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宁可用坏也别放坏" - 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42:26
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宁可用坏也别放坏"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11-12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编者按
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从2003年12月开始共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经过5年的努力工程即将全部完成。工程的实施搭建起了已基本覆盖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平台,使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农村中小 学信息化的条件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促进了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目前,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效益问题研究”课题组,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甘肃省X市Y县部分农村中小学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配备、应用、管理及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试图解析其中各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索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利用率的新途径。
与此同时,课题组完成了系列研究报告,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经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以鲜活的事例为载体,全面、真实地剖析了甘肃省X市Y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运行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学校应用与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e教育》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报道”,期待着这组报道可以为更好地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三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所帮助。但正如课题组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晓宏教授所说:“本项研究着重对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因此有可能过于关注‘问题’而忽视积极因素,这一点也许是造成本研究效度的‘硬伤’。”
    
杨晓宏 摄
甘肃省X市Y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
“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效益问题研究”课题组在甘肃省X市Y县范围内现场调研过程中,研究人员与学校领导及教师就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其中农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课题组讨论的主题。
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部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问题不容乐观。
农村学校设备维护的技术力量薄弱是造成目前设备使用率低下的内因之一,对农村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农远项目建设初期开始,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让设备用起来,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农远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几“怕”:其一,一些学校管理者“怕”用坏设备,而学校的设备维护力量又不够,送到外面维修既费时又费力,给学校带来很多不便,于是宁可少用或者不用;其二,部分学校“怕”教师随便使用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而采用“审批”的手段,教师们由此感到“设备的开放性不够”,使用程序比较“麻烦”而放弃尝试;其三,部分学校特别是村小,“怕”设备被盗或者由于教室里没有电而将设备放置他处;另外,一些农村学校“怕”支付不起电费,经费的紧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设备的使用。
上述原因反映了管理者对使用农远设备思想上的顾虑。其实不仅校长“怕”设备出故障,学校的农远工作人员和教师同样也担心自己在使用设备时出现什么故障而难以交代,要不然有的教师怎么会“怕动那个鼠标”呢?我们认为,这几方面的“怕”折射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农村学校维护农远设备的力量薄弱,是农村学校使用设备“底气不足”的根本原因。
自农远项目实施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都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但依然不能满足农远运行及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教师的缺口很大,而现有教师中懂得设备使用或维护的比例则更小,对农远设备的维护存在“先天不足”;二是目前针对农远的培训多数以应用为主,很少涉及常见故障的处理和排除,造成农村学校农远设备的维护出现“营养不良”;三是目前多数农远设备尚处于保修期内,送修固然能解决问题,但减少了教师自己动手维护设备的机会,也是造成农村学校技术力量的维护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四是“人网”的设想虽然很好,但缺乏技术力量强大且合理分布的支撑点,尚未形成规模,难以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农远项目中配备的设备大多是品牌产品,其硬件大都经过了严格检测,出现硬件故障的几率很小,绝大多数故障属于软件故障,只要维护人员具备一般的软件安装及配置技术,基本上可以处理大多数故障。但无论何种故障,维护人员的技能与信心二者缺一不可,而农村教师由于缺乏处理具体问题的经验与技能,导致自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又使得处理问题时不敢进行大胆的尝试,维护的技能也难以提高,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外界的支持。因此,对农村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对农远设备管而不理,是造成农远设备闲置乃至挪作他用的主要原因。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农远设备主要由学校领导或农远管理人员直接管理,虽然减少了设备及系统意外损坏的机会,但管得太“死”,反而给教师们学习及使用农远设备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有些学校的农远设备“掌控”在学校少数人手里,甚至将设备放在办公室或个人家里,教师不容易接触到这些农远设备。有的学校虽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教师想使用时手续繁多:先报教务处,经过有关领导批准后再自己联系具体的设备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或兼任学校的其他工作,并不能经常为其他教师提供“服务”。另外,少数管理员也存在“人难求、脸难看”的情况。在农远设备的使用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教师玩游戏,学校领导及教师对“玩游戏”的现象也比较反感,为防止一些教师“玩游戏”,因而将设备锁起来不用。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学习与使用农远设备的积极性。
