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成佛的四种魔和六种破魔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09:26
 2500年前,佛在印度王舍城耆阇崛山的大塔中,正在为弟子开示究竟的佛法,法会进行中海慧菩萨问佛:尊敬的导师请问,菩萨怎样做才能坏一切魔和他的伴党?  

佛说:菩萨如果能不求一切法,那时则能破坏魔众,菩萨不追求一切的境界和因缘。(注: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障碍菩提的四种魔: ­

  善男子,要知道魔有四种,

      第一种是阴魔(注:阴魔即五阴:色受想行识,五阴能毒害众生的佛性,所以称之为魔。) ­

  第二种是烦恼魔。(注:烦恼能恼乱身心,障碍菩提,故名为魔。) ­

  第三种是死魔(注:死亡使人在这一生中无法再继续修行佛法,所以称死为魔。) ­

  第四种是天魔。(注:天魔:又称天子魔、魔天、魔王为欲界顶上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主,不喜众生出离三界,故对佛及修道者作种种扰乱,名波旬。)­

  下面观实相 破魔:  ­

  善男子,如果能观一切法如同幻相,这个人则能够破坏阴魔。 ­

  如果见一切法皆是空相,这个人则能够破坏烦恼魔。 ­

  如果见一切法不生不灭,这个人则能破坏死魔。 ­

  如果根除骄慢则能够破坏天魔。­

  下面用四谛法(苦、集、灭、道)破魔:  ­

  还有善男子,如果知道“苦”则能破坏阴魔(注:苦谛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如三苦、五取蕴苦、八苦等。) ­

  如果远离“集”则破坏烦恼魔。(注:集:招聚之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所以称为集。)­

  如果证悟“寂灭”则能破坏死魔。 ­

  如果修“道”则能破坏天魔。­

  下面用:苦、空、无常、无我的方法破魔:  ­

  还有善男子,如果能见到由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皆是“苦”则能破坏阴魔。 ­

  如果能见到一切法真实“无常”则能破坏烦恼魔。(注:无常:世间一切有为法皆生灭迁流而不常住) ­

  如果能见到一切法真实“无我”则能坏死魔。 ­

  如果能见到一切法“寂静涅盘”则能坏天魔。 ­

  下面用六度波罗蜜心法来破魔: ­

  (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 ­

  一布施: ­

  还有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对这个身没有贪执,舍去这个身而行布施,布施时回向菩提,则能破坏阴魔。­

  布施时远离悭贪的心则能够破坏烦恼魔。 ­

  如果观财物乃至一切皆无常则能够坏死魔。 ­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原故而修慈悲的布施则能够坏天魔。 ­

  二持戒: ­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不因为有“我见”而受持清净的戒律则能够破坏阴魔。如果有菩萨不因为有“贪”而受持清净的戒律则能破坏烦恼魔。如果为了远离生死的过失而受持清净的戒律则能坏死魔。如果能发心令毁禁戒律的人,都能受持清净的戒律而受持净戒则能坏天魔。 ­

  三忍辱: ­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不见 “我”修忍辱,而修于忍辱则能破坏阴魔。不见 “众生相”而修忍辱则能破坏烦恼魔。不见“生死”则能破坏死魔。不见“菩提”则破坏天魔。­

  四精进: ­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勤修精进,他的身寂静则能够破坏阴魔。勤行精进他的心寂静则能够坏烦恼魔。勤行精进观一切法无生则能够破坏死魔。勤行精进为了调伏一切众生令他们出离生死则能够破坏天魔。 ­

  五禅定: ­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不为这个五阴具足的身体而修集禅定则能够破坏阴魔。不执着于三界十八界处而修集禅定则能破坏烦恼魔。不执着入处修集禅定则能够破坏死魔。所有一切善回向于菩提则能坏天魔。 ­

  六智慧: ­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知道五阴的智慧方便则能够坏阴魔。知道三界十八界的智慧方便坏烦恼魔。知道入的智慧方便则能够破坏死魔。以如是等种种智慧方便回向菩提则能够破坏天魔。 ­

  空、无相、无愿法门破魔:­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观一切法都是“空相”则能够破坏阴魔。­

