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重组明年进入高潮(附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4:44

军工板块1125日再度发力,上涨3.77%,列各板块涨幅首位。航天晨光、西仪股份、长春一东率先涨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北斗星发射等因素外,这与市场预期军工行业未来一年内将进入重组高潮期有关。

 

资产注入高峰

 

军工板块上涨的主要动力在于资产重组。成飞集成76日公告定向增发预案,募集资金用于增资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随后,成飞集成股价一路狂奔,两个月后触及52.29元,增长近5倍。

 

成飞集成资产注入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资产整合的一环。中航工业集团于200811月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组整合,首先将旗下业务分成中航防务分公司、中航飞机公司、中航通用航空公司等十多个专业板块。随后,中航集团2009年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到2014年实现集团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

 

2010年,中航工业集团密集启动了ST昌河、成发科技、成飞集成、航空动力、洪都航空、中航重机、中航精机的资本运作,除了中航直升机公司外,所有航空制造类子公司全面启动了专业化整合和资产证券化。随着2011年的脚步日渐临近,可以预见,中航工业三年规划的最后一年内,中航将加快旗下资产整合的力度。

 

光大证券研究员陆洲预计,在中航工业大规模重组整合的示范效应下,兵器工业集团和航天两大集团的资产重组将加快。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将继中航工业之后进行大规模重组。2009年初,兵工集团提出按照“专业化、地域化、产研结合”的方针进行重组,计划到2011年把四个事业部下110多家成员单位重组为30多个专业化的子集团,并要打造10多个国家级领军企业。

 

此外,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上市公司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率也只有11%13%。各军工集团均拥有大量未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航天科技集团在有关文件中强调要加快资源重组,建设投融资平台,提升投融资能力和力度。而航天科工集团成立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办公室,资产重组整合步伐加快。

 

明年重组看点多

 

在央企整合中,军工行业是最后一块有待开垦和挖掘的热土。陆洲认为,随着军工行业重组深入,各军工集团的资产整合将各具看点。

 

以兵器集团为例,集团目前已完成了山东机器集团、晋西工业集团、沈阳东基集团、特种化工集团、石油化工集团、夜视集团、导航与控制集团等重组,确定了光电信息产业产研融合重组方案。

 

陆洲认为,随着石油化工和光电信息两大板块资产整合的基本结束,兵工集团下一步整合的重点就是重型装备和车辆板块。特别是车辆资产的整合,主要看点是北奔重汽借壳上市、北方重工集团整体上市、北方夜视集团借壳上市、北化股份增发注入资产等。兵器工业集团的重组明年将渐入佳境。

 

对旗下业务进行资产整合后,中航工业将面临第二次产业升级。陆洲预计,中航工业接下来将实施产业链整合与价值链整合。为达到专业化整合,中航工业将把非专业资产剥离出来,将各子公司的资产真正实现专业整合。

 

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两大集团2011年的重组重点将在原有基础上推进跨地区、跨单位的专业化整合。其中,航天科技集团的军品跟民品并没有单独分开,目前各院正趋向于将民品分离重组。在航天防务、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三大民品板块中,航天科工集团将重点支持上市公司发展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这两个军民结合的业务板块。

真伪军工股辨析 22只真正军工股投资价值分析

  A股市场中,有着一群独特的公司--军工股,尽管鲜有投资者了解这些公司的真实业务,但却不妨碍他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军工股。

  从军工企业公布的信息,人们很难了解它们的产品及核心技术,不清楚它们的客户,也不知道它们的供应商是谁,能够知晓的只有报表中的财务数字。

  但是,这里从不缺乏热情,只是太少有对军工股价值的冷静思考。

  军工股,在A股市场出现以来,一直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而我们此次所做的,就是试图让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能够看得更清楚一些。

  目前A股市场有60只军工概念股,我们的深入分析发现,只有22只个股具有真正能对业绩有所贡献的军工业务事实,它们才算真正的军工概念股,而其余的不过是徒有概念的伪军工股。

  谁是军工股

  军工,并不是能在监管部门中进行准确划分的行业,从目前市场的认知来看,这是对主营业务涉及国防军工领域的上市公司的统称。一般而言,这些上市公司都隶属于国防工业系统下的集团公司。

