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看懂余秋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16:51
http://view.QQ.com  2008年06月11日01:34   中国江西网  丁斐评论16913条
余秋雨博客: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批评本
据北京晚报载,余秋雨一篇最新博文,引发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再到博客上去看,骂作者无耻声不绝。
我已经很多年没好好读过作家余秋雨写的散文了。那时上中学,他的文字偶尔会被模拟试卷收进去,节选一段,没上文没下文,叫人解析各种问题。在众多乏味的例文中,看了他的当然会眼前一亮,留下一点印象,因为写得确实好看。当身边人开始读他,就会好奇地翻翻,现在想来,翻过的似只限于《文化苦旅》一本。仅凭这些,评价余秋雨的整体水平,尚不够资格。但说其文笔优美,大致是没错的。
后来余秋雨一直没有淡出公众视线,虽然是负面评价甚多,说他矫情做作,文革余孽,作品硬伤等等,这不影响我对他写文章好看的判断;同理,写文章好看并自成一派的人,也无妨人品上出现点瑕疵。宋朝奸臣蔡京,写得一手好字,更早的王献之据说人品烂得一塌糊涂,都不妨碍后人对他们所留字帖的无数次临摹。现在大家都知道,艺术家有艺术人格和社会人格两个维度,两者虽相关,更多时候却是互不相干。如果有人坚持以为只有所谓好人才能生产好作品,那应该是信息掌握得不够充分。
对余秋雨先生的负面评价是否中肯,先不去考察它,可以先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一个文笔好的人,会不会就是个正面角色?
如上,应该说,会不会都有可能。文笔与人品,两者没有正向的线性关系。
那读过很多书的人,会不会就是个正面的人?答案同样是,可能会,可能不会。
喜欢深沉思考的人呢?——可能会,可能不会。
做过好事的人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不排除他作伪。
也就是说,仅由以上任何一项优点出发,都无法可信地推导出人是否形象正面。
那如果一个人能拥有以上全部优点,读书多,文笔好,喜欢深沉思考,做过好事,会不会就是正面角色?余秋雨老师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渊博,儒雅,才华横溢,关注文化道德论域,给灾区捐过款,看起来已经相当正面了,但答案依旧是,未必。
因为依据常识,我们对一个人持褒持贬,要看他更长时间的为人处世,比如是否言行一致。而不能光看他试图表现出来的东西。仔细想想,余秋雨老师的优点,都是他主动表现给我们看的。
就我有限所知,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关注本国文化,对社会有过启蒙之功,但是又饱受争议者,非只余秋雨先生一个。再比如,郭沫若。外国的,尼采。
有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色,必定遭人炮轰。以此反证余秋雨的伟大。
但是能证明凡遭炮轰的名人,一定伟大吗?想想李亚鹏,章子怡……
还有人说:“文章写得那么好,人不可能不好。我就喜欢余秋雨,I'm lovin' it,人身攻击他没用!他启发过我,影响过我,使我怎样怎样……”
OK,我们可以放弃争这个,其实争一个人应获得怎样评价,他是好是坏,是可恨是可爱,与他本人,与一般观众,没有一点实际的关系。好坏又能怎样呢?
让我们暂把余秋雨的名字蒙住,看看引发争议的这篇文章到底写得如何?不管它谁写的,哪怕是鲁迅写的,是王朔写的,还是琼瑶写的,都可以。就看文章说得对不对,能不能说服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