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孙中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41:49

闲话孙中山

文章提交者:鬼首天龙



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去了一趟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下,抬头仰望了那高高悬挂在上的心中的红太阳。一转身,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巨幅画像,在万花从中,特别醒目。记得当时是在国庆节之后,天安门广场大规模的庆典活动刚刚结束。我指着那画像上的人问父亲:这是谁啊?父亲告诉我:他叫孙中山。于是我知道了在这个人的领导之下,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对于中国人民,其功不可没,被尊称为“国父”。

我是一个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烈的孩子,知道有了“国父”,想必还有“国母”,回家忍不住问我母亲,母亲告诉我:“国母”是宋庆龄。后来又知道了“国母”宋庆龄还有两个姐妹,一个叫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一个叫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宋庆龄在大陆曾经向组织申请改嫁他人,但是不被批准,因为“国母”的金字招牌。

关于孙中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经历,我就不多说了,你百度一下,连他小时候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去偷拳学艺的事迹都有。我觉得孙中山一生事业的成败垂成,应该从他给李鸿章上书开始,或作为转折点。

1894年春,孙中山在广东翠亨村的家里,草拟了《上李鸿章书》,然后偕同陆皓东远赴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他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伟略。这个《上李鸿章书》我没有看到过原文,从以上十六个字对其内容的概括总结上来看,有夸夸其谈之感。很多人知道孙中山有“孙大炮”之称谓,这个是当时其政治对手对他的揶揄嘲讽。大炮是粤语,形容一个人说起话来不着边际,言辞夸大,华而不实。欲了解一个人,不要去看他的名字,去听他的外号,大抵名副其实。

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不知道当时权倾朝野的中堂大人看到过没有,反正结果是孙陆二人没有获得接见。于是孙中山转赴檀香山,发动起广大华侨,组成了中国第一个以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合众政府为目标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并且即时筹集资金,伺机起义。

曾经假设,如果李鸿章当时在天津接见了孙中山,并青睐有加,赏他个一官半职,辛亥革命还会发生吗? 虽然我明明知道关于历史的任何假设都是不成立的,但我还是假设了一下。假设历史,或许愚蠢之至,但却其乐无穷。

李中堂没有接见孙中山,不是李中堂的错。若换做是张中堂或王中堂,也未必会接见这个孙中山。即使李中堂接见了孙中山,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张中山或王中山出现在檀香山,建立那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旗帜的兴中会。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将支持他的二十几个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兴中会。不久,其会员就发展到一百多人。第二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在那里成立了兴中会总部,并决定于10月26日重阳节发动起义,夺取广州。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孙中山,觉得他的外号不应该叫“孙大炮”,应该叫“孙大胆”或“孙大牛”。一百多个人,就敢发动起义,真他妈牛逼!

在预定起义的日子快到之时,参加起草讨满檄文的朱淇叛变,向官府自首,陆皓东等人被捕就义。为了纪念这位最早与自己并肩战斗的同志,孙中山将陆浩东为这次起义所设计的军旗上的青天白日图案,作为日后的国民党党徽,把青天白日置于红旗的左上角,即是中华民国国旗。

这一次起义没有发动就流产了。广州城内贴满了缉拿孙中山的告示。十几天后,孙中山逃离广州,从香港流亡日本。在日本神户上岸时,孙中山买了一张日文报纸,上面有则消息的标题是:“支那革命党首孙逸仙抵日”。孙中山看后,对随行的陈少白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易经》中有两句话:‘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日本人称我们是革命党,这意义很好。我们以后就称革命党吧”!从此,中国人在近现代历史上开始了彼此革命,不是你革我的命就是我革你的命,参加革命的人,鲜有得善终者。

孙中山流亡海外之后,开始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矢志推翻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1896年秋,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孙中山被邀以英文写作出书,描述其遭遇,因此事而名声大噪。

