空运输便捷。新城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教育、医疗、商业、文体娱乐等社会设施具备一定优势。
——机遇优势。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在新城举行,将极大提升顺义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利于基础设施相对超前建设,为新城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与条件。
(2)限制性条件
顺义新城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生态地质条件。随着人口和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城发展面临的资源保护、污染防治、防灾减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潮白河、温榆河等河流的防洪安全与生态整治,地面沉降、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防治等。
——空间与社会分化。新城河东、河西组团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化加速发展,造成新区与传统住区特别是农村住区之间的社会分化,新区与落后村庄并存的鲜明对比。
3. 亦庄新城发展条件
(1)比较优势
亦庄新城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位优势。位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上,是京津城镇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京津城镇走廊上分布有首都机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及天津新港等战略资源,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构成新城特有的区位发展优势。
——政策优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区。政策优势将有力促进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亦庄新城的发展和建设。
——经济基础优势。200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256亿元,经济基础雄厚,为新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空间发展优势。地势平坦,现状以农用地为主,兼有少量村庄,新城在规划期内无基本农田分布,开发成本相对较低。永乐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的预留空间,为亦庄新城向东南方向发展储备了广阔的腹地和空间。
——人文资源优势。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已有近40家在亦庄落户,由跨国公司进驻引发的总部经济逐步凸现,逐步形成的开发区文化及人文资源优势将对新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限制性条件
亦庄新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统筹规划管理制约。亦庄新城跨越通州和大兴两个行政区,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无法对开发区外的乡镇和园区进行统筹管理,对规划协调、规划实施以及城市管理等造成不便,对发展形成较大约束。
——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新城水、电、气、热等能源供给相对短缺的局面难以迅速缓解,同时开发区对外交通系统仍不完善,缺少完善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周边道路不畅影响出入问题未根本解决,对新城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城市建设用地分割严重。新城建设用地被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河流分割,削弱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同时新城地区也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地带。在其空间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上,需要结合规划编制,对道路网特别是轨道交通线网走向及建设用地进行互动调整优化,协调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及生态保护的关系,协调处理好新城发展与周边地区关系,避免对新城长远发展形成新的制约。
综上,重点新城比较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归纳如下:
比较优势
限制性条件
通 州新 城
与中心城联系紧密
服务全市及区域
用地发展限制
水资源相对紧缺
顺 义新 城
空港资源及产业发展潜力
联系东北区域各新城
河东、河西组团发展不均衡
河流防洪安全与生态整治
亦 庄新 城
面向京津区域发展的门户
经济基础及政策优势
发展腹地广阔
统筹规划管理制约
水、电、气、热等供给相对短缺
建设用地分割严重
根据对新城发展环境、机遇及发展条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的发展建设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突出加强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的协同互动,进一步发挥和强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新城发展与建设的特色。
同时,资源环境条件仍然是新城发展面临的共同约束条件之一,应当预先考虑产业、人口、用地及设施规模不断增长和进一步集聚后,对资源环境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及新的生态压力,针对性地采取节约利用资源等措施,缓解和解决限制性因素对新城发展的制约,避免产生新的资源压力及环境问题,促进新城可持续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发展建设时序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新城建设是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保持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顺义、通州和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建设。
1. 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首都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国务院批复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紧紧抓住承办奥运会和后奥运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发挥公共投资的先导作用和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重点新城的高标准实施启动,为实现新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规划原则
“十一五”时期,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做好各项规划,为协调推进新城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基础。
(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
(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4)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3. 发展建设的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的发展与建设,要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配套。即:高标准规划,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发展优势产业;高起点建设,增强集约建设能力,建设集约新城;高水平配套,增强社会发展配套能力,建设宜居新城。
重点新城发展建设应注重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突出主导功能定位。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和发展方向,搞好功能分区和空间协调,构建风格各异、彰显特色的城市形态。要着重承接中心区的产业、人口转移,吸纳本地人口城市化。
(2)突出发展理念创新。注重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文脉,挖掘、展现新城文化内涵。加强城市设计,改善新城景观与环境风貌,增强新城品质和吸引力。
(3)突出产业协调配套。发展优势产业,引导产业集聚,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和就业保障。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良好人居环境。
(4)突出时空合理有序。坚持“全市统筹、区域协调”,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建设重点,根据产业、用地、人口发展情况,明确优先开发顺序,实现滚动建设、渐进发展,防止出现分散投资、分散建设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的现象。
4. 建设与管理导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应立足于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按照以下建设与管理导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新城建设的引导,改进管理与服务,切实促进新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改善生活质量。明确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产业发展的引导,方便生产生活,提升经济活力和就业保障;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引导与服务,完善公益性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2)节约利用资源。产业发展和各项建设以资源节约利用为前提,优先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区及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率先在节能、中水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增强新城的生态服务功能。
(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优先建设服务广大居民的学校、医院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立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环境建设,建设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宜居新城。
(4)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发展目标和重点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尤其应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建立起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布局优化及土地利用模式,促进理性增长。
(5)城乡统筹发展。在新城建设中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农村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农民的生产、生活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强政府资金支持及管理与服务的投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6)区域发展协调。坚持“全市一盘棋”和“区域一盘棋”,创新中心城区与新城区建设的互动关系与机制,加强重点新城之间的功能协调与分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坚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新城建设。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和建设对策,根据新城人口、用地、产业发展等具体情况、特点以及需要与可能,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城建设。
(8)规划先行,控制引导。以规划引导和促进发展,坚持物质环境规划与社会规划相统一,规划和预留好中远期发展的用地空间。在市政府统筹协调下,积极发挥区政府及镇政府的作用,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明晰、高效务实的发展平台,通过完善政策,加强对各项建设的控制与引导。
(9)体制创新,建管并重。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建设齐头并重,在土地收购、整理、置换、储备等管理体制,征地拆迁与社会保障体系连动体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体制,以及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加强管理,完善服务。
综上,“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发展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基本导则是:
——坚持资源节约,挖潜与新增用地结合,集约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建设,为2010年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持续发展,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幅度,留有余地。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注重社会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及发展思路
1. 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市委、市政府对新城发展的定位要求,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新城的发展建设,将有利于疏解城市功能、推动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实现集约发展,对于带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通州、顺义、亦庄作为重点新城,其发展建设是逐步实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首都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面向京津冀特别是京津区域发展的重要门户地区(尤其是亦庄新城),在首都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远期目标:进一步加强中心城调整优化与重点新城发展建设的互动,依托中心城及重要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重点新城之间以及重点新城与区域周边其他各新城发展的协调、协作与合作,强化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带动城镇开发和社区建设,逐步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配套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城。
