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教育 ,不止是生理卫生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6:17
扫 黄 易搞,人性难除,性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 近日,北京市中小学性 教育 大纲准备进行第二轮试点,谈性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 性 教育 却面临着被妖魔化、流于形式的问题,成年人在一味责怪未成年人的同时,却没有认真思考,我们的性 教育,还缺了什...
性 教 育 ,不止是生理卫生课 2010-11-26 09:40 | (分类:默认分类)
扫 黄 易搞,人性难除,性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
近日,北京市中小学性 教育 大纲准备进行第二轮试点,谈性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 性 教育 却面临着被妖魔化、流于形式的问题,成年人在一味责怪未成年人的同时,却没有认真思考,我们的性 教育,还缺了什么?
被当作灭火器的性教育
“就目前性教育的实施而言,其目标无疑是控制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性”,即尽量减少青少年“越轨”的性行为,也就是把性教育当作“灭火器”来使用。”

恐吓无法阻拦荷尔蒙的脚步
 
被妖魔化的性,只强调风险的恐吓式性教育
熟悉“正确性观念”的人都不难发现,性教育中最常被提及的是艾滋、性病、包 养、堕胎、悲剧等字眼,媒体报道也会对大学生失贞、小旅馆、A 片、人 流 这些元素大炒特炒,未成年人、甚至成年大学生的性话题,已经为堕落、退步的代名词,而在性教育中,这样的元素也被一再放大,不断被卫道士们拿来警示后人。
2008年方刚教授在《南都周刊》上发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概括了恐吓式性教育的三大特征:第一,只讲关于性的负面信息,专讲性会让人得病。一些放映的视频里面充斥着性病就和艾滋病的恐吓。第二,夸大关于性的负面信息。似乎只要有婚前性行为,就必定有悲剧发生。甚至个别案例称,有婚前性行为的人80%婚后都会离婚。第三,偷换婚前性行为的概念。事实证明,若两人相爱相守,婚前性行为也可以是非常安全的。而在偷换过概念的性病艾滋病恐吓中,婚前性行为似乎都是“YIN乱的”、多性伙伴的、高风险的……
所谓的守贞教育,无非是贞节牌坊的新装
性教育只讲守贞 伦 理,脱离实际沦为说教
2008年,婚前守贞课进入中国大学校园,引起广泛争议,2010年以守贞为核心的《今生无悔》更是写入教材,被云南当地所采用。而这些所谓的守贞说教,也只是重复性恐怖的论点,对性爱的生 理 快 感、心理愉悦避而不谈。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守贞说辞,也只对女性要求,并不对男性加以约束,实质上仍是“处 女 MO 崇 拜”、“女人要为男人守贞”现代翻版。
李银河认为,在古代很容易做到保持婚前贞洁,那是因为当时人们一般十四五岁就结婚,而现在很多人都是20岁甚至30多岁才结婚,结婚年龄的推迟导致难以保持婚前守贞,婚前性行为上升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而在美国,国会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的报告也显示,参加过专门的“守贞课”的美国学生与未参加有关教育项目的学生相比,在性行为和观念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节制。
性教育被当成生理卫生课,实际操作中多半荒废
而在生理学层面上,国内多数学校只把性教育作为其他课程(如生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的一个章节,内容上支离破碎,毫不完整。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高中生理卫生课也仅是为了完成《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每周应安排0.5学时的课程任务而已。许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将其编排在课程表上,这使得官方统计的开课率虚高。在很多学校健康教育课早已名存实亡,实际开课率极低。至于那些勉强完成生理卫生课的学校,对内容也仅做照本宣科而已。
被“错怪”的年轻人
对于大多数城里长大的70、80后来说,除过 毛 片 以 外,父母床头的几本杂志也是渠道之一。
可执行教材匮乏,未成年人接触渠道广泛