孙中山以革命者自居,摆明了就是要做大清王朝的终结者,清政府虽然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却想不出应对之策,不知道如何遏制或抵消孙中山的革命影响力。在清朝政府和公家文件中,皆在其名“文”字上作文章,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汶汶”一词,出自《史记 屈原列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注解此文的才子们,或说“汶汶,昏暗不明也”,或说“汶汶,犹蒙垢者也”,或说“汶汶,犹玷污者也”。个个煞有介事,人人一本正经,全然不知后人将为他们的无聊之举做傻逼二字之解。

从1894孙中山建兴中会年到1911年武昌城新军起义,十五年的时间里,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罗列出来,初中毕业的三好学生也能如数家珍。其中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国变,《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要求中学生背诵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仇,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道理,这是常识,连随地吐痰街角拉屎的傻逼都知道!一个老大的国家,之所以要挨打,不是因为落后,是因为傻逼!这才是道理。傻逼要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也他妈的就不叫傻逼了!

从甲午战争到庚子国变,在大清的满朝文武官员之中,有一个人脱颖而出,令中外瞩目,这就是袁世凯。此人才是清王朝的最后终结者,孙中山的政治劲敌!关于袁世凯,我有专文议论,于此文中,不再赘言。书归正传,接着说孙中山。

孙中山和他的革命党,不仅有组织有纲领,还有行动。据统计,自1894年到1911年之间发动的革命起义事件计有29次之多,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孙中山矢志不移,铁了心的要颠覆大清王朝。他的足迹遍布欧美各国,到处宣扬革命思想和建国纲领,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们的支持和帮助。1905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横滨,与黄兴见面,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8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此时的孙中山,所等待的,是那最后一根儿压死大清朝这只骆驼的稻草!

读历史的人,常有造化弄人之感,一个个偶然出现的人物,一起起偶然发生的事件,总是让人觉得历史的发展轨迹让人无法把握,令人难以琢磨。其实,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也是公平的。大清王朝的最后终结,不是历史没有给它活的机会。当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流亡海外,拿着所谓光绪帝给他的密诏到处招摇,继续宣传他的立宪维新主张,不是没有人表示支持和拥护。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康有为的立宪阵营与孙中山的革命团体在宣传声势上旗鼓相当,难分上下。可是,整个清廷再无一个人对康有为感兴趣,甚至根本不懂得利用康有为的立宪思想对抗孙中山的革命纲领。康有为在海外得不到任何来自于清政府的支持和赞助,等到梁启超与恩师反目之时,康有为也就变成康无为了。

1905年,日俄两国在中国领土上的战争告一段落。日本国的胜利,给予满清朝野极大的震动,它成为了激荡中国近代社会立宪思潮的导火索。“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 这是北方素有清议之名的《大公报》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的刊载评论。一时间,改革政体,君主立宪的呼声响彻全国, 风靡一时。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上书,请求清朝政府实行立宪政体,并提出了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其他国家宪政的请求。历史,又给了大清朝一次机会。

在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一纸令下,正式宣布派遣官员出访日本和欧美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尤其是在政治政体方面的状况。清政府以官方的名义正式派遣朝廷要员出洋考察,实质上可视为正式或间接承认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先进地位。最初被确定出洋考察的五位大臣分别是宗室镇国公载泽、户部左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这五位大臣的头衔和官职不一,但基本都属于锐意进取的新式官员,有的是来自掌管财政和商业的大臣,也有统筹军事方面的官员。应该说这也多少表达了清廷顺应民心民意姿态和锐意改革的诚意。

1905年9月24日,五位钦派的出洋考察大臣在拜祭完祖先之后,在亲友、大臣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簇拥下,在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登上列车,准备按时出发。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轰隆一声巨响,革命党人吴樾发动恐怖袭击,引爆了藏在怀里的资质炸弹。吴樾本人当场身亡,五大臣中绍英伤势较重,载泽、徐世昌略受轻伤,而戴鸿慈和端方由于坐在后面的车厢中,故而躲过一劫。

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考证,我不知道革命党人吴樾发动的这次自杀式袭击是他的个人行为还是执行命令。总之,我对这次行动强烈不满并深表遗憾。君主立宪是一种政体选择,它与民主政治并非势不两立,共和革命不是唯一的出路。而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已经表达了一种要致力于政治改革的诚意,事关国家前途与人民的福祉,为什么不能等待一下,而非要诉诸暴力呢?革命真的很好玩么?流血真的很愉快么?