——成为疏解中心城功能、人口的重要区域和主要载体,以及实现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进一步强化首都职能、完善城市总体功能布局提供条件。
——成为首都现代化过程中新功能集聚区,成为首都乃至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以及特色鲜明、服务首都和区域的重要文化产业发展区域,为首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成为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宜居城市的示范区,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实现集约发展与建设提供支持和支撑。
——成为首都实现城乡与区域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重点,成为依托中心城、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近期任务:着眼于本世纪初20年及更长远的发展要求,按照“五年打基础,十年成系统,十五年见水平”的总体思路,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高水准完成新城规划和城市设计,初步形成新城功能分区的空间架构;基本完成新城与中心城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络体系,初步奠定新城的基本框架;基本完成新城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初步建立新城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机制。通过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和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完善新城功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2010年以后的长远发展和逐步实现重点新城发展目标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重点新城通过近期发展与建设力争初步实现:
——逐步疏解中心城部分外迁产业及人口,吸纳一定数量的区域新增人口。
——新城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完善,主导产业优势显著,对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
——新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社区配套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人居环境改善,社会服务保障能力提高。
——重点新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得到加强,重点新城与区域周边新城及城镇发展协同互动,协调发展。
阶段目标:全面启动新城建设,重点建设三个新城。
一般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合理投放适宜产业发展用地。
重点新城: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合理投放,产业集聚;形成新城发展基本框架;高标准建设重点新城示范区。
2. 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的发展建设应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渐进发展,突出重点”的总体思路,从首都城市发展全局出发,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关于重点新城发展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的指导性意见,在统一目标之下实施差别化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市、区、镇三级政府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及建设重点,协调推进重点新城的发展与建设,切实解决好新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发挥重点新城的各自优势及辐射带动作用,为逐步实现重点新城发展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协调推进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的综合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时期是构建新城基本格局、奠定未来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重点新城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第一,在发展定位上,从首都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优化完善的全局出发,创新中心城区与新城区建设的互动关系与协同机制,从协调处理好三个重点新城发展与中心城人口、功能疏解及总体功能布局优化关系的角度,优先确立区域整体协调的重点新城功能定位及区域联系。
第二,针对重点新城各自优势、劣势及其主要问题,引导采取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做好详细规划,精雕细刻,不追求建设速度,突出解决好新城发展建设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与矛盾,为长远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在新城建设重点上,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新城发展目标和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搞好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的整合与协调,通过交通规划建设引导新城发展建设。重点加强新城交通、能源供给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同时积极引导新城的产业发展和住宅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人居环境建设,增强吸引力,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及就业条件吸引新增人口逐渐向重点新城转移。
第四,要在建设宜居城市上创新,坚持建设与管理齐头并重,环境建设先行,加强新城的城市综合管理,切实转变先建设后治理的方式,使新城成为宜居城市的典范。要严格控制好新城布局,优先划定限建区,保持新城组团间的绿地隔离,避免连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并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第五,根据重点新城发展定位及发展条件与可能,从产业发展、土地开发、交通建设、公共服务配置、住宅和社区建设以及市政配套建设上,对重点新城发展给予不同的重点政策及投资扶持,同时优先考虑亦庄建设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新城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时序及重大项目安排上,应有所区别考虑和部署安排,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同等对待。
第六,在各重点新城的具体开发建设安排上,应坚持“分期、分区建设”的原则,通过预先计划安排及建立动态调控体系,根据新城人口、用地、产业发展情况,逐步分期启动不同分区的建设,加强分区建设引导,实现滚动建设,渐进发展。
(三)发展建设时序
根据重点新城发展远景目标及总体进度要求,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经验,从全市近期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考虑,立足长远谋划,做好近期建设部署,合理安排重点新城发展建设时序,为促进奥运前后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1. 新城建设的起步前期阶段(奥运会前)
与新城规划编制和近期建设部署相衔接,与奥运建设及其带动相互联动,充分利用有关机构平台,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保持稳步发展势头,初步显现示范作用。
——政策机制准备:完成各类详细规划编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研究制定新城的实施政策,做好建立实施运行机制的相关工作。
——重大项目配置:结合奥运设施建设,协调和安排好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的配置,做好战略项目及用地储备。
——启动示范建设:按照高标准建设新城要求,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产业园区以及宜居社区、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等一批示范区的建设,为新城全面启动进行前期试点。
——发展用地调控:结合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挖掘存量用地潜力,控制新城新增建设用地的过快投放,加快新城旧区改造,加强对远期发展预留用地的控制。
2. 新城建设的起步后期阶段(奥运会后)
奥运会后,规划建设重心逐步由中心城向新城特别是重点新城转移,通过新城尤其是重点新城的带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及城市建设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新城全面启动: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向新城的倾斜力度,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先导作用,引导市场投资向新城的投放,推动新城全面启动。
——关键项目带动:建设一批关键性基础设施及重要带动项目,基本建立新城基础设施和与中心城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络体系。
——基本框架形成:切实改善新城的人居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加快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向新城疏解夯实基础,初步形成新城发展的基本框架。
——战略项目储备:结合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进一步扩大远期发展战略性项目和用地的储备,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四)区域协调发展近期建设策略及重点建设引导
将三个重点新城发展作为统一整体,结合城市建设近期规划的实施,重点加强对区域产业布局、区域性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城镇建设的引导,为启动和逐步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提供良好的区域发展条件。
1. 加强区域产业布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
产业布局引导:以优势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开发区建设为纽带,引导市域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发展带,带动和促进重点新城及城镇建设(见图3)。

图3 市域产业布局导引示意图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对公共设施建设的引导,重点新城作为公共设施的重点建设区域,进一步加强对普通高校、文化与科技特色区域以及重要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设施等建设的投入,为新城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见图4)。

图4 市域公共设施近期重点区域导引图
2. 统筹区域资源与环境保护
资源环境保护:加强对区域河湖水体、湿地、地表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成熟片林等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强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为新城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
灾害隐患预防:加强对区域风沙治理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等的综合治理,新城建设要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环境不适宜区、沙土液化区、超标洪水风险区等,加强建设的前期论证,避免各类灾害隐患。
建设防护:加强对机场噪音控制区的建设控制与管理。
3. 强化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建设
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建设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城建立公交优先的交通组织模式;线位选择注重客流需求的培育。
加强中心城与重点新城的联系,逐步启动建设中心城至通州的M1线和M6线,中心城至亦庄的L2线和M12线,中心城至顺义的M15线;加强东部新城之间的联系,适时启动建设联系密云、怀柔、顺义、通州、亦庄的S6线,中心城—顺义—平谷的S3线,以及相关的车辆段(见图5)。

图5 东部地区轨道交通建设示意图
对外公路交通建设:搞好公路交通建设,加强东部发展带与周边区域、新城之间以及新城中心与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以14条公路为骨架的对外交通网络。主要为:
东北方向:京承高速公路、京密公路、京平高速公路、李天高速公路。东方向:京沈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东南方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济公路、京津第二通道。南北方向: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六环路、顺义—通州—亦庄—黄村联络线、东南部过境通道(见图6)。

图6 东部地区公路建设示意图
4. 合理安排区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重要管道走廊建设:加强和搞好区域输水渠及供水管道走廊、电力线路走廊以及燃气、石油、供热及危险品输送管道走廊等重要管道走廊建设,优先落实规划建设用地,严禁其他建设先期占用。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大型市政设施场站的规模、布局和控制原则,加强政府投入和投资引导,统筹搞好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厂、电力设施、燃气接收门站及调压站、环卫设施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 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城乡统筹
