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自己:情感逻辑的养成之道(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52:51
开发自己:情感逻辑的养成之道
《开发自己》系作者“金蜜蜂创智系列丛书”之第三部。沿着《个人品牌》《经营自己》的思想脉络,又向读者展现了全新的思想天地。《个人品牌》意在价值变现,实现自身价值与市场交换价值的平衡;《经营自己》意在理清自我,实现内心欲望与主客观条件的平衡;《开发自己》意在挖掘潜能,实现自我潜能与实际能力的平衡。作者在娓娓道来,不断渗透启发当中,诠释了“自主乃生命本真的要求”。丛书把“平衡”作为探索人生智慧的基本原则,把生活幸福作为人生的根本目标,致力于寻找自我之“心身、心智、心灵”三者平衡协调发展的通道和灵魂安顿的场所。
开拓你的"处女地"
你大脑的智能是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环境因素、主观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命成长的初始阶段,大脑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且,即使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其大脑也有90%以上的区域是"荒芜"的。所以,只要你有兴趣不停地开垦你大脑中的"处女地",你就能够不断提高大脑智能的"产量"。
从"开心辞典"看IQ的作用(1)
你大脑的智能是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环境因素、主观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命成长的初始阶段,大脑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且,即使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其大脑也有90%以上的区域是"荒芜"的。所以,只要你有兴趣不停地开垦你大脑中的"处女地",你就能够不断提高大脑智能的"产量"。
你的大脑由很多器官、部位构成多元智能。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按照各自的规则相对独立地运作,同时,又有着相互的影响。你得保持热恋一样的激情,蜜蜂一样地穿梭于其中,才不会让它们沦为"剩女"。
你大脑的智能结构是独一无二的。你有必要找到自己大脑中那块最肥沃的"处女地",辛勤地浇灌它,让它成为你生命中最靓丽的风景。
从"开心辞典"看IQ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开心辞典",以其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如果你也是热心观众的话,不知道你在开心之余,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人面对似乎永远带着甜甜的微笑,却常常用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方式问"确定吗?"三个字的主考官王小丫,能够获得更高的积分,实现更多的家庭梦想呢?
你也许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其一,知识丰富的人;
其二,逻辑分析能力强的人。
这两项都属于智力商数(IQ)的范畴,这样的答案似乎没有什么错误。当然,你可能会补充一条:其三,运气好的人。这同样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还有这样一些人会对自己与小丫的这次"面对面"感到相当满意,甚至是有些得意。即:
其一,善于沟通的人;
其二,善于捕捉非语言信息的人;
其三,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能够面对"镜头"和美女小丫时不至于过分紧张或激动,比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善于沟通的人能够迅速地取得小丫的"偏心",得到她或表情或语调的间接帮助,甚至于是直接的提示。而善于捕捉非语言信息的人,才不会辜负小丫的这份"情意",同时还可能会在现场观众身上捕捉到一些有益的信息。上述三项,显然都超出了智商(IQ)的范畴,而属于情绪智商(EQ)的"势力范围"了。
例如:只具备前两个条件的人,在他和小丫"面对面"时,某一道题明明答对了,可小丫考官却一连问上三遍"确定吗?"你说谁能不发毛呢?
而如果具备后面三个条件的人,他可能会用自然的、得体的三言两语,一下子拉近与小丫的距离,博得小丫自觉或不自觉的"偏爱"。这时,一旦他回答错误时,现场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小丫:"确定吗?"
选手看着小丫的表情,试探地说:"确定。"
这个时候,知识面广的选手不仅从小丫的脸上读懂了答案的对错,而且能迅速作出新的判断。而有的选手可能还会进一步试探,因为他只能借此排除一个选择,而不能在剩下的两个备选答案中确定其一。于是,他真诚地凝望着小丫,再次试探着说:"是A?好像是C吧。"
小丫:"你还有两次求助机会。"
此时,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恭喜你,完全正确!"小丫微笑的脸变得更加灿烂。
无疑的,仅仅具备前两项智能的人,一般会因没有发挥出实际水平遗憾而归。而具备后三项智能的人,大都会因自己的超水平发挥而心满意足,尤其会为自己能够获得小丫的帮助而油生欢喜。
由此可见,智商(IQ)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基础,代表了某种可能性。但要把某种可能变成现实,仅有智商(IQ)是不够的。这好比买东西,有钱(物)是必须的。但同样多的钱在不同的人手里,发挥的效用却有着天壤之别。
有知识是一回事,把知识变成"力量"是另一回事。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对思考途径和思维材料的掌握和应用。
从"谁是英雄"看IQ的架构
为什么学习好的孩子总是容易受到尊重和得到夸奖,而体育或绘画等方面好的孩子总是被认为调皮或不务正业?与此相关联的是,为什么人们更容易把目光聚焦在一个人的语言、数理方面的智力上呢?这首先是因为这些智能与人的生存、生活紧密相关。而这种情况长期以来,造成了学校的考试制度、企业的员工录用制度、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只重视人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致使人们误以为学习好的人就是智商高,学业优秀的人就是人才。这是"上帝"给人类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在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智商做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我们不妨从湖南卫视的名牌栏目"谁是英雄"说起。
由"笑星"大兵主持的"谁是英雄",是一档以"平民英雄"为理念的娱乐节目。许多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借助湖南卫视这个平台,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异于常人的本领。有眼睛喷火的,有记忆力惊人的,有力大无穷的,可谓无奇不有。常看这个电视节目的人大都会被那些身怀奇技绝活的人所折服。
这个节目,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类潜能的多元性和无限性,也引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自身潜能的好奇和探索。其实,人类对于自身智能的思考与探索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就有"三艺"(语法、逻辑和修辞)和"四科"(数学、几何、天文和音乐)之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也提出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观点。
但是智力智商(IQ)的提出,则是上个世纪的事。1905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阿尔弗莱德·比奈为了研究巴黎学校制度下学生的智愚,设计出了一套智力测验。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智力研究的兴趣。这里所测验的智力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表现,比如文字的理解、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当时,比奈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尔海姆·斯恩特,提出了"智商"的概念与测量方法。这种测试主要是考察一个人掌握词汇的能力,发现词与词、数字与数字之间关系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其方法是:先测出不同年龄段智商的平均数。如果你的得分恰好和你这个年龄段的平均数相同,那么你的智商是100;如果你的得分低于平均数,你的智商可能在90~100之间;如果你的得分稍高于平均数,你的智商可能在100~110之间;如果你的得分在120~140之间的话,便被认为是高智商的人;如果你的得分超过140的话,则会被认为是天才。与许多巴黎时尚一样,这类智力测验也迅速地向外传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风靡一时。之后,智力测验被看作一种有效的技术传遍世界。但智力测验在传播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挑战和质疑。批评者认为,智力测验的内容是相当狭隘的,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全部潜能。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智能究竟是单一的,还是多元且相对独立的。
1983年,加德纳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在许多领域人类能力的新概念,为人类深入认识个体的潜能,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定义为:"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按照这个定义,智能是看不见的,也是很难测量的。而且,据推测,智能可能是神经方面的潜能。这种潜能能否被激活,取决于人类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取决于那种文化背景所提供的机会是否允许,还取决于个体在他本人、家庭、老师和其他人影响下所作出的选择和决定。加德纳提出了人类智能的八个判据,并据此把人类的智能概括为以下七种:
一是语言智能。包括语言、文字,主要是一个人的学习、理解与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律师、议员、作家、诗人都是语言智能高度发达的人。
二是音乐智能。包括音感、节奏、旋律,主要是一个人音乐的表现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音乐家、歌唱家、演奏家等都是音乐智能高度发达的人。
三是逻辑-数学智能。包括算术、几何、推理,涉及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家、逻辑学家等都是逻辑智能高度发达的人。
四是空间智能。包括了方位、方向、距离,是辨认、运用广阔空间中物体的能力;是辨认、运用有限空间区域内的物体的能力。前者是航海员、飞行员等具备的智能,后者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棋手等具备的智能。
五是身体-动觉智能。包括身体各项官能感觉的统合,反映一个人的灵巧、灵敏程度,主要是一个人身体的操作能力以及触觉能力。舞蹈家、运动员、演员等是运用这种智能的典型,而这项智能对外科医生、木匠、某些领域的科学家、操作技能专家等也是重要的。
六是人际智能。表现为一个人理解他人目的、动机和愿望,并最终与他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推销员、教师、传教士、宗教领袖、政治领袖和演员,都具有较好的人际智能。
七是自我认知智能。涉及理解自己的能力,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有效工作模式,并据此调节自己生活的能力。情感生活是自我认知智能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不断作出决定时,自我认知智能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
加德纳教授在以后的研究中,在上述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博物学家的智能,并对信仰智能和存在智能进行了讨论,由于它们均不属于IQ的范围,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金蜜蜂创智系列丛书"之七《超越自己》中将做进一步探讨)
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把人的智能划分为十种,即:创造智能、社交智能、空间智能、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精神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感情智能、性智能和身体智能。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依据加德纳的理论,根据其提出的七种智能的不同性质,进行了整理修正,归纳了五种IQ,而把人际智能划入了情绪智能(EQ),把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划归了逆境智能(AQ)。经由傅佩荣教授的归纳,IQ的框架更为完善,更加清晰。
1.身体操作。由自我的身体出发。这是一个很明确的出发点。每个人都有身体,身体本身虽然只是一个躯体、一个器官,然而它如何运用,却需要智力来掌控。
2.空间伸展。有形之物的领域。一个人从身体看出去,会有空间感受,如远近的对照、明暗的对比等等。包括对图像、形象的掌握,主要反映一个人对立体的敏感度,或者说是一个人对空间的度量能力。
3.时间韵律。有空间以后,还有时间的绵延,时间的韵律是指"音乐在流动中完成"。当一个人听到音乐时,必然感到音调、旋律、节奏等。
4.语文理解。抽象运思,品味价值,原创性见解。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起来会有不同的心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读同一篇文章,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这也可视为一种创造性。同样的感受,不同的人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
5.数理逻辑。掌握因果原理,合理推论,批判性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事物离不开逻辑智能。
这五种智能组成了IQ的基本逻辑架构,它不仅反映了人的"心智"(知、情、意三个方面)在"知"的方面发展的根本内容,也反映了一个人在学习领域从身到心的"知"发展的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逻辑关系和演进过程。
从"舟舟们"身上看IQ的相对独立性
这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天才"指挥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舟舟。
1978年4月1日,舟舟出生在中国的武汉。这一天正是愚人节。舟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父亲胡厚培是武汉交响乐团低音提琴手。他给儿子取名胡一舟,希望这小生命像一条小船,平平安安地访问人世的港湾。然而1个月后,他被告知儿子是医学上被认为不可逆转的中重度先天愚型患者。直到8岁,舟舟才能从1数到5。
舟舟像一株无人在意的植物在乐团宿舍大院自由自在地生长着,音乐进入他的生命一如阳光雨露之于世间万物。从两三岁起,他就随父亲泡在排练厅里,像随意摆放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舟舟的存在再自然不过。性情温和的舟舟从不捣乱。谁也不会想到,舟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形象思维能力却超强。长期泡在乐队,使他对老指挥家张起先生观察得相当细微。大约4岁的一天,一次排练休息时,乐手门在排练休息时和舟舟开起了玩笑。"舟舟,想不想当指挥?""想!"舟舟爬上了指挥台,举起了指挥棒。
奇迹出现了!