吴樾事件对于清政府派遣五位大臣出洋考察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暂且缓行。直到当年12月,派遣大臣出国考察的事宜才又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载泽、绍英受伤未愈,清政府改派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二人接替他们。

1906年夏秋之际,经过近半年的海外考察,两批出洋大臣先后回国。他们在梁启超和杨度等人在东京事先写好的有关实行宪政的文章的基础上草拟了一份“考察宪政报告”,向清朝政府复命,正式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1906年9月1日,清朝政府终于颁布了仿行立宪的诏令。1908年8月,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准备立宪,命令各部共筹计划。1911年5月8日,皇族内阁粉墨登场,结果令人大失所望。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军爆发起义。

顺带说一下,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活着。这一年的11月15日,老佛爷宾天。在慈禧生前,指定醇亲王载沣之子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载沣为摄政王。载沣是谁?光绪皇帝的胞弟,慈禧太后的亲侄子也是亲外甥,正是因为这个血缘关系,载沣才得以在历史的舞台上一展身形。历史给了载沣一个机会,无奈,这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的那副骨头架子,扛不起来落在自己肩上的太阳!慈禧太后,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素有知人之明,以她的眼光,岂不知道载沣是个什么货色?我想她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但她又能怎么样呢?专制王朝,家天下,当悲剧发生的时候,无力回天的不只是天下苍生,还有统治者自己。

看过一点资料,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不管是一根儿稻草压死了一头骆驼,还是一泡屎尿引发了一次山崩,这根儿稻草不是孙中山放的,这泡屎尿不是孙中山拉的,他并没有参与策划和指挥武昌起义,甚至毫不知情。用孙中山自己的话来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清廷起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全权指挥对革命力量的镇压。 袁世凯一面以武力打压南方革命,一面与革命党人谈判,这谈判的结果众所周知。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三天之后,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

一年之后,依据临时约法,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按约法精神由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火车站登上列车,赴京上任。本来,历史在这里可以翻开新的一页,因为民主共和的曙光已经在中国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在人们的无限憧憬之中。但是,就在这里,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遇刺身亡!

宋教仁,孙中山的革命战友,在革命党同志里享有崇高威望,在他即将赴任内阁总理的时候,遇刺身亡,举国震惊,舆论大哗。孙中山、黄兴剑指袁世凯,认定他是授意暗杀的幕后黑手!而袁世凯的北洋阵营则宣称是国民党内讧自相残杀。真相何在?有些历史,或许永远没有真相。

看到过一篇文章,论证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不是袁世凯而是孙中山。这文章写得不是没有道理,而是非常的有道理!就谋杀动机而言,孙中山大大的有!就刺杀事件前后孙中山的表现,也让人疑窦丛生,大惑不解。我也以为孙中山涉嫌谋杀宋教仁,而袁世凯不过是替他背了一口黑锅而已。

孙中山与宋教仁并不是最早的革命同志,孙中山与陆浩东创建的是兴中会,宋教仁与黄兴领导的是华兴会,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与宋教仁、黄兴等人才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在对满清政府的政治斗争当中,宋教仁与孙中山政见不合,经常意见相左,这在国民党阵营里是公开的秘密,而宋教仁以优秀的政治品质、坚韧的革命意志、儒雅的个人风度,在革命同志之间博得了极高声誉和威望。在国会选举之中,宋教仁更是不遗余力,充分展示其政治智慧和个人魅力,作为国民党理事长的宋教仁在选举中之所以胜出,出任内阁总理,应该是众望所归。然而,问题来了!