  目前,我国有十大军工集团,这十大军工集团旗下拥有55A股上市公司。尽管名为军工企业,但大多数公司都同时拥有军工和民用业务。比如,中航重机作为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旗舰企业,其包括了军民用关键基础件、重机系统集成以及新能源等业务;以航空发动机为主业的航空动力也拥有非军用的太阳能发动机业务;等等。

  目前,我国军工产业可分为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以及军事电子六个方向,这也构成了国防工业的子系统

  其中,航天系统主要指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电器、航天晨光、航天电子、航天机电、航天动力等13家公司。

  航空系统指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西飞国际、中航精机、中航光电等17家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也是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军工企业集团。

  兵器工业系统则包括中国兵装集团和中国兵工集团,两家集团旗下合计拥有15家上市公司。

  船舶系统,包括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两家集团分别拥有1家和3家上市公司,其中,风帆股份和中国重工隶属中船重工集团,广船国际、中国船舶和中船股份都属于船舶工业集团。

  核工业系统也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两家公司,其中,中核科技是核工业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核工业建设集团旗下则没有上市公司。

  在军工电子领域,有3家上市公司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它们是华东电脑、四创电子以及*ST高陶。

  22只真正军工股

  对于十大军工集团旗下的54家上市公司,再加上不属于十大工业集团的5家涉及军工业务的公司,目前A股市场共有59家军工概念股,《投资者报》研究部逐一分析它们的业务构成后发现,其中,有30家公司真正涉及军工业务,其余公司业务均为民用。

  但是,军工业务占比决定着军工概念的成色。

  进一步分析上述30家公司的军工业务,结果表明有6家公司的军工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90%,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对军工业务有很高的依赖性,它们是:中国卫星、西飞国际、钢研高纳、航天电器、中信海直以及哈飞股份。

  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公司被市场认定为军工概念股的公司,实际军工业务占比非常小,它们是:航天动力、成飞集成、北化股份、航天机电、中核科技、贵航股份、宝钛股份以及航天长峰。这些公司的特征是,军工业务占比都要低于10%,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非常有限。

  比如,中核科技,该公司一直被认为是军工概念的龙头企业,实际上公司产品多为民用,真正的军品部分仅占10%;再如宝钛股份,该公司的产品虽然也能为军工所用,但是公司产品几乎全部为民用,军品占比极少。

  由此,如果剔除上述军工业务占比很少的伪军工概念股,那么,目前A股市场中真正的军工股只有22只,它们是:中航重机、中国卫星、航空动力、西飞国际、钢研高纳、航天晨光、新华光、航天电器、航天电子、中国重工、中信海直、中航光电、成发科技、洪都航空、博云新材、中兵光电、轴研科技、哈飞股份、四创电子、西仪股份、航天通信、航天科技

  重组际遇

  另外,资产重组是军工概念股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事实也确实如此,近年来,我国军工集团围绕旗下上市公司展开了大量的资产重组行为。

  2007年,我国开始了军工股份制改革,军工资产上市进程明显加快。《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称,我国将推进军工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专业化重组,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整体改制上市。

  目前,我国军工行业的证券化率只有20%,整个国防工业仍有超过80%的资产未实现上市,这正是资产注入的预期所在。

  根据各大军工集团的公开信息,目前重组进程推进较快的有中航工业集团、兵工集团、兵装集团。

  其中,中航工业集团在2009年完成了母子公司体制建设,构建了16大业务板块,由此达到逐步实现整体上市的基础,根据公布的规划,到2011年,集团将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资产进入对应业务板块的上市公司,2013年前后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由于目前中航工业集团子公司资产注入进展离目标差距很远,因此未来一年内集团重组进展预计将会提速。

  而兵工集团的重组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将110多个成员单位重组为30多个专业子集团。由于2009年以来的重组行为进展并不顺利,因此未来一到两年内,集团的资产重组将会明显加快。

  兵装集团则是启动了民品业务的重组,在一到两年内,随着民品业务的重组完成,军工业务的重组也将次第展开。

  至于航天科工集团以及航天科技集团,由于航天系军工企业多设计高度机密的技术和产品,因此重组面临较大的难度。

  12只个股更有估值优势

  有国防支出稳定增长和军工集团大规模重组两大催化剂,那么,在22只真正的军工概念股中,哪些军工股具备估值优势呢?

