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九大产业集聚基地 规划六年至今- 起因 建设 困境 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0:49

  九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进展

  ●成功型

  珠宝产业集聚基地 9大产业集聚基地中,最成功、效益最好的基地。投入1.48亿元建成的水贝珠宝产业基地,现在的生产及交易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成以上,拥有黄金珠宝“中国名牌产品”24个,汇聚了1500多家珠宝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占据全国珠宝首饰行业“龙头老大”地位。

  家具产业集聚基地 坑梓家具产业集聚基地占地约72.6万平方米,项目的总投资为26224万元,截至2009年10月底,基本配套已完成约96%,园区内的8条市政道路已经全面完工并经过验收。

  ●滞后型

  内衣产业集聚基地 选址公明合水口、茨田埔社区,内衣基地总规划面积352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规划126万平方米。一期基本都是原有老企业,二期新进企业目前建成投产的包括世界500强Y KK等企业,但是不少土地已经被高新企业“抢占”,三期计划目前尚属空白。

  钟表产业集聚基地 之前因为征地选址问题,耽搁了很久,新选址于宝安区公明街道,规划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拟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企业50家,总投资35亿元。原定2009年就产生效益的基地现在仍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中,今年有望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家电产业集聚基地 整个基地分布在龙岗区布吉、南湾街道布澜路两侧,由甘李工业园、联大科技园、金积嘉科技园、联创家电城和金积嘉工业园5个园区组成。甘李工业园由政府主导,建设总部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2009年12月才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工程的勘察、设计。在公共服务平台开工建设前,整个基地的前景并不明朗。

  服装产业集聚基地 在几大基地里,该基地为宝安区很重视的一个项目,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耗时较长,目前进驻企业基本已经开工,预计2年左右可全面投产。

  模具产业集聚基地 基地原定总占地面积153万平方米,规划建成后可容纳模具制造及配套企业100多家。而目前基地实际建成面积55万平方米,为基地一期,落成之初共有9家企业签约,目前建成投产4家,另有5家正在报建中。

  ●空白型

  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基地 位于龙岗区宝龙工业区,占地约50万平方米,选址用地为工业用地。基地于2005年初立项选址宝安区观澜街道,后来基地选址从宝安区移到龙岗区,于2007年12月正式挂牌,在选址历时五年后,于2009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自行车产业集聚基地 2005年,深圳新型自行车产业集聚基地在龙岗坑梓街道奠基开工,该基地占地73.8万平方米。截至2009年10月,该基地累计完成了投资2601.5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1.58%,进驻到基地内的企业也只有两家,长达600多米的秀禾路是基地内唯一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


--------------------------------------------------------------------

“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2004年挂牌成立,市、罗湖区先后投入1.48亿元用于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环境改造的配套建设。可以说,集聚基地现在已经是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甚至已经成为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贸易中心。”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杨绍武认为,对于深圳的传统优势产业来说,已经具备的优势,加上快速的自我改造升级,就意味着深圳将成为整个产业的中心地带,“我们认为,对这一部分产业,深圳肯定不会放弃。” 


--------------------------------------------------------------------

  为何“集聚”

  为传统优势产业寻出路

  深圳希望借助产业集聚基地,引导这些传统产业聚集,同时实现产业的技术和品牌提升。

  “产业集聚基地是深圳为传统优势制造业寻找发展出路的一次尝试。”在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曲建看来,即使今天回头审视这一政策,依旧是深圳产业布局的一次正确选择。

  实际上,在最初确立基地的产业时,官方的态度非常明确:集聚基地的主导产业,必须在国内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工艺水平,主要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在这一标准下选择的九大产业,作为深圳代表性的传统产业,当时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经超过了50%,虽然由承接香港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起来,但由于发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已经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深圳希望借助产业集聚基地,引导这些传统产业聚集,同时实现产业的技术和品牌提升。”

  “土地稀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原因。”曲建表示。而在一份2005 年深圳市贸工局对产业集聚基地的分析报告中,也透露了官方在产业集聚上的想法:由于目前特区内的土地资源日渐稀缺,已经制约了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科学、集聚式的产业持续性发展。报告还指出,深圳的传统优势制造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后,在全国同行中发展均位居前列,但“由于区域竞争的日益加剧,深圳的区位优势已经日趋弱化。为强化这些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必须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基地化的竞争态势。”