舟舟惟妙惟肖地把张起先生的动作一一表现出来,甚至用左手推眼镜架看谱的动作都惟妙惟肖。舟舟煞有介事地敲了敲谱台:"预备,开始!"乐手们起初觉得挺逗,并纷纷随着他的指挥棒演奏起来。舟舟将这首《卡门》指挥完毕,转过身认真地鞠了一躬。在场的人也许只有舟舟没有把这次操练当作一次游戏。不过,这却成为他非职业的指挥生涯的开始。《卡门》也因此成为他最爱的曲目,几乎无《卡门》不欢。如果他说哪场音乐会不好听,原因很可能就是没有《卡门》。
1997年,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张以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武汉交响乐大厅外的舟舟,并对他无师自通的指挥才能产生了好奇和关注。在长达10个月的跟踪采访拍摄后,诞生了一部6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由于舟舟特殊的心智结构,使得他在镜头前毫无胆怯和做作,这更加强了这部片子独具特色的纪实风格。编导们放低了自己的视角,用心与舟舟作平等的交流,并用镜头恰如其分地传递与表达出来。"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淡然的手法蕴藏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的关怀,使得这部片子获得当年国内纪录片最高学术奖中的唯一大奖和最佳导演奖,以及此后接踵而来的一大串奖项。如今,这部纪录片已传播到香港、台湾地区,甚至走出国门,传播到欧洲、美洲。在武汉三镇,舟舟像人气骤升的明星,人人皆知。现在,舟舟无论出现在武汉的任何场所,都能被人认出来。
戏剧性的变化还在后头。
1998年末,当时中国残联的理事长偶然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激动难抑,立刻打电话到武汉找到舟舟,邀请他参加1999年元月残联在京举行的新春晚会。
次年1月22日,在北京保利剧场,舟舟和赫赫有名的中央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有了历史性的合作。随着舟舟一个漂亮的起拍手式,音乐响起。舟舟的动作优美而流畅,第一首乐曲结束,观众被震撼了。怕过于长久的掌声影响了自己对下一个曲目的指挥,于是他转过身来,向观众做出一个手势表示让大家安静。一首节奏明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演奏完,全场几乎沸腾了,舟舟以接近大师的风范示意全体乐手起立向观众致意,有谁知道舟舟所有这些出人意料的表现都是没有人教过的呢!
与舟舟类似的人物还有全国武术冠军赵治。2006年12月27日,患有唐氏综合症(先天性进行性智力低下,面部先天愚型),来自沈阳的30岁青年赵治,在代表辽宁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参加的"大庆文武学校杯"全国传统武术(套路)交流大赛上,与健全人同场竞技,获得了青年组枪术比赛一等奖和拳术比赛三等奖的骄人战绩。虽然赵治至今还不会花钱,不能准确地认识钟表,生活也不能完全自理,但对武术却一点就通。他的师傅刘克强说:"教正常孩子要五遍才可以教会的套路,教赵治三遍他就记住了。"就这样,赵治日复一日地练习武术,一练就是14年,无论三伏还是三九,从未间断,成功站在全国武术冠军的领奖台上。
在"舟舟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对智能判断的传统标准是相当偏颇的,传统智力测验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并不是只有单一的心理、单一的智能和单一的解决问题与创造产品的能力。你有语言文字的天赋,他有身体操作的潜质,我有数理运算的才能,这些不同的智能与一个人大脑特定区域的发达程度有关,是可以相对独立运作的。这决定了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判断谁优谁劣是困难的、不科学的。如果说我们可以以舟舟在数理上与常人的差距,来判定舟舟是一个低智能患者,那么,是否可以以常人与舟舟在音乐上的差距,来判定这些看似正常的人也是低智能患者呢?可见,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一般智能"与"特殊智能"的关系。
事实上,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智能特征的探讨。而且若干世纪以来,对于智能是否能够分割,一直争论不休,至今无法达成共识。古希腊诗人阿克洛克斯(约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说过:"狐狸千伎百俩而有尽,刺猬一技之长而无穷。"由此引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对人类智能认识的两个派别,即"狐狸派"和"刺猬派"。"狐狸派"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成若干单元;"刺猬派"则把人的智能看作一个整体。智能的大小、智商的高低是可以排序的。在大脑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定位论者"和"整体论者"。前者相信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是传递不同智能的介质;后者认为智能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大脑的总体属性。在研究儿童发展的领域里,一派认为心理有普遍的结构,一派认为有数量较大的、相对独立的一组心理能力存在。
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在大脑定位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越来越趋向统一。多数神经心理学家认为,大脑的功能既有专门化又有分散化的特点。就是说,大脑可以分为特定的区域,某个区域对完成某些任务来说,相对重要一些,而对完成其他任务来说,则相对不那么重要。无论怎样,并非大脑的所有区域,甚至说没有任何一个区域,在重要性方面具有确定的梯度。同时,来自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不同的认知和智力的功能是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的。比如,研究证明,对于正常使用右手的人来说,语言能力基本上都是偏向左半球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音乐能力都受大脑右半球的控制。
加德纳在吸取了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的心理和大脑由很多部位、器官和智能组成,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按照自己的规则相对独立地运作"的观点。这个观点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
"舟舟们"在音乐、体育等方面的成功,起码可以证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且是能够独立运作的。而且,经临床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往往在音乐、绘画等领域里具有超常的智能。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们习惯于把一个人在语言、逻辑方面的能力叫智能,而把一个人在音乐、体育方面的智能称为特长,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智能结构完全相同的人。人的特长不是平面的,也就是说某一方面可能是你的强项,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你的弱项,而在其他一两个方面你可能很一般。所以,你不必为某一方面的天赋而欢喜,也不应为某一方面的缺陷而懊恼。你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热恋时的激情,发掘你大脑中的一块块"处女地",努力寻找最肥沃的那一片,勤奋地浇灌它,使它成长为你生命中最靓丽的风景。
从动物实验看IQ的可塑性
迄今为止,专家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智能是单一还是多元的争论,而社会大众更关心人的智能究竟是遗传决定的,还是后天可塑的;是天赋的,还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自然也成了心理学界争论的另一个焦点。
1994年秋,一本书的出版让这个秋天平添了几分热度。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钟型曲线》。其作者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查德·贺恩斯坦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政治科学家查尔斯·莫里。他们认为智能的高低呈正态分布,智能特别高和特别低的人都很少,大多数人的智能居中。如果以智商高低为横轴,人数多少为竖轴,智能分布曲线就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像一口大钟的形状。他们还以证据表明,智能是遗传的。社会问题是由低智能的人造成的,而智能无法通过社会干预从根本上改变。书中关于智能的结论,为心理测量学家所认同,但人们对该书的评论基本上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智商极高或极低的人都是个别的,绝大多数人在智能上没有根本差别,这样的观点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这似乎为"天才"的存在找到了理论依据,但它关于先天的智能与后天环境、教育、个人努力等因素之间没有多大关联的结论并不能让人信服,而许多实验也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加利福亚大学的马克·罗森兹威格小组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就开始在内容丰富的环境中饲养动物,主要是老鼠。动物们有许多同伴及各种各样的"玩具",比如梯子、轮子等。而另一组用来对比的动物则饲养在单调的环境里,只有足够的食物,没有其他任何特色。结果在内容丰富的环境里饲养的老鼠,比那些吃得好但笨拙一些的老鼠,不但各种行为活动表现得更灵活,而且外型也显得更匀称。在两类不同环境里生长的老鼠生活了80天以后,全部同时杀掉,再分析它们的大脑。主要的发现是:在丰富环境里生活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比那些在单调环境里生活的老鼠要重4%,虽然后者比前者长得肥一些。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大脑重量增加最多的部分,是它们的视知觉部分,也许就是在丰富的环境里被特别刺激了的部分。通过解剖还发现,在那些在复杂的环境里饲养的动物大脑的某些区域里,存在较大的神经细胞以及较多的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接触并影响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的部位)、突触联结和其他树状联结。
这个实验证明,内容丰富的环境能产生较复杂的行为,并且能使大脑在容积上产生明显的变化。如果你仅对大脑的一半提供丰富的环境,那么就只有那一半的大脑才会出现细胞结构上的变化。罗森兹威格概括说:"大脑区域总体上的变化,因经验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个变化在神经元水平上与突触联结的数量、式样及质量是相关联的。"
美国神经学家诺曼·格什温致力于中风和脑损伤对病人影响的研究,他通过大量的案例,证明了病人因为大脑损伤而丧失或复得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的变化是惊人的,以违反直觉的形式出现。
看似严谨的科学在许多时候是捉弄人的,由"地心说"到"日心说",就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研究遗传学的科学家们,使用相同的资料,却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研究结论。有些科学家认为,通过智商测试测量出的智能,80%由遗传决定;而另一些科学家却认为,遗传因素对人的智能所起作用的比例,小于20%,甚至是零。
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从来都是一件好事情。人们不是在争论中越走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当然,科学不是决策,争论永远不会停止,科学也就没有止境。或许没有争论,就只会有"科霸"(或伪科学),而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现在,绝大多数专家们已经统一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即一个人的智能取决于遗传基因和特定时空中后天的生活环境,是基因与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影响的结果。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人的智能存在很大的可塑性。既然丰富的环境可以刺激老鼠大脑的发育,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人类大脑的发育也会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人的机体受后天生活条件及主观塑造等方面的影响,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问题了。而人的心智也和肌体一样,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社会环境里,后天环境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做一个工厂的话,那么在建厂起始,你投入多大的资金,用什么建筑材料,采用什么样的设备,对这个工厂今后的生产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儿童时期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即使一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只要给予足够的物质营养和"信息"材料,其大脑的"生产规模"也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关键是你给儿童的大脑什么样的"信息"材料,给多少,以什么样的方式给。这决定你的大脑向什么方面(善于生产什么)发展,以及发展(数量与效率)的程度。
其次,人的智能的可塑性存在临界阶段。越来越多的实验记录表明,在生命的早期,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智能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幼儿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是较强的。但是,两岁以后(也有人认为18个月后),就进入了临界阶段,大脑智能的可塑性骤然下降,甚至丧失。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萨克研究院的神经生物学家麦克韦斯·科沃恩研究发现,人的前脑和眼睛的神经部分,都是从神经板的顶端发展起来的。如果在一个人发育的早期,取掉一小片外胚层组织,邻近的细胞就会增殖,脑和眼仍然会正常发育。如果手术实施得稍晚一些,则会给前脑和眼睛带来永久性缺陷。
一个人大脑的智能的可塑性过了临界阶段以后,其开发的重点就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了。打个比喻说,大脑的智能发育相当于一个工厂建设,大脑处于可塑阶段时,重点在于建设规模问题;而大脑过了临界阶段以后,重点就是如何提高效率(培养什么样思维方式),以及(为大脑)提供什么样的、多大数量的"原材料"等问题了。
