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南大门----诏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16:58
福建南大门概况

      政区位置  地处福建省最南端,闽粤两省交界处。东接云霄县,东南临诏安湾,西邻广东饶平县,北接平和县,素称“福建南大门”和“漳南第一关”。
政区沿革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怀恩县。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批准建县,取“南诏安靖”之义,命名为诏安县,至今有478年历史。
政区划分  全县有16个乡镇(区),一个省级综合工业园区,231个行政村(社区)。县城所在地南诏镇,人口6.8万人,城区面积10.2平方公里。
政区人口面积  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60万人,总面积1285.2平方公里。
政区自然特征  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全县有浅海、平原、丘陵、山地四种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山地面积117.5万亩,耕地面积26.5万亩。海岸线长63.5公里,海域面积180平方公里,海滩滩涂面积1.79万亩,可供开发的浅海及滩涂面积20.3万亩。年平均气温21.3℃,一年无霜期 360天以上,年降雨量1581毫米。
政区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花岗岩、钨、钛、高岭土、稀土、墨绿色石材等十多种。沿海锆英石等矿砂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4.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156处,已装机2.7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7791万千瓦时。
政情概况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9.46亿元,增长14%;工业总产57.7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28亿元,分别增长27.7%和38.1%;农业总产值38.24亿元,增长6.6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8.3:30.3:31.4;财政总收入2.2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64亿元,分别比增30.3%和3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6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7.1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63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7.3元。
农业生产  诏安是福建省农业大县之一, 素有“闽南大温室”之称,适合发展热带、亚热带的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现已建立了粮食、水果、茶叶、水产、蘑菇、蔬菜、禽畜七大产值上亿元的生产基地,形成了青梅、水产、蔬菜、八仙茶、灰鹅等五大产业。全县耕地面积33.1万亩,粮食总产量13.29万吨。水果种植总面积38.05万亩,产量11.76万吨,主要有青梅、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几十种。其中,青梅种植面积12.48万亩,产量达4.29万吨,是全省最大的青梅生产基地。“诏安红星青梅”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红星青梅”标准已获国家原产地认证和省级地方质量标准认证,2001年诏安被国家林业部评为“中国青梅之乡”。荔枝种植面积11.68万亩,产量近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6.38万亩,产量26.37万吨。2007年末茶叶种植面积2.82万亩,产量4921吨。畜牧业主要以灰鹅养殖为主,2007年全县灰鹅出栏量115.8万只。水产品主要有鳗鱼、对虾、花蛤、青蟹等,全县建立了对虾、欧鳗、灯光围捕、牡蛎吊养四大产值上亿元的生产基地,2007年全县海产品产量24.8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68万吨。
工业生产  2007年全部工业总产值57.7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39.28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4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5家,比2006年净增4家。全县形成以安邦食品、海利食品、东瀚烤鳗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规模企业集群和以永君制衣、集讯织造等企业为龙头的纺织服装规模企业集群,两大产业集群共有规模工业企业69家,产值25.2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产值的64.1%。主要行业有食品、轻纺、服装、建材、电子、机械、电力、化工、包装、印刷、造纸等,主要产品有烤鳗、蜜饯、饮料、光碟、药品、服装、日用陶瓷等。名牌产品有“红星青梅”、“樱花牌”烤鳗、“玉琦峰”八仙茶等,2007年新增“QS”认证企业12家,总数达到24家,烤鳗、蜜饯、服装、花岗岩石板材、工艺品等10多种产品远销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商贸金融  全县现有销售企业376家,个体工商户2738户,形成了以五厂区商业街、美食街、文化古街、南诏市场、城顶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为龙头,众多城乡商业网点为辐射的市场网络。全县现有近10万人在广东各地从事销售、服装、玩具、建筑、餐饮、维修、旅游等行业。2007年出口贸易额达7176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3亿元。
旅游业  诏安依山傍海,文化艺术独特,拥有以山海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古文化、古建筑、民俗风情为主的人文景观,主要景区景点有乌山、九侯山、汾水关、点灯山、梅岭半岛滨海旅游区、悬钟城、铁湖港、烟墩山、南门“关帝庙”、城州岛、腊屿祥麟塔等,其中乌山已经被国家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九侯山为省级风景区。
社会事业  诏安文风炽盛,习画成风,渊源古远的诏安历史造就了根深叶茂的丹诏书画艺术。从唐代的钟绍京到清代的谢王官樵、沈古松、汪志周,延至当代的沈福文、沈柔坚、林林、沈耀初,历代名家辈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诏安画派。现县内有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闽粤边界文化交流中心、诏安书画院等文化设施,93年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潮剧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本县设有省艺术学校潮剧班。全县现有中学26所,其中初级中学18所,高中校8所;全县中心小学17所,小学206所,在校中小学生8万多人。有特教学校2所,机关干校、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各1所,幼儿园226所。1997年“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通过了国家科委验收,98年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2004年获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2006年顺利通过复核。体育设施有全市最大的县级室内体育馆,篮球、乒乓球是我县传统运动项目,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2006年“医疗卫生动员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38人,病床位近500张,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条件改善,突发病处理能力增强。2007年计生工作基本实现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人口与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政策环境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的决定》、《关于外地来诏投资引荐成功者的奖励办法》、《诏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鼓励诏籍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执行新办工业项目“一年试产”的规定,实行出口退税、贷款贴息、用电用水用地价格优惠等各项政策。发挥企业项目服务中心作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坚持代理代办制、检查报批制,收费审查制和企业评议部门制度。
基础设施  沈海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及建设中的厦深铁路横贯东西,省道诏平线贯穿南北,高速公路至汕头约68公里,至厦门180公里,距福州、深圳等地约400公里,形成了以漳诏高速、国道、省道为主,以县道、乡村公路为辅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梅岭镇宫口港并入东山国家一级渔港,赤石湾一级渔港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设有500吨泊位的码头两个,海道至厦门103海里。2007年,全县供电量2.51亿千瓦时,其中向省网购电1.62亿千瓦时。集防洪、发电、灌溉为一体的龙潭水利枢纽工程装机容量1.26万千瓦。亚湖水库供水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向县城及梅岭半岛等供水,年供水量可达1825万吨。电信大楼、移动通信大楼、广电中心大楼等构成了强大的通信网络,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51.7部。




   诏安县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一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属闽越族建立的诸侯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后属南海郡,汉属南海国、南海郡;魏、晋时期,汉族人民数次南迁,多民族聚居境内,隶属变更频繁。延至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朝廷之命开拓闽南,畲民外迁,中原子弟兵屯垦落籍诏地,基本形成汉民族聚居地。唐垂拱二年(686年),诏地属漳州府怀恩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撤怀恩县并入漳浦县,诏地为漳浦南诏保。宋称南诏场。元设南诏屯田万户府。至明嘉靖九年(1530年),诏地复从漳浦析出置县,取“南诏安靖”之义,定名为诏安县。明万历三年(1575年)南澳岛之云澳、青澳割属诏邑。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割漳浦六都之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归诏安管辖。清嘉庆三年(1798年),割诏安四都余甘岭以东26个村归云霄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从诏析出云澳、青澳,连同广东饶平划出深澳、隆澳,合置南澳县隶属广东省。民国5年,析诏安五都六都地置东山县。1952年2月,析四都大山产岛归东山县。1956年8月,平和县上洋村割属诏安县;同年9月,析竹港、峰外二乡归云霄县。新中国成立后,诏安县先后隶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龙溪专区、漳州市。置县后,历代县署均设在南诏镇,距漳州142公里、距福州479公里,居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南诏镇素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