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一松一稳”搭配发力 //货币政策,何以“宽松”变“稳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4:14:43
财政货币“一松一稳”搭配发力 // 货币政策,何以“宽松”变“稳健”
2010年12月06日 07:31:3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本报就此对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政策已到回归稳健的节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货币政策此番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说明,管理好通胀预期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两层含义:首先,2011年的货币增长率会比2010年有所降低。其次,央行可能会继续加息。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中国还面临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因此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后,财政政策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度的扩张,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稳”搭配发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当前国内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同时外部流动性泛滥、国内通胀预期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已经到了回归稳健的节点。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在经济形势出现向好变化后,现在更需要关注物价上涨的风险。此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可以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通过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投放,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有利于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表示,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是回归常态,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风险控制能力。由于目前欧美仍然维持最低利率,国内再加息会进一步加大利差,从而增强热钱流入的压力,因此,短期内再加息不是好办法。进入明年以后可以考虑加息,具体的加息时间和幅度,要参考当时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标以及欧美国家利率的变化。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表示,过去两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此时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应及时退出。在货币过于充裕的环境下,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只有当货币环境回归常态、资金价格保持在一定合理水平后,企业才会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才会加快。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由于累积流动性已经很充裕,再加上热钱流入的压力,明年上半年央行有可能对准备金率和利率各进行两次调整。要控制流动性,加息幅度须达到2个百分点,即基准利率达到4.5%,但这不会在明年年内实现。明年CPI将在4%左右,尽管连续加息,但明年年内基准利率不太可能超过全年CPI。明年的新增贷款将会在6.5万亿至7万亿元左右,因为还有很多政府投资项目需要后续贷款。
搜索更多货币政策 的新闻
巴曙松: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在于防止全面通胀
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的意义
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或加息2-3次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李稻葵等专家热议
中央定调明年政策 股市下周面临大转折?
货币政策基调大变 股市明年或现高点
货币政策,何以“宽松”变“稳健”
2010年12月06日 07:05:3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典型的“短期化、高频化”特征。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在于防止全面通胀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采取总量对冲、增量控制与适度升值、谨慎加息、适当管制流入资本的对策来收缩流动性
●尽管2011年通胀压力仍较大,但难以突破2007—2008年的高水平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2009年、2010年实施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退出。是什么促使了这一转变?日前,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在于管理通胀预期,防止全面通胀
记者: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卓有成效。为什么转变为稳健?
巴曙松: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原因在于管理通胀预期,防止全面通胀。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典型的“短期化、高频化”特征。仅仅2010年,中国经济就快速经历了一季度偏热、二季度显著回落、三季度企稳、四季度偏强的一轮短波动周期。
四季度的偏强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PMI指标意外地从10月份的54.7%上升到11月份的55.2%,库存在经历了二季度的显著回落之后开始上升,8月份以来的广义货币M2增幅明显提升,工业企业利润也明显回升。在物价上升压力推动下,偏强的基本面为宏观政策出台较为严厉的抑制通胀的举措提供了坚实基础。
记者:物价上涨压力来自哪里?
巴曙松:主要来自食品价格,核心物价指数到目前为止还较为稳定,而粮食、猪肉与蔬菜3种供给弹性小、对劳动力依赖程度高的食品通常贡献了最大的波动份额。
食品价格在CPI商品篮子中占据了1/3以上的权重,因此食品价格水平往往是影响全面通货膨胀率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相对于非食品价格,食品价格由于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高、生产周期较长,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冲击。因此,其供给弹性较小,波动性更大,成为带动CPI阶段性大起大落的主要来源。
在过去10年中,中国分别在2004年、2007—2008年和2010年出现了3次CPI的阶段性上涨趋势。从引发CPI冲高的事件性因素来观察,2004年CPI走高主要由短期内的粮价上涨所致,2007—2008年CPI走高主要由猪肉和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所致,而2010年10月份CPI冲到高点则主要由蔬菜价格的明显上涨所触发。
在这3次CPI上涨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均在10%以上,食品价格与CPI的相关系数也远远大于1。
搜索更多货币政策 的新闻
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的意义
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或加息2-3次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信号明朗有助稳定市场情绪
债市周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货币政策基调大变 股市明年或现高点
李稻葵:货币政策转向给股市吃了一个定心丸
财政货币“一松一稳”搭配发力 //货币政策,何以“宽松”变“稳健” 人民日报-人民网 货币政策,何以“宽松”变“稳健”(经济聚焦) 巴曙松:货币政策何以“宽松”变“稳健”-评论频道-和讯网 财政货币“一松一稳”搭配发力(权威访谈) 政治局:明年货币政策变宽松为稳健 政治局:明年货币政策变宽松为稳健 从适度宽松到稳健 货币政策基调大变 货币政策由宽松变稳健 农产品高价有望迅速回落 稳健货币政策就是要消化超发货币 我国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国内国际 货币政策酝酿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货币政策酝酿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明年宏观政策正式定调为积极财政搭配稳健货币 [刘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财政、稳健货币 货币政策酝酿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_ 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中新网 中央定调明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货币政策宽松转稳健释放控制通胀信号 中央定调明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我国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 中央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周召开 定调“积极财政”、“稳健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