  观一切法皆是“无相”则能够破坏烦恼魔。观一切法皆是无愿则能够破坏死魔。具足如是三法而回向菩提则能够破坏天魔。 ­

  正观四念处:身、受、心及法 破魔:­

  还有善男子,如果有菩萨观身以及身处,不觉不着则能够破坏阴魔。观感受和感受处不觉不着则能够破坏烦恼魔。观心及心处不觉不着则能够破坏死魔。观一切法及法处不觉不着则能够破坏天魔。 如果能够作如是的观法终不会退失菩提心,这个人则能够坏破四魔。­

  善男子,如果有执着于“我相”的人,则会增长魔事.­ 魔业佛业之分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八 ­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蕴魔,生诸取故;烦恼魔,恒杂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舍生处故;天魔,自憍纵故;善根魔,恒执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识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懈怠心,魔所摄持;志乐狭劣,魔所摄持;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受一非余,魔所摄持;不发大愿,魔所摄持;乐处寂灭,断除烦恼,魔所摄持;永断生死,魔所摄持;舍菩萨行,魔所摄持;不化众生,魔所摄持;疑谤正法,魔所摄持。是为十。 ­

­

   “若诸菩萨能弃舍此魔所摄持,则得十种佛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初始能发菩提之心,佛所摄持;于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佛所摄持;觉诸魔事,悉能远离,佛所摄持;闻诸波罗蜜,如说修行,佛所摄持;知生死苦而不厌恶,佛所摄持;观甚深法,得无量果,佛所摄持;为诸众生说二乘法,而不证取彼乘解脱,佛所摄持;乐观无为法而不住其中,于有为、无为不生二想,佛所摄持;至无生处而现受生,佛所摄持;虽证得一切智,而起菩萨行,不断菩萨种,佛所摄持。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诸佛无上摄持力。 ­

­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缘经》中,释迦牟尼佛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世界的因果原则,是“行苦苦报,行乐乐报”。就是说我们如果行快乐之事,那么就会有快乐的果报,如果行痛苦之事,那么就会有痛苦的果报。修行也是一样。很多人认为修行是苦的,修行是需要受苦的,需要有痛苦的过程。其实这是误解了修行。如果我们行的是苦,得的也会是苦。 而不会是别的什么。

世尊又说:夫人祸福。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心念苦乐。受报亦尔。如人饿死。则作饿鬼。苦恼死者。受苦恼报。欢喜死者。受欢喜报。安隐快乐。果报亦尔。汝今云何。于苦恼中。求欲灭罪。望善报也。幸可不须。于理不通。

人的福祸都是由心而起,心想念善,那么受报也善,心想念恶,那么受报也是恶报。’饿死的人会会作饿鬼,苦恼死的人,会受苦恼的报应。而欢喜死的人则会受到欢喜报。十分快乐。如果想从痛苦来换取罪业的灭除,希望得到好的报应,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道理十分明白。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佛法有这么多的戒律,还要有种种修行的方法。修持起来免为其难,苦死了。这是怎么会事呢。

其中有两个方面我们需要知道:

1 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快乐,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快乐。世间人把,拥有财富,女色,名利,等等看做是快乐的事情,但是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相反执著于此,还会带来诸多的痛苦,烦恼。有了财富,不免要担心被劫夺,担心失去,而且希望能够更多,费尽心机,奔波劳顿。所受的果报也自然是不好的果报。

我们平时被习气所支配,杀生,偷盗,邪淫,妄语 ,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十恶业无不是让我们痛苦烦恼的罪魁祸首。修行就是去掉这些恶行,恶念,恶语。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制定戒律,不是限制我们,而是保护我们,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不受恶报。这是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根本办法。并不是我们受到了限制,受到了痛苦,就会有所补偿。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所以修行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受苦。应该说是一种追求幸福的正确方法。

2 修行还有种种方法,比如持咒,念诵佛菩萨的名号,诵经,禅定等等,这些方法无一不是为了让我们的身口意能够摆脱业障习气的困扰。所以这个过程,也不是为了受苦而作,受苦不是目的。

修行其实应该说是照顾我们自己的最好方法。

在《大般涅槃经》中讲到:善男子。菩萨见所持戒牢固不动心无悔恨。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是名菩萨所知见觉非世间也

当我们持戒修行,心无悔恨,悦乐欢喜的时候修行便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内心自然安详、如金刚般不为所动,厌离生死,趣向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