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寿山: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的五大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3:56
2009-7-16 9:58:06 来源:汇众教育广州动漫学院  【字号大中小】
去年以来,出版业总体发展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出版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速,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08年底,国内578家图书出版社已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电子图书50万种,与2007年相比增长25%,发行总量超过3000万册,收入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50%。
报社积极开展数字报、手机报及新闻资讯类网站业务。截至2008年底,全国出版的数字报为697份,300家报社开展了数字报业务,全国49家报业集团有35家开始拓展数字报业务。
期刊社在做好传统纸质期刊出版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型出版形式,通过采用光盘、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出版数字期刊已成趋势。截至2008年底,国内电子期刊总量已经达到9000种,这种集合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元素综合而成的电子期刊具有可视性、交互性、多样性、娱乐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以及发行成本低、订阅方便、形式活泼、内容紧随潮流等优势,年产值达到7.6亿元。
孙寿山: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的五大特点
2009-7-16 9:58:06 来源:汇众教育广州动漫学院  【字号大中小】
去年以来,出版业总体发展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出版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速,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08年底,国内578家图书出版社已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电子图书50万种,与2007年相比增长25%,发行总量超过3000万册,收入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50%。
报社积极开展数字报、手机报及新闻资讯类网站业务。截至2008年底,全国出版的数字报为697份,300家报社开展了数字报业务,全国49家报业集团有35家开始拓展数字报业务。
期刊社在做好传统纸质期刊出版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型出版形式,通过采用光盘、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出版数字期刊已成趋势。截至2008年底,国内电子期刊总量已经达到9000种,这种集合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元素综合而成的电子期刊具有可视性、交互性、多样性、娱乐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以及发行成本低、订阅方便、形式活泼、内容紧随潮流等优势,年产值达到7.6亿元。
数字出版技术及内容提供商继续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积极打造网络图书、网络期刊杂志、在线数据库、原创文学、手机小说、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新媒体业务模式。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像北大方正自主研发了数字出版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及产品服务提供商;
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已成为全球著名的专业互联网与电子出版机构,拥有读者2000余万人,在海内外拥有6000多家机构用户;
起点中文网作为一家原创文学网站,开创了在线收费阅读的新模式。起点目前发布的各类文学作品达到14,000部,超过12亿字,该网站每天的网页浏览次数接近3000万;
空中网作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所花时间最短的中国公司,面向整个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产业,与中国移动、移动终端、独立CP紧密协作,搭建全球华人沟通、娱乐、商务的移动互联的时尚生活平台;
上海盛大网络通过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盛大在线等主体和其他业务,向广大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互动娱乐内容和服务。
综合各方面情况,截至2008年12月,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达到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750亿元。数字出版在发展过程中,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传播方式之间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如《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采用了“全媒体出版”,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出版方式,实现了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这些现象透现出数字出版运营的趋势: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相关内容产业融合不断加深,充分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减少重复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展了传统出版的阅读空间,延长了出版物生命周期。
(二)手机出版势头迅猛。目前,全国手机用户达到6.7亿,其中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76亿。在发展速度上,手机出版是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行业,2007年实现近300%的增长速度,2008年手机出版营业收入继续保持翻番增长。目前,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纷纷推出手机出版物。各大主流媒体均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业务,如《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晨报》等。一些期刊社则推出手机杂志,如《电脑爱好者》、《三联生活周刊》、《互联网周刊》、《译林》、《家庭》、《汽车族》、《时尚旅游》等。有的图书出版社则着手出版手机小说,如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城外》、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魔幻手机》等。数字内容提供商中文在线则积极同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中国移动手机出版内容基地。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未来手机出版物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三)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Symbian(赛班)和WindowsMobile(WM)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如iPhone3G、3GS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2009年被称为“电子书年”,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电子阅读器销售了40万台,加速带动了自身网上书店数字化图书的销售。
(四)产业形态日趋完善。目前,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清晰,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文新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移动的手机报、数字报;商务印书馆的在线工具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在线与远程教育出版;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网)等等。这些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产业形态已初步成型,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企业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实践中观点逐渐统一,必须依靠著作权人与出版商的结合、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产品与渠道的结合来实现盈利。如,在手机报上是多家报业集团与中国移动进行合作;湖北博看网电子杂志的发行通过中国邮政的渠道销售点卡;腾讯、起点中文网等通过中国电信或中国移动来实现在线支付。
