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归清江(金钱之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8:41:08
一钱归清江
金钱是个好东西,它可以给人带来财富、带来幸福、带来享受、带来荣华富贵、带来无尽的好处。因此,人们大都很喜爱它。于是,有的人便千方百计搞到尽量多的金钱,充实自己的腰包,借以幸福自己,并传留后代。古今中外,这种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
但是,也不乏例外者。有的人视金钱如粪土,除了供自己生活所需外,决不非法戳取分文不义之财,这样的人古今中外也不乏其人,为人们所称道所敬仰。特别是那些做官为宦的“非常人物”,如果能够清廉自守,不贪财物,人民会永远记着他,有的千秋万世留下美名,传为佳话。
在这里我们记述一位古人的故事,他就是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人。
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时期,浙江会稽(今绍兴)有一位名叫刘宠的太守(相当我们现在的地区专员),为人性格耿直,生活简朴,居官清正廉洁,家中除了最简单的生活用品外,别无任何多余的钱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除了洁身自好之外,还时时处处替老百姓着想,轻徭薄税,减轻人民的负担,所以,当地的老百姓都能够衣食饱暖,安居乐业。后来,他要奉调离任了,听到这个消息,老百姓都甚为惋惜,但上命难违,他们也只好遵从。于惋惜之余,便委托几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作代表,前去为刘太守送行,以表达对这位父母官的敬意,同时也为了赞扬他的清廉,这几位老人各自携带了“百钱”赠送给他。见面之后,他们便对刘宠说:“自君来此,犬不夜吠,民不见吏,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刘宠听了这父老的些肺腑之言,顿时非常感动,便向几位老人说:“吾政何能及公言耶?勤苦父老。”意思就是说:我哪里像勤苦的父老乡亲们说的那样好?大家的心意我心领了,这钱无论如何是不能要的,还是请诸位带回去吧!
但是,老人们却执意要赠送,声言:如不接受,则不让他离开会稽履新。这样的盛情,刘宠感到实在没有办法推却,只好从每个老人的手中拿了一文钱,算是象征性地收下了这份珍贵的心意。老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
送走几位诚朴的老乡亲之后,刘宠深情地望着他刚刚收下的那几文钱,他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多么好的父老乡亲啊!他怎样处理这充满无限情意的小小钱币呢?沉思良久,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办法:把它们放到会稽城旁边的那道清澈见底的江水里。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江命名为“钱江”,并且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庙宇,取名为“钱太守庙”,二者都是为了纪念那位为人民造福的“父母官”。
事过境迁,2000余年过去了,至今,绍兴人民仍然怀念那位刘知府,传诵着他清廉的故事。刘宠可谓名垂千古了,真是“一钱归清江,万世留美名”啊!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的官员中比较典型的清官故事。在那个时代,他当然从来没有接受过“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更没有上过“党校”,却能够这样心系百姓疾苦,深得民心,实在是难能可贵。
反观我们今天现实的官场,当然不乏清正廉明之士,是他们用铮铮铁骨,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大厦。但是,也确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父母官”们,他们嘴里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调,而在那里刻意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他们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其手段之高明,方法之巧妙,达到惊人的程度。君不见,有多少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鬻爵卖官,进行权钱交易;多少衙内阔少凭借父母的权势,进行非法交易,大发横财;多少“公仆”因职务之便,用公款吃喝,用公费旅游,买豪华公车;又有多少地方官老爷,利用婚丧嫁娶,巧立名目,收受人民的财物;他们的媳妇生孩子,孙子过满月,都会成为敛财的借口。这些人贪敛的手段和欲望真是“前无古人”(当然我们不敢说“后无来者”)了。联想那位千年前的会稽刘太守的清廉故事,不知人们会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