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不是纯客家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2:13
南雄为什么不是纯客家人?
南雄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两汉为南野县,三国时属吴国南野县卢陵郡。唐光宅元年(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
南雄市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南雄历史悠久,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不变,1996年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361.4平方公里,辖20个镇,31个居委会,221个村委会,人口46万人。(2006年)
南雄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岭南第一关”——梅关,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不朽诗篇《梅岭三章》也诞生于此;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一度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众多广府人及海外赤子的发祥地,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对岭南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至今雄姿犹存;面积达 1800 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其中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正实施开发、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苍石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景色怡人。
南雄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矿产、森林、水力、陶土、花岗石、药材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潜力大。现有耕地面积47.1万亩;有林地280万亩,森林覆盖率63.4% ,活立木蓄积量580万立方米;毛竹面积36万亩,是广东省毛竹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黄烟、银杏、田七。素有“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有大小河流110条,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6.47万千瓦,可开发量近5万千瓦,尚未开发1.2万千瓦。全市库塘水面1467公顷,蓄水量2.1亿立方米,既可发展养殖业,又可发展库区和山涧旅游业。
有丰富的花岗石和红土资源。全市花岗石蕴藏量达2.6亿立方米,品种有17个之多,市内有多家花岗石板材厂。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土,是烧制防潮砖、彩釉砖的优质原料。
南雄盆地中部的紫色土壤,富含磷、钾,是发展优质烟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南雄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所产烟叶色泽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素负盛名。南雄有300 年的黄烟种植历史,是著名的“中国黄烟之乡”,现被国家烟草公司列为“国际型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风土人情
南雄的风俗民情植根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乡土情绪以及热爱生命、祈盼太平的炽热情感。这种风俗民情既是中原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也是粤赣之间民情的交汇,最重要的是南雄人根据本土风俗而进行的约定和创造。
服饰习俗:男无特殊,妇女劳作时腰系围裙,头扎黑头帕,手戴手套。饮吃习惯:城乡皆吃辣椒,农村尤甚,无菜不辣,春节吃腊味,家家以腊鸭、腊肉、腊肠等腊味和自制的糯米酒款待来访亲朋。婚姻习俗:旧时同姓不通婚。在佳节庆典时候南雄人民喜欢以舞龙舞狮等数十种民间艺术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象香火龙、茶花灯、飘色、龙船歌、推车灯、高脚狮等民间艺术非常有特色。
南雄珠玑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曲调优美、清新悦耳的采茶戏是南雄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
南雄市辖雄州街道办事处(含原黎口镇)和古市、主田、全安(含原苍石镇)、湖口、珠玑(含原梅岭镇)、邓坊、水口、南亩、江头、乌迳(含原孔江、新龙两镇)、油山(含原大塘镇)、坪田、黄坑、界址、百顺、帽子峰、澜河17镇,面积2361.4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46万。
南雄境内方言极为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四片:城关话、上方话、下方话和北山话。上方话(位置处于境内浈江的上游)在大塘、油山、乌迳、新龙、坪田、孔江、界址等乡镇通行,使用人口大约为10万,占全市人口的24.4%。下方话(位置处于境内浈江的下游)在湖口、珠玑、梅岭、水口、江头、古市、全安等乡镇通行,使用人口约2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8.6%。北山话在百顺、帽子峰、澜河、苍石(上述地区大都处于南雄的西北部)等乡镇通行,使用人口约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3%。这三片地区的乡民大多自称祖上从江西或福建迁来,与客家关系密切。从语音特征上看,这些地方的土语既有与客家话一致的地方,也有与客家话不同的地方,城关话只在县城雄州镇及其近郊范围内通行,使用人口约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9.7%,它自成一体,无论在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都与其他三片有较大区别,究竟归入哪个大方言至今没有定论。
南雄方言有:
(1)南雄话(雄州话、城关话、城壁话) 分布在雄州街及黎口、古市、主田、全安等镇的附城部分,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占19.5%。有7个声调,是在客家话基础上与商场的广府话、官场的官话及湘语、赣语融合而形成的,但其词汇、语音及语法、惯用语都跟江浙沪一带的吴语有相通的地方。
(2)客家话 分为:下方(湖口、珠玑)话 属粤北片,分布在中部湖口、珠玑、梅岭、邓坊、水口、南亩、江头等镇和古市、主田、全安等镇大部,使用人口约20万,占48.8%;上方话 分布在东北部乌迳、孔江、新龙、油山、大塘、坪田、黄坑、界址等镇,面积670.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多,占1/4强,以乌迳话为代表,其中界址(江西)话分布在靠近江西信封的界址镇,使用人口2万以上;北山(百顺、东坑)话 分布在西部苍石、百顺、帽子峰、澜河等山区镇,使用人口约3万,占7.3%。
(3)船话 水上居民使用。
原雄州镇辖八一街、新城东、建国街、民主街、胜利街、幸福街、新城西7个社区和河南、莲塘、水南、郊区、铺背5个村委会,原黎口镇辖雄东街社区和黎口、观新、荆岗、勋口、上坪、下坪、五洲、迳口8个村委会,共8个社区和13个村委会。城区和近郊村落如河南、莲塘、水南等村委会,郊区村委会田边水、洋汾水、水西、四头门等村,塘尾、借村等村,黎口村委会黎口桥、赤水塘、满湖塘等村讲南雄话;城区部分及周围乡村讲客家话;广府话、普通话也能通行。
古市镇辖古市居委会和古市、小坑、三角岭、溪口、修仁、丰源、柴岭、丹布8个村委会,123个村小组,面积100.4平方公里,人口19479;主田镇辖主田、大坝、城门、塘山、西坪、西洞、窑合、高峰8个村委会,102个村小组,面积137.5平方公里,人口11848;全安镇辖全安、陂头、羊角、古塘、王亭石、河塘、杨沥、荔迳、密下水、黄岭、苍石、大坪、兰溪、龙华山、章禾洞15个村委会,面积113.5平方公里,人口2.2万。主要讲下方话;附城的少数村落讲南雄话。
好:0
不好:0
如果你有时间再次翻开客家人的族谱,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更会领略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外国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客家人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何谓“客家”?“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县是“纯客县”。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我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据资料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
南雄有什么地方很漂亮的?
可先游梅关,下午游珠玑古巷.
晚上到城区或到温泉渡假村住一晚,
第二天爬青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