城镇建设引导:依据城镇的区位、发展现状和交通状况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城镇等级和重点镇。重点新城所在的东部发展带小城镇由56个合并为30个,其中重点镇10个。加强对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引导,发挥城镇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地区发展(见图7)。

图7 区域城镇体系布局示意图
村庄建设引导:针对不同类型,在土地利用方式、市政设施标准、房屋安全标准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按照类型覆盖原则,在试点基础上提出《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导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开展。在村庄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和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注重房屋安全和建筑布局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以及体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原则等规划重点内容。
四、“十一五”时期各重点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
(一)通州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
1. 发展定位
功能定位: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
——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
主导产业: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现代综合服务业。
发展引导:引导发展商务、金融、会展等功能。
2. 发展目标
远期发展目标:构建服务首都、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
近期发展目标: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主题公园及运河两岸城市中心区建设为带动,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区的优化完善,突出运河文化底蕴,提升新城品质,增强新城的综合服务功能与发展活力,初步构建首都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的基本格局。
——文化产业优势初步形成,服务产业支撑逐步强劲。
——运河文化特色渐进彰显,社区建设及社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有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改善,初显新城特色。
通州新城特色:运河文化,一河两貌,滨水宜居。
3. 发展规模与空间布局引导
通州新城范围南以京沈高速为边界,西邻朝阳区界,东至北京市界,北至规划潞苑北大街,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约42平方公里,其中可改造建设用地约9.6平方公里。
发展规模:规划到2010年,通州新城人口规模为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0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约18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人口控制规模约为90万人,同时预留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发展空间,用地规模85平方公里左右。
空间发展方向与引导: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向东、南方向拓展,以一河(北运河)、两线(长安街延长线、八通线)、一路(六环路)为构架,形成以北运河城市段为轴线,以河东新行政文化服务功能区为中心,以滨水、绿化和景观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格局。在新城范围内,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见图8)。一河两翼:突出以北运河为纽带的城市形象及文化内涵,运河西岸改造提升旧城,运河东岸聚集城市新增功能,新城、旧城协同发展。南拓东进:南部以通州外环路、京塘公路为界,东部以六环路为界,向外拓展,与亦庄新城、国际空港联动,形成新的发展空间。组团发展:以六环路、京哈高速路、通州外环路及京塘公路为分界线,在空间上形成六大功能组团。

图8 通州新城布局结构示意图
新城北部地区位于地下水源保护区,城市开发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隐伏断裂带、沙土液化等因素制约,强度适宜、合理分布,重点功能区和重大建设项目要预先加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
(二)顺义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
1. 发展定位
功能定位: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带动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
主导产业:临空产业及先进制造业。
发展引导:引导发展国际交往、会展等功能。
2. 发展目标
远期发展目标:加强东北部地区的枢纽核心地位,构建东北部地区的综合型核心新城。
——面向世界、承担国际服务和对外交往商务物流业发达的国际空港。
——以空港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体、促进北京及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产业引擎。
——生态环境优美、各类设施齐全的绿色宜居新城。
近期发展目标:以围绕首都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为支撑,以举办奥运赛事为契机,结合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和配置,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初步形成北京东北部地区核心城市的发展格局。
——确保奥运会水上项目成功举办,新城各功能区及马坡组团建设初见成效,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临空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和带动城镇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际空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新城及其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得到提升。
——基础设施保障及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和社区建设得到加强,生态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顺义新城特色:滨水、生态、国际、活力。
3. 发展规模与空间布局引导
顺义新城由中心区(包括仁和镇、马坡镇和牛栏山镇)、空港区(包括空港工业区、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和后沙峪地区)及河东新区(包括北小营镇和南彩镇)组成,现状用地44平方公里(不含首都机场及临空经济核心区),其中可改造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包括首都机场及临空经济核心区在内的可改造建设用地约18平方公里)。
发展规模:规划到2010年,顺义新城人口规模约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0平方公里(不含机场及周边地区),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约16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人口控制规模90万人,用地规模103.9平方公里左右(不含机场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等指标按百万人口以上预留。
空间发展方向与引导:近期空间发展依托现状城镇,采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完善潮白河以西地区的中心区和空港区的功能布局,加强分区及组团间的功能配置,引导形成“两轴、三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见图9)。河东新区主要为城市发展备用地,是城市远期发展的预留空间,适时启动建设。

图9 顺义新城近期发展引导图
顺义新城地区各项建设应满足防洪要求,以及潮白河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要求,用地布局应考虑机场噪声影响,重点功能区和重大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及环境可行性分析论证,同时加强对地裂缝、地面沉降的监测。
(三)亦庄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
1. 发展定位
功能定位: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为依托的综合产业新城,是辐射并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区域产业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端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宜业宜居新城。
主导产业: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
发展引导:引导发展商务、物流等功能。
2. 发展目标
远期发展目标:逐步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的综合产业新城。
——北京经济新增长极,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国际产业传媒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物流运营中心。
——产业集群化发展、资源集约化利用、空间紧凑型发展。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多层次的科教创新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京津城际重要交通枢纽,京津城镇发展走廊重要节点,构筑面向区域的城市门户和标志。
——交通便捷,高素质人才聚集,多元思想交融,就业充分,适宜创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高品质现代化新城。
近期发展目标: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的大规模集聚,用好、用足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政策,发展成为全国开发区的典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开发区向综合型新城转变,构建新城基本架构。
——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强化,循环经济逐步发展,产业支撑能力及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带动新城发展。
——公共服务配置及服务水平提高,住宅和社区建设加强,推动开发区向综合型新城转变,构建新城基本架构。
——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及承载能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改善,新城特色初步体现。
亦庄新城特色:产业新城,生态和谐。
3. 发展规模与空间布局引导
亦庄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大兴区下辖的亦庄镇、瀛海镇行政辖区及旧宫镇三海子地区,通州区下辖的马驹桥镇行政辖区以及台湖镇位于京津塘第二通道以西的行政辖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约26平方公里。
发展规模:规划到2010年,亦庄新城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平方公里左右,新增城市建设用地29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人口控制规模7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空间发展方向与引导: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跨越京津塘高速公路向东及凉水河向南方向发展。突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带状发展,引导形成“两带、七片、多中心”的新城空间结构(见图10)。沿京津交通复合走廊,完善核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镇区)、河西区(奔驰汽车园及居住与绿色空间)、马驹桥镇中心区、站前综合区、光机电基地等功能区的配套建设,重点搞好路东区(京津塘高速路东部新区)和河西区的规划设计及综合开发建设。新城永乐组团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空间,适时启动建设。

图10 亦庄新城近期发展引导图
亦庄新城地区各项建设应满足防洪要求,重点功能区和重大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及环境可行性分析论证,同时在空间发展上注意与凉水河、凤河等水体综合整治相协调。要加强对新城东部与通州新城之间,以及亦庄至永乐之间绿色隔离空间的控制与引导,防止建设连片发展,为规划安排区域性交通、市政设施综合廊道预留用地。
五、“十一五”时期各重点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
(一)通州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
“十一五”时期,通州新城的建设应围绕着力解决好“有城无业”——即优势产业不明、城市职能缺位、房地产开发过度、社区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大力推进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现代综合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及完善社区建设,促进新城核心功能的就位与完善。
1. 加强以综合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优化完善产业布局,提高新城发展的综合经济实力
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等综合服务产业,搞好服务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完善产业布局,扩大经济总量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推进新城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与发展动力,促进产业、城镇发展互动促进。
(1)加快综合服务产业发展,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结合运河两岸城市中心区改建,以重大功能性项目为载体和带动,推进新城综合服务产业全面发展,引导综合服务产业在不同区域集中发展,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扩大就业领域,为构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奠定基础。建设重点包括:
