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复三十周年回顾 高考给中国带来什么?-中国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25:28
高考恢复三十周年回顾 高考给中国带来什么? 2007-06-14  中国新闻网  陈冰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六月八日下午五点,为期两天的全国高考落下帷幕,许多家长在学校门口给孩子和老师拍照留念。 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中新网6月1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发评论说,恢复高考制度,从某种角度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锣鼓。过去近30年中国的剧变,是科学的力量催生出的。而对科学和人文的尊崇,始于高考恢复。原文摘录如下:

  “高考30年”,这个充满乡愁的字眼在中国媒体频频露面,让“改变了命运的人”惆怅万端。且不说那些步出文革步入大学的“老三届”几乎人人都是传奇,就连我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跨过独木桥进入大学的“后来者”,提起高考总有无限感慨。“高考30年”,是一个值得纪念同时也值得反思的话题。

  恢复高考制度,从某种角度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锣鼓。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索,对人类文明的洞见,撞开了僵化的体制,开启出80年代一波又一波思想潮流,耕犁出90年代一层又一层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导引出21世纪的科学发展观。

  这一系列改变中国面貌的力量,不是来自大学,而是因高考而辐射出的对科学和人文的尊重,以及由此聚合的追真问实、独立思考、放眼全球的探索和革新。

  高考带给中国的还有“考试超越了教育”,掀动起繁荣的“考试产业”。大学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越来越有企业的特征,而少了许多教育机构的色彩。“知识改变命运”的旗帜下很多人跳出“农门”,获得进入白领阶层的入场券,但同时也深刻改变了青少年的命运。

  开启科学发展新时代

  1977年,笔者还是青藏高原边缘上一个牧羊人家的孩子。那年夏天,县里的干部骑着马到各家各户传达中央文件,说邓小平要复出了。到了10月份,广播里播送着恢复高考的消息,父亲的脸上露出少有的微笑,“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这时候,我才知道还有“大学”这么一种学校,也才知道父亲居然曾经是老牌大学生。

  次年,父亲的马背上多了一份《人民文学》。再过一年,平反、复职的父亲从马背上走下,带着全家走出深山,“考大学”成了我们坚定的梦想。

  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是邓小平复出后的第一壮举,也开启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新时代。高考把人们从战战兢兢的政治混水中解放出来,引向科学探索的路径。老知识分子走上专业岗位,新大学生在知识的沐浴下探索真理,城市工人沉浸于技术革新的揣摩中,就连农村和笔者曾经生活过的遥远的牧区,都拿起了识字课本。

  高考只让一小部分“幸运儿”走进了大学,但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唤起了“振兴中华”的勇气和“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科学的光亮一旦照亮人们的眼睛,便有了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有了政治改革的呼吁,有了文化反思的冲动,有了西方科技和人文的引进,有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了参与全球化的底气,有了科学发展观的卓然而立。

  过去近30年中国的剧变,是科学的力量催生出的。而对科学和人文的尊崇,始于高考恢复。

  中国最公平的制度

  高考还是迄今为止可信度和公平度最强的制度。各类考试、各种法律、规范和制度,人们对执行情况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疑虑,唯独在高考上,人们寄予很强的信任感。无论从考试、阅卷、还是打分、张榜,整个过程在严密的监管下进行。大学录取过程中不乏“递条子”、“走后门”现象,但人们坚信高考分数是准确而无舞弊痕迹的。

  还有,高考基本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家庭背景多么寒酸,成绩突出就能被一流高校录取。能考上(不是花钱进入)大学的人,总能得到社会的尊重。

  “高考30年”,如果把反思的视野稍稍延展,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号:高考制度在不断改革,高考方式在变化,人们对高考的态度也因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为什么高考的信誉能如此长时间地保持?为什么其他制度就不能像高考一样让老百姓基本上无可非议?

  可以说,高考证明,在中国社会,很多制度是可以公正、清明、不折不扣执行。这似乎证明了有些人所言的“西式民主制度方能保证社会公正”是不完整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国家绝大多数法律、法规、制度都能做到公正、公平呢?

  变态的教育观值得警觉

  高考在给中国人带来理性头脑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时,也带来教育观上的某些变态。教育的目的渐渐变成了应试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文明的生活方式、适应生存的心智。

  伴随高考的是“考试产业”的繁荣。家长对高考的不惜血本和商人对市场的敏感洞察结合后,滋生出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培训中心、名师讲座、外语辅导、高考命题和教师推荐的参考书等等,从教学到出版全方位地绷紧青少年的考试之弦,以致让人从小感到“活着就是为了考试,成功在于成绩优异”。

  很多跨过“独木桥”进入重点大学,甚至到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高材生,高考遗留的心理紧张阴影至今难以排遣。每逢求职面试、考核等,梦里呈现的总是“天哪,我还没复习好,怎么就要考试了”的万般焦虑。

  对高考的崇尚,也剥夺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本应该快乐的童年不再快乐,远离了无忧无虑好时光的“美好记忆”,多是背着越来越重的书包去参加各种补习课。教育的起跑线从小学提前到幼儿园,继而提前到零岁,现在盛行的是胎教,还没出生就嗅到考试的气息……这是“高考30年”应该关注的东西。

  笔者曾目睹一位教师妈妈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天,就抱着孩子诵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是要从小开发智力,将来才能考上大学。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实际上是比任何时候都追求考试能力,孩子们的世界越来越小成,只剩下一张试卷。

  于是,各类学校批量制造着“有知识无文明”、“能弹钢琴不懂音乐”、“重个人成功而不讲社会责任”的人。高校的招生人数在扩张,学习的压力没有减轻;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又在抱怨人才短缺。这些尴尬,应当是“高考30年”之际尤其深思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