  长期以来,军工概念股是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很多情形下,该板块的市场表现都脱离了用于衡量其他行业的正常估值模型。

  为此,我们尊重市场对该板块的长期估值水平,计算出各只军工概念股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并将当前市盈率与历史平均市盈率进行对比,用以衡量目前的估值水平。有一些公司在过去数年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大量历史市盈率为负值,失去真实意义,在此不纳入评估范围。

  根据计算结果,有中航重机、中国卫星等12只军工股目前的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市盈率,在这些公司中,有两家公司的当前市盈率低于40倍,且低于历史平均市盈率,这两家公司是中航重机和航天电器。

  中国重工:173亿资产重组将于8月中旬获批

  中国重工(601989.SH)是中国产品门类最丰富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716日,中国重工公布资产注入方案,拟向包括大股东中船重工集团在内7名对象发行股份购买大船重工、渤船重工和山船重工100%的股权及北船重工94.85%的股权。上述目标资产的评估值达到173亿元,此次重组规模史无前例,国资委特别由之前的备案制改成了核准制。"大约会在8月中旬,获得国资委的正式批文",中国重工董秘郭同军721日对《投资者报》表示。据了解,中国重工资产注入具体的进程是:争取在今年10月底前,获得证监会批准,而年底前完成资产过户。

  军船资产注入

  根据东方证券的分析,此次注资包括了中船重工集团绝大部分优质军工资产,方案堪称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工资产注入。通过这一方案,中国重工将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军民用造船企业和最大的军工上市公司。据了解,此次注入的大船重工和渤船重工是中国水面和水下唯一的定点核心军工企业,按照规定不允许全部进行证券化,因此是完成军民分线后启动的资产注入。除核心军船资产外,中船重工集团75%80%的造修船业务均将进入上市公司。由于军民用船制造的通用性很强,军船制造流程中,到船坞之前的制造业务全部被放入上市公司。对此,海通证券上调对中国重工的投资评级为"买入"6个月目标价9.22元,按资产收购后总股本91.51亿股计算,2010年动态PE20倍。市场担心的造修船业务低迷期也并未影响公司的业绩。"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国际主流船东,造船订单足够生产到2012年底,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撤单现象",中船重工集团总部资产重组部门负责人719日对《投资者报》表示,今年与去年相比,造船订单显著上升,截至目前,已经上升了70%~80%,有明显回暖的迹象。中国重工未来的亮点将集中在军工。最近几年,伴随中国海军建设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不断提高防御纵深走向蓝海,海军装备建设逐步加快,特别是在大型水面舰艇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方面,可以用"突飞猛进"形容。中国重工在舰载武器装备关键技术,舰船用配套产品技术方面拥有大量高质量科技成果和自主核心技术。并且中国重工生产舰艇用柴油机及部件,舰载武器发射装置,舰艇用导航设备,舰艇用通讯设备,军用加固计算机,舰艇用传动装置等多种军用舰船装备产品。最近两年,中国下水了多艘新型舰艇。而未来航母战斗群的建设投入有望超过1000亿元。这为相关企业,特别是完成军船资产注入后的中国重工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重组形成五大业务

  本次注入的大连重工和渤海重工是中国四大舰艇制造的定点核心军工企业,虽然进行了军民分线,但是由于军民用船舶制造在生产环节前端的通用性很强,因此军船制造流程中直到船坞之前的制造业务和资产此次实际上已经进入上市公司。方案完成后中国重工收入结构约为造船58%,修船3.3%,海洋工程3%,船舶配套13.6%,军工和能源装备22.4%。未来公司有可能受益军船快速增长、民船业务复苏以及新能源业务的成长。中国重工是由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鞍钢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是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批复的第一家军工资产整体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前,中国重工是国内研发生产体系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资产业务贯穿了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主营业务分为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运输设备和其他业务三大类。2009年,船用动力及部件业务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的60%以上。本次资产注入方案符合市场预期,中国重工完成资产收购后将新增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形成造船、修船、船舶配套、海工装备、能源交通装备(风电设备、核电装备、铁路货车等)五大业务板块,业务拓展至整个船舶产业链。新能源预期