——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发展,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等。结合中心城职能疏解与调整,引导科研院所集中建设,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新城生产性服务能力。
——积极拓展消费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商务会展、医疗康体、都市娱乐等。搞好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规划建设,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完成滨河商务文化中心改造工程,启动新城南部会展中心及专业服务区、东方狐狸城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
——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结合CBD的建设以及央视和北京电视台等大型媒体的东迁,重点发展以传媒业和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时装设计、时尚会展等,搞好住宅博览会规划建设。
——根据新城发展特点,引导建筑、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加快拆迁安置商品房、廉租房建设,搞好中高档住宅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结合运河整治及两岸城市中心区改造、建设,加快新城旅游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积极引导第二产业发展,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因地制宜搞好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强与亦庄等新城产业发展的协调与协作,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与实力。建设重点包括:
——加强区域协调,统筹搞好西集工业板块等新城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优化重点园区规划和土地一级开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拉动工业经济增长。
——引导发展环保设备、汽车配件等现代制造业,培育壮大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食品、服装、印刷、家具、工艺美术品等都市型工业。搞好北京烟草集团物流中心、张湾现代家居制造业中心等一批关键性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
——在通州中心城规划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大规模工业项目,对现有污染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加快搬迁改造。完成对新城范围内镇、村工业小区、工业大院的清理整顿和改造,规范发展。
2. 加强新城各功能区建设、公共服务配置及旧城改造,优化完善新城功能布局,改善城市面貌
以新北京东站建设及运河两岸城市中心区改建为契机,加快新城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置,推进老城的改造提升、配套完善和拆旧见绿,改善城市面貌,优化和完善新城功能布局。
(1)搞好新北京东站枢纽地区公共中心规划建设。突出交通引导的土地利用模式,以规划新北京东站交通枢纽为中心,调整优化土地利用,集聚产业、服务、居住要素,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及环境条件,规划建设新的城市公共中心,形成新的综合功能区。建设重点包括:
——完成新北京东站枢纽地区公共中心的规划设计及土地一级开发,为综合开发建设做好前期准备。
——根据条件与可能先期启动公共中心核心区商业、文化、办公等公共服务配套及住宅建设一期工程,完善环境建设,初步形成新的公共中心基本框架。
(2)搞好运河沿岸城市中心区改建。在运河城市段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基础上,继续搞好两岸纵深地带城市中心区改建,统筹搞好沿岸综合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及环境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景观环境,突出运河文化特色,体现“一河两貌”的整体风格特点和新面貌。建设重点包括:
——运河以西地区依托新城中心区加快发展,围绕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贸易、金融保险、餐饮服务等功能,安排各项重点建设项目,体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
——运河以东地区以新的行政办公中心建设为带动,围绕发展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会展博览、行政办公等功能,以及完善交通、市政配套和加强人居环境建设等,安排各项重点建设项目。
(3)加强新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引导。加强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以教育、医疗等重大项目为带动,加强新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提高服务水平,充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新城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建设重点包括:
——寻求政策支持,承接中心城疏散的有关科研教育职能,搞好宋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适时启动建设。
——搞好为新城及区域服务的区域医疗中心(康体医疗)的规划建设,完成北京中医通州医院建设,完善乡镇级卫生院及社区便民医疗服务站。
——协调搞好区域商贸(西南区域商业零售)、综合性商业中心、综合性文化中心、专业会展中心等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新城商贸、文化服务水平。
——加快永顺—宋庄高教新校区(通州教育园区)建设,启动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的建设,为采取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到新城办学以及多渠道兴办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普通高中校建设,逐步增加市级示范高中校数量,充分发挥示范高中在实施素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新城教育质量。完成北京二中、育才中学、史家胡同小学通州分校建设。
——结合新城中心区改建、重点功能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居住区建设等,继续加强小学及幼儿园、职业学校、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区级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与服务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4)搞好旧城及其相关地区的综合改造,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因地制宜,协调推进通州旧城改造、“城中村”整治以及长安街延长线和地铁八通线地区的综合改造,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城整体功能,改善环境面貌。建设重点包括:
——推进旧城改造深入开展,完成北大街、南大街、新城南街、中山街等改造工程,同步完成改造项目涉及范围内的“城中村”整治,改善整体环境。对于旧城以外新城范围内其它“城中村”的整治,本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推进。
——结合运河以东新行政办公中心建设,整合旧城内相对分散的行政办公资源,逐步进行用地调整与优化,为完善旧城功能配套留出新的发展空间。
——继续开展北苑、西门、银地、闸桥、东关等长安街延长线重点地区的城市改造,以及果园、九棵树、梨园、土桥等地铁八通线重要节点的开发建设,改善景观环境,使之成为新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搬迁沿线工业企业,为老城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持续发展留出空间。
——与旧城改造相衔接,加紧推进六环路沿线地区开发建设,围绕疏解旧城部分功能的要求,协调安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办公等建设项目,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注重新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积极做好运河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在三河交汇处以及西海子公园等区域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重现运河源头历史文化缩影和水上景观,完成三教庙修缮(二期工程)、 清真寺修缮(二期工程)等文物保护工程,展现新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加强新城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新城品质
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以河、桥、路、市政、景观、环境为重点,以交通建设为先导,滚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和新区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为长远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1)优先搞好新城综合交通系统建设与完善。以区域轨道交通及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建设为契机,加快区域轨道交通枢纽及新城综合交通系统建设,大力发展新城公共交通,鼓励和引导发展自行车与步行交通,改善新城交通环境,提高交通承载能力,支持新城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生产、生活及居民出行的需求。建设重点包括:
——搞好京津城际(支线)新北京东站枢纽规划建设。完成枢纽建设规划选址及前期准备,适时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完善枢纽周围交通设施,带动核心地区升级改造。
——做好M6线和S6线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在M6线和S6线建成之前,开通经由朝阳北路进入通州、经由广渠路进入通州以及经由通顺路和通马路进入通州的跨区快速公交线路,满足地区客运交通需求。
——重点进行通朝大街、六环路辅路、运河滨河路、京榆旧路等城市交通干道建设,建设客货运枢纽,改善区内交通条件。完成新华南、北街,运河东、西大街,以及通胡大街等区内快速公交线路布设,完善新城地面快速公共交通线网。
——加强新城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及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公共交通换乘枢纽2处,保养场1处,中心站3处,首末站结合新城建设项目具体安排。
——完成广渠路至通朝大街打通、怡乐路拓宽改造、北苑立交改造、北关高架桥、京渠路五环立交、京通快速路与京哈高速联络线建设等工程,改善新城对外交通联系,分流区域过境交通,缓解新城周边地区交通压力。
——加强新城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执行步行者优先政策,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结合,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善步行交通建设,保证行人过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完成,方便居民出行。
——严格执行相关停车配建指标,新建区保证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的同期建设,同时重点加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弥补现有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力争建设完成城铁土桥站、城铁北苑站等公共停车场19处,停车位约5100个。
(2)加强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新城条件及产业、人口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本着适度超前原则,进一步加强新城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及服务水平,为不断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条件。建设重点包括:
——加快新城自来水并网工程及供水管网建设,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完成区域供水管线及水厂建设,满足新城发展的需要。
——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规划和实际需要加快电力供应、天然气入户、东部新城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重点搞好运河以东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搞好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加强新城节能、节水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结合重点新区开发和新居住区建设,推广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3)加强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以环境污染治理及绿化建设为基础,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持续加强新城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新城的环境质量,提高新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设重点包括:
——重点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启动并完成运河城市段河道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河道整治配套工程、新北关闸建设工程等,搞好温榆河(通州段)河道综合治理,提高新城防洪能力,截流蓄水,减少水资源浪费,涵养地下水资源。
——继续加强区域及新城大气环境污染、工业及生活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的综合治理等,严格污染排放标准,加强污染防治工程与设施建设,改善新城环境质量。
——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完成运潮减河、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和地铁八通线两侧绿化美化工程,继续搞好运河大街两侧及运河沿岸公园绿地等景观环境建设,完善设施条件,增加绿化面积,进一步改善沿河流域及交通走廊沿线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园林示范区建设,完成西海子生态示范公园、北运河景观区建设,完善规划编制并深化规划设计,为改善新城生态环境提供示范、创造条件。
(二)顺义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
