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张力中前行——谈“文化自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7:53

 

本报记者 刘文嘉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25日   01 版)

    孔子与耶稣,相距五百年,分属东西方,却有着殊途同归般的文化关切。不久前,一场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对话”,在孔子的诞生地尼山举行,在十多个国家七十多位学者间纵深展开。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相遇,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在一个以“全球化”为核心语汇的时代,文化交流变得相当迫切。无论“孔子”还是“耶稣”,都面对着“人类共通的需要”,都思考着大视野下自身文化繁荣发展的路径。迅猛发展的技术搭建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提供了一整套用于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而世界经济发展正创造着一个规模巨大、内容丰富的全球性文化市场。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域的人们可能关注同一场球赛,使用同一款电子阅读器,穿同一种品牌的服装,喝同一种软饮料。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竞争,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文化的竞争和较量。把文化做大做强,实现文化自强,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影响国力与国家形象的实在内容。

    1966年,民主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出版了新德文版《德意志意识形态》,22年后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才在中国出版;而现在,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研究编辑工作,已经开始由欧洲转向亚洲,中国学者获得了国际同行热情的邀约。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文化流动所覆盖的区域与达到的频率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而东西方社会对科技、知识、艺术、学术的掌握和认知,也显示出了空前的共时性。

    一个全球文化的时代提示我们,民族文化要自强,需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需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大世界保持思想和知识上的持续对话,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超越他人时引潮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目前正面临着一系列文化发展的课题——形成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合格的文化发展人才、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等等。这些具体路径既要摸索,也要借鉴。既要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也要保持视野的国际性和时代性。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与时俱进的革新,是在大格局下对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摸索,是把世界“历时性”积淀的文化资源进行当代“共时性”消化,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塑造本民族的现代文化;我们所进行的文化创新,是对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以此来优化民族文化机体。所以,襟怀阔大,雅量高致,博采众长,提高自我,这既是一个文明古国的优雅态度,也是一个文化强国的积极姿态。

    时代也在提醒我们,文化要自强,关键在于凝练民族文化的灵魂——形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存养民族文化的个性。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这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在世界文化的图景中找到自身定位、赢得诚恳尊重的基本点。我们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就是取决于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们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尼山论坛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一纸贺信,再次向我们点明了这个道理:“今天的世界正承受着许多动荡的煎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智慧和对和谐的追求是富有教益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向我们提示了形成文化核心价值,涵养民族文化个性的重要性。因而,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地位,要积极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全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走文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光大延续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这既是为中华文化的自强,也是在为一个多样性的世界贡献力量。

    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最终还是要落脚在实现文化自强上。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文化自强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曲阜东南,海拔340余米的山脉五峰连峙,惟中峰称尼山。这就像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隐喻:既要与五洲文化连成一脉,又要苏世独立。“时代”与“民族”、“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正摆在我们面前,唯有理解它、掌握它、运用它,才能促使我们的文化在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张力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