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短信”忽成节日“鸡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7:10
“一条接一条的,我感觉短信已经成过节的必选动作了。”昨日,在武昌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君指着手机对记者说。中秋之后是国庆,新一轮的“短信问候潮”又开始了。记者的这位朋友一面挖空心思送出“尽量原创的祝福”,一面皱着眉头收看“大体雷同的问候”。
“人家发了短信你不回,是不礼貌;你发了人家也得回。都在发,你也得给领导、朋友、同学发;给熟人发了,那些半生不熟的,干脆也发一条,增进关系么?”这样下来,“中秋节一晚上就发短信过了。”张君苦笑着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觉得这种方便至极的问候同样乏味之极。
张君至少还觉得“短信很方便”,对武汉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廖某来说,过节短信则根本就是一个负担。“这几年都成惯例了,节前一定得存几条短信以备群发,否则过节当天你根本忙不过来。”他对记者说。中秋节的晚上他很“聪明”地选择了关机。“我不认为当晚不回短信就是不礼貌。联络感情最重要的是平时,过节发短信那是赶过场。”他告诉记者,现在他身边很多领导、同事都会选择在节假日关机。
过节短信发还是不发,这的确是个问题。有意思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特定的对象发来的祝福短信,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感觉很温暖。这些对象包括家人、师长、要好的朋友和怀有特别记忆的人。而在这些圈子之外的其他人发来的短信,则一般被理解为“应景之作”,回复只是出于礼貌。让人觉得“发也不是”“回也不是”的正是后一类短信。对此,大多数人表示会“随大流”,“你发给我,我回一条便是。”但也有少数人表示对此类信息很反感。
在“光谷”一家计算机公司任技术总监的张大鹏,就是一个坚决的“节日短信拒绝者”。也许是做理工的人更讲究效率,张大鹏的看法是:如果要问候,打电话更为直接和有效,或者干脆登门拜访或者相约一聚。“短信确实方便,但太方便的东西往往显得廉价。你发我发大家发,说的无非都是那么几句话,还不如不发。”张大鹏对记者说。
但很显然,短信祝福依然是无数人的过节内容之一。来自中新社的消息说,今年中秋节当日,中国内地手机短信发送量已达20亿条。“每一秒头顶上都有成堆的短信在飞。这些短信要是真能堆起来,可比中秋节送出的月饼还重。”有网友在网上发文感慨。
对于这种节假日集中“释放”祝福短信给人带来的厌倦感,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杨代福将之称为典型的“人际关系泡沫的破灭”。“短信的优势,一是方便,二是便宜,三是可以很含蓄。”杨代福说,这也是短信祝福迅速成为潮流习惯的原因。但是这三个特点也决定了短信的“分量”。“一年一年这样群发祝福短信,收发双方都有了一种‘定时批发’的味道,这种‘打过折’的真诚一遍一遍重复的时候,它很容易成为一种无意义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