“十一五”时期,顺义新城建设应围绕重点解决“业强城弱”——即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住宅和社区建设滞后、新城组团相对分散整体聚集力不强等问题,做优、做强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加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及社区建设,增强作为东北部地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改善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 加快现代产业综合发展,提高新城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扩大就业渠道
按照“巩固一产,发展二产,提升三产”及发展壮大产业群落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临空经济和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新的增长点,以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城功能区建设为带动,加快新城主导和优势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提高新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为推进新城建设和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加强国际枢纽空港临空经济圈(核心区)建设。利用首都机场的优势,积极发展以国际会展、商务、电子信息、物流为主的临空产业,形成顺义新城发展的枢纽核心,为新城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重点包括:
——完成新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建设,争创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增强新城的综合服务功能。
——以机场扩建和新国展建设为契机,重点搞好机场南部国门商务区的规划建设,促进新城功能的完善。
——继续完善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完成空港工业区B区5期至7期土地一级开发,促进以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的发展。
——加快空港物流基地建设,促进以空港物流基地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落的加快发展。
(2)加强新城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巩固提升现代制造业层次与水平。充分发挥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汽车、机床、电气等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新城经济与产业发展实力, 进一步带动新城发展建设及城市功能的完善。建设重点包括:
——继续搞好林河工业区和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的建设,完成林河工业区四期、汽车生产基地二期等土地一级开发等,促进以林河工业区和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产业群落的发展。
——完成首钢冷轧薄板厂建设,占地面积约70公顷,建成150万吨冷轧板生产线和与之配套的彩涂板、镀锌板生产线。
(3)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优化新城产业结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城功能区建设,加快新城第三产业及综合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机会与覆盖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完善。建设重点包括:
——把握奥运后北京国际化发展契机,积极为首都国际交往职能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建设平台。
——大力整合现有城市建成区,积极发展高水平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
——新城中心区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完善,积极发展区域综合服务和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型服务产业。
——空港区及首都机场周边地区结合第二产业用地安排,安排现代生产服务业。
——沿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潮白河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河东新区作为未来发展新兴产业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预留发展用地,应结合全市、区域及新城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一并考虑安排。
2. 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提升新城主要功能区及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新城品质
以奥运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带动,以交通建设为先导,以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及住宅、市政配套为基础,加快新城重点功能区的建设与完善,提升新城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新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新城辐射带动作用,为优化完善区域城镇空间布局奠定基础。
(1)搞好奥运水上项目建设,带动潮白河及沿岸综合治理及马坡组团建设。按照奥运场馆建设、潮白河综合治理和马坡新城组团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部署,协调搞好新城示范项目建设,为顺义奥运场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建设重点包括:
——顺义奥运场馆建设。完成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比赛场馆建设,赛后可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训练以及大众体育和娱乐活动。
——潮白河综合治理。继续完成以向阳闸水域为核心的潮白河两侧的综合治理、绿化建设,形成开阔水域,满足奥运水上项目比赛要求,成为具有国际品质的风景区。
——马坡组团规划建设。结合新城发展、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旅游设施项目的建设等,完善规划设计,逐步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办公居住、运动比赛、商业服务于一体,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城区。
(2)加强交通先导建设,协调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重点搞好奥运交通项目、机场扩建及周边交通配套以及对外交通建设,突出交通引导的土地利用模式,加强以区域轨道交通站点为枢纽的新城交通优化及城市公共中心的建设,完善新城路网结构,加强新城公共交通建设及系统完善。建设重点包括:
——加快与奥运相关的道路建设,2008年以前完成白马路(京承高速公路—赵太路)建设。
——随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进行,同步完成周边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机场北线高速公路、李天高速公路、京平高速公路、机场客运专线轻轨L1号线的建设,以及李天路提级改造等。此外,打通改造相关道路,加强顺义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快速联系。
——开展轨道交通S6、M15号线建设的前期规划研究工作,适时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同步对新城范围内轨道交通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的用地布局、土地开发进行调整优化,协调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
——以区域轨道交通站点为枢纽,规划建设新的公共中心,启动完成枢纽地区及公共中心的土地一级开发整备。
——与区域轨道交通建设衔接,大力发展新城公共交通,调整优化新城路网结构,完成相关道路新建和提级改造工程,加强新城换乘枢纽、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完善优化新城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同步对相关居住区和小区道路进行改造。
(3)加强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城综合服务功能与水平。坚持适度超前、合理配置原则,加强新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置,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及住宅建设,应对人口不断集聚的发展变化与需求。建设重点包括:
——坚持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加强大中型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置,提升新城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领先优势,盘活和重组现有基础教育资源,如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引导高中教育设施向周边重点镇集中,预留一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用地,引进和建设高等院校,以及整合新城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职业教育园区等,带动新城人文环境的改善,促进带动重点镇的发展,为城乡居民子女就学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为新城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的储备。
——统筹安排新城地下水厂新建和扩建、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天然气管线及超高压调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整体供应保障能力。新建污水处理厂4座,220KV变电站2座。
——继续搞好新城住宅建设,调整优化住宅建设结构,近期结合全市经济适用住宅用地供应的调整,搞好新城新区经济适用房建设,适应人口不断增长的趋势与需求。
3. 加强环境保护及综合生态建设,提高新城人居环境质量
以环境污染防治为基础,以潮白河风景区、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为纽带,以人居环境改善为核心,利用奥运水上项目在顺义新城举办的契机,大力加强新城环境保护、综合生态建设及景观环境建设,努力改善新城环境质量与环境面貌,塑造新世纪的新城新面貌。
(1)搞好新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举办奥运需要及新城特点与发展要求,加强对水、气、声、渣等各类污染的综合防治与治理,努力提高新城环境质量。建设重点包括:
——落实水源保护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及新城水源的涵养保护,避免随新城建设规模扩大出现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恶化。同步深化对实现顺义新城与中心城供水管网系统的联网可行性的研究。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与治理,特别要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治。新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合格执行率达到100%,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同步加强对新城交通等各类噪声及放射性污染的综合防治与治理,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城声环境全面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城市五类环境噪声标准,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2)搞好河道综合整治及绿化建设。落实城市防洪建设和绿化建设要求,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及潮白河、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加强新城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建设重点包括:
——按照分区设防的防洪标准与要求,继续实施潮白河、温榆河的综合治理,结合新城建设开发,综合整治城北减河、小中河、七分干渠、城南新河等相关河道,确保新城防洪安全。
——结合新城发展及奥运建设等,继续搞好潮白河、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潮白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改善新城生态环境。其中,继续搞好温榆河顺义段流域的综合整治,扩大水面和沿岸绿化,同步搞好沿岸低密度住宅区的建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部分通航,改善沿河生态和景观。
——进一步加强区域和新城各项绿化建设,搞好新城公共绿地建设及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绿化,改善和提高新城绿化水平。
(3)加强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加强特色居住区、居住小区建设,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城市建成区综合整治,改善新城景观环境面貌,提升新城环境品质,体现新城特色。建设重点包括:
——结合新城新区开发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选择适宜地点,搞好新城特色居住区、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突出节能、生态设计及景观环境的塑造,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生活便利舒适、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居住小区。
——加强对新城现有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综合改造与环境治理,完善配套建设,突出解决好小区交通、停车、环境绿化及生活服务等问题,改善人居环境。
——结合新城新区开发建设及旧城改建,加强对新城重要公共中心、重要地段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塑造体现新世纪新风貌的新景观,逐步改善新城景观环境面貌。
——全面开展建成区整治,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位于首都机场噪声影响区、蓄滞洪区内的村庄搬迁,启动新城规划建设区内村庄的搬迁改造,改善建成区环境。
(三)亦庄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