再次,人的智能的可塑性受遗传因素的制约。"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某种"规定性",以此来保证A是A、B是B,A不会成为B,B也不会成为A。这样自然界才是丰富繁杂而又有序可辨的。所谓"规定性"是指,任何一种有机体的系统(像神经系统)沿着某一路线,而不沿其他路线发展的倾向。表现在人类身上,就是指人的智能沿着一定路线发展的预测性和选择性。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不可能让老鼠学会飞翔,这是由有机体沿着某一路线发展的方向决定了的,是遗传因素的限制。人类的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同样有基因的基础作用。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认为,人一生下来,必定就拥有相当可观的语言规则及其形式的"固有知识",在如何破译和说出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任何"自然语言"方面,他们所具有的特殊臆测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人类和万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是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则。人一生的努力,应该建立在承认遗传作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早期的可塑性,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从舞蹈家看身体-动觉智能的培育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善于用肢体说话的神秘舞蹈家是一个"巫女",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她所演绎的纯净柔美的舞蹈,具有特殊的艺术形象和特殊的灵慧气质,是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的盈动之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体味沉淀其中的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淌出来的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着实不能不让众生惊为"天人"。
这是人们对舞蹈家杨丽萍的赞美,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对人类身体-动觉智能的生动形象的诠释。
加德纳认为,对人的整个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熟练摆弄物件的能力,是身体智能的核心。我觉得,一个人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身体-动觉智能的精髓。世界上有敏锐掌握自己身体运动的人,如体操和跳水、游泳运动员等;有巧妙地操作工作对象的人,如手工艺人、球类运动员和乐器演奏家等;另外,发明家和演员等,对身体的运用也是有独到之处的。但在所有的身体技能的运用中,没有哪一种能超过舞蹈的高度,因为它表达的是思想。
人们一般认为,用身体所做的事,与那些主要通过语言、逻辑或其他抽象符号系统的运用来解决问题的工作比较起来,似乎要简单得多,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尽管奥运会冠军的光鲜让人羡慕,但回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还是把体育运动员看作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那些在语、数、理、化等学业上成绩优异的学生及其家长们,一般心生喜悦,家长也乐于谈论孩子的表现;那些在体育、音乐等方面资质很高的学生的家长们,一般心存无奈,仿佛低人一等;而印度人则把肉身当作通往得救之路的短暂载体,以致这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在奥运会上却没有应有的表现。现在,虽说参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的层面上,并没有作为一项智能来看待。
我们来看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诺曼·梅勒是怎么认识身体智能的。他说:"除了文字、符号语言和自然语言外,还有另外的语言存在。身体语言也是语言,拳击就是其中之一。一位职业拳击家……通过指挥自己的身体说话,这种指挥从智能上说,就像任何一种心灵的活动那样独立、微妙与完整。在用自己的身体参与拳击运动时,拳击家依靠智慧、风格以及惊人的完美天赋来表达自己。拳击是两个人之间身体的对话,是两套智能之间的快速辩论。"
近代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并强调,大脑的许多功能都需要广泛分布的不同脑区共同协作。一个人身体的运用和其他认知能力的使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知觉系统和运动系统有着复杂微妙的相互作用。可见,为了不荒废你或你的子女在身体智能方面的独特潜能,或者为了你或你的子女综合智能的协调开发,都有必要对人类身体-动觉智能做一些新的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
其一,不能忽视了肢体运动的功劳。从本质上说,智能是人类按照特定方式,在处理特定种类的信息时的一种生物心理潜能。因此,智能必然涉及有关神经网络的执行过程。这当然就涉及运动智能在大脑中的定位问题。神经学家们研究发现,在运动性活动中,大多数人大脑的左半球表现出支配性倾向。左撇子的特征,是大脑的右半球控制运动性活动的功能。而大脑不同区域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人类肢体运动的功劳。大量的研究、实验、观察证明,人类从使用树枝、简单的石器,到制作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再到创造与操作各种复杂的工具及精密设备,在这个人类进化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正是肢体的运动,起到了逐渐增大整个大脑容积的作用,正是运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改善了大脑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人脑的发育与肢体运动的特点紧密相关。因此,肢体训练对任何人都是重要的。
其二,身体智能也可以让你骄傲。身体智能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正如诺曼·梅勒所言,身体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形式,身体智能与任何一种心灵活动一样独立、微妙与完整。不懂得身体语言的人,类似于不懂外语的人,虽然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却制约了其与他人的交流,少了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不仅如此,身体智能的提升,一点也不比诸如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等来得容易。看一看那些备受世人关注和青少年崇拜的体育明星们吧,有哪一位世界冠军能够离开这样一些关键词呢:童年、训练、科学、刻苦、毅力、脑子。如今,单纯靠蛮力取胜的项目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舞蹈、武术、各类竞技体育运动,大都发展成为人的力量、速度、韵律、技巧、智慧等综合素质的展示与较量。这些领域的顶尖人物,也和文学大师、科学家、经济学家等一样值得人们尊重。而他们自己,也完全有理由为自身运用身体智能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其三,不仅为了健康,也为了性与魅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话没错,却并不全面。运动与人的生命质量有关,还与人的生活品质有关。首先,一个人身体健康,只是基本的生存需要,不是充分的生命需求。人还要是健壮的、健美的,是有魅力的、性感的。如此才能创造和享受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运动。要知道,魔鬼身材、优雅举止,以及性能力,是和舞蹈、运动如影相随的,而化妆不过是掩人耳目,药补则近似于饮鸩止渴。
再者,运动本身就是自成目的。运动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当人们步入"小康"社会以后,与"胃"有关的劳作减少了,与"胃"有关的劳心也不需要了,余下来的精力干什么?这时候,人们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向动物本性还原。酗酒、嗑药、搞"一夜情",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中,完全还原到动物的生活状态。这种堕落式的还原,不费力气,也能获得感官的刺激和愉悦,却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心灵的幸福,最终会陷入空虚和绝望。另一种选择是上升为一种"艺术性存在"。人类大脑智能的产生,成为人类与动物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人类具有了知识性的存在形式。但人类依然主要在为"食、色"而奔波。从这一点上看,人类似乎没有表现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艺术性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将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新的分水岭。那时,一部分人对"食"的追求,转化为以自我超越为目的的创造性的精神追求;对"色"的需要,转化为艺术的创作、欣赏与艺术性的生活需要。两性之间的愉悦也会有新的实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男女之间的许多禁忌会被打破,人们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高雅的情趣、更加健康的方式,在更加优雅的环境里,进行交往与交流。而舞蹈、体育等将以崭新的形式在未来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艺术来自生活,又引领生活。昨天的艺术生活,必然是今天的生活艺术。不远的将来,具有较高的身体智能将成为一个人能否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群体、更高生活层次的客观需要。
其四,体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不可否认,人们对身体智能认识的偏颇,是与一些舞蹈、体育人士综合素质的不足有关系的。一位获得某年度"最佳人气奖"的影视演员,发表的语无伦次的获奖感言,引起全场爆笑。以"傻得可爱"取得成功,缘于大众对"假"与"秀"的厌恶和对"纯"与"真"的渴望,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心态,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可能太多。因为"智"与"真"的统一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中国的艺术院校、专业运动队,普遍缺乏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良好氛围,学员、运动员的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其中的大多数人一旦退出专业领域进入一个新的行当,往往难以适应。其糟糕的表现,即使是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世界冠军们,也会由此光环尽失。另外,单就舞蹈、体育运动专业发展的需要来看,也需要多种智能的协同运作,仅凭身体智能,很难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舞蹈及协作性强、智慧起关键作用的竞技体育项目更是如此。例如,舞蹈艺术就需要音乐智能、空间智能及语言智能等方面的协调动作。而足球则需要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和即兴创造的能力,尤其对身体不占优势的黄种人来说,更需要在脑快、眼快、腿快、脚快等综合智能上取得比较优势。或者说,需要"心领身会"、"心灵脚巧"、"眼疾腿快"、"球到神知"等。
只要苦练就能够取得成功的竞技项目是野蛮的,并不能诠释现代体育的本质内涵,也不值得提倡。同是奥运会上的金牌,其含金量其实是大不相同的。
从另一方面看,基础教育领域轻视身体智能开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现行教育体制的挤压下,学校、家长、学生都觉得必须百分之百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的开发上,在体育、舞蹈、音乐方面哪怕花一点时间也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虽然学生有时候可以参加一点体育活动,但那是从保证身体健康、服务于学习的角度认识的,并没有从开发身体智能的高度来对待)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几代人的悲哀。这种悲哀首先源自于青年学生们失去了提升自身综合智能的一种好的方式。舞蹈、体育等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方法。体育可以有效地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运动所具有的不同形式的对抗性,因其有不确定性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引申为内在人脑间的智慧较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应变能力。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放弃了舞蹈课,而体育课也仅仅是简单的身体锻炼,并不能达到开发综合智能的效果。
这种悲哀更体现在学生们失掉了享受更高品质生活的能力。学生们长期伏案学习,许多小学生都成了"眼镜先生",许多中学生脊椎变形。教育不仅没有塑造出学生们美的形体,反而使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受到损害,变得毫无魅力可言,这让他们的人生少了许多色彩。由于缺少身体智能的开发与训练,也不了解肢体语言表达的基本知识,学生们阅读、理解高雅艺术的能力不足,缺少欣赏高雅艺术的兴趣。同时,更缺少自身参与高雅的交际与娱乐活动的勇气和兴趣。这不仅降低了个人的生活品质,也制约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降低了一个民族的品位和削弱了整个国家的形象。
因此,无论是普通教育学校,还是艺术、体育专业学校都需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你应该接受自己常识的指导,把动作和言语互相配合起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身体智能与其他智能协调开发,才能相得益彰。否则,人们则无法体验丰富和完整的人生。
其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极富哲理的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把体育仅仅放在健康的层面来认识是不够的。身体的运用是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都需要伴随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也包含身体智能的学习。现在,整个社会都需要引进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公民的体育兴趣,培养全民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未来崭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提高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从音乐家看音乐智能的培育
你相信吗?
