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又成鸡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30:14
2008年7月17日的南方周末出版后,有网友再次提出罢买,令我感慨万千。
本人从1999年开始接触南方周末后,基本期期必读。南方周末的黄金时期,正好陪伴我度过了苍白的大学时光,想想也值得欣慰。但是,恰好2003年毕业时,南方周末对我已变成鸡肋,买吧,没啥可读的,不买吧,又怕错过好看的。渐渐的,我对自己的失望已经无法忍受,1000期过后,我就再也没到报摊上买过。当然,有时候在网上也会浏览一下。
一晃几年过去了,除了南风窗,纸质媒体还是没什么可读的。直到今年年初,又一次仔细地捧读南方周末后,作出判断:南方周末从“斗士”向“智者”转型基本成功,“在这里,读懂中国”也不是吹的。于是,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每到周四就热切地奔往报摊。
2008是多事之秋,南方周末对系列大事的报道都尚可凑合。但是,7月17日的报纸又让我爱恨交织,鸡肋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杀人者杨佳青春档案》仍让我对南方周末充满敬意,但A5、A6两版关于“白宫书记”的报道却让我摸不着头脑。举报人“被自杀”这一惊天案件目前正在调查,当事人张治安职也停了,人大代表资格也被终止了,按说以后的调查阻力就会小多了。可是,我通读南方周末这两版报道,读出来的只有3个字:“冤枉啊”。这是张治安的父亲、颍上教父张家顺喊出来的。或许张治安仅仅是做人失败、作官失败却不会杀人,但南方周末又有什么证据?如果此案以后查清,南方周末如何交代?就是查不清,如此大张旗鼓的报道又有什么意义?可能是本人水平太低,读不出南方周末从不同侧面还原事件真相的深刻用意。但不知一直追踪此案的中国青年报,对此“喊冤”有何感想。
南方周末本期在2版刊登的律师声明,让我同样很不爽。虽说这是正当的权利,但是,在网络时代,新闻资源共享早已成为一个行规,要是没有各报的相互转载,任何一个热点新闻都难以引起举国关注。南方周末一再声明要追究侵权者,老大,要知道XX部可是早下过命令,禁止媒体转载南方周末所有稿件的。在这种情况吓,转载正是尊敬的表现,没想到南方周末却自作多情:你敢擅自转载,我告你!
办报难免出错,本人一贯反对以差错为由辱骂媒体。但是,南方周末近来的低级错误让人不能不心寒。上一期,连期数都整错,虽说南方周末已在本期郑重道歉,但真让人怀疑南方周末没有专业校对人员,南方周末的管理混乱也有此可见一版。本期《杀人者杨佳青春档案》虽是好文,但连转两个版,也是编辑的大忌。老婆在读到此文时,到处翻报纸找最后一截,气得把报纸摔了。不知道还有多少读者有此不快。
再有,就是南方周末下个月要提价50%,涨到3块。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对于南方周末的读者群来说,涨一块钱也确实不算什么。但是,一下字涨50%,这个心理价位估计很多人难接受。老实说,今天的报业,哪家是靠卖报纸挣钱的?依我所知道,虽然新闻纸大幅涨价,但南方周末每期32版,就是卖1块5都绝不会亏本。忽视读者利益,早晚都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来,南方周末总编向熹牛鼻轰轰的把自己的大名印在头版,现在又改到2版,一直让人很不解。“南方周末报社出版 南方周末报系管委会主任向熹”排在这里,仅从语法上就讲不通,这在全国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昨天,有网友提出罢买时,我还替南方周末辩解了几句。可现在,特别是读完张治安的“喊冤”后,买,还是不买,又成了一个鸡肋式的选择。
作为一个曾经热爱过的老读者,当有人从价值理念层面上打击南方周末时,我曾毫不犹豫站在南方周末一边,而且今后也会如此。但是,今天,我不会掩饰我对南方周末的失望。
批评是一种鞭策,鞭策是一种热爱,热爱是一种期待。愿南方周末能摆脱鸡肋式的困境,真正承载起读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