“十一五”时期,亦庄新城建设应重点围绕解决“有业无城”——即以产业集聚区为特征、城市功能不健全、社区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继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与协作,增强生产性服务功能,搞好新城各项基础设施、城市公共中心及社区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由开发区向综合产业新城的转变。
1. 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提高新城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充分发挥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留足产业发展空间,以循环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以区域产业协调为纽带,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层次和竞争力的同时,发挥首都科技、信息优势,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京津塘产业带发展的引擎,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活力,带动新城发展与建设。
(1)优化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强汽车、物流、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区空间结构,完善产业区的综合服务配套,提高产业区活力,强化以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为主的产业格局。建设重点包括: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通过星网工业园、中芯国际、奔驰汽车、京东方、华泰汽车、ABB等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
——突出引进高端、高附加值、高辐射力的现代制造业精品项目,以聚集精品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广星网工业园的产业模式,形成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产业链,使用地、资源等进一步集约化使用,完善产业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向亦庄新城的积聚和辐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在新城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园区模式。
(2)搞好产业发展新区建设。近期用好、用足产业区政策,坚持集约发展和建设原则,统筹搞好新区开发建设,优化完善产业布局。建设重点包括:
——启动路东新区建设,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加快产业区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研发功能,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西区围绕奔驰汽车园建设,完善配套产业链,加速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着力调整优化新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扩大就业,完善综合服务配套,为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奠定基础。建设重点包括: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产业配套设施,积极发展产业链上游研发、下游商务、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物流、会展等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产业结构,提升服务水平。
——继续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在中心公建科技研发区、凉水河西岸滨水区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奠定基础。
——进一步加快新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居住社区的吸引力。
2. 优先加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城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优先加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城基础设施承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新城理性增长。
(1)突出交通先导,加强新城轨道交通及区域快速交通走廊建设。以京津城际铁路及区域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外交通通道建设,强化京津之间联系以及对外交通联系,构建以轨道交通、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为骨架的现代化新城交通系统,为加快新城发展和促进京津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设重点包括:
——进一步完善新城轨道交通线网优化及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规划的建设,启动京津城际铁路及亦庄站枢纽的建设,以及轻轨L2线建设,做好其他轨道交通建设的筹备。
——启动北京至天津的京津第二通道的建设。
——滨水沿线建成4座桥梁,分别是南部博兴桥、博兴三桥,核心区路东的西环南路跨高速公路桥,路东区的经海九路桥,改善对外交通联系。
(2)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加强和完善新城交通系统建设。加强新城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及优化,改善新城交通环境,提高交通发展承载能力,支持产业发展和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建设重点包括:
——启动黄亦路至荣昌街的大容量公交线路(BRT)的建设(线路总长16公里,沿线共设8座公交站),完成亦庄公交站建设,加强与其他新城的联系。
——结合京津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以车站及沿线土地的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大力度进行道路网调整及公交枢纽建设,在河西和路东完成2座公交场站的建设。
——加强自行车与步行交通的建设力度,完善行人过街系统等交通配套设施。
(3)加强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强新城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提高承载能力。建设重点包括:
——完成亦庄水厂及南水北调调节池建设,缓解亦庄水资源紧缺的矛盾。
——加强新城电力供应系统建设,完成河西区110KV变电站、路东区110 KV变电站、路东区220 KV变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新城供电保障能力。
——完成亦庄污水处理厂、经开再生水厂等工程建设,提高新城污水处理能力及再生水回用水平,节约资源利用。
——加强新城供热系统建设,完成核心区及路东新区内3号、4号、6号等供热厂的建设,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3. 加强新城重点地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及住宅配套建设,提升新城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强化交通建设与土地开发的整合与协同,加强对重点地区土地开发和城市形象的控制和引导,完善公共服务及住宅配套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新城品质。
(1)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及城市功能区完善,加快重点地区公共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置。建设重点包括:
——结合京津城际铁路亦庄枢纽站的建设,规划建设新的公共中心,逐步完善公共中心地区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务、住宅等配套建设。
——完善核心区荣华路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提高新城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水平。
——结合凉水河整治,搞好凉水河沿岸休闲娱乐区建设,打造滨水景观,形成滨水特色区。
——完成河西区双语学校的建设(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加强新城教育力量,满足新城居民需求。
(2)搞好新城居住区及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加强特色居住区、居住小区建设,完善社区基础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重点包括:
——结合新城生态环境特色,建设特色居住区、居住小区。重点搞好河西居住区(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
——完善现状居住区功能,加大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使新城的居住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完成对镇中心的更新改造,使产业、居住和谐发展。
4. 加强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提高新城环境质量
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充分依靠各区、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新城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新城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
(1)加强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综合搞好河道水系治理、湿地保护、水源涵养、绿化美化建设等,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建设重点包括:
——充分利用自然与人工湿地,建设可持续的水集成系统。
——完善新城河道水系建设,完成凉水河综合治理及沿岸休闲娱乐区建设。
——结合蓄滞洪区设置需要,建设生态保护湿地。
——拦蓄和利用汛期雨水,增加可用水资源量,涵养地下水源。
——完善三海子公园保护和修复,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良好的场所与条件。
——重点保护和建设好新城外围的绿化隔离地区,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改善区域环境。
——加强绿化建设,增加新城绿地面积及绿化覆盖率。
(2)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搞好新城环境污染治理。根据产业新城发展的特点,加强资源节约利用,重点搞好工业污染及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建设重点包括:
——结合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广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其他清洁能源使用量,倡导和引导清洁生产。
——严格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加大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同时搞好施工扬尘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等,削减控制大气污染物,严格控制水体、噪声、辐射、热岛效应等污染。——加强湿地保护,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制定地下水水位恢复计划。合理调配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促进水质恢复。
(3)搞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方向,加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重点包括:
——在亦庄新城实施循环经济,通过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的物质量,增加产品和包装初始形式的使用次数,实现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的再循环为途径,集约利用资源,达到可持续的发展。
六、规划实施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十一五”期间,是重点新城规划实施的起步阶段,也是重点新城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阶段。保障“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实施规划的落实,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与引导、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综合协调,区域统筹”的基本原则,坚持完善的市场机制与有效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重点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协调推进重点新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项建设,保持良好开局和发展势头,为未来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完善配套政策,促进新城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
制定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政策导向,是充分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引导各项建设有序发展,进而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重点新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重点新城发展现状、条件及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十一五”期间,重点新城的发展建设,应本着“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在现有各项政策规定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优化以下基本配套政策。
1. 优化产业发展政策
要充分发挥亦庄、顺义、通州三个重点新城各自的产业优势,进一步从不同层面优化制定完善新城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新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新城经济发展实力与后劲。
——实行倾斜政策,鼓励、扶持重点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市政府以补助、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支持区县产业发展的各类产业发展和调整的专项资金安排,要重点向三个重点新城倾斜,以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的导向作用,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布局的完善,强化重点新城的产业优势。