老鼠在听了莫扎特的《G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学习和记忆力有了显著提升,其典型表现是走迷宫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这是美国神经学家罗谢等人通过实从音乐家看音乐智能的培育
你相信吗?
老鼠在听了莫扎特的《G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学习和记忆力有了显著提升,其典型表现是走迷宫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这是美国神经学家罗谢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而这项实验是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戈登·肖等人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延续。
1993年,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对学生在听莫扎特的《G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前后进行智力测验,发现学生在听完乐曲后的推理能力等多项智力因素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莫扎特效应"。这项实验被传媒报道后,全美凡是含有该曲目的CD被抢购一空。
法国文学家雨果,把音乐、数字和文字并列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也曾说过:"我们如果能够诠释音乐,我们就能找到一把通向所有人心灵的钥匙。"英国数学家哈代则认为,正是音乐,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使人振奋、治疗哮喘,使哭泣的婴儿安静。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曾在德国学习小提琴,后创建"铃木小提琴教学法",专门从事幼儿的小提琴教学,获得很大成功,曾带出西崎崇子等世界级小提琴家。他主张通过儿童早年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这个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音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并得到人文、科学、教育等领域里的大师们一致推崇呢?这需要从认识音乐智能开始谈起。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某种频率发出的、按一定规则系统地组合起来的声音。它最主要的组成要素是音高、旋律和节奏,然后是音质,也就是一个声音的特质。音乐智能是一个人对节奏、音高、旋律、音色的敏感度,其中包括察觉、辨别、表达、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智能是偏向大脑右半球的。大脑右额叶和右颞叶受到损伤,就会给区别音调与正确模唱带来严重困难。而如果大脑左半球发生类似的损伤,虽然会对语言功能带来极大的困难,但一般不会给音乐能力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个有意义的现象,就是在人的身上,发现了惊人的与音乐智能有关的神经区域。一个人音乐技能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接触音乐的方式不同都会造成音乐智能与不同大脑神经区域关联程度的差异。因为,音乐智能与其他智能有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如:附着在音乐上的符号,与数理、逻辑智能有联系;理解、安排一首乐曲的结构与一个人的空间智能相关联;乐器的演奏与身体-动觉智能有联系等。这就很好地证明了,音乐智能的开发,不仅对具有音乐天赋、准备以音乐为职业的人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智能开发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这也正是各个领域的大师们推崇音乐的原因所在。
那么,怎样开发一个人的音乐智能呢?我们不妨先看看世界音乐巨匠们的成长轨迹: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天才作曲家、钢琴家,5岁作曲,6岁开始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8岁写出第一部交响曲,11岁创作第一部歌剧。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富裕家庭,9岁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奏,11岁开始写作各种交响乐体裁的作品,17岁完成至今脍炙人口的《仲夏之夜》序曲。
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2岁半开始学钢琴,3岁学乐理,4岁半当众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5岁开始创作歌曲和钢琴曲,18岁毕业于巴黎交响乐学院时,《第一交响曲》的演奏引起巴黎音乐界的轰动。
当然还有世界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贝多芬,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舒伯特,波兰裔美籍著名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以及中国的音乐家聂耳和中国当代著名的青年钢琴家朗朗等,他们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取得了惊人的音乐成就。从中不难发现,在人类可能拥有的所有智能中,音乐智能是较早出现的。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像音乐界那样,出现如此多的儿童音乐天才。
可见,开发人的音乐智能越早越好。研究发现,怀孕4个月后的胎儿,对声音已经有感知。胎儿在宫内就有听力,能分辨和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进行"学习",形成"记忆"。来自母体内大血管的搏动、心脏的跳动,还有规律的肠蠕动声音,可影响到出生后的发音和行为。因此,利用胎儿听觉的重要作用,给予良好的声音刺激,当然以专家认可的胎教音乐为宜,是对胎儿宫内听力的发展有益的。
从出生到2岁的幼儿,重点是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主要是让孩子听一些优美的音乐,观察他有没有兴趣,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天赋。有音乐天赋的幼儿就会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性,极易被音乐所吸引。比如在幼儿吵闹哭泣的时候听到一段优美的乐曲,会突然停止哭闹,注意力会转移到那方面去。著名钢琴家顾圣婴的父亲回忆道:"刚满月的圣婴躺在摇篮里,妈妈在放唱片,小圣婴闭上眼睛安静地睡着了。可是,当一曲终了,妈妈换唱片时,摇篮就不安起来,小圣婴睁开眼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什么。当乐曲重新响起来时,孩子又安静了。妈妈惊奇不已,把这一发现告诉家里人和亲友们,并一次次地表演,结果屡试不爽。"
2到3岁的幼儿听到音乐后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可以让孩子听节奏性比较强的乐曲。
孩子4岁以后就可以学习乐器了。
培养儿童音乐智能的方法多种多样,而聆听是第一步。早期聆听音乐将为以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不可强求,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对音乐感兴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一味地强求,只能造成孩子对音乐的反感。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活动上,会有更多好的效果。聆听音乐可以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首要的方法就是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较为宽松和自由的音乐氛围,让音乐成为孩子生活环境的一部分。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在幼儿期的天赋发展》一书中指出,他所研究的那些天才钢琴家,很多并非来自音乐世家。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温和、关爱和支持他们的家长,有一个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譬如,当孩子要入睡的时候,给孩子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使他的情绪安定舒适,渐渐地入睡;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洗澡的时候、穿衣的时候,哼上一段小曲或放一些音乐,让孩子身在音乐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音乐的元素,增强乐感。孩子四五岁以后,就带他参加各种音乐活动。音乐会、芭蕾舞剧、歌剧、各种演唱会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乐感和节奏感等,尤其能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开阔艺术眼界。
对成年人来说,在工作、学习、娱乐时,辅以音乐背景,也是有利而无害的。
音乐实践是音乐智能开发的主要管道。儿童的音乐实践可以从听唱简单的童谣入手。幼儿喜欢那些简单而又具有重复节奏的音乐,不妨多为孩子挑选一些活泼欢快、歌词简单易懂的童谣,重复学唱,这样有助于孩子理解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儿童活泼好动,可以设计一些科学有趣的训练活动,如辨声游戏、循声找图、听声音找物件等,唱歌、念儿歌,玩各类型乐器,录制孩子自己的歌声,接触大自然的声音和旋律特别是鸟的鸣唱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无论是音乐智能的开发,还是综合智能的提高,乐器的练习都是非常有益的。而选择弦乐或键盘乐器中的钢琴或中国的琵琶则是最佳的方案。因为它们都是需要十个手指协调运用的乐器,而手指的训练可以很好地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左右脑的灵敏度和协调性,增强大脑神经元突触的功能和数量,激发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
当孩子弹钢琴时,两眼同时看两行乐谱,双手要十个指头同时运用,两耳要灵敏地辨别出演奏的音响是否准确,双脚要控制好踏板,大脑要在瞬间发出若干指令。长时间的练习,可以让人达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灵手巧、心驰神往"的境界。
开发音乐智能并非一定要发展成为大师或音乐人。一方面音乐智能的开发可以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音乐智能也和身体智能一样是人类解读世界、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音乐的世界里,有春夏秋冬、喜怒哀乐,有人情事故、风花雪月,有魔鬼的诱惑、神灵的昭示……如若对如此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没有踏勘与聆听的能力,人生将失去许多色彩,心灵也将错过许多净化的机缘。
从建筑师看空间智能的培育
你知道吗?