黑龙江省从2002年起才开始对高中教师进行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培训,编写了第一部高中阶段性教育教材《高中生 性 健康教育》,两年后才进入课堂,成为首套正规性教材。而北京地区与2004年9月才推出首部内容涉及性、怀孕、性道德等话题的《性健康导向》。直至2004年9月,第一步从小学高年级、初中到高中,涵盖整个青春期的性教育系列教材才在南宁出版发行。令人尴尬的是,在黑龙江首部教材推出后,还一度因为教师家长“反映强烈”引起争议。
越是被禁锢的,越容易受到挑战。在正常获得信息途径受阻下,荷尔蒙涌动下的少男少女们通过书籍报刊、影视作品、互联网获得关于性的片段信息。从90年初兴起的录像带,到被传阅无数遍的 走 私 书刊,乃至沾满鱼腥味、早期电子市场展柜下若隐若现的盗版光碟,包括互联网时代红极一时的 苍 井 空 ——“没有日本 A V ,中国性教育根本一片空白”成为时下青春萌动分子们获得“性”信息最好的诠释。
未成年人 涉 性 事 件 在网络上发酵,成年人多归罪“外来文化”
对性问题没有全面、科学认识,对性道德伦理缺乏判断,加之媒体迎合网民趣味进行的炒作,各种“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实际上未成年人涉及性问题由来已久,1980年代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报告”中就曾注明,1986年比1982年,未成年人性“犯罪”占整个“犯罪”中的比例,从12%上升至40%以上。1990年代中期,就有学人对少管所内涉性被管教儿童做过调查研究。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炒作,各种门事件频频在网上发酵,引起大众广泛关注。
许多成年人在感叹80、90后“越来越出格”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让中学生眼花缭乱,国外的‘性开放’‘性自由’‘性 解放’之风,使他们茫然不知所从。”而家长老师们往往忽视性教育的缺乏、没有分级的影视作品。“黄色 网站”、“外来文化”、“西方开放思想”,成为成人社会洗刷自身责任的普遍说辞。
谈性也说爱,全面细致的国际交流
温馨、充满爱意,似乎已经成为海外性教育的“主旋律”。
浪漫法兰西, 孩童可直观感受“爱意”的程度
素来讲究浪漫风情的法国在性教育上似乎也显得恣肆洒脱,除了科学机构拍摄的真人演示教育片外,公共机构还会有定期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早期性教育展。
在一些展览中,会展示男女如何表达爱意、判断被爱程度以及坠入爱河的情景,许多孩子还可以排队玩一个拥抱器,拥抱器会根据被抱松紧程度,表现出对方感受“爱意”的程度。展区中还会有提供给孩子们的心形大床,躺在上面,可以看到电视中放映的经典爱情故事场景。
瑞典:NGO唱主角,讲授爱的科学意义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全国性教育组织的国家,1933年非政府组织全国性教育协会 (SASE)就已成立。多样化的民间组织,在推动性教育方面,大大弥补了政府行为的不足,RFSU、LAFA等组织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欧洲国家中略显“保守”的瑞典在青春期教育中突出会突出爱情的成分,培养未成年人对待性的责任感。在LAFA组织的青少年性手册中,强调爱情的催化效应,并辅之相刊登在《新科学家》等通俗科学刊物上的相关研究,从理论角度阐释爱情的化学效应,以及对性的催化作用。
美国:教育方式多样化,父母不只扔给孩子成人杂志
在美国,7-12岁的学龄青少年几乎都会接受到各种形式的性教育。综合型性教育和禁欲型两种性教育方式皆有,前者被广为接受,后者则主要被强调守贞的 教 会 学校所采用。但无论哪种,都会说明有爱之性更为美好,性 生 活 因爱更和谐。教学内容上,从青春期萌动、HIV、堕胎到青少年怀孕影响乃至如何应对同龄人压力等不一而足。
美国家庭也非常重视性教育的作用,告别 性 解放的年月后,回顾爱情、强调责任的美国家庭性教育除了父母扔给孩子一些成人杂志外,也普遍会强调爱情和责任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性教育中,也增加了涉及同性恋的内容,在一些主张同性恋合法的州,也会对同性恋用生理和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阐述。
结语
性的本质是因为人的动物天性。我们长久以来的教育模式中形成的存天理、灭人欲在今天依稀可见,萌动的青春无需遮掩,亢奋的荷尔蒙也应合理释放,整个国民的性启蒙,也不能仅靠多几个 苍 井 空 来解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