——在着力优化新城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根据不同重点新城的特点,制定完善吸引各类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融资政策,例如对新城服务产业发展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增加新城地区财政税收留成,给予重点服务产业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用地优惠政策等,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和国际投资来共同发展新城的服务产业,不断优化完善新城的产业结构,提升新城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增加新城就业岗位,为逐步吸纳中心城市人口外迁和集聚区域新增人口提供前提条件。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针对重点新城特点,继续完善鼓励创新的财税、金融、用地、人才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技术市场的平台作用和交易规模,推动科技资源与实业投资、金融资本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信息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领域,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政策支持,提升重点行业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顺应市场化发展趋势,从规划、土地、财政、信贷等政策上,对于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林河工业区、空港工业区、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等工业园区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链群,给予重点扶持,形成规模效益,从整体上提升北京现代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市场竞争与协作机制的完善。
——制定吸引企业总部落户新城的政策。与中心城相比较,重点新城地区可以作为吸引一般国内企业总部的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不同新城的情况与特点,分别制定用地、服务、管理等相关政策,鼓励此类企业总部到新城地区落户。
2. 完善土地相关政策
鉴于政府能够提供的新城建设投资相对于开发资金需求而言十分有限,土地市场是新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当牢牢把握新城的一级土地市场开发权和收益权。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征用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各项土地政策,健全土地市场管理,为新城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条件。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扩大土地储备,促进土地的保值增值。根据需要与可能,协调安排好近远期规划建设用地,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按照统一规划要求,加快对近期集中开发建设用地的统一收购、土地一级开发整备等,继续完善对经营性用地实行的市场招标出让制度,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开发政策,为全面启动新城建设做好准备。对重点新城远期拟开发建设的集中用地,根据财力情况逐步进行土地征用和用地规划深化调整,为土地储备提供条件,避免其他建设先期占用。
——对新城新区建设占用农用地,严格农用地流转制度,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与机制,创新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安排将土地转让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为其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有效保护农民权益,解决好农民生产与生活,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确保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对于从中心城区迁出且符合迁入新城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新城在土地出让政策方面应给予较大的置换优惠。同时,对新城公益事业建设的土地出让费用也应予以相应倾斜优惠,鼓励中外企业投资建设新城公益事业(如学校、医院、供水、供热、燃气、公交等),借助社会力量建设和完善新城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增强其吸引力。
——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双轨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管制,逐步实现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同时继续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取得、流转、登记、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新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用地保障。
此外,要相应完善新城房地产开发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健康有序进行,避免新一轮开发占地热在新城出现。
3. 完善人口发展相关政策
重点新城集聚人口将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良好的交通条件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益性服务设施,而且需要政府从住宅建设、社会保障以及吸引人才、人口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方便人们的工作、居住和生活,以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逐步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增强新城的吸引力,达到疏解和吸引人口的目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低端产业、强化外来人口管理、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拆除违法建设和改造“城中村”,以及加强本地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的就业培训、强化城市管理等综合调控与管理手段,防止低端外来人口在新城大规模聚集,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新城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
——继续强化优先加强新城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及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投资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投资进行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新城综合服务配置,提升新城综合服务功能,为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吸引新增人口创造条件。
——依据新的住房供应制度,针对不同重点新城的人口构成及居住需求,不断完善建设开发政策。重点新城住宅开发建设应以适合中等收入阶层的居住房为主,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及新增年轻劳动力就业人口,同时注意解决好其他迁移人口和农民搬迁居住问题。根据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住宅建设构成,合理规划普通社会住宅和中高档住宅的功能分区,适当建设适合外国人居住的国际社区,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避免普通社会住宅和高档住宅开发建设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与社区管理接轨,为新城人口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适量建设高起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商住楼,以吸引国内外企业管理总部、外省市驻京机构、中心城区部分事业机关单位的迁入。
——合理制定新城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属地管理。对于新城吸纳的外来人口、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和从城区迁移的人口,在教育、卫生医疗和最低生活标准等方面,逐步实行统一管理,使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社会保障。
——制定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及具有较高文化基础的年轻劳动力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
——加强对新城地区城乡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其专业技术技能和从业能力,为新城产业发展提供所需人才资源。
——创新新城人口管理制度,继续加强对迁入新城的本市人口实行户籍登记制度,对非本市的外来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以及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户籍政策等方面的制度管理与政策完善,避免一些特殊的居住社区成为管理“盲区”。此外,加强新城人口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完善对新城人口聚集速度的动态监控和时段调整机制。
4. 完善资源环境政策
针对重点新城资源环境条件在应对产业、人口集聚及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方面相对脆弱且支撑保障能力需要优先提升的问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新城的资源环境政策,完善新城产业发展的环境标准与准入制度,提倡鼓励新城发展建设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方面使用新能源和节能、节水新技术等,为促进新城可持续发展和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条件。
在深化完善上述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实施政策的预先评估和实施动态评估,通过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调控机制,运用现代技术监控规划实施进程,不断加强对实施规划配套政策的动态优化调整及综合协调,确保新城各项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及衔接配套,促进新城产业及各项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创新建设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新城综合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新城综合开发建设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大规模开发建设特别是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需要政府主导和各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并依靠市场化运作吸引足够的国内外资金。对此,“十一五”期间政府在加大对重点新城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需要继续深化建设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创新完善开发建设机制和融资政策,多种渠道融通资金,统筹搞好新城开发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1. 创新与完善新城开发建设体制与机制
借鉴国外、国内其他大城市新城开发建设的经验,重点新城开发建设应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强对重点新城开发建设体制及运作机制的深化研究, 创新完善重点新城的统一开发建设体制和机制,协调推进新城的开发建设。
——充分发挥市政府、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镇政府以及在区单位和企业、驻区居民及社会团体组织、专业协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根据不同重点新城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市级主导和区级主导的方式,组建新城统一开发、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搭建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运作平台,协调推进新城开发建设。
——积极探索适于不同地区特点的新城开发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及其途径(如成立以新城开发建设为目的,隶属于市或区政府的新城开发公司——即长期项目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对新城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建设等进行整体开发、运营与管理)。具体开发建设逐步实行分区招标,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推广。
——优先考虑亦庄新城建设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科学城等进行体制创新的经验,对于打破区域行政界线、进行区域联合与协作以及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稳妥地理顺亦庄新城开发建设体制,为更好地推进亦庄新城发展与建设提供条件。同时要积极创作条件,力争将亦庄申请成为国家综合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为新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完善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财政支持政策
针对新城经济发展基础和自我积累能力相对较弱,短期内不可能集聚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市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资金结构,加大对新城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关系新城发展全局、带动作用较大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引导作用。
