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到底卖什么?|豆瓣|文化隐私|商业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4:30
豆瓣到底卖什么?
53
顶一下
收藏
推荐者:蓝皮 (积分 930)
原作者:蓝皮
浏览量: 1149
网上网下,针对豆瓣的议论很多,我从自己比较关注的商业模式角度来分析下。
先点题:豆瓣到底在卖什么,以致引得网民关注、业内看好、风投青睐?一句话:豆瓣卖的是用户的文化隐私。
网上找不到关于文化隐私的确切解释,但我能大概讲明白:当代文化的载体通常是书、CD、影碟,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所以增加了一个新玩意儿:博客。
一个人喜欢什么书、CD、影碟,经常关注什么博客,这个就是他的文化隐私。
豆瓣上线不到3年,从业内人士口碑传播开始,一路小跑,一直跑到ALEXA全球排名1500多位。而且听说现在有近50万注册用户和几百万定期访问的非注册用户。原因就在于它发现了文化隐私的价值并且巧妙地一手掌握。
● 文化隐私有什么商业价值?
现在,几乎所有商家都在搞会员制,目的无非是希望自己的用户数据库不断丰富,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在形成。为此,商家绞尽脑汁,使用了各种手段:会员打折、赠送、优惠、抽奖……,只为了用户在那张内容庞杂、项目众多的入会申请表上填写尽可能详尽的个人资料。所谓的个人资料,其实就是个人隐私,它包括用户姓名、联系方式、职业、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
做完这一切,商家自以为搭建了向用户输送产品的便捷通道。实际不然。
首先,用户在被动地位和环境下,所提供的个人资料完整性和可靠性程度并不高。其次,即便个人资料是有效的,并不能确定该用户会在这个商家进行第二次消费。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品牌足够充裕,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非常大。
最后,个人资料永远是模棱两可的,商家根本不可能就此了解用户的消费心理并促成用户的二次消费。
文化隐私则不同。它貌似含糊,实际上对个人的暴露彻底。试想下,一个中年男子,订阅了汽车保养杂志、喜欢听罗大佑、邓丽君的歌,爱看企业管理类书籍,他透露出的这些文化隐私,是不是比填写一份会员申请表要更能说明问题(何况他也许不屑于填写一份会经常打扰到自己的表格)?如果商家掌握了这些,是不是能更好、更准确地向用户推荐产品,并且提高销售成交率?
传统商家当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平台所限。豆瓣为什么能做到这点?这是第二个问题。
● 用户为什么愿意暴露自己的文化隐私?
文化首先被人们当作一种标签而不是隐私。人是文化造就的(本能造就出来的只能是动物),人也是通过文化来区分层次并相互交流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其次,文化能带来优越感。且不说当下大家对文化程度高的人保持尊重。再具体一点:某个文化群体中的某人,他比群体中的其他人拥有更专业的文化深度,那他就有可能会成为这个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同时起作用),并且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利益。不管是民工群体、商业机构,还是政府部门,都是如此。
所以,文化隐私从来就不被大家当作一种隐私。只要适当的机会,在有利的条件下,大家都会非常乐意暴露自己的文化隐私。
何况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大平台,在网络中暴露自己的文化隐私,太正常不过了。为什么豆瓣做得最好?这是第三个问题。
● 豆瓣选择了书、CD、影碟评论和博客展示作为切入点。
原因之一:之前已经提到过:书、CD、影碟和博客(个人媒体)是文化最常见的载体,它们种类极少,而且已经基本标准化了(除了博客),可以很简单便实现与文化隐私的无缝对接。
原因之二:除了载体的优势,豆瓣还很好地把握了这些载体作为商品的特性:书、CD、影碟,甚至是博客,它们被关注和购买的最佳途径是口碑!
其他普通商品当然也重口碑,但是普通商品的种类实在太多了,比方说彩电,仅仅国内就有长虹、康佳、海尔、TCL、夏新、创维、海信……数十个品牌,每个品牌有上百种型号。它们各有利弊,类型和价格都不同。我去年买彩电,朋友有不下10种推荐,这种口碑,对我有什么价值?
书、CD、影碟、博客则不同,比如一本书,首先出版社、装帧、纸张的差别就很小,更何况读者对于这些差别并不是特别在意。那么,别人推荐(口碑)就是最好的关注和购买途径。
原因之三:豆瓣提供给用户一个个人资料库,一个展示文化标签的平台,一个便捷交流的平台,N个交友机会。这些,还不足以换取用户提供一点点个人文化隐私?何况,这种提供只需鼠标轻轻一点。
当然,这只是豆瓣对文化隐私最浅层次的利用,也是豆瓣目前所能够挖掘的有限价值。虽然这种利用已经让豆瓣获得了不小的利益,但文化隐私的重要性让其他商家不会袖手旁观。豆瓣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这是第四个问题。
● 豆瓣应该怎么发展?
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中,注意力经济似乎还占据主导市场,但文化隐私的重要性将被其他商家逐渐意识到,并且将会想方设法来抢夺这块资源。豆瓣的主要精力,我认为还是放在目前的产品线上,千万不能泛化,然后更有效地提升用户的消费动机,同时,深挖文化隐私的价值。有建议如下:
1、最近,豆瓣增加了“语录”这个产品,我实在弄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莫非是想抢“饭否”的一杯羹?再或者,是想提高用户使用率,以此增加网站粘度?毛主席好像教导过我们:做事情要专心,做事业要专注。和掌握用户文化隐私这种头等大事无关的东东,不要再搞啦。人家google甚至已经喊出这样的口号:让用户尽快离开我们!豆瓣应该引起重视才对。
2、之前说过,书、CD、影碟这类商品的购买动机,主要在于口碑。但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消费体验。买书前,读者肯定要翻翻看,买CD和影碟如果能试听,也许会更愿意掏腰包。所以从用户感受和提升购买动机两方面来讲,网络平台既然能够很方便地实现这种可能性,何乐不为?现在豆瓣已经提供CD试听机会了,但是书还没有给用户试看几页(这方面,新浪、腾讯已经走先一步);影碟也没有试看。这些功能实现应该不难。我不懂技术,就不往深里讲了。
3、在深挖文化隐私这块,豆瓣当然做得不够。或者,更大程度上开放API是个好办法;或者,在算法上继续捣鼓捣鼓,更精准地把握用户的其他消费意愿。
噢,再说下去就是我不熟悉的领域了,隔行如隔山,恕我点到为止。
最后习惯性总结一下:之所以说豆瓣,是把豆瓣当作一个典型的活体解剖,目的不是给阿北免费当高参,只想各位能够意识到文化隐私(或者其他消费者动机)的重要性,然后举一反三,在自己的网络产品上猛下功夫,提升价值。别老是眼盯VC,手抄国外。
互联网的蓝海,可是泛着波涛等待各位啊。(点击查看原文/来源链接)
查看更多关于:豆瓣文化隐私商业价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