古罗马建筑师维脱鲁维在他关于建筑的著作中说,人体的尺寸被大自然分配如下:……如果你分开双腿使你的身高减少1/14,再张开双臂向上举起直到中指与头顶等高,你一定要知道伸出的四肢的中心在肚脐上,并且两腿间的空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达·芬奇补充道,一个人伸直的双臂的长度等于他的身高。
建筑大师、画家都是运用空间智能的高手。雕塑家的空间智能也是超乎寻常的。他们中有的作品的重心就在其作品内部的一个点上,可它占有空间的方式简直就和生命体一样自然而巧妙。例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米隆的《掷铁饼者》。而有的作品把空间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其重心是空间中的一点,而不在作品自身。甚至有的作品把地球用作艺术或艺术寓意的组成部分。例如,野口勇的《红立方》、克里斯托的《奔跑的栅栏》、卡尔·安德烈的《割线》等。
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知空间世界,并把所感知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虽然"视觉化"在空间智能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它与视力并无直接关系。事实上,很多盲人也有高度发展的空间智能。空间智能的核心能力,是准确地感知空间世界的能力;是一个人对于最初感知到的那些东西,进行转化的修正的能力;是即使有关物体的刺激不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重造视觉体验的某些方面的能力。
人的空间代码一般受大脑右半球支配。
空间智能好的人具备这样的特征:比较容易找到一些有时别人都找不到的东西;善于辨识人的面貌以及物体、形状、颜色、景物等,他们观察非常敏锐,能通过在色彩、形状上的一些细微差异,辨别哪怕是外形上几乎一样的物品;对房间设计的变化很敏感,能很快就注意到房间内摆设的变化;方向感好,具有比较清晰的方位概念,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对色彩敏感,喜欢对颜色进行搭配。有空间智能的儿童爱搭积木、拼图之类的游戏,擅长看地图,喜欢画画,绘画能力比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空间智能突出的人,其特长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人可能表现在绘画方面,有的人可能表现在设计方面,还有的人可能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感。一般说来,空间智能好的人,适合从事航海、航天、飞行、室内设计、司机、建筑、摄影、园林等领域的工作。雕塑家、书画艺术家、发明家、探险家等是空间智能突出者的代表。
人的空间智能受后天的环境影响,因此,创造条件来发展孩子的空间智能十分重要。
第一,布置协调、悦目的生活环境。可以在家里的阳台或房间里的其他一些地方放置一些花、盆景,摆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等,注意色彩要鲜艳一点,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房间的布置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墙壁上可以贴一些照片、地图、美术作品等;房间中还可以悬挂一些小玩具、小饰品等。对于刚会爬的孩子,地板上可以搞点图画,以便孩子在地上爬的时候不会视觉单调。在家里放置一些可供孩子发展空间智能的工具和玩具,让孩子随时可以取到,如彩色的卡纸、手工纸、粉笔、铅笔、油画棒、水彩笔、颜料、塑料剪刀、橡皮泥、积木等。
第二,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的习惯。在周末或假期外出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让孩子认真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人、天空、街道等,回家后一起来制作一幅风景画,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让孩子自己来选择方法与材料。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孩子跟成人一起种植一些植物,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如果孩子不会用文字记录的话,可以选择用画的方式,坚持下去,同时教孩子观察的方法,如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或前后、左右。
孩子对不知道的事物往往心生好奇,喜欢把玩具或者家里的其他小东西拆开。在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生气,更不要训斥。只要是安全的,又不会造成很大损失的话,你可以随他去"捣腾"。如果你能够适当引导他观察东西的形状、颜色以及内部结构的话,则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三,鼓励孩子的艺术实践。一个是画画。鼓励孩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并比较它们之间效果的不同,这样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如,用水彩和蜡笔分别画一幅画的差别;用手指画和用毛笔画的异同;给一个题目自己想象画和照着一幅画来画的差异;还可以让孩子根据一篇故事或一首诗进行想象画……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特别是当孩子表现出这方面的天赋时,还可以给孩子请一个专门的老师来指导。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搞装饰活动。为孩子提供材料,引导孩子先在头脑中设计自己的房间,然后再让他自己操作。
第四,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可以对着镜子让孩子做动作,如让他伸出左手、伸出右腿等,还可以开展一些模仿动作,两个人面对面进行。也可以让他找出前后、左右的一些物体,如:"宝宝,可不可以把前面的那张板凳递给妈妈?"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在他把玩具弄掉了的时候对他说:"把你左边的玩具捡起来,好吗?"
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也常听一些旅行归来的朋友感叹:"真上当了!那破地方没什么可看的,一点也不好玩,倒贴钱也不去了。"面对同样的山川、同样的景色,为什么有人情趣盎然,而又有人毫无兴致?正是空间智能的差别造成了这种审美能力的差异。空间智能高的人能够更多地发现宇宙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激发创造的灵感,增添生活的乐趣,提升生命的价值。
从数学家看逻辑-数学智能的培育
你玩过这样一个数学魔术吗?
记下你的出生年份,加上你一生中一件重要事件的发生年份,再加上你1994年底的年龄,最后加上这个事件发生到1994年的年数,答案总是3988!
你是不是感觉到了数学的奇妙。数学与我们的世界紧密联系着,被我们创造并使用着,深入到数学这个世界的人们发现它是如此奇妙,如此完美。一个完全的数学世界能够存在于针尖上或无穷集中。这样的世界由点、方程、曲线、纽结和分形等组成。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把一些几何思想组织成一个数学系统,从此建立起人类的第一个数学世界。数学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概念的科学。数学的三个基本领域是数量、结构、空间。古希腊视数学为哲学的起点,意思是"哲学的基础"。
所谓数学-逻辑智能就是:"处理一连串的推理、识别模式和顺序的能力。"除了运算之外,数学-逻辑智能还包含逻辑和推理、模式、可能性和科学的分析。有时,数学-逻辑智能还包括一种倾向,就是去发现问题、建构问题。数学家才能中最核心、最难以替代的特征,就是熟练地处理一系列推理的能力。
数学-逻辑智能好的人,适宜从事税务、审计、统计、会计、财务分析、证券分析、侦探等行业;数学-逻辑智能很高的人可以成为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发明家和生物学家和数学家等。另外,画家、雕塑家也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拥有此项智能的人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喜欢数字与计算,心算的能力突出;喜欢思考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能力强;喜欢棋类运动,或其他用脑的游戏;喜欢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不明白的事物;对益智类玩具有浓厚兴趣,如魔术方块等。按照数学家弗莱德·阿德勒的说法,数学家的特征,是他们喜欢从事抽象的思考,喜欢从事在高压下,也就是在难题下进行的运算。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阅读及标示数学符号的能力,多半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对数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似乎由右半球控制。也就是说,在语言方面存在困难的人,可能在对数量的理解上遇到麻烦;而空间能力受到损伤的人,可能会在用纸笔进行的运算和几何证明上存在障碍。加德纳认为,大脑的某些神经中枢对特定的逻辑-数学运算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些区域并不像颞叶与额叶之于语言能力或音乐能力的关系那样密切,似乎不一定是逻辑与数学思维所必不可少的。换言之,逻辑-数学智能与大脑某些区域的关系,存在着比从事语言和音乐活动更多的灵活性。
数学-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是智商测试的主要内容。传统心理学家已经对这两种形式的智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认为这两种智能是可以跨越不同领域或专业解决问题的"原始智能"。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获得有关数学逻辑问题答案之过程的准确机理,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皮亚杰和许多心理学家多年来认真地研究和总结了儿童智能的发展规律,发现儿童中数学天才的例子是很多的。而数学家哈代则认为数学是青年人的游戏。的确,50岁以后,在数学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是个别的,大多数数学家很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数学天赋。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于意大利。父亲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11岁就到当时希腊文化的中心亚历山大学习,成为欧几里得的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国人大都是借助"真假皇冠"的故事认识了阿基米德和他的《浮体论》。
哥廷根大学教授诺德(1882-1935)生长于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喜欢数学。21岁考入哥廷根大学,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爱因斯坦誉为"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的数学天才"。
华罗庚28岁就被西南联大教授聘任委员会破格聘任为西南联大正教授,陈景润等从小都是数学迷。
因此,及早培育儿童的数学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儿童智能研究专家们提出的发展孩子数学-逻辑智能的几种基本方法。
趣味数数。发展数学-逻辑智能的起点是帮助孩子适应数字,让他们对数字好奇并产生兴趣。在幼儿时期,主要是利用与孩子的能力相适应的游戏来达到目的。"正是因为和物体相遇后,在整理与重新整理它们的时候,在确定它们的数量的时候,儿童才获得了他逻辑-数学领域内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知识。"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数数几乎和呼吸一样自然。孩子需要早点开始数数,而且联系日常生活经常又自然地数数。但切忌用"填鸭式"的方式,强迫孩子记数往往适得其反。在各种有趣的方式下进行数数和比较,才是有效和有益的。
比如,当孩子只会听、不能说的时候,家长或保姆可以像讲故事或哼歌一样,为孩子数数。当你带着孩子走路的时候,可以数一数台阶;当你打开购物袋,往冰箱里塞东西的时候,可以数一数买了多少食品,或是数一数你给孩子买了多少块巧克力。当孩子长大一些后,他能够开始简单地数数。不管数的是积木,还是袜子、汤匙,不管数到3还是数到10,无论如何这些事情要经常发生。
你可以在餐桌上摆汤匙的时候,数"1…2…3…4…5…6",然后让孩子把汤匙收拾起来,让他再一边数一边把汤匙放回去,"1…2…3…4…5…6"。当然,孩子大些后,数字可以增加。对更大些的孩子,汤匙可以两个一数或三个一数。总之,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在一种生活、游戏的自然状态下,认识和理解数字,不至于成为一种负担。
运用比较。当孩子3~4岁时,适应数字的孩子喜欢数任何看上去能数的东西。他会把各种东西收集起来,摆来摆去,乐在其中,这就是他由数数到比较的开端。
比较可以激发孩子学习与发现的乐趣。家长可以借用一些魔术师的原理和方法,增强孩子的好奇心。比如,用一块手帕或一块装饰物,问孩子左手里的糖多还是右手里的多。等孩子猜完后,把糖放在桌子上,数数看他是否猜对了。
比较并不仅仅局限在数字的范畴,也可以问"红汽车大呢,还是蓝汽车大?"或者"奶奶的房子大呢,还是我们的房子大?"或者"爸爸是去商店呢,还是去学校?"或者"鸡蛋重呢,还是一片面包重?"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习惯对不同事物的相关成分进行比较和对照,然后作出判断。
练习运算。一般要先从加法开始。对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能够把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加起来,就是一个不错的表现。千万记住:数字要小于10,和也要小于10,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有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可能学会一点简单的减法,能从一个阿拉伯数字中减去1或2。5岁以后的孩子,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运算了。
这个阶段,家长要防止孩子产生挫败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取得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在容易成功的水平中运算,这样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保持他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学习的习惯,比学习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观察记录。也就是保持事情发生的痕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给予孩子这种能力时,实际的记录、记录的保持都需要成人来做。
比如,可以经常拿事物来做测试和实验。"我想知道如果我们把冰淇淋放在餐桌上,多久会化掉?"这种问题很有趣而且能发展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过了几天,家长可以说:"让我们来看看冰淇淋放在冰箱里,但不是冷冻室,它会化得更快还是更慢?"或者"吃多少口才能把整个苹果吃完?所用的时间比吃一个梨是多还是少?"
