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离中国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1:44

「和平」离中国多远

(2010-11-24)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宋念申

  和许多概念一样,“和平”不是一个可以脱离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理念。尤其是近150年来,经过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后冷战,处在不同地缘的“世界”,被分化、瓦解、并整合进一个“全球”之中。“和平”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的人群,其意味千差万别。

  受奥地利小说家、和平活动家苏特纳的影响,1894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设立“和平奖”,宗旨是鼓励“为促进国族(nation)间友爱、取消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最大努力或有最大贡献的人”。这个对“和平”的理解,今天看起来似乎很“普世”,实际则是对那个时代欧洲政治生态的直接反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帝国的势力扩张到全球,对资源、市场和战略优势的争夺日益激烈。虽然竞争在欧洲国家之间(以及后来的美国和日本),但战场却往往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此时的“和平”与亚洲或非洲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不过是欧美列强之间的掠夺间歇——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连作为nation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和平会议。1907年韩国曾派密使赴海牙和会,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控诉日本的殖民侵略,却被海牙和会拒之门外。理由是韩国是日本“保护国”,不具国家地位。

  今天很多人认为,诺贝尔和平奖与中国“结缘”,始于1989年的达赖喇嘛。对,也不对,取决于论者站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来看。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老罗斯福)在1906年成为第一个获此奖的美国人,理由是他调解了日俄战争。日俄战争起因于双方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瓜分,参战双方虽是日本和俄国,战场却完全在中国东北。此战日俄军队死亡约13万人,而作为“中立国”的中国,却至少有20万平民惨遭屠戮。老罗斯福的“贡献”是促成日俄签署《朴茨茅斯和约》,把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转交日本。

“和平”的荒谬和局限性

  美国首位获和平奖的总统,当然不是和平志愿者。他首先关注的是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如何最大化,同时也考虑美国在欧洲“大棋局”中的战略选择。此前,美国以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换取了日本对美国占领菲律宾的认可;《朴茨茅斯和约》则进一步确认了中国东北的“门户开放”和美国在东北的“利益均沾”。美日在东亚的结盟关系,又反馈到欧洲的国家关系布局。日俄战争及其调停,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强一次重要的战略洗牌。

  但这些并不属于“和平”的考察范围——“中国”一词不在罗斯福的获奖理由中。所以,尽管早在1906年,和平奖就关注过发生在中国的事情,这一关注却跟中国的和平毫不相干。对于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来说,“和平”仅仅意味着“止战”。百年前的欧洲列强分立,康德式的绝对主义的和平理想,掩盖了对战争根源的追溯,也回避了“止战”本身的非正义可能。所谓“和平”往往成为帝国间的利益再分配,意味着对被殖民地区掠夺的深化,和对当地平民的屠杀。

  诺贝尔和平奖是源自殖民帝国时代的机制,它的“和平”理想并不存在虚幻的时空中。它的获奖者绝大多数是欧美的政治家和活动家,从来没有一个人因反抗欧洲的殖民压迫而获奖,哪怕是坚持非暴力的圣雄甘地。现在绝少有人提到这一点,是因为随着世界格局转向冷战和后冷战,地区冲突和种种问题有了新的背景和含义。尽管实质上殖民主义印记仍鲜明存在,但它被新的议题遮掩。

  1974年,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因日本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而获奖。核不扩散当然是和平奖委员会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嘉奖一位日本政治家也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但“和平”在佐藤这里是个极为窄化的概念。佐藤大概是战后最没有反省意识、也最为反华的日本首相。他任内11次参拜靖国神社(此纪录尚无人打破),并极力使正趋转好的中日关系迅速恶化。暧昧的“无核”态度,不过是争取美国对日本在东亚的扶植。当然,这些与东亚和平密切相关的事,与诺奖委员会的“和平”无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和平奖委员会开始把与民权相关的议题(如种族平等)纳入“和平”的范畴。但表面上扩大了的“和平”概念,仍然是康德主义理想的延续,并未触及产生冲突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过去一样,和平奖致力于把一种局域性的和平概念推广到其他区域。只有符合这种绝对理想的行为和口号,才被承认为“和平”。至于当地社会的实质稳定与发展,绝大多数人群的实际福祉,则并不必然在和平奖的考虑范围内。冷战和后冷战时代,和平奖的目光不再聚焦于欧美了,甚至在1989年和2010年两次“眷顾”中国。但是它那种对中国自身状况毫不关注、也毫无兴趣的方式,怎么看都和1906年那次没有本质区别。

  和平奖历史上,唯一拒绝领奖的人,是越南外交家黎德寿。1973年,因为参与越战停火谈判并签署《巴黎和平协约》,他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同时获奖。黎德寿拒绝的理由,在今天听起来别有一番意味。他认为,越南尚处战乱,离所谓的“和平”还远得很。

  其实,和平与“和平”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