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张文魁的收入分配改革就是让国企职工换身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2:07


收入分配改革的唯一出路就是让国企职工换身份?  

  

最近不断的 “拜读”专家学者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论,那些大论就一个感觉:选择性的眼盲。参与制度分配改革的全国人大财经委、民盟中央、国家发改委三套人马,拿出三套方案。三套人马、三套方案还都难能可贵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在是不容易啊。三套方案均直指“要害”—解决垄断国企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今天看到凤凰网的一则报道,说得就更明白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先生认为对于垄断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对国企职工进行身份制度改革。”所谓身份制度改革,即把国有企业职工首先要变成接受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市场人”,变成能够在劳动力市场进行灵活配置的劳动力,这样就可以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行情,确定工资。张文魁先生说:“这项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做过,通过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方式,对职工进行身份的置换。近些年这方面的改革探索不多,主要原因一是改革成本很大,原先1990年代给3万元经济补偿,2003年以来,因为国企状况较好,员工收入也上来了,现在给30万,国企员工都不一定接受;二是当前强调和谐,这一改革牵涉利益众多,谁动谁就是捅马蜂窝。”  

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这项改革”,相信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许多被国企改制下岗的职工,也就是张文魁先生说的:对职工进行身份的置换,他们被置换后,许许多多就成了张文魁先生所言的““市场人、劳务工”。劳务工的待遇如何,不妨看看富士康和本田的工人,前者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连跳了十多个年轻的生命,本田的工人发动罢工来抗议过低的薪酬,这个就是张文魁先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合理的市场化的劳务工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私营企业老板对工人残酷的剥削、榨取剩余价值是达到自己敛财暴富的手段,可参与收入分配改革的“良心”们却自动绕过这个硬伤,指鹿为马的说收入分配不公是国企职工造成的。张文魁先生说的更是匪夷所思,干脆就让国企职工换身份,通通都成劳务工,那些福利劳保通通的都没有,加班还想按照《劳动法》有200%到300%加班工资?还想按照《劳动法》要带薪假期?市场化了,不好干,马上就让你卷铺盖走人。          

收入分配不公这个议题的主题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专家学者们很有见地的把这个患不均变成了,私企与国企相比,国企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所以国企收入应该下来,福利不许再搞。这样私企的就不会攀比国企的,也就不再闹事了,老板们的以后可能会遇到的罢工的压力也就微乎其微了。  

很奇怪的一个观点是,专家学者们为何不研究增加私企工人的收入,却异口同声的合唱要压减国有企业的收入。目的何在?是这些专家学者们特别有同情心?特别的体谅私企老板的创业艰难守业的不容易,还是物伤其类?学者专家们本身也是企业家老板,因此为自己的切身利益鼓舌呐喊?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不都有相当的数量的老板在座嘛。这些“良心”们实在是代表着极少数的有着极大话语权的优秀的群体的。  

收入分配改革到这里,基本上已经初见端睨了,说是收入分配改革,实际上是准备要了国企职工的“命”,也就是砸铁饭碗,改制,拿张文魁先生的话说:换个身份。  

这个改革会不会来?这还真说不准,官媒们、网媒们、纸媒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了:全民大讨论收入分配问题,全民的概念意思就是参与的人那个人山人海,万众喧哗,似乎全民都有那个意思国企职工是收入分配里拿得最多的。这全民的概念是怎么来的,无从知晓,反正俺就没被允许说上一句半句,俺周围的同事朋友也没见着有谁被邀请了参与讨论。虽然俺周围的人基本没谁能有幸参与讨论的,但丝毫不妨碍媒体言辞确凿的说:全民大讨论。  

因此俺看这个剩下的不多的国企职工将要面临的换身份的可能还是存在的,这个可能的到来也许会很快,张文魁先生说了对于国企职工的换身份这个事“我们也很着急” 这个我们是谁,大约不离那些参与改革收入分配的学者专家们吧,其次张文魁先生说:“越往后拖,改革成本越大。如果国家不去强推,只是和风细雨的政策,大家就不愿意去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改得越早,代价越小,这是有道理的,90年代初砸三铁的时候,那还不顺顺当当的?没等“全民”反应过来,“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一夜之间就姓了“私”了,国有企业的主人们一夜之间就下了岗了,成了无业的“老青年”了,最近几年,工人们觉醒过来了,知道捍卫自己的权利了,于是通钢就有敬业的经理为了改制这个千秋伟业,被已经“换身份”成立的工人们给牺牲了,代价是严重的,所以晚改不如早改。  

其次得上手段,不能和风细雨,得来硬的。砸字最能体现改制的雷厉风行,国企职工为了收入改革的顺利推行,仍需再次做出牺牲,彻底的退出舞台直至成为历史,才有可能不在学者专家的舌尖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