  能源交通装备将(风电设备、核电装备、铁路货车等)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此次资产注入也将会丰富中国重工的新能源产业布局,使其成为横跨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核电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公司。其中,铁路车辆和风机业务份额上升较快,与去年相比增长均会超过一倍。今年2月,渤海重工的AP1000 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主管道热段试制件得到了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主要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据了解,AP1000 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主管道制造技术号称世界核电主管道制造难度之最,渤海重工在该领域的突破将为我国三代核电站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中国重工是目前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组领域唯一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境内企业。而山船重工则制造出了世界第一艘海洋风车安装船。该型船集运输、提升、起重、定位、安装、生活等五六艘船的功能于一体,用于在海上安装风车发电厂,是海上风电的核心装备。海通证券预计,中国重工非船业务约占公司收入的10%左右,主要包括风电设备、核电装备、铁路货车等。风电设备主要包括风电齿轮箱、偏航变桨减速箱等产品,近年来风电齿轮箱产品的增速超过30%,预计未来2~3年仍能维持较高增速。核电装备主要为核电应急发电机组及水处理系统等,中国重工已具备PA6B系列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组的国产化能力,并取得了国家核安全局的认证,是目前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组领域唯一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境内企业,未来2~3年可能呈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全球造船业远未走出低迷,然而中国重工对3年后的造船市场有信心。来自中船重工集团数据显示,2009年集团获得净利润51.2亿元,总资产达2646亿元。

  哈飞股份:打造中国唯一直升机制造商

  受2010A股市场整体低迷影响,哈飞股份(600038.SH)股价在72日跌至今年新低19.51元。但是随后几周,哈飞股份股价却保持连续上扬。截至2010720日收盘,哈飞股份股价在不到3周的时间内,上涨14%。在许多投资者看来,哈飞股份是"未来中国私人直升机的唯一生产商",因此在公司股价创下新低后,投资者的表现是又开始买入。

  盈利更多寄望民用直升机

  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哈飞股份与其他军工企业并无二样,仍然是以军品生产为主。"中投证券军工分析师真怡向记者表示。尽管海通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方维发布报告称:"哈飞集团已将其民用航空产品生产制造的经营性资产全部投入哈飞股份。"但是,这些资产显然还没有完全利用和获得收益。至少目前,民用产品占哈飞股份的主营收入比例还很低。这家以直升机生产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直升机收入占了全部收入的95%以上,可是其中民用直升机只占非常少的比例,大部分还是军用直升机。而且,为世界民用飞机生产商转包生产零部件的收入,占比也非常小。"真怡表示。或许哈飞为国际民用飞机生产商生产零部件,更多是在为自身进入民用飞机领域,做技术和管理上的准备。毕竟,作为一个97%的产品只销售给5名大客户、全部产品只在北京和东北销售、产品只是销售给集团,再由集团卖给军方的军工企业,如何打开销售市场,如何和国际飞机厂商竞争国内民用市场,确实需要学习和积累新的经验。就像哈飞股份的董事会秘书顾韶辉所言,国际合作的盈利空间较小,合作条件苛刻。然而,向国际飞机厂商学习以进入民用领域,仍然是上市公司追求业绩提升不能不作的选择。毕竟,"军用航空产品的毛利率和利润都非常低,这是军工企业和国企的特点。"真怡表示。2009年,哈飞股份的净利润率只有3.8%21亿元的营业收入只挣到0.8亿元的净利润。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零部件转包业务的收入,将会体现在未来的报表上。哈飞和空中客车合资的复合材料制造中心2010年投产后将产生收益,哈飞为波音787供应翼身整流罩的收益也将体现在未来的报表上,作为中国商用大飞机的复合材料供应商的收益也可在多年后看到。《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许多分析师都认为,哈飞股份的股价上升,正是由于未来利好预期太多。尽管2010年一季度,哈飞的净利润仍然延续2009年度的下滑态势,但是,方维表示"业绩已非市场主要关注点"。大家更关注的是,哈飞未来将进入拥有巨大市场的民用直升机等通用飞机领域。然而,在中国,坐着直升机出门的时代并没有到来。不过,今年开放低空空域提案的获得通过,首批试点选在广东珠海。而深圳和澳门也开通了直升机的对航。哈飞的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哈飞的目标是军机、民机、转包,各占1/3收入。哈飞股份,作为国内生产直升机的两家企业之一,被A股市场看好的原因就是将会在民用直升机市场大展宏图。如果像市场预期的那样,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能在2010年第三季度出台,哈飞股份到时候将是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不过,低空空域的放开,还没明确的政策;即便放开,对相应制造业的带动效果,也会有一个传递的时间;而且,这还涉及到哈飞股份公司如何应对国外的竞争。"真怡略为保守地向记者表示,"即便是和昌飞集团的重组,更多的意义也是在于能发挥协同效应,一致对外,与国际直升机厂商竞争。"