——对于新城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可采取市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费用的方式,对于不同回收期及盈利空间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合理确定市政府和地方政府出资比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大力扶植,吸引各方投资,改善新城投资环境,增强新城的竞争力和开放度。
——在扩大市政府直接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力度的同时,应考虑重点新城发展的现状及特殊要求,对于顺义、通州重点新城,实行与市区(中心城)相同的税收结构及税收返还制度,适当加大税收返还力度,支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重点新城的发展环境。
3. 完善融资政策,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推进重点新城发展建设,要在发挥政府投资、政策导向作用的同时,借鉴国外新城和城市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新城建设的融资政策,完善引资和融资服务,开拓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新城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发展条件与可能,积极研究逐步建立全市性或地区性的“新城建设基金”和“新城产业发展基金”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为促进建设基金和产业基金参与新城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条件。
——根据新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情况,积极探索新城开发建设公司推行股份制及寻求上市融资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同时,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补助、土地置换、存量资产调整以及发行建设债券或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和进行资金市场融资,支持新城建设。
——研究制定和继续完善鼓励社会投资的优惠政策及规定,逐步开放道路、桥梁、供水、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投资限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快新城和新区发展,政府应积极推行委托招商方式,并完善相应政策措施,鼓励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特许经营、招投标、PPP模式、资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信托等多种方式建设经营新城基础设施。市政府应在地方税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或直接作为新城建设项目投资,进行开发、创业投资的试点工作。
——制定投资优惠政策,保障参与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的利益。根据基础设施产业建设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多,以及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服务价格及经营效益较低等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政府应当给予适度的干预和财政政策倾斜,如实施政府担保和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利用政府投资“粘合”其他社会投资,吸引更多的各类企业及社会和国外资金加大对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重点新城应在继续执行和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依法实现内资外资、国有民营平等待遇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吸引多方投资进行新城建设。
(三)加强综合协调与管理,统筹区域发展,优化新城发展环境
重点新城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面及范围较广,需要统筹协调解决的问题与矛盾很多,因此“十一五”期间,在完善配套政策、创新开发建设机制的同时,政府还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科学决策及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重点新城发展与建设的综合协调及区域统筹,加强法制建设与城市管理,为更好地发挥重点新城的比较优势,保证新城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1. 建立完善规划编制及实施的协调机制,综合协调部门关系与利益
在新城的发展建设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建设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综合协调与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门利益冲突与矛盾,是推进重点新城加快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十一五”期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以编制和落实“十一五”新城实施规划、新城总体规划、新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契机,首先在各部门专项规划的深化编制过程中,进一步重点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加强规划间的协调衔接。同时在重点新城发展建设中,借助新的开发管理机构与机制的建立,突破原有体制框架的束缚,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统一起来,由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深化和调整新城各项规划,共同协调实施,充分发挥统一合力、相互促进、协调互动的作用,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进一步统筹协调好新城发展建设中各部门和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新城健康、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顺应市场经济及规划设计市场发展的趋势与要求,逐步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充分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资源统筹做好新城规划设计与综合协调。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市、区两级政府应加强对各部门在新城建设过程中的综合协调,形成部门联动(并联)协调机制,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政策意图和近期行为,进而为实施环节中各部门行为的协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应对规划实施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及时协调解决好重点新城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新城健康、协调发展。
——在完善部门、地区协调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重点新城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价与动态调控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重点新城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推进重点新城持续健康发展。
——在加强和完善市政府科学决策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作用,从更高层次和更大的区域范围,加强对重点新城规划编制及实施的综合协调与科学决策,更好地发挥重点新城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疏解、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为促进市域城乡统筹及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2. 加强对重点新城发展建设的综合协调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突出加强对三个重点新城产业发展、城镇开发、综合服务配置以及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协调,在充分发挥重点新城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产业关联、功能互补、城镇互动、交通协调、生态和谐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区域整体发展的综合优势,为优化完善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提高首都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通过政策干预,引导全市性新兴大型产业项目向条件具备的重点新城集中布局。一方面,在引进产业项目方面应制定一定的政策基准,规定各地区不能超越规定的界线,并根据新兴产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引导其向符合发展方向的重点新城地区布局。另一方面,应根据重点新城发展条件与可能,优先做好未来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选址的前期准备工作,增加重大项目选址的预留用地,引导重大项目向预留选址空间集聚,以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区域同质竞争和临时选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重点新城产业的健康起步和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
——加强区域公共服务配置的综合协调。根据重点新城在首都整体发展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优先将区域性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重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安排在亦庄、顺义、通州三个重点新城,以增强新城的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发挥其为新城和周边区域服务的作用,发挥重点新城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
——切实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区域及新城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其中,亦庄新城地处市区东南,是面向京津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中心和中心新城,顺义是面向东北方向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中心和中心新城,对于构建首都面向区域整体发展的宏观战略格局,作用重要。“十一五”期间,应突出轨道交通发展对亦庄、顺义重点新城布局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的引导与协调,结合轨道交通发展,调整优化沿线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先解决好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调整的矛盾,促进协调发展,优化完善环境。
——对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重点是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东部发展带规划的要求,预留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如天然气、高压线走廊等)的建设用地,落实土地管制与规划管理要求,避免其他建设先期占用,为区域长远发展提供条件。
——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协调。重点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东部发展带规划、限建区规划及重点新城规划对区域及新城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优先划定限建区,落实限建区的各项要求;协调安排好重点新城之间的以及新城范围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绿色隔离地区或隔离带,避免城镇建设连片发展;在水资源保护、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温榆河、潮白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北运河综合环境整治、森林公园建设等区域绿化系统建设中,加强重点新城及城市发展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以及与周边邻近省市的区域协调。
3. 加强法制建设与城市管理,促进重点新城健康持续发展
新城规划建设内容综合性强、空间范围大、时间跨度长,对此,政府职能作用的体现,还需要在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综合协调、创新工作机制的同时,颁布制定相关的建设法规与标准,加以引导和调控,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新城的各项管理,为优化重点新城发展的软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奠定重要的法制与管理基础。
——充分重视法规建设在促进新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建设新城的经验,抓紧研究制定有关促进新城开发建设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条例,研究制定新城建设相关标准和规定,为有效抑制土地投机、强化对新城发展的综合协调与引导、促进新城开发建设有序进行提供有利依据和保障。
——加强依法行政与规划管理,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建设的处罚力度,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和有效落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与保障作用。
——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新城的各项管理工作,优化新城发展软环境。同时,认真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大力推进新城的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扩大文化交流与交往,提高新城居民综合素质,保障居民各项权益,提高新城文明程度,争创文明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