由于对农远项目进行管理的具体业务部门是各级电教馆(或电教中心),因此研究人员也对Y县电教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走访。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电教馆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本县农远设备的维护及技术支持。设备出现故障时由学校送到县电教馆进行修理、除尘和系统安装等维护,来不了人的学校只要把设备送到去县城的班车上就行,县电教馆会派人到车站取设备,修好后再送到车站发回。学校的卫星接收系统有问题时,县电教馆基本上都抽时间派人坐班车到校调试。
在研究人员几次去电教馆访谈时,均看到这位工作人员在维护送来的设备。然而,县电教馆的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正如这位工作人员所说:“就算我全身是钢,又能打几把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电教馆里懂设备维护技术的人并不多;二是电教馆的经费并没有因农远而增加,经费也是困扰其开展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课题组了解,自2003年实施农远工程试点示范项目以来,甘肃省已有62个县实施了农远项目,覆盖了甘肃省3/4以上的地区,已实施农远项目的学校1.3万余所,具体到各市各地区基本在千所学校以上,农远项目实施的时间短面积大,也给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宏观管理,基础教育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应该划分清楚。但最基本的一点:县电教馆在原有业务及工作不变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农远点多面广的管理及技术支持,却没有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两方面有所增加,造成电教馆对农远设备“管”而没有能力“理”的现象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农村学校在农远设备管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县电教馆农远设备管护经费和人员短缺,以及在部分农村学校出现的设备闲置或管理不当等问题,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理顺农远设备的管理职责、妥善处理其具体业务部门---电教馆人员及经费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1.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提高认识,切实解决农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农远给农村学校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化的设备和优秀的教学资源,还将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甚至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机制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农远对于本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将对农远的管理及应用放在农村教育工作管理的首位。
第二,构建农远管理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负责的管理机制。自下而上是指从村小开始,各项目学校应该严格执行上级管理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自上而下是指各级管理部门不能把管理和应用的责任全部向下转移。各级农远管理部门都应该对设备的管理和应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切实解决其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才能避免“出成绩时抢,出现问题时推”。
第三,农远设备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做好了农远的应用,才能发挥农远的优势,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以农远设备的应用为导向,制订灵活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机制,将引导农远应用效益的发挥作为当前各级农远管理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远设备的管理,避免教学设备闲置,做好设备的防盗、防火及防水工作,坚决杜绝农远设备挪用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目前农村教师应用能力的现状,暂时可以不拘形式地正确引导教师多接触和熟悉相关设备,制订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应用环境,只有农远设备走近教师,才能真正走进课堂。
2.在农村学校的技术力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统筹使用城区及农村学校的技术力量,让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关系,利用城区学校技术相对较强的优势,为“人网”增加多个有力的支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网”的辐射及技术支持作用。
在关注农远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盲点”,以为农远就是农村学校的事,其实将其放到基础教育的大环境中来看,人为地将农村学校分割出来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误区。农远中“人网”最关键、最欠缺的一个因素就是技术支持服务的力量,很多农村学校就在城区中学的四周,而城区中学有相对较强的技术力量,发掘和利用这个潜在的、相对有力的技术力量支点,既能迅速解决农村学校设备维护能力不强的现状,也有助于培养和带动农村技术力量的成长,更有利于“人网”作用的充分发挥。据研究人员对Y县城区学校的了解,多数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比较“富裕”,从一所学校中抽出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员轮流去农村学校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并不影响城区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这样一个在城区学校并非十分重要的技术人员进入农远的“人网”之中时,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今,农远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来,农村学校拥有了大量信息化教学设备,学校的硬件配置迈上了新的台阶,农村教师和学生从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到融入信息化时代,农远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农远的前途将阳光灿烂。■杨晓宏 马若明 顾春艳/文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