在数学-逻辑智能和其他智能中有很多的交叉,因此,发展孩子智能的工作也可以交叉进行。例如,你可以帮助孩子观察两盆花的变化,将一盆放在有充足光照的窗台上,另一盆放在阴暗的角落。可以记录植物长得有多快,也可以记录植物看上去是否健康、强壮。还可以用厨房里的工具或种植的工具做其他简单又有趣的实验。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记录信息的习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从诗人看语言智能的培育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这首咏鹅诗,几乎是国人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入门必修课。短短四行、十八个字的巧妙组合,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美丽、自然、鲜活的场景:蓝天白云下,一群白鹅在绿树掩映的溪水中引吭高歌,鹅掌荡起绿色的涟漪,洁白的鹅毛、深红的鹅掌、碧绿的溪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鲜明、活泼清新的"白鹅戏水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情景交融,让人产生无限的美的遐思。这就是语言智能的魅力。作者写这首诗时,只有七岁,由此可见语言智能早期开发的重要性、可能性及其巨大的潜力。
我们已经知道,语言智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就是灵活掌握和熟练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的能力。享有"记忆力之父"美誉的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认为:语言智能就是摆弄字母表里的字母的能力,即遣词造句的能力。一个人的语言智商往往取决于这个人词汇量的大小和所涵盖的范围,以及是否能看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能力。语言智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听、说、读和写的技巧。尽管语言可以用手势、文字来表达,但它本质上仍然是由耳朵听的一种音响系统和信息的产物。英国诗人、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词汇从其诗的本质上说,具有听觉特征而非视觉特征,电脑能使人自动产生联想。"
对于正常的惯于使用右手的人,语言能力与他的大脑左半球某个区域的操作,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智能的核心是一个人对语言内涵相互之间的敏感性。语言智能高的人,能够洞悉语言表达之间的细微差距。诗人是语言使用的最卓越的典范,诗人洞悉语法规则,但是并不拘泥于此,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中会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以便更生动地传达信息或突出某种意义。诗人可以运用看似极其普通的语句、词汇,经过巧妙搭配组合,从而赋予它们丰富的内涵,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表达出人们心中共有的感受,激发人们的情感,产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人是语言的向导。除诗人外,作家、文字记者、演说家、主持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律师、教师等都是有着较高语言智能水平的人。他们乐于倾听,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准确理解他人,顺畅地与人交流;叙事富有条理,而且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善于用语言说服、激励、鼓舞、影响他人,会利用多种方式与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具备较高语言智能的儿童,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喜欢听故事、儿歌;善于模仿他人的声音和语言;喜欢讲话,擅长口头表达,词汇很丰富;喜欢阅读,即使不认识字,也能独立翻阅图画书;擅长记忆名字、地点、日期和琐事,能很容易地完整复述故事;总是问有关词、声音或事物名称的问题,如"这是什么";喜欢玩文字游戏,善于理解谜语、笑话;喜欢涂涂写写;擅长运用比喻性和描述性的语言;有语言学习的天赋,很容易掌握新的语言。
良好的语言智能有遗传密码的作用,但后天科学、系统的教育训练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各种智能一样,语言智能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期。生命成长的最初六年(也有专家认为7~8年)是人类综合语言能力产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婴儿出生8~10个月是理解语义的关键期;1岁半左右是口头语言开始发展的关键期;5岁半左右是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抓住这几个关键期,让幼儿得到系统的个性化的教育和训练,就可以为其语言智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幼儿自然而然地对周围的语言格外关注,如饥似渴地观察、模仿成人的语言行为,表现出语言学习的超强爆发力。这时,如果父母和保姆能配合孩子发展的步调,提供及时的帮助,幼儿语言智能提升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父母也好,保姆也好,都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关注幼儿的需求与表达,加强对孩子语气的回应,注意与孩子说话时的态度、表情、语气、语调,努力用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写的兴趣、习惯感染孩子。要善于把握生活细节,将平淡的生活变成有趣的游戏,变成促进孩子发展的"生活课堂"。
这里介绍几种开发儿童语言智能的基本方法:
给孩子读书。不论多大年龄,给孩子读书,都是开发语言智能有效方法。晚上,当孩子躺在床上,等着父母一天的亲吻时,可以给孩子读3至5分钟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也就可以适度延长。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图画故事书会使读书更有价值。你可以边给孩子读故事,边把书翻给他看,让他看看书上的情景是怎样的。读故事书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聆听和辨认声音;帮助孩子识别单词的意思;帮助孩子理解章节、顺序和情节的概念,即使这些术语可能没有表述出来。
给孩子讲故事。讲故事是在旅行中消磨时光的好办法。如果你和孩子一起步行或开车去某个地方,你要抓住机会讲个故事来吸引孩子。讲故事可以使一段普通的旅行变为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经历。你的故事可以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你小时候听过的一个传说,或者就是你读过的书上的一个片断。当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就可以引导他和你一起讲故事。由你开始讲,然后在一个故事逻辑发展的转折点停下来,让孩子试着把故事接下去。再过一段时间,他也能适时地停下来,让你接下去讲。这样两个交替进行,使故事不断地发展下去。记住,你一定要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热情,让孩子感到讲故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与孩子做贴标签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贴标签游戏是很好玩的。告诉一个幼儿"碰自己的鼻子","指指小狗",或者"把手放到收音机上"等,这有助于孩子建立声音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当孩子长大一些后,家长可以在家里的家具上贴上3×5英寸的卡片,如"桌子"、"冰箱"、"电视机",等等。这些单词非常普通,孩子会很快认识它们,这有助于孩子认清不熟悉的字与他们早就知道的家具和短语之间的联系。
教孩子书写。书写应该是在多种形式、多种目的的活动之后,接下来进行的。在初始阶段,可以把一些单词贴在冰箱门上,因为这是儿童感兴趣的地方。先是你写出一些大的字母,然后让他自己来写。当孩子写字熟练后,再要求孩子把那些简短的语言写准确和规范。逐渐培养孩子习惯使用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培养孩子的演讲能力。学习演讲的初始阶段不要搞得太正规,不需要什么形式上的准备活动,要以有趣的、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由成人假装是个新闻记者,然后访问孩子,让他谈谈他觉得有趣的事情。可以提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喜欢哈根达斯的冰淇淋?"或者"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或者"你可以熬夜看动画片吗?为什么?"可以让孩子模仿某个人的"正规"讲话,或他喜欢的动画片中某个角色的口吻,而不可搞得过于紧张。此外,给儿童做朗读示范、书写示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了有针对性的系统教育训练外,为儿童创造发展语言智能的良好环境,也是很必要的。如下的语言智能发展环境是如今大部分家庭可以实现的:
摆放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物品和材料,让他们边顽耍,边学习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带幼儿去商店、动物园、公园,从多种场合观察、体验、丰富和充实其经验,增加学习和表达的愿望。
鼓励幼儿与人交往。交往必然带来表达的需要,这种需要自然产生学习的动机。人类离不开交往,所以,语言智能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抑制的人类特性。多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幼儿就有了更多的表达的愿望,这时候,消极词汇就变成积极词汇,由听到说才成为可能。
让幼儿听儿童广播、看儿童电视,可使他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语言及作品的同时,激发表达的愿望,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最后,介绍一位妈妈开发幼儿语言智能的体会,或许能加深大家对幼儿语言智能早期开发的认识的把握。这位妈妈写道:
"从胎教开始,我就十分注重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那时候只要宝宝在肚子里一动,我就会轻轻地拍打他,然后和他说一会儿话。在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午休时的散步中,我会向他描述途中的风景,所有我看得到的东西我都会和他一起分享。那种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他的眼睛。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会和他聊聊天,说说家里的琐事,还有我这一天的工作,那时候感觉宝宝就像是一个可以和我分享秘密的知己。我常常是一边说,一边想象着宝宝的模样,现在我发现他和我想象中的居然十分相似。
"也许真的是胎教的作用,宝宝的语言智能从出生开始就显示出优势。13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有意识地发音,口齿居然非常的清晰。那时我利用一切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和他说话。我喜欢那样的时光,坐在沙发上看着宝宝的眼睛,为宝宝讲述一个可爱的故事,它一定有着温馨的结局;或者和宝宝聊天,告诉他我的路遇;或者向宝宝提问,鼓励他告诉我他一天的生活,以及那些快乐的感受。虽然那时候的他还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但无论何时何地,我对他的所有语言意图都作出积极的回应,这让他说话的积极性高涨。有一次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妈妈问专家她的孩子太内向了,整天都不说一句话,该怎么办。专家问她说话多吗?她说她也是个不喜欢说话的人。这时候我就想也许是阴差阳错,我走了一条正确的语言培养的道路。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聆听、模仿、复述之后,宝宝开始懂得用短语表达自己了。那时候我常常在周末带他去户外活动,对他描述我们面前的景物,不知不觉间,他听到了很多的新词。于是'蒙蒙细雨'、'高楼大厦'、'狼吞虎咽'等词语的准确运用常常让他身边的人大为吃惊。
"2岁后我开始纠正他用短语说话的习惯,每次他说完一句短语我就会对他说:'用完整的句子再说一遍。'2岁半宝宝开始写口述日记,虽然我教过他写口述日记的诀窍,比如写游记可以先说和谁一起游玩,去了什么地方,玩了什么东西,我让他在口述之前先牢牢记住这个次序,但他依然会无法接续,我需要不断地提示他才能完成一篇短短的日记,但即使这样我依然为他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让宝宝复述故事是很多妈妈为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而选择使用的方法,但宝宝常常拒绝我的这个要求,他总是很小声地说:'我不会讲,还是你讲吧。'于是我知道他被这种类似考试的方式给吓住了,于是我换成另一种方法,不露痕迹地达到了同样的效果。我在每晚的讲故事活动中增加了互动环节,每个故事都由我讲上半部分,然后让宝宝编写它的结局。他要是说不下去,我就再讲一段,这样不断地引导,他居然越讲越长。再后来他将这样的想象力用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处:在饭店吃饭看到菜肴上装饰用的小草他会编出一个故事;洗澡的时候看着玩具鸭会编一个故事;从奶奶家回来的路上看着天上的月亮会编一个故事;睡在床上看着窗外深蓝色的天空也会编一个故事。
"由于善于表达,喜欢表达,宝宝的性格变得活泼热情,这又为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更多的朋友奠定了基础。"
从皮亚杰的研究看儿童的早期教育
