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摄影师川内伦子的童真视野 来源:中国服饰报  作者:文/Mr.G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39:27

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
  “我喜欢聆听周围细小的声音,那些轻细的低语对我来说如若生命的救赎,自然而然地将我的目光引向那些细微的事物。在涩谷散步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奔向一小束路边的野花,也许别人会感到奇怪,但是我自己却很中意这种安静的关注。”
  “人们常常说,我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比如,我会长时间观察蚂蚁如何搬运砂糖,要不就是在躲雨的时候偷窥蜗牛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我的确还保有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

女子也能“三十而立”
  川内伦子于1972年生于日本。1993年,21岁的她从Seian Women's College毕业。之所以会选择这所大学,理由很简单,川内伦子喜欢艺术,而每天都能和艺术类课程打交道的艺术学院正合她的口味。
  在两年的大学时光中,川内伦子除了学习绘画、设计,每周还会专门学习一次摄影方面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川内伦子逐渐意识到,摄影正是自己内心最喜欢的一件事情。
  从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川内伦子就做出了决定,正式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随后,她开始为广告和杂志拍摄商业图片。在闲暇时间,她并没有选择休息,而是为自己的个人摄影作品集一次次按下快门。
  很快,在2001年的时候,川内伦子一口气发表了三部作品,《打盹》(「うたたね」)、《焰火》(「花火」)、《花子》(「花子」)。凭借这三部作品,2002年川内伦子获得了“第27回木村伊兵卫写真奖”,并引起轰动,借此在日本摄影界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一年,川内伦子30岁。我们习惯于称男子“三十而立”,而川内伦子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了“三十而立”的另一种可能。
6X6方形世界中的矛盾体
  在拍摄自己的个人作品集的过程中,川内伦子常常使用一台禄来Rollei-flex双反相机,并一如既往地选择6X6方形画幅。她通常都选用ISO为400°的彩色负片,同时,为了获得自己所追求的低饱和度影调及弱反差效果,她通常都亲自手工冲洗放大照片。虽然时下数码技术发展得异常强大,但是川内伦子坚决不将冲洗好的照片转成电子文件进行后期的修饰,她想要得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最为自然的结果。
  对于究竟为何会选择方形画幅,在接受FOIL网站编辑采访时,川内伦子轻描淡写地略过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也无法知道答案。但无论怎样,在中规中矩的方形世界里,川内伦子用她那带有神经质的敏感,捕捉下一幅幅呈现生活本质和自然本质的画面。凝视她的作品:昆虫的躯骸、天空、花丛、水果、街道、老夫妇、游戏的孩童、各种动物……这些因我们过于熟识而被忽视掉的场景,都在川内伦子的6X6画面中以一种温和而自然的方式展现出来。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温暖的感觉会油然而生,因为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都被她用影像的手段放大,再放大,就好像纯真无邪的Baby Eyes,面对着充满新鲜感的世界,对每一个场景、每一件物品、每一个人都会去凝视良久。
  但是,如果你再多花些时间观看川内伦子的照片,你也许会发现这一幅幅画面中充斥着一种敏感的矛盾,而这矛盾则蕴藏了意想不到的强大冲击力。
  因在拍摄过程中大量使用闪光灯、削减自然光的作用而变得平板、刺目的主体,通过冲洗加工而泛着蓝光、沁着惨白的画面,这些细节都会让人“想入非非”:


  破碎的鸡蛋、开裂的西瓜、挤满路人的街头……这些照片让人仿佛看到了温暖中隐藏的悲情,平和中蕴藏的不安,苍白寒冷得能刺痛观看者的内心。这个时候,照片呈现出的是另一个川内伦子,高度神经质和落寞。
  其实,正是这样充满矛盾、能够让观者反复咀嚼体味的作品,才展现出了川内伦子作品所具备的巨大张力。面对她的每一幅照片,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自己想象成涉世未深的孩童,随着川内伦子一起,用Baby Eyes来观看这个世界;而另一种,则需要你抓住自己内心深处的敏感,带着“神经质”的情绪去挖掘每一幅照片背后所上演的“悲情故事”。
  你,究竟会选择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