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菜园子” 哪来“菜篮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0:07


菜价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市民叫苦不迭,民生不堪其重。为了切实解决老百姓吃菜的问题,日前,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和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按照惯例,这样的通知不在“搁置”之列,各级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稳定物价。昨晚电视的新闻说,由于高速公路的“绿色通道”发挥了功能,土豆从外地运到我们这里,每斤要便宜1 毛钱呢。早上去菜市场转悠,看到油菜、大白菜、黄瓜、西红柿等餐桌常备菜的价格降幅超过一成,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正稳步回落,市民们大约可以“露出幸福的笑容”了。

然而, 菜农们却不见的幸福——菜价上天的时候,菜农们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可是菜价下来的时候,损失最大的却可能是农民。谁都知道,蔬菜的流通环节过多、利润过高,才是菜价暴涨的主要原因。限制蔬菜价格,这没有错。可要是这限价措施不能限制流通环节过多、利润过高的症结,只是将降价的因素落到菜农的头上,搞不好,很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

“菜篮子”,事关物价指数,事关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当然马虎不得。只是,这事不能偏颇,要全面的出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由于这一轮价格上涨势头猛,价格居高不下,群众意见很大,我们的一些干部坐不住了,临时抱佛脚,只有采取限价措施。应该说,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效果,短期看,价格下来了,但形势能否稳定,要打个问号。因为,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成本提高、灾害影响、通胀预期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不是菜农恶意提价造成的。如果限价的结果是“伤农”,是不是有杀鸡取卵的作用呢?

城市“菜篮子”,一头是市民的日常生活,一头是农民的收入,两头都是大民生,城市和农村都需要稳定。只有“菜篮子”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才能在保证经济社会稳定的同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如果价格大起大落,势必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两方面的心理变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某种蔬菜,比如说香菜吧,当年价格异常的高,下年的香菜必然贱,甚至会到赔本也没人要的地步。为什么?因为价格高的时候,是市场不能满足供应,而那些没赶上好价格的菜农,第二年就会一窝蜂的栽种香菜,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在这个问题上,你别和农民讲道理,他们不听胡咧咧。

以前的时候,城市的周边都是有蔬菜区的,据说这是什么“红线”,要保证市民的吃菜。然而,这几年,连故宫、天安门广场这样的“闲置土地”都有人动着脑筋想拿来盖成大楼的现实下,什么保障市民吃菜的土地能抵御住盖楼的冲动?所以,城市的菜园子就在逐步缩小,逐步远迁。没有了菜园子,哪里来的菜篮子呢?城市的管理者们似乎没有去想这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他们还有本事去外地采购了蔬菜来供应市场。然而,那些能够大量生产蔬菜的地方,大都远离都市——否则的话,这些菜地也都被盖成大楼了——这就增加了运输费用和流通环节……

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政府调控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然而,“菜篮子”产品,尤其是生鲜蔬菜供应,形势变化快、调控难度大,所以在调控时应该统筹兼顾,既关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又关注农民的“菜园子”。如果限价的措施没有落实到该削减的环节而是直接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必然会引起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