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定位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7:09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的好坏与选穴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因此,准确的选取腧穴,也就是腧穴的定位,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1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常用的骨度分寸见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   起止点   常用骨度   度量法   说明

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寸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   9寸   横寸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部   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   9寸   直寸   1.胸部与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寸6分
2.“天突”指穴名的部位
歧骨至脐中   8寸
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5寸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寸   胸腹部取穴的横寸,可根据两乳头之间的距离折量。女性可用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来代替两乳头之间的横寸。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寸   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一般临床取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16椎(第4腰椎棘突)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   6寸   横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   9寸   直寸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侧胸部   腋以下至季胁   12寸   直寸   “季胁”指第11肋端
侧腹部   季胁以下至髀枢   9寸   直寸   “髀枢”指股骨大转子


部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   18寸   直寸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   13寸
髀枢至膝中   19寸   直寸   1.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
2.“膝中”的水平线:前面相当于犊鼻  穴,后面相当于委中穴。
臀横纹至膝中   14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   16寸
外踝高点至足底   3寸

2 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所具的特征的部位作为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
固定标志法:即是以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人的五官、爪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的标志。
活动标志法:是依据人体某局部活动后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曲池屈肘取之。
3 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4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上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这类腧穴的分布和作用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1.五输穴
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井、荥、输、经、合五穴,统称“五输穴”。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2.俞、募穴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3.原、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之所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古名“十二原”。在六阳经上,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输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代原。络脉在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络脉由正经别,出网络于周身。因此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共十五穴,故又称“十五络穴”。
3.1郄穴
“郄”有空隙之间,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及阴阳跷、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古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2 下合穴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是六腑经脉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疾患卓有奇效,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3.3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汇集的八个腧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
3.4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会,这八个穴位主要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
3.5 交会穴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在循行过程中相互交叉会合,在会合部位的腧穴称交会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上一篇:阴阳与男女
下一篇:腧穴的主治作用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中医宝典>经络理论> 正文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腧穴与取穴原则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网上辅导
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网上辅导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网上辅导
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网上辅导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考试网上辅导
公卫执业医师/公卫助理医师考试网上辅导
执业药师(中药/西药)资格考试网上辅导
初级药士/初级药师/主管药师考试网上辅导
初级中药士/初级中药师/主管中药师网上辅导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网上辅导
初级护士/初级护师/中级主管护师网上辅导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网上辅导
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网上辅导
外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网上辅导
医学实用技术网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