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困惑 早教问题一箩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42:42
宝宝为啥不听话?为啥有那么多小状况?两代育儿观念不一致咋办?自本报“教之道·大家坛”大型公益讲座开办以来,不少幼儿家长向记者反映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近日,记者选取其中几个典型问题,特别连线中华育婴协会会长、国家育婴师职业培训首席教授郭建国,针对宝宝家长们的各种育儿困惑,请郭教授为您一一解惑。
家长困惑:孩子在陌生人面前特别害羞,不愿意说话,对于陌生环境也显得很拘谨,怎么能让宝宝迅速融入环境?
专家解惑:别逼着宝宝跟人打招呼,尽量少给宝宝提要求。
郭教授告诉记者,宝宝在陌生环境中的不适可以理解,“就像大人来到陌生的地方,也会有莫名的紧张感一样,在陌生环境、陌生人面前,宝宝会在头脑中出现许多设问,这是谁?他想干吗?由于个人性格不一样,宝宝这时候的反应也就不一样了。”
郭教授说,往往有些家长,希望宝宝看到陌生人能够打招呼,所以不停去提醒宝宝。而下次宝宝再看到这个人时,就会有种抗拒感,“可以提示宝宝去打招呼,但不打也无所谓,不要强迫孩子,平时在玩的时候,也少给宝宝提要求。如果想让宝宝对环境的敏感度降低,那就要提高宝宝的感觉阈限,因为感觉阈限升高,人的感觉敏感力会随之下降。”在平时的游戏中,郭教授建议家长要给孩子减压,调整宝宝的情绪,让孩子的敏感度下降,宝宝害羞、害怕陌生环境的现象就会少。
家长困惑:如何发现宝宝的兴趣爱好?特长班咋选择?
专家解惑:特长班不是为了学特长,而是为了培养好习惯。
在郭教授看来,低年龄段的宝宝,报各种专业班回报率是极低的,“小宝宝的大脑需要大范围的接触东西,多看、多闻、多听、多尝、多动、多触……”郭教授认为,宝宝4岁之后,再选择合适的特长班即可。对于特长班的选择,他表示“报特长班不是为了学特长,而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坚持,建议家长给孩子报一个班,刮风下雪都要让孩子去学习,孩子长大后形成一个基本定式,事情做就要做到底。”
家长困惑:宝宝吃手,老人硬去板,我认为这样不应该,但又找不到好方法,应该怎么办?
专家解惑:正常生理需求要满足,但方法要得当。
“孩子要长牙的时候,往往牙龈肿胀发痒,宝宝会通过吮吸手指的方式来进行缓解。”郭教授认为,这时候不管或者一味的去往下拽,都没用。他告诉记者,这属于孩子的生理需求,“宝宝吃手不是错误、不是脏,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一定要满足他,就像孩子饿了要吃奶一样。”
如何来应对宝宝的这种“小状况”?郭教授建议家长,在喂食的时候,拿奶瓶蹭宝宝的牙床,替孩子缓解痒痒感,“萌牙前的一个星期,家长洗干净手,用手指帮孩子按摩一下牙床。”
家长困惑: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穿暖了?
专家解惑:很多宝宝的病是捂出来的,老人喂饭容易撑。
郭教授告诉记者,曾经一位家长向他反映,自己的宝宝身体不好,总爱生病,“原来是妈妈怕宝宝冻感冒,天一冷就赶紧给宝宝添加衣服,光裤子就五条:线裤、三层保暖、绒裤、外裤、皮裤……”郭教授说,很多宝宝的病并不是冻出来的,而是捂出来的。
郭教授:“没有必要给宝宝穿得那么多,尤其别捂着脖子,因为捂着脖子可能会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建议家长给宝宝准备一个坎肩,保护后背别着凉。”
关于宝宝吃饭的问题,郭教授认为老人喂饭宝宝容易撑,“老人总怕孩子吃不饱,有的宝宝从早晨能吃到晚上。孩子睡觉晚、睡觉翻身、肚子胀、脸红、眼屎多、舌苔厚发白、呼吸粗……很多都是吃得太多导致的。”
宝宝什么样算是吃饱了?郭教授告诉家长:“家长可以试着把勺子放到宝宝嘴边,宝宝不主动取食,就基本吃饱了,不必追着宝宝喂,让孩子把吃饭当成一种负担。”
咋能帮助孩子消化?郭教授提出要“多折腾”,“吃完后、睡觉前,带孩子做些运动、游戏,相对抵消过多的能量,帮助孩子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