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6:06

关于冬至

作者: 冯潇 
 
 
一直以为 "冬至"就是冬天到了。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者23日,就是冬至,也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其实,这个日子远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呢。
中国很早就已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就排在了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传统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或一气,一年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关于冬至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这天,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天文学上也以冬至日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日标志着阴气到了极点,阳气开始到来,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热量比地面向空间发散的少,短期内气温还会继续下降。所以,冬至也是寒冷的开始。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所以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也表明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
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的。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也有称做"添岁"、"亚岁"。而冬至这一天,被称为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冬至节时,皇帝要举行郊祭,百官放假,次日吉服朝贺。魏晋以冬至贺仪"亚以岁朝",并有臣子向皇上敬献鞋袜的礼仪,表示迎福践长。以后各代,也都对冬至节高度重视。隋炀帝更有一首诗叫《冬至日乾阳殿受朝》,自称"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而民间过冬至节,则更显出一番热闹。冬至的这三天,庆贺如同春节。民间三日歇市,学生放假,读书人相互赠送祝贺卡片,亲朋之间也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画"消寒图"、"九九图"等,称为"消寒会"。
自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还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有"过了冬,一天长一葱"的说法。冬至后的女红,也是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由来吧。民间还有赠鞋、赠帽的习惯。其实,溯其源也是古意深浓。《中华古今注》上就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之说。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这个习俗也主要体现在了孩童身上。过去,鞋帽上大多是手工刺绣。男孩子的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女孩子的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集币购买,形式也紧跟时代的潮流。而每到冬至,大人们会抱上小孩去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有些地方的农家儿童则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称为"看冬"。 
山东其他地区还有冬至日学生拜老师、晚辈拜长辈、农家祭祖的习俗。临沂的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会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崂山县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则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人民会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邹城地区的人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日照民间则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即墨地区的人民会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来年冬天的寒暖,民谣有"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的记载。关于冬至的谚语还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就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等等。
冬至的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冬至时北方地区吃饺子、馄饨,山西山区吃黍米糕,晋南地区喝油菜米汤。苏南地区吃大葱炒豆腐,南方地区吃米团、长线面,广西地区吃豆腐包。有些地方在这一天会"晒冬米":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另外据说羊肉炖萝卜是皇家御膳冬至的首选菜肴。 
在江南,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杭州人在冬至喜吃年糕,图个年年长高的吉利。每逢冬至,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人们还把冬至吃剩的鱼头和鱼尾放在米缸里过夜,隔天再取出来吃,说是"吃剩有余"。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汤圆,也是南方冬至必备的食品。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圆"或"冬节丸"。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潮汕民谚:冬节丸,一食就过年。台湾民谚:冬至圆仔呷落加一岁。冬节的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至圆分成红、白两种,还会捏一些小动物或小巧玲珑的玩具,如做成猪头、猪脚,还有荔枝、桃、香蕉,象征兴旺吉祥。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若只剩两粒,代表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若只剩下一颗,则代表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冬至前还是台湾渔民捕捉乌鱼的好时机,冬至有丰富的渔获时,渔民还会制作"乌鱼子",欢庆冬至。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在北方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 "冬至节吃饺子"、"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的谚语。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鲁北、鲁东南地区,不论贫富,冬至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 "饺儿"谐音"胶耳",吃饺子可以不冻耳朵。河南还有冬至吃"捏冻耳朵"的习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看见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他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为了感念张仲景,每逢冬至,人们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做着吃,形成了"捏冻耳朵"的习俗。后来"娇耳"又被传称为"饺子"或"扁食"。
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在冬至蒸冬的习俗。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临沂有些地区会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等地则蒸饽饽。还有一些地区的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据说蒸了冬,来年扬场时就有风起,农民们就可以少用一些气力。古代蒸冬还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就是阳气上升了。
从冬至开始就是"入九",人们往往会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冬练三九"所说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这八十一天的过程,古人称为"复阳"的过程,即阳气逐渐回复,慢慢变暖。
正如杜甫诗中所写的: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来时,春天也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