  昌飞直升机资产将注入

  昌飞集团与哈飞股份,同属中航工业集团的直升机板块。自2008年一航和二航合并成中航工业集团,军工行业便开始了大重组。昌飞集团也生产直升机,同时还有微型汽车的科研生产基地,昌飞集团旗下另有一个上市公司*ST昌河(600372.SH),不过,中航工业集团将*ST昌河中的汽车资产并入长安汽车之后,又在201077日公告,将中航工业集团所属的航空电子板块,基本都置入空壳*ST昌河中,确定方向后的*ST昌河,因此也将无缘直升机资产。由于中航工业集团也在同步进行其他资产的整合梳理,因此,昌飞集团的直升机资产更有可能注入哈飞股份,市场因此更强烈预期哈飞股份会成为中航工业集团的直升机平台,这或许也能解释近期哈飞股份的闻讯大涨。根据中航工业集团发展战略计划,到2011年,集团将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力争用5年的时间实现中航工业集团整体上市。按此思路,昌飞集团的直升机资产注入哈飞股份的时间或在1~2年内。哈飞股份将成为中国生产军用直升机和民用直升机的唯一企业。不过对重组事宜,哈飞副总工程师李先哲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不太清楚,并告诉记者自己不炒股,也不可以炒与工作相关的股票,也没有所谓的"原始股"。李先哲对两个公司的业务形容为:"哈飞主要生产小型和中型直升机,昌飞集团则主要生产中大型直升机。哈飞的民用飞机除了带旋翼的直升机外,还有长翅膀的定翼飞机,定翼飞机可以用于物流、载客和摄影等等,直升机和定翼机统称通用飞机,昌飞集团则只做直升机,没有定翼机。"在美国,通用飞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成熟的产业,有着巨大的产值和就业人数。通用飞机的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按照当前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主导厂家有加拿大庞巴迪宇航集团、美国湾流公司、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美国豪客比奇飞机公司、法国达索公司、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欧洲直升机公司等。因此,即便按照分析师们预测,低空空域开放后,中国市场对直升机、定翼机等通用飞机的需求量,将翻近十倍至年500架,哈飞股份也将面临众多国际巨头的竞争。或许,哈飞股份与欧洲直升机公司正在采取的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至少,双方分割市场的合作方式,可以让哈飞保有一部分中国市场。此前有报道显示,双方研制的直升机直15,已经获得全球120余架启动订单,而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方市场对该机的需求在400架左右,年平均20架。

  中兵光电:军工第一股毛利率升至44%

  此前业绩预增公告引发股价接连走强后,有着"军工整体上市第一股"之称的中兵光电(600435.SH)721日晚亮出半年报,上半年,中兵光电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53.4%;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66.9%。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军工业务收入偶有下滑,但由于核心技术在手,使得毛利率较高且持续攀升。2009 年公司军民两用产品毛利率44.31%,比2008 年的40.88%同比提高了3.43 个百分点。完成2008年度的重大资产重组及2009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并实施募集项目后,中兵光电的整体表现正稳步上升。对于公司今后业务发展方向,公司董秘办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公司将结合军工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和兵器工业集团系统内资源整合的趋势,完善传统优势产品的同时,不断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的产品谱系和应用领域,以提升战略从属产业的盈利能力。

