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货币政策趋紧 炒股多份戒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20:40

谢百三:货币政策趋紧 炒股多份戒心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27日 09:56谢百三金融投资报  

经济学家谢百三

  (一)这次与2007年的通胀迥然不同

  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着咄咄逼人的通胀压力,不得不收紧了。

  中国通胀已高达4.4%。从2009年11月以来,它一直在缓缓、顽强地上涨;2009年11月为0.6%;12月为1.9%;2010年1月为1.5%;2月为2.7%;3月为2.4%;4月为2.8%;5月为3.1%;6月为2.95%;7月为3.3%;8月为3.48%;9月为3.61%;10月为4.4%。

  我国在2007年7月-2008年4月通胀也曾高达5.6-8.5%,但到2008年11月下降为0.95-1.2%。但那时与这次有很多不同之处,那时的房价仅现在的2/3高,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还不像现在这么严厉,房地产市场还可以吸收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此外,美国当时处于次贷危机、两房危机的冲击之中,还处于慌乱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逼着中国人民币升值,也没想到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大量印发美元嫁祸于人,没有向中国等新兴国家倾泻流动性。因此,只能是一种几个月的短期现象。现在的情况比当时要严峻得多。现在是内外夹击,有多种不可抗力所致,如果再不制定战略性的大举措,放任下去,通胀将持续、长期地向严重方向发展,后果堪忧。

  (二)中国货币政策明显趋紧

  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趋紧、放松、适中、又趋紧的反复过程。年初就调高了准备金率,但到10月-11月,通胀形势一天天严峻,于是破天荒地加了次利息,又连续两次(在9天之内)提高准备金率,达到18%,这是目前世界各国中最高准备金率了(历史上还有更高的国家).

  中国央行还通过窗口指导,11月23日,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要求银行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即希望不要突破7.5万亿。到10月底已新增贷款为6.88万亿,后两个月仅6200亿元,本月的新增信贷仍较快,那么12月的贷款额度会很紧。这不禁使人想起了2007年10月下旬,银监会宣布后2-3个月,贷款额度会很紧的事。但是那时指数在6000点上方,货币政策比现在更紧得多。那次打招呼的结果,宣告两年大牛市的结束(股市从此由6124点向1600点的深渊跌去).

  目前所知的趋紧的货币政策还有,明年为了全力对付通胀,有人主张大幅收紧信贷,把新增货币贷款约束在5-6万亿,但综合分析,大约在6.5万亿。假如这种分析成真,明年的货币政策其实是很紧的。今年新增贷款为7.8万亿左右。明年还要生800万-1000万小孩,还要扩大再生产,新增贷款被压缩,对经济的冷却作用将会很大。

  此外,这种9天中两次提高准备金率的做法是很罕见的,以后还会发生多次。这说明中国政府与央行非常警觉,高度重视通胀局势。但目前打击游资炒商品的作用是不会持久的,应该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

  (三)何以不太敢提高利率

  何以中国不太敢多动利率呢?

  ①提高利率会更进一步扩大中美利差,使美国、欧洲热钱大量流入中国,造成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胀。②会增加利息负担,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增加700亿利息支出,等于28座上海南浦大桥。③更可怕的是,存款利率提高到4.5-5.5%时,贷款利率将上升到7.5-8.5%,很多“房贷”一族、“房奴”一族,立即陷入困境之中,卖房潮一片,对房地产业打击极大,对中国经济打击极大。因此,国外很少使用的调整准备金率这一重型武器,在我国已成了常规武器,而利率调整却会十分慎重。因此,有专家称,未来12个月,中国将加息3-4次,约加到6.31%;本人深表怀疑,如果存款利率高达6.31%,则目前房地产贷款利率将从5%多上涨到8-9%,则中国千百万“房贷”一族,马上就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而房地产泡沫必全面破灭。但准备金率则完全可能一次次提高了。

  (四)货币政策趋紧下的股市运作

  货币政策对股市有决定性影响。2007年10月,央行一声“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把中国股市从1万点的梦中惊醒,从此开始了从6124点到1600点的长达13个月的大熊市。因此,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向趋紧变动,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目前的形势是: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国内前期货币投放量太多,居民储蓄开始搬家(负利率下人们重新寻找投资方向);由于在通胀时期,存银行是保本保息不保值,买股票是不保本不保息保值,因此,涌向股市的游资是多的。

  但是对付高通胀的紧缩政策又对股市有较大的杀伤力,曾记否20世纪90年代,通胀高达15-25%,利率(保值贴补率)总值也高达15-25%,股价总在500-1400点之间徘徊。

  现在与九十年代完全不同,利率不会提得太高,大盘蓝筹股股值不高,因此,不会像当时那么大起大落,但无论如何,对于通胀与紧缩政策要多一份戒心。要针对个股选好,再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