  “深圳的传统制造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规模不大,分布零散。”钟表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朱舜华认为,产业集聚基地,是深圳为传统优势制造企业提供升级创造空间的必然之举。“这种上升空间仅靠单个企业,已经难以完成了,需要发挥一个产业链的效应。实际上,每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移这个问题。比如钟表产业在流程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需要很多东西的配合。企业聚集到产业集聚基地,就是慢慢利用它们的已有基础和资源,实现具有整体效益的产业价值链集聚效应。”

  而当时贸工局的报告中也指出,从深圳制造企业现状来看,许多企业还是单兵作战,难以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迫切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品配套链,形成有机的生态产业链。“当时也有一个考虑,就是通过产业集聚基地,来解决特区外工业用地分散的问题。”科工贸信委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当时,深圳特区内旧工业区的改造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特区外的工业用地又非常零散,没有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因此产业集聚基地在规划之初,也希望借机整合关外的工业用地。


-------------------------------------------------------------------
  传统优势产业或将步向末路

  对于已经甚少进入官方视野的九大产业集聚基地来说,是否意味着在深圳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中,将被彻底放弃?

  在对产业集聚基地年复一年的等待中,一些企业选择了离开。


“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缺乏更高层面的统筹协调,推动起来积极性自然打折。”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少萍认为,产业布局上的调整,和政府的引导力度有极大关系,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是市里面拍板,但真正到了推动的时候,又全部都“下放”,而规划调整、审批以及征地拆迁等等,又需要多个部门的经常性协调,“一旦政策的推动力弱了,基地建设自然就会陷入停滞。”

  黄少萍曾经将一份集聚产业园的企业名单,带到了由市长牵头召开的协调会上,对于这些企业的心态,她用“很遗憾,很着急”来形容。如今,名单上的这些企业,有许多已经离开深圳,在2007年开始的工业制造企业外迁潮中,产业集聚基地和总部公共服务区的规划,曾经是协会用来挽留企业的一项重大利好,但从2005年启动的规划,到2008年甚至尚未开工建设的现实,让这项利好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无法继续等待。


  “不是仅仅走一两家企业这么简单,而是这些深圳经济起家的传统优势产业,还能不能等得起的问题。”模具网CEO、深圳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认为,产业基地建设的滞缓,正在让内地城市在这些产业上加速直追。以模具行业为例,深圳周边的东莞、佛山、清远,及内地的湖南、江西、重庆、四川、湖北等地政府都审时度势,抢占先机。去年前10月,以外源型经济为主的东莞市进行产业升级转型,主动走出去寻求周边产业合作,内资引进协议投资项目1208宗(100万元以上投资),协议投资369.8亿元。从全年来看,预计将引进内资协议投资项目超过1400宗,同比增长82%。今年,东莞将在北京、上海或重庆举行投资推介会,吸引环渤海、长三角或西南地区大型企业与东莞产业对接“对于深圳来说,时不我待。”


  在对产业集聚基地未来或乐观或谨慎的揣测中,一种更深层的忧虑也在发酵:对于已经甚少进入官方视野的九大产业集聚基地来说,是否意味着在深圳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中,将被彻底放弃?

  在罗百辉看来,当深圳提出引进产业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值要达到100亿这个标准时,许多传统产业企业会认为自己已经被深圳拒绝了。“仅拿模具产业来说,现在政府不了解整个模具市场,仅看重模具企业对当地的财政贡献,而忽视了模具必须走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概念,并且这个产业是关系到整个制造业水平的。绝不应该是产业调整中要被放弃的。”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产业集聚的建设进度,更多的是深圳对这些传统产业的态度。”陆友文目前自主开发的绿色环保家具,已经取得了国家专利,内地有城市以非常优厚的条件邀请他过去,在他看来,在珠三角的产业转型中,工业制造企业本身就有着一种自我焦虑,“能不能跟上转型的步伐,能不能自我提升、高端化。”

  他坦言,作为企业,自己对深圳的产业集聚基地“非常失望”。“因为还住在深圳,经常看到有关深圳建设总部经济、高端化的报道,但是传统优势产业,这几年明显式微,看看产业基地的现状就知道了。现在看来,觉得自己当初决定走还是对的。”陆友文说,自己跟一些还在深圳做企业的朋友聊天,普遍忧虑在深圳下一步的产业政策中,他们都会成为“被抛弃者”,“至于说产业基地,我周围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人在谈论了,因为这几年很少听到新的信息,大家也就自然不怎么关注。”