袁世凯做大总统,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孙中山呢?置他于何地?你总不能对他说:你广东老家不是还有几亩地了吗?要不你回家种地?没事的时候,养鸡斗狗,喝茶聊天,幸福着呢!要不就是孙中山自己说话:得了!革命已经成功,共和已经实现,你们几位为人民服务吧!我回广东老家了,三缺一,都等着我呢!这他妈的可能吗?孙中山是这样的人吗?

关于宋教仁被刺案,在当时没有完成追查幕后黑手的司法程序的情况下,孙中山于当年7月,组织中华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开创了民国武力解决争端的先例,也开创了民国军阀混战的先例。对于这样一个恶果,我以为孙中山难辞其咎。

如果说孙中山是由于宋教仁遇刺身亡,因为伤痛愤恨,一怒拔剑,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袁的话,那么,在袁世凯身死之后呢?他何以不重返北京,以和平的手段角逐政坛,来实现他的伟大理想?答案只有一个,他回不去了。对于袁世凯身后的北洋政府,孙中山只有以兵戎相见,武力北伐,这是他重返中国政坛的唯一手段和出路。然而,当时的北洋政府,真的就那么十恶不赦,必须以武力讨伐之吗?

关于北洋政府,因为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我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感觉。所谓的北洋政府,也称北京政府,是指民国前期袁世凯及其以后继任者建都于北京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这是相对于孙中山等国民党势力在南方成立的广州军政府(革命政府)的称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中央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

北洋政府时期,对外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特别是趁俄国十月革命之机,徐树铮出兵收复外蒙古,可圈可点,功不可没。北洋政府对内致力于发展实业,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中国许多有名的民族工商企业大多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发展起来的。北洋政府还统一了币制,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统一来说,其重要性还用我多说吗?

北洋政府的历任总统和政府总理,虽然都是军人出身,有军阀之称,但也都是由选举产生,并不是单纯的凭实力说话。去翻看一下北洋政府几任总统的故事,各具特色,都有可爱之处,没有一个假装伟大光荣正确的,说白了就是都不装逼。现在的文化人喜欢谈论民国时期那些大文人们的轶事,他们的风采神韵,被称为“民国范儿”。文化人有范儿,说明文艺环境的自由宽松,倘若统治者都是喜欢统一思想的装逼犯,文化人还能有什么范儿?只能装孙子了。

对于孙中山执意武力北伐,企图消灭北洋政府,我不能理解,这让我开始怀疑此人革命的动机是否纯正了,他到底要干什么?孙中山一心北伐,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并没有得到全体国民党党员的支持,在他组织中华革命党与中华革命军,在沪、鲁、陕等地发动起义的时候,就与黄兴有了分歧。1922年6月,陈炯明武装叛变,孙中山被迫退居上海,至1923年2月陈炯明被驱逐后,才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大元帅职。

关于陈炯明,是国共两党历史教科书上都否定的人物,以军阀名之。十年前,我在海外看到了陈炯明的儿子写的一本书,为他的父亲申诉冤情。因为陈炯明是坚决反对孙中山武力北伐的人,他希望在中国建立邦联合众政府,效仿美国,以伟大的民主理念建设国家政治,为此遭到孙中山嫉恨。关于陈炯明武装叛变,也是孙中山设计构陷,陈炯明别无选择,武装自保。这本书有陈炯明的照片几幅,我仔细端详,很儒雅的一个人。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完全相信其中所述,但是我希望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去研究这段历史,还给历史人物一个公道。

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联俄、联共或许是因为他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兴趣,在向一个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的方向转变。我却以为是他想借俄、共之手,实现他的北伐梦想。他的这个举动,给今后的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不用我说了。

关于孙中山,我不止一次地审视和打量这个人,过后便十分痛恨自己的无聊与无趣。其实,被欺骗的感觉挺好,最好被欺骗至死,让我始终信以为真。让自己从小被灌输的一个关于伟大的形象发生颠覆,真的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去年在国内的时候,去过南京,朋友带我去中山陵游玩,那里的景色真的很美。中山陵我没有进去参观,因为门票需要花钱,我舍不得,还有就是进去参观的人需要穿上鞋套,挺麻烦的,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