  军工资产整体上市第一股

  作为中国兵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兵光电2003年上市后业绩表现抢眼。2004~2006年间,由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兵器集团的高新工程和重点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公司军品和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生产规模跃升,营收和利润均大幅增长。但2007 年以来,受国家军品采购额度有所下降的影响,公司军品收入增长乏力。2007 年军品实现营业收入9.63 亿元,同比仅微增5%。于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2008年,公司在兵器集团家族里率先迈出整体上市步伐,以每股15.69元的价格向大股东华北光学定向增发7871万股,购买了合计12.35亿元的军品及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对应的相关资产。大股东华北光学由此完成资产注入,中兵光电成为第一家军工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主营业务由原来的以缝纫机械生产、销售为主,转变为军工制造为主,缝纫机械为辅。当时,华北光学持有中兵光电股权也由33.97%增至57.31%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去年实施增发后,华北光学持股变为目前的51.42%。华北光学掌握国内最领先的光电技术,是兵器工业集团的技术核心企业。因此,中兵光电顺理成章地成为兵器集团旗下的资源整合平台,目前军品业务占主营业务比例近八成,并形成"军品+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民品"格局。收购华北光学主要资产之后,主营业务为远程压制、航空稳瞄、武器火控、制导与控制、智能机器人等五大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为空军、炮兵、海军等诸多兵种提供多项武器装备。公司原先的电脑刺绣机业务,由于受纺织行业大环境影响,收入持续下滑,以2008年为例,电脑刺绣机业务收入为1.35 亿元,同比下滑48.6%,毛利率仅9.68%,削弱了公司盈利水平。为此,公司将所有电脑刺绣机经营资产租赁给大股东华北光学经营。与此同时,公司将持有的武汉佳美和天鸟一和的股份也全部托管给华北光学,合同约定租期五年,承租人将向公司支付的租赁费为800万元/年。租赁实施后,不但电脑刺绣机业务大幅扭亏,还能每年获得定额资产租赁收益。而甩掉刺绣机业务的另一个好处是,使主营业务进一步向军品集中,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核心技术保证高毛利率

  在军品资产注入后大大增厚了公司业绩,2008年中兵光电实现净利润1.67亿元,与重组前相比,实现近6倍的业绩增长。事实上,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也与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和垄断地位有关。比如公司在我国远程压制系统研制方面就处于垄断地位。公司远程压制技术产品主要为远程多管火箭炮提供远程控制系统。也是公司最重要的军品,占公司军品总收入的70%以上,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毛利率也处于高位。中信建投分析师冯福章表示,目前中兵光电军品都是有着信息化与精确打击特征的高技术产品,已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随着产品谱系的不断丰富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这种支撑不仅是持续的而且是爆发式的"。从公司目前五大系列产品业务看,其中的远程压制、航空稳瞄、武器火控等三种产品已经批量生产,是较为成熟和稳定的军品业务;制导与控制产品和智能机器人技术产品方面,公司已掌握核心技术,也开始批量生产。据公司业务部门人员介绍,在公司拥有的一批特有技术中,有些已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由于公司多数产品是我国军队核心军品,受政策限制,《投资者报》无法从公司获知具体产品数据。但从财报可看出,尽管公司军工业务收入偶有下滑,但由于核心技术在手,使得毛利率较高且持续攀升。2009 年公司军民两用产品毛利率44.31%,比2008 年的40.88%同比提高了3.43 个百分点,高毛利率是中兵光电维持较强盈利能力的重要保证。冯福章认为,军品业务受信贷政策调整和汇率利率变动之影响相对较小,且技术含量高的军品较2008年有所提升,"有些部件技术更新力度很大,这是毛利率高位提升的主要原因。" 冯福章认为,由于军民两用产品定价机制的特殊性,该业务今年毛利率有望继续保持在44%左右。