-------------------------------------------------------------------


2003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发展产业集聚基地的若干意见》,在其中的总体目标里,提出将用五年时间,陆续建成家具、钟表、模具、服装、工艺礼品、内衣、玩具、印刷、珠宝、精细化工、汽车电子、装备工业等产业集聚基地。在产值目标上,许多基地提出到2004年便可实现超过百亿的目标,占行业产值比重则超过50%。随后,市政府还特别建立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产业集聚基地的概念,开始正式纳入深圳的产业发展布局。“开始是认定了服装、钟表、模具、内衣、黄金珠宝、家具六个产业集聚基地,随后又认定了现代家电、汽车电子和新型自行车三大基地,就是现在的九大产业聚集基地。”

-------------------------------------------------------------------

  “集聚”困境

  用地难审批慢消极怠工

  每一次的选址、征地、报建、审批,都是一个异常漫长的过程。这些企业所办理的各项报建手续中,最长的竟然需要30个月,最短的也要一年。

  “大家都没有想到进展中会遇到这么多问题。”曾经参与过多次项目推进协调的原贸工局加工贸易处负责人表示,产业集聚基地最开始的势头很好,尤其是在2004年,先后完成了服装、黄金珠宝、钟表、内衣、家具、模具首批六大产业集聚基地的规划,六个产业集聚基地总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转地新建的面积为6.63平方公里,旧工业区改造的面积为0.57平方公里。

  其后,基地的建设全面启动,服装、黄金珠宝、钟表、内衣、模具、家具、家电等基地全面开工建设,预计第二年就能够基本完成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各基地招商工作也已经提前展开,先后组织多个招商小分队赴国内外进行宣传推介,当时的内衣产业集聚基地甚至已经确定了3.7亿美元投资的7个入驻项目,模具产业集聚基地的入驻项目首批确定了9个,计划投资1.75亿美元,另有60多家企业申请入驻;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已与16家品牌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还有80多家企业要求进入服装基地;家具产业集聚基地已收到20多家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入驻申请……

  一时之间,产业集聚基地似乎令深圳的传统制造业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据多个行业协会负责人回忆,真正启动建设后,问题才接踵而来,先是一些用地涉及到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线问题,土地确定后,征地拆迁又进行缓慢,好不容易这些前期工作都做好了,遇上行政区划调整,整个基地选址地点变化,之前的所有工作要推倒重来。以钟表产业基地为例,仅仅一个选址就出现了三次反复。最初的设想是把基地设在盐田,后来由于规划原因,改在了龙岗,最后光明新区成立后,考虑到新区的产业布局,基地选址最终定在了光明新区。

  而每一次的选址、征地、报建、审批,都是一个异常漫长的过程。2008年,主管部门在向政府汇报的一份基地建设进展情况说明中,曾经对13家参与基地建设的企业进行过调查,由于报建审批手续速度缓慢,这些企业所办理的各项报建手续中,最长的竟然需要30个月,最短的也要一年。

  而在审计局此次绩效审计报告中也指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基本农田占用审批、蔬菜基地置换和征地拆迁,加上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基地开发主体变化,基础设施难以按时完成,企业无法取得土地和开工建设。此外,基地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报建审批时间较长。

  “我们当时也问过入驻基地的问题,但一个审批,就要这么长时间,怎么等得起?政府不能画出一个饼来,让我们充饥吧。”陆友文如今深圳东莞两地跑,他说自己也很无奈,当初曾经四处咨询申报进入基地的政策,后来听到建成需要这么长时间,只得放弃。

  除了用地难、审批慢,在一些推进基地建设的行业协会人士看来,基层政府的“消极怠工”,则是基地建设滞后的另一层原因。根据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政策,在财政投入上,采用市级财政出三成,区级财政出七成的方式,在具体建设中,基地直接对接主体则是所在片区的街道办,由于基层是主要出资方,对于这项全市性的产业布局,在推进时却并未有效调动起执行方的积极性。深圳市贸工局在2008年的一次年终汇报上也坦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产业集聚基地的开发建设积极性在消退,在2008年上半年由街道办负责开发的5个产业基地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没有任何进展。

  “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缺乏更高层面的统筹协调,推动起来积极性自然打折。”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少萍认为,产业布局上的调整,和政府的引导力度有极大关系,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是市里面拍板,但真正到了推动的时候,又全部都“下放”,而规划调整、审批以及征地拆迁等等,又需要多个部门的经常性协调,“一旦政策的推动力弱了,基地建设自然就会陷入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