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学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5:07
利用教学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者:喻后敏    文章来源:成都航天中学    点击数:491    更新时间:2009-5-20一、问题提出

  2008年,我区我校全力推进利用教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到近一学期之际,我根据高中历史组实施教学案教学的情况对这个教学模式进行理性思考总结。同时,利用教学案教学也是我组区级课题——高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重要部分。我们实际已经编辑有从新课到专题复习的完整的一套质量很高、已经为学校高考所证明了是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案,这次总结的目的在于,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好这套教学案,并为修改这套教学案作准备。

  二、用教学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和操作中的问题

  1、使用教学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用教学案能极大提高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近些年,我校高中历史学科发展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在用教学案进行教学的年级成绩十分突出尤其08级文科应届都在学生基础大不如区同类学校的基础上,因为使用教学案在高二时历史成绩就跃居全区第一,并持续到高考前的所有成都市统考都保持了优势。就具体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案设计时能够引入足够的教育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比如,通过主干知识填空、多角度问题的设置、学生自主提问与归纳整理等。

  可以节约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用教学案极大的减少了学生机械记笔记的时间,也减少了教师讲课的时间,更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规范训练和及时记忆所学内容,从而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成倍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以完整的形成和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与体系。由骨干教师设计的教学案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出完整的识结构与体系,这对于综合程度最高的历史学科而言,意义重大。如,我们以高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下册第一章的第2和第4节为例,经过加工,课本上共12页的内容可以整合为逻辑严密的一个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怎样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重新走向高潮的?其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革命根据地?革命在发展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是如何挽救的?

  (1)重新走向高潮

  A武装起义 B八七会议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E1930年夏,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

  (2)巩固革命根据地

  A建立政权 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 D反“围剿”斗争

  E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挫折

  A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B 长征初期的重大挫折

  (4)挽救

  A遵义会议 B红军长征胜利及其意义

  这样整理后,极大的简化了知识点,又以问题为中心给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十分利于学生形成历史学科基本的学习和思维方法。

  可以深化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的学生层次差异大,骨干教师设计的教学案可以充分考虑到各类学生的需要,把学生必须具备的和优生应该具备的都整合到教学案上,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真正作到因材施教。

  可以及时检测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案设计应该同时包括了练习题目、基础知识自主整合、教材解析、深化归纳等内容,既有利于我们在课上就及时训练,根据训练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又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的深浅,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可以促进教师转换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案设计中,我们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一、课前预习(主干知识填空)

  二、考纲要点

  三、重点问题整合:

  四、教材解析(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五、主干知识小结(同学们自己整理)

  六、学生自我总结、反思与笔记整理

  七、单元总结

  八、经典试题解析

  九、练习检测

  这些问题部分设计中,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整理的空间,教师重在完成对教材整合、解读、深化等学生能力不及的问题,但就是这部分内容也要留足思考空间,通过这样的安排,把教师的“教”改变为重学生的“学”,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2、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编写使用教学案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教学案编写中个人与备课组形成合力不足。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分章节各自备课,组内研究不足,有分工,没有合作,教学案的质量无法保证,尤其没有经历高三教学的青年教师编写的部分;二是骨干教师备课,全组使用。这可以保证质量,但教学案的层次区分不好,尤其重点班和普通班兼顾不好,而且其他教师如果长期不动手参与编写,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会逐渐下降。

  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案和课本的结合使用方面仍然缺乏技巧。部分教师使用教学案时没有处理好与课本使用的关系,要么只用课本,要么只用教学案,脱离课本。这样不符合教学案编写的本意,而且无法真正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案编写的质量存在问题:包含质、量。目前,我们在教学案编写中出现了过于求全求多、抄袭的多,自己研究的不足、结构不合理、内容不精炼、作业设计层次不分明和训练目的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学法引导以及基础知识落实的手段与方法不足等问题。

  教学案编写中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照顾不周。教学案的优点是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但目前,由于普遍缺乏编写经验,出现了一个教学案用于各个层次的班级的情况,没有照顾到各个班级学生水平差异大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不适应。

  教学案使用中学生负担有加重的倾向。使用教学案后,应该取消订购教学辅助资料,目前是学生既要完成课本作业,又要完成教学案上的作业,还要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作业,使学生忙于题海中,学习效率反而下降。

  三、教学案编写中的原则

  要解决以上问题,在此我提出教学案编写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对教材的科学解读的原则。

  教学案编写的质量和对提升教学效率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编写者对于教材的科学解读,为此,我认为应作如下努力:

  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把教材上学术性的材料要改造为教育性和教学性的材料。我们使用的教材都是专家的研究成果,离学生的知识实际有较大的距离,我们编写教学案就是要把教材上那些学术性的材料要改造为符合我们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教育性和教学性的材料,在课本学术性材料和学生最近思维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形成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一个材料。这一点上,骨干教师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其次,是对教材解读的具体方面:

  对教材学科思想的解读。就历史而言,学科思想主要有:对社会来说你是学科具有“资政治世”的功能;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公民教育,为着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对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于“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即历史解读服务和服从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目前最大的现实是实现现代化,所以必须引导学生经过历史学习,认识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经验、教训。通过对历史学科思想的解读,可以指导我们对单元和专题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简化,使我们的讲课能以问题为中心系统展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也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课本的整体的主题解读。我们高**五本书,经过解读教材,可以形成五个主题:中国古代史一个主题即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国近现代史有三个主题即1840-1919年是中国近代化的兴起与初步发展、1919-1949年是**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历程、1949至今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世界近现代史有两个主题即近代历史是讲资本主义从兴起到形成世界体系的历程、现代史是以国际关系演变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就能始终以历史主题来“串”起分散的历史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章节主题的的解读。科学地对章节主题的解读可以大大简化学生学习的内容。如以高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下册第二章为例,本章主题应该是讲述以**为主的全国各种政治力量如何进行抗战并为中国战后作规划的。经过加工,整个章节的主干知识可以简化为:

  **推动抗战胜利和规划中国未来

  (1)**推动抗战胜利

  1)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抗日通电 庐山谈话 自卫宣言

  红军改编 公布宣言

  2)正面战场配合***军作战

  平型关大捷 奇袭阳明堡 雁门关伏击战

  3)探索抗战道路

  A洛川会议 B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C《论持久战》发表

  4)坚持敌后抗日,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

  A政治 “三三制”政权

  B思想 整风运动

  C经济 a“双交双减”政策 b大生产运动

  D军事 a百团大战 b方针“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形式的运动战” c反攻作战

  5)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

  A“三三制”政权

  B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C打退第一次**高潮(抗战、团结、进步)

  D妥善处理皖南事变

  6)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规划中国未来——**七大

  背景:(两个战争将胜)

  内容:《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国家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本节课知识结构的解读。一节课应该有一个小的主题,对应的要形成一个简要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对学习和思维方法的解读。不同的学科和同学科不同内容学习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在教学案编写中要规划怎样进行学法引导和应该有哪些思维方法,如果是试题讲评的教学案,要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关注答案本身。这种学习和思维方法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是有用的,学生会认为它们意义重要。有过这样的解读,会成倍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布兰尼认为学生有效学习的条件之一是“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者本身有意义,则学习成效越高。”

  对教材做深入的生命化的解读。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但目前,中学生对于生命的尊重严重不够,我国15-49岁的人非正常死亡最大的原因是自杀,而教师职业本来就应该是“生命的完善者”。新基础教育试验的核心思想也是生命化教育,所以历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首先就要承担起生命教育的任务,在丰富的历史资料中处处都有生命教育的故事。我们必须在教学的同时不忘记教育,大力推动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生命,我们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的工作,完善我们的职业人生。那么,怎样对教材作生命化的解读呢?山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齐健教授在《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也提出“历史是有生命的”。认为我们的历史课堂缺失了“人”、“情”、“魂”。他提出:重构课堂:让历史教学“活”起来!并认为历史课堂应该是“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从而树立生命课堂观。这对于我们对教材作生命化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对教材做生成性的解读。这里的生成性包括了教材之外,我们在以往教学中如辅导学生、课堂抽问等形成的生成性内容也要及时纳入进教学案中。以后教学中生成性的内容在下次修改教学案时要补充进去。

  2、编写中教学案的难度深浅和内容量适度的原则。

  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强调教学案编写尽可能符合我们学生实际需要和水平,减轻而不是加重学生的负担。要同时考虑优生和普通学生的需要,但注意设计中要区分好,让层次差异大的不同学生有选择的空间。

  3、编写中始终要坚持“创设情景,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的原则。

  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感情的鲜活的生命体,我们的教学案编写要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自主发现学习,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从而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内化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编写中处理好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与普通老师作用的关系的原则。

  骨干教师在教学案编写中不仅仅是亲自动手,更应该全力指导把关,通过教学案编写培养青年教师,提升组内普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青年老师要主动参与编写,虚心接受骨干教师的意见,不断修改,力争在教学案编写中获得自己专业成长的经验。

  四、用教学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教学案与课本的关系。

  教学案应该源于课本,但不能脱离课本去用它。教学案应该比课本更加接近我们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更加符合我们学生的需要。所以,课本的东西必须要讲清,教学案要与课本结合使用,尤其对课本简化、深化的地方要由教学案去弥补课本的不足。

  2、教学案与教辅资料的关系。

  原则上教辅资料有的不写入教学案中,如果可能,编写了教学案,就不再订针对性不足的教辅资料。

  3、教学案使用中教师个人和备课组的关系。

  教学案是备课组集集体智慧形成,教师个人应积极参与研究与编写,提出修改意见,尤其对于自己分工以外的部分同样要精心研究。

  4、教学案使用中教师个人如何个性化的问题。

  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把集体成果转化为个体能够把握的材料以利于教学。二次备课中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对教学案进行调整、补充,加入符合班级特点的资料和自己的个体经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案,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班级学生的要求。

  5、教师教学中如何使用教学案的问题。

要克服目前存在的讲完课本后在用很少时间让学生翻阅一下教学案的情况,要二次备课中设计好教学流程,始终把课本与教学案有机结合使用。让教学案真正发挥简化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