让·皮亚杰1986年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全世界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曾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现改称教育学院)院长兼实验心理学讲座和心理实验室主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国际心理学会主席等。他致力于研究儿童知觉的发展,从自己的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对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作了详细记录,同时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观察和研究,破解儿童的各种动作与人、物、情境的关系。他还把数理逻辑引进儿童心理学,用它来描述不同阶段儿童的智力结构,研究儿童思维的守恒、分类、序列和转化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有关儿童智力发展、儿童象征行为(游戏和模仿)的一系列重要理论。他的《儿童智慧的起源》、《智慧心理学》、《儿童的数概念》等著作,为创立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有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他把主体活动对环境的能动适应概括为同化和顺应,认为在同化和顺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状态,即平衡。儿童每遇一新事物(接受外界刺激),就把它纳入原有图式(皮亚杰特别强调主体的结构特征,把它称为图式,即个体动作的协调组织。他从生物学观点出发,认为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性的)中,试图去同化它。如获成功,就会改变原有图式,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就会得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主体动作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智慧活动就是同化与顺应交叉占优势的平衡状态和平衡过程。平衡是动态的,不断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过渡。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过程,就是适应过程。儿童的智慧就是在这种往复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即儿童智慧的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儿童客观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有质的差异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至2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与外界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并与之取得平衡。该阶段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尚无表象、思维和言语。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上出现言语,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或形象图式。儿童开始用表象和语言进行交际,描述外部世界和不在眼前的事物,该阶段的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表象性,儿童凭借这种表象思维进行延迟性模仿、象征性活动、游戏、绘画等活动;二是直觉性,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较突出。注意,他的自我中心是因为他还不能区分你我。因而不可能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也不能进行可逆性运算,不能形成守恒概念,对量的判断缺乏系统的传递性。例如,儿童能理解A=B、B=C,但不能作出A=C的判断。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在这一阶段上儿童能进行初步逻辑思维,出现具体运算图式。儿童的动作具有内化、可逆性、守恒性、整体性的特点。此时的儿童既能使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图式,又能从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概念的本质,也能正确掌握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也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与成人思维接近。儿童可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根据假设和条件并离开具体事物进行复杂的推理活动。
皮亚杰把自己的儿童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理论运用到教育上,认为教育应该成为一门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智力,使儿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他指出,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博学之才,而是培养智慧的探索者。根据这一基本观点,他提出了以下教育原则和方法。一是应按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儿童的智力、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并与成人有本质的不同,教学目的、教材和教法都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实际的智力水平,教给儿童的知识应是他们可能理解的知识。并由此引申出一条"准备性"原则,主张教学应在儿童已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进行,教给儿童的知识不应超出其认知发展阶段。例如,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加减法运算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但若把这种知识硬塞给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由于儿童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同化这些知识所必需的认知结构,于是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无助于儿童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力戒从外部人为地加速儿童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过程,不应把学习速度看作衡量学习好坏的唯一指标。因而提出了"最佳期"的概念,主要是指因人和教材内容而不同的最佳学习准备状态。由于儿童的准备性具有个体差异,教师必须因人施教。二是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儿童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儿童思维结构的变化是由内部决定的,教育就是要用最合适的方法,在最合适的环境中去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强调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知识,进行创新,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这样才能激发儿童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使活动成为儿童主动获得知识的积极活动。三是儿童的实际活动在教育中应占优先地位。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是思维产生于动作,智慧来自动作。他认为学习是儿童主动动作的过程。体现这一思想的方法就是活动法、自我发现法、冲突法。就是说儿童只有直接、自发地参加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或否定。因此他很强调活动性,把活动原则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放手让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去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发展、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他把活动看作连接主、客体的桥梁,看作认知发展的最直接源泉。皮亚杰认为,只有儿童自己"发现"的东西才会被儿童积极地同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于是他提出了自我发现法,要求教师不要把自己期望学生掌握的东西硬塞给学生,不要强迫儿童去达到预定目的,对儿童的回答也不应作肯定或否定的强化,而是让儿童通过积极的活动,自己去"发现"并接受教师希望他学习的东西,得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结论。冲突法也叫新颖法,是让儿童学习与已有知识不同的新知识。皮亚杰的自发认知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平衡化。处于某一发展阶段的儿童都有一定水平的认知结构,并用这种结构去同化传入的信息。由于在能够同化与企图同化的两种信息之间存在矛盾,导致认知结构内部的不平衡,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在运用冲突法时要贯彻适度新颖的原则,即注意冲突的适当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动机、兴趣和意志,这是认知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四是儿童的互相协作应在学校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皮亚杰十分重视儿童之间的互教和相互影响,把它看作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儿童认知的发展与情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并行的,密不可分的。学校中的儿童通过游戏、团体活动和语言交流,互相监督遵守游戏规则,养成开展竞赛的集体精神,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逐渐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形成儿童社会化过程。
我们透过皮亚杰关于从感觉运动行为,到具体运算,再到形式运算的过程是儿童心智发展最佳轨迹的论述,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神经生物学关于人类早期大脑神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的认识,联系到目前绝大多数儿童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尽管每一个家庭都在子女的教育上不遗余力,尽管每一所学校都在学生的培养上竭尽所能,但在对儿童教育规律的认识及培养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转变的观念和改进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可能进行系统讨论,但有这样一些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只要引起重视,并非不可以解决。
第一,"重养轻教"。重"养"的表现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养",也就是高度重视怀孕前的身体与精神准备,希望产生最佳的基因传递。如今你在酒桌上,不时会遇到一个说是今天不能喝酒的年龄不等的人士,原因是准备要孩子了,需要"封山育林"。于是,大家均无异议。这样的理由,比其他任何借口都管用,甚至你拿出明天就要住院的诊断证明,也不见得能取得如此一致的意见,可见"生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成年人能否更好地活着要高出许多。二是喂养,也就是高度重视幼儿营养的结构,希望为大脑发育提供最佳的物质供应。不论一个家庭的条件如何,父母都不会在"吃"上亏待了儿女。
与人们对幼儿"养"的重视程度相比,对幼儿的"教"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许多人觉得幼儿没有意识,不具备学习能力,因此,在吃上动脑筋多,在"教"上下的工夫却很少。有的则以孩子不哭不闹为原则,恨不得让孩子终日昏睡,落个安心清静。
其实,幼儿两岁以前,是大脑智能发育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是最需要"专业"教育的时期,可事实上绝大多数家庭对幼儿的教育都是"业余"状态。这个"业余"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父母养育幼儿的时间是"业余"的。他(她)们大都处在事业发展的初创时期,不愿意或没有条件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培育上,大都以请自己的父母或保姆为主带孩子,自己只是在工作之余"逗逗"孩子。有的甚至干脆把孩子寄养在自己的父母家里,一心一意干工作。二是教育幼儿的方式是"业余"的。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幼儿,要么请老人或亲属帮助照管,要么请保姆帮助照管。无论是自己的亲属,还是社会上聘请的保姆,也许她们有喂养幼儿的一定经验,但大都缺少教育幼儿的基本知识。可是,对于幼儿来说,"养"的专业化是必须的,而"育"的专业化同样是必须的。我们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保育员,有师范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可是,绝大多数幼儿园只接收3岁以上的幼儿,那么,3岁以前的孩子不需要教育吗?他们的教育仅仅是家庭的责任吗?这是一个被全社会忽视了的大问题。三是父母"教育"幼儿的能力是"业余"的。现在,家庭的单元越来越小,成年人也没有经过四世同堂一类大家庭的文化熏陶,社会也没有此类的培训服务,初为人父、人母的小夫妻往往不知道如何履行好父母的职责,表现得很不"职业",等到明白,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父母在促进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示范者、机会的提供者、回应者。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但现在许多有成就的家庭却生养出不争气的子女。这是为何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父母的直接的影响,父母没有起到上述三个作用,他们往往是跟着保姆长大的。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受到成长环境的污染。
第二,"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对幼儿生活环境的无意识的"污染"。有这样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有位朋友的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看电视、上网却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很不稳定。他屡次用平和的方式教育孩子,没有效果。终于愤怒,由愤怒而怒骂。没想到,孩子狠狠地甩过来这样一句话:"还不都是随你,都是你遗传的!"差点把他气晕过去。想想自己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一心一意为孩子前途着想,为此自己牺牲了很多,怎么就落得孩子这么一个评价呢!这位朋友从骨子里感到伤心与失望。
孩子不过是一句气话,可对家长们来说,却不能够简单对待。从皮亚杰的理论中,我们知道,2岁前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幼儿感知什么,取决于你为他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应该想一想,你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了吗?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她)们自己不读书,不学习,却一味地指望孩子勤奋好学;他(她)们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甚至怒骂,却指责孩子不懂得礼貌,不尊重自己;他(她)们抱着孩子不加选择地看电视,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本身及电视画面将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他(她)们家里终日杂乱无章,却抱怨孩子不知道干净,不会做家务;他们自己花钱如流水,却指责孩子不会过日子。凡此种种,都严重污染了幼儿生活成长的"环境"。
由此看来,孩子虽然只是一句气话,里面却有正确的道理。我们是该清醒啦!要知道,只有正确的基因组合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环境对幼儿一生的成长也具有重大影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人生的成功并非都靠天分,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的耳濡目染,它对我的气质、性格有很大影响,他们给予的教育、阅读习惯的培养让我受益终身。"
第三,"知行脱节"。皮亚杰认为,实践活动在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思维产生于动作,智慧来自于动作。对于儿童来说,劳动就是学习,游戏也是学习,而且是非常有效、特别重要的学习方式。现在,做父母的没有不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的,可以说是"有条件要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但在"学什么"、"怎么学"上依然有一些误区,具体表现是:
强调"严肃"学习,轻视游戏娱乐。东尼·博赞说:"游戏是大自然为使大脑的学习最为轻松而准备的一种方法。"因为游戏是人们创造的令人愉悦的活动。它们一般都十分有趣,或充满想象力。儿童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大脑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找到新的联系。儿童正是通过大脑的游戏原则快速地发展智能的。莎士比亚从小就喜欢玩文字游戏。然而,现在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对游戏存在本能的排斥。家长们更乐意带着孩子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辅导班,学校则更乐意地减少课外活动时间,以便让学生把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严肃"的功课上。东尼·博赞讽刺这类做法是:等于砍掉孩子的腿,让他们的身子更轻,因而会更加行动自如。
强调学习知识,忽视操作劳动。皮亚杰把活动看作是认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儿童只有参与活动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但家长们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简单传授,忽视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家长们往往乐于听孩子说"一、二、三、四、五……",喜欢教孩子"曲项向天歌……"之类,却不太注意让孩子参加一些操作性的活动,错误地把为孩子料理生活当作是对孩子的关爱,致使许多孩子到了成年之后,还不能具备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其实,劳动操作比往大脑里填"数字及唐诗",对大脑的发育更有意义。因为学习是为了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是为了"制造"存储知识信息的"电脑"。有句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当家"正是早实践的结果。纨绔子弟,游手好闲,难当大任,不是因为没有文化,而是缘于自小不劳动。
家庭呵护过多,群体活动太少。儿童之间的互教和相互影响,是儿童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但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的是六个大人看着一个孩子,普遍娇生惯养,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不愿意或不放心把孩子放出家庭,到社区与伙伴们一起游戏。在如此单一、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大脑接受的环境信息很简单,智力发育水平会相对较低,而且人际交往的能力也相对偏低。这类"糊涂的爱",往往好心办坏事,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鼓励安静听话,压制标新立异。常常听有的老人这样夸奖别人的孩子:"您孩子真可人意,不哭不闹的,真省事!"或者是这样的感叹:"你看人家×××的孩子,多听话!"大多数家长们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把不假思索的听话、顺从当作好的品德。老实听话的孩子一般会受到赞扬和鼓励;而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的孩子往往会受到批评与训斥。长此以往,儿童的好奇心将被扼杀,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也会泯灭,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人们都希望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孩子是热爱学习的人,却并不完全清楚,对学习的热爱是由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驱使、所培养的。
而且,东尼·博赞还指出,犯错误和体验"失败"是加速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显示,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其伟大之处就是会比一般人犯更多的错误。他们有的写了百万个字,有的画了百万幅画,有的谱写了百万个音符,有的想出了百万个创意,然后,他们抛弃了绝大部分,留下了最好的,于是,他们成为杰出的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和科学家。幼儿天然地具有不怕犯错误的能力,可惜成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扼杀他们的这种能力。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就意味着,2岁以前的幼儿教育同样是科学。既然是科学就得由掌握这门科学的人来承担。这就要求社会要重视和规范对保姆这一职业的管理。把从事一般家务劳动的保姆和有育婴任务的保姆区别开来,提出不同的从业标准,以及不同的职业薪酬指导价格。就个人来说,凡是欲为人父母的男女,不仅要在精神、身体上做好准备,还要做好幼儿教育的知识准备,让自己的孩子不但有最佳的遗传基因,还有最好的成长环境。
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上天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力,谁也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剥夺儿童脸上天真烂漫的笑容。给儿童成长以丰富的客观环境,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成长、在群体中成长、在游戏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在父母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成长,总之,要让儿童幸福地成长。因为在幸福中成长的孩子才最有可能具备创造幸福的能力。
从"童话大王"郑渊洁看学校教育
我们先来看一段郑渊洁略带调侃、充满自信的自我介绍:
郑渊洁,50后作家,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1年的世界纪录保持者。1955年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其父原籍山西临汾,其母原籍浙江绍兴。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到四年级时,"文化大革命"爆发,自此中断学业,其实际最高学历为小学四年级,虚假学历为小学毕业。1970年至1976年服兵役,在空军航空兵维修歼六型歼击机。复员后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后在北京某杂志社当编辑。1988年以小学学历被北京市破格授予副编审高级职称。是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现已辞职,成为独立作家,靠写作为生。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在计算器的支持下会四则运算。
郑渊洁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在中国拥有亿万读者,连成年人也被吸引,其童话被誉为"适合全家所有人阅读"。郑渊洁的童话书刊总印数已经超过五千万册。在祖国大陆,30岁以下的人不知道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的已经不多。1985年创刊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是专门刊登郑渊洁童话的杂志,至今畅销不衰,最高月发行量曾达百万册。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的纯文学大发行量已持续19年的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属罕见。1991年,台湾地区《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创刊,郑渊洁的作品亦受到台湾地区读者的喜爱。郑渊洁的主要作品有:《郑渊洁童话全集》33卷,长篇小说《生化保姆》、《白客》、《智齿》、《金拇指》、《病菌集中营》、《鬼车》等。
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为受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
成功秘诀:只听鼓励话,远离其他话。
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是成功的。郑渊洁的成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反例,又是因材施教的一个范例。从郑渊洁这段自我介绍的字里行间里,明显地透出了他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蔑视,以及对学历热的嘲讽。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华罗庚是世界一流的数学家,这一点人们都是清楚的。可对于他还是一位破格进入清华大学的数学家,大家也许并不知晓。1929年,仅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学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数论,并就奇数哥德巴赫问题等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文学领域里有一位高考数学得零分的大诗人,他就是有"文坛泰斗"之称的臧克家。1930年,臧克家参加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时,数学得了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常理,他铁定不会被录取。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位不寻常的主考人-文学院院长闻一多。闻一多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在的诗人才气,破格录取了他。
果然,臧克家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提携与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后来誉满中国诗坛。
华罗庚、臧克家、郑渊洁们的成功,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最高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让一个人的大脑成为一个智慧的"加工厂",还是成为一个统一规范的知识的"大仓库"?如今,谁还有闻一多、熊庆来那样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胆识?又有多少人还有郑渊洁那样的心态?人们都在痛恨"功利足球"害苦了中国足球和中国足球人,其实,"应试教育"对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危害比前者大了何止几百倍、几千倍!掌握知识和提高智能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尽管绝大多数人已经对此形成了共识,但对"分数至上"、"应试教育"以及解决出路的认识上却还有很多的分歧。这固然与它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关,但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人们总认为"以分数论英雄"是相对公平的。
这看上去的确是很公平透明的一项规则。这条规则反映了当前统一制式教育的精髓,就是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教学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并用同样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成果优异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奖赏。其最高奖赏就是得到升学的机会。
可是,这个游戏规则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的,即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所以,统一制式教育是平等公正的。但是"多元智能理论"说明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生活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人与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往往是各有所长。如此看来,"应试教育"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的。错就错在它忽略了人的智能结构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一定让一些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另一些人的长处进行对比,并以这种对比的结果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华罗庚进不了清华,臧克家也上不了国立青岛大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的问题。
什么叫"因材施教"呢?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怎样做到"因材施教"呢?陶行知先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而前苏联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则认为教育的关键是要"心中有儿童"。他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也就是说,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指导、示范和服务;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学校和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化的标准,简单地评价一个学生,更不能以自己的偏好去赞赏或贬低某一个学生。
赞科夫提出,在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儿童尽早掌握理论性知识,以发挥其对儿童发展的指导作用。儿童每掌握一个初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及其逻辑联系,心智中就好像"点亮一盏灯",由此促进儿童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的发展;使知识的掌握真正成为基本技能、技巧训练的基础,并在头脑中形成合乎逻辑的结构。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教师"牵着儿童走"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里,他鼓励教师按照特定课题的教学要求,同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谈话,容许孩子们把自己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个人体会、印象、想法带进课堂中来。同时,对儿童的课外活动采取俱乐部的形式,组织技术、绘画和雕塑、文学等各类课外活动小组。总之,要使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变为丰富的精神生活,并充满积极活跃的气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与学习的任务。赞可夫的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它不过是对学生的作业、作息等做出了一些硬性规定,仅此而已。
客观地说,统一制式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层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解决"因材施教"问题,不是教育部门自身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社会更深层次的改革作为支撑与保障,关键是要解决这种教育模式"开发"的产品的认同及机会提供等问题。在现有条件下,过分强调"因材施教",进而简单地取消"应试教育",可能出现新的更大范围的不公平。但学校和教师起码应该做到,不简单地用分数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和前程,尊重那些综合成绩并不突出,却有自己特点、特长的学生,鼓励、引导和帮助他们顺着自己的天性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