(五)政府推动加快转型。政府部门始终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近年来,总署加快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中华字库、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力度,成立了总署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中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项目已组建完毕。上海市通过“部市合作”率先建立国家级张江数字出版基地,由政府每年出资5000万元用于支持数字出版企业的发展。
江苏省每年从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拿出3000多万元用于支持数字出版项目。广东省局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数字出版处,还联合宣传部、信息产业厅共同下发了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打造“数字广东”战略,并已选定多个试点单位开展出版流程再造试点工作。重庆市局也开始启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计划构建西部地区最大、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平台。
数字出版技术及内容提供商继续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积极打造网络图书、网络期刊杂志、在线数据库、原创文学、手机小说、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新媒体业务模式。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像北大方正自主研发了数字出版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及产品服务提供商;
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已成为全球著名的专业互联网与电子出版机构,拥有读者2000余万人,在海内外拥有6000多家机构用户;
起点中文网作为一家原创文学网站,开创了在线收费阅读的新模式。起点目前发布的各类文学作品达到14,000部,超过12亿字,该网站每天的网页浏览次数接近3000万;
空中网作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所花时间最短的中国公司,面向整个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产业,与中国移动、移动终端、独立CP紧密协作,搭建全球华人沟通、娱乐、商务的移动互联的时尚生活平台;
上海盛大网络通过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盛大在线等主体和其他业务,向广大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互动娱乐内容和服务。
综合各方面情况,截至2008年12月,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达到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750亿元。数字出版在发展过程中,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传播方式之间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如《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采用了“全媒体出版”,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出版方式,实现了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这些现象透现出数字出版运营的趋势: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相关内容产业融合不断加深,充分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减少重复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展了传统出版的阅读空间,延长了出版物生命周期。
(二)手机出版势头迅猛。目前,全国手机用户达到6.7亿,其中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76亿。在发展速度上,手机出版是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行业,2007年实现近300%的增长速度,2008年手机出版营业收入继续保持翻番增长。目前,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纷纷推出手机出版物。各大主流媒体均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业务,如《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晨报》等。一些期刊社则推出手机杂志,如《电脑爱好者》、《三联生活周刊》、《互联网周刊》、《译林》、《家庭》、《汽车族》、《时尚旅游》等。有的图书出版社则着手出版手机小说,如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城外》、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魔幻手机》等。数字内容提供商中文在线则积极同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中国移动手机出版内容基地。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未来手机出版物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三)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Symbian(赛班)和WindowsMobile(WM)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如iPhone3G、3GS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2009年被称为“电子书年”,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电子阅读器销售了40万台,加速带动了自身网上书店数字化图书的销售。
(四)产业形态日趋完善。目前,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清晰,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文新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移动的手机报、数字报;商务印书馆的在线工具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在线与远程教育出版;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网)等等。这些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产业形态已初步成型,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企业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实践中观点逐渐统一,必须依靠著作权人与出版商的结合、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产品与渠道的结合来实现盈利。如,在手机报上是多家报业集团与中国移动进行合作;湖北博看网电子杂志的发行通过中国邮政的渠道销售点卡;腾讯、起点中文网等通过中国电信或中国移动来实现在线支付。
(五)政府推动加快转型。政府部门始终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近年来,总署加快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中华字库、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力度,成立了总署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中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项目已组建完毕。上海市通过“部市合作”率先建立国家级张江数字出版基地,由政府每年出资5000万元用于支持数字出版企业的发展。
江苏省每年从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拿出3000多万元用于支持数字出版项目。广东省局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数字出版处,还联合宣传部、信息产业厅共同下发了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打造“数字广东”战略,并已选定多个试点单位开展出版流程再造试点工作。重庆市局也开始启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计划构建西部地区最大、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