  延伸军工产业链

  公司日前公告称,拟斥资8900余万元受让原股东所持河南万象通信有限公司25.58%的股权,并拟对万象通信增资1.8亿元,使公司所持万象通信的股权比例增至51%。金证顾问报告认为,公司此举意在利用万象通信现有较成熟的通信产品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 进一步延伸公司超远程控制系列产品、光电探测转塔、无人机和无人车的产业链,"这也符合未来战争精确化、信息化、无人化趋势。"在这一战略趋势下,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也多了三个新看点,第一个看点是军用通信,收购万象通信将拓展公司在军用通信产品及技术领域的能力,为公司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第二个看点是拓展矿业资源。去年公司设立中兵矿业公司,以2.25亿元收购逊克县胜辉矿业公司、伊春金鑫矿业公司、伊春市红旗山矿业公司、伊春辰能矿业公司的资产。中信建投报告预计,此次投资及收购完成后,今年至后年可实现净利润3128.16万元、6301.68万元、7342.51万元。另一个业绩看点是无人机和无人车产品开始贡献收入。去年公司智能机器人项目产品空投无人车完成了空投地面模拟试验,并产生利润523.44 万。而且场景观测平台项目的主要产品中,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系统在2009 年完成了多项试验,开发了新型系统;华鹰Ⅱ代无人机系统正式进入国家测绘局的政府采购名录。公司无人机平台已开始形成收入,有望成为今年业绩主要贡献点之一。不过,公司在扩张军品系列的同时,规模还没跟上。随着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未来公司主要军品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航天科技:重组助扭亏 推动军转民

  作为航天科工集团实际控制的一家以汽车电子及部分航天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上市公司,航天科技(000901.SZ)的主营业务是汽车电子业务,属于控制技术的低端配套产品,近年来盈利能力不佳,业绩一直徘徊在亏损与盈利的边缘。不过,近日航天科技2010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50.40%;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3763.45万元,同比增长10.77%。航天科技表示,公司2010年二季度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新进资产与业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较快增长。

  未来仍有资产注入可能

  今年61日,航天科技公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工作相关事项已办理完毕,公司成功完成向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发行普通股购买其持有的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93.91%的股权、北京航天时空科技有限公司86.9%的股权和北京航天海鹰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仪器仪表制造产业为主业,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航天军工智能控制核心业务。而随着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注入,公司也顺利实现扭亏的目标。业内分析认为,本次重组标的三家公司为航天三院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最优良的资产,公司作为航天三院唯一的上市平台,优质资产的注入将明晰公司主业,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将依托控股股东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实现以智能控制、能源装备为主的产业化平台的战略转型,未来前景广阔。公司计划,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计划实现利润总额8200万元。"未来大股东航天三院还会有资产注入,这是大股东承诺过的。"航天科技投资者关系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介绍,有关资产注入,公司大股东航天三院此前承诺,公司作为航天科技的直接第一大股东,对于符合航天科技战略发展方向,有较高获利能力的军品外资产,航天三院将于2011年底启动相应军品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工作。不过,公司目前的资产注入预期只是集中于大股东的军品外资产。上述投资者关系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未来实际控制人中航科工集团是否会有资产注入,目前并未接到任何有关这方面消息的通知。

  进一步推动军转民

  航天科技方面表示,随着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已获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此举成为公司发展史上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在国家推进军工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专业化重组的背景下,2010 年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将大幅增加并有望步入较快的增长周期。目前,公司正在抓紧制定"十二五规划"。公司透露,将根据未来发展战略,明确以惯性控制基础器件及应用微机电系统工程化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技术、信息识别及传输技术、光机电系统集成技术、智能识别与控制技术五大核心技术为支撑,尽快形成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军民两用的智能机器人及其导航和配套部件、测量与控制系统、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三类产品方向,确定具体发展规划。不过,随着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防军工领域实行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国防军工配套生产,因此该行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重组完成后随着公司主营业务范围的扩大,公司增加了航天惯性产品、光机电测控设备、电网配套设备等业务,在资产和业务整合效果、子公司的有效管理模式、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推广能力等方面均面临着一定挑战。其实,公司贴近民用的汽车仪表、环保业务收入发展态势更好。2009 年公司汽车电子仪表产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共实现销售收入1.37 亿元,同比增长60%,毛利率增长11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此外,公司在线监测系统与精密机械加工服务通过积极拓展市场,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发展,毛利率提高5 个百分点。"军品业务方面,我们主要是为一些军工厂做配套。目前,公司营业收入中民用业务占比约为70%,军民共用业务占比30%。军转民是大趋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军转民的步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工作人员透露。(以上信息均来自网上,仅供分析参考使用,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