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立州" 建设生态文明——西双版纳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33:56
实施"生态立州" 建设生态文明
——写在我州确立“生态立州”战略之际
2008-8-26 19:14:00



本报记者/许萍

    “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人类才能生存”,傣族人民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影响着西双版纳州各族群众,使得西双版纳这片热带雨林得以保存,也使得西双版纳享有着一个个美誉: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绿色宝地,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州第六次党代会、州委六届三次全会和五次全会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区域自治条例》都提出了生态建设的要求,强调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专题研究,提出把“生态立州”战略充实到发展战略之中,从五大发展战略调整为六大发展战略(即“生态立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这是州委解放思想、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反映了州委、州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西双版纳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这必将对建设更加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西双版纳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州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州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凸显期。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森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全州主要河流的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澜沧江水污染综合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废气排放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水土流失在一些地方还较突出。人们的环境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发展,不惜牺牲环境,砍伐森林,掠夺式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西双版纳环境保护行动,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和森林保护力度,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各族群众一个美好的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热带雨林是西双版纳的招牌,是西双版纳的形象。让雨林常绿比GDP更重要,保护雨林就是最大的政绩,就是最大的民生。
    2007年4月30日,我州启动了以“七彩云南,我的家园———生态西双版纳”为主题的“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和护林护路护江河工作,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在坚决禁止毁林开垦、乱砍滥伐、超重超载等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抓好生态修复。水源枯竭的村寨要恢复水源林,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要实施生态治理工程项目,江河两岸、公路两旁遭到破坏的森林植被要逐年修复,制胶臭气要彻底根除,江河湖泊污染治理要标本兼治、改善水质。
    “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的实施,充分展示了州委、州政府在建设生态州、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了浓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
    确立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是我州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2005年10月正式颁布实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指出:“自治州的县(市)人民政府以建设生态州为目标”。2007年7月施行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以建设生态州为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建设生态州的目标在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州委六届六次全会在此基础上,把“生态立州”战略充实到发展战略之中,从五大发展战略调整为六大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州委州政府对建设生态州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州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的今天,西双版纳作为一块少有的生态绿洲,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当前,我州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越来越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再步“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全州上下进一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保住西双版纳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长期以来,我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周总理当年视察西双版纳时的谆谆嘱托,精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精心保护热带雨林,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近年来,我州各族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2006年6月,景洪市勐养镇大河边村委会景伞村小组的村民岩罕尖自愿拔除了种植在村集体林里的400多株橡胶树;景洪市勐龙镇曼戈龙村委会叭尖大寨的村民为保护水源林,宁可损失60多万元,拔除了种在水源林地里的4000多株橡胶树。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重点抓好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集体林的保护,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在退耕还林中种植的茶叶等经济林木成为农民创收的渠道。林下资源野生菌类、竹笋等也为广大农民群众增加了一定收入。农村节能灶、沼气池的建设也使村民感受到了保护森林资源带来的实惠。与此同时,我州立足实际,突出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探索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的途径。例如在茶叶地里种植杉木等其他生态树种,使高矮不同的植物组成一个立体生态群落。引进龙头企业,培植速生丰产林业产业基地,以此来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我州还利用天然森林资源,有限度地发展生态旅游,让游客走进森林探寻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让游客在呼吸到清新空气的同时,充分认识自然,体会爱护自然的重要与崇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谷等旅游景区,成了生态旅游的典范。
    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已在我州上下形成了共识。
    州委书记江普生在州委六届六次全会报告中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和资本,最有竞争力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力求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州。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使人民群众喝上更加清洁的水,呼吸上更加干净的空气,吃上更加放心的食品。深入实施“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7个专项行动年内要有新进展、新成果,努力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目标。同时,着力构建“三大生态经济体系”,突出绿色抓农业,突出环保抓工业,突出生态抓文化旅游业。
    州委副书记、州长刀林荫在《弘扬傣族生态文化观 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家园———浅谈傣族生态文化观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一文中提出,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立足全州各民族优秀的生态保护传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生态立州和环境优先的思想;要坚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运用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弘扬保护生态的优秀民族传统,掀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高潮,为把我州建设成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丽家园而不断努力。
    副州长杨沙在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08年第二次集中学习会上就“生态立州”纳入我州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了专题交流发言。他说,“生态立州”发展战略是西双版纳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又好又快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西双版纳的基石。因此,我们要加强生态建设;要建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畅通的人才渠道;要增加生态保护及建设的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建立健全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要加快实施“退胶还林”工作。
    林业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和基础。州林业局局长马桂洪表示,就林业部门而言,实施“生态立州”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并通过生态效益补偿等方式逐年增加天然林面积,提高天然林在我州国土面积的比重;使森林资源的增长量大于消耗量,实现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贯彻实施“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保护产业化”,实现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双赢”。
    州环保局作为实施环境保护的主要部门之一,在保护好我州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州环保局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创建工作,在巩固和提升13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前提下,拓宽其他乡镇的生态乡镇建设,认真制定和研究建设生态州的计划;按照州委提出的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要求,加大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大力实施“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加大打击和整治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等行为;进一步加强我州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复查工作,为我州建设生态州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积极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的调查,加大水源地的保护规划;积极开展生物廊道建设,提升生物廊道建设成果,为下一步我州建立州级和县级保护区提供科学的合理规划。
    州发改委主任江建成在州委六届六次全会讨论报告时说,把“生态立州”充实到发展战略之中,这抓住了我州的发展特色,把握了时代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紧迫性,体现了州委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新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州发改委将抓好主题功能区的规划,指导我州的可持续发展;抓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调整来引导来开发,通过规划来促进州委发展战略的落实。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