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党建面临的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06: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国有企业已由过去国家或行业主导经营和管理转变为自主经营和管理的独立市场实体参与市场竞争,明显的表现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特性,这必然在观念和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党建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和诸多困境。
(一)“重经营,轻党建”的观念在国有企业党建中普遍存在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国有企业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普遍认为党建工作多理论化、教条化,少实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把主要精力和企业资源用于“抓经营”、“抓管理”上,而“轻党建”,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领导干部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分离,使企业党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的机构建制、人员配备以及配套经费不落实,有的企业还把党建工作机构与其他科室合并;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机制、交流晋升机制不到位,甚至个别企业党务干部被冷落,经济待遇比同级的搞经济的干部低等,致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远远落后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二者不协调性矛盾突出,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国有企业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转换、跟进不到位的矛盾突出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使得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对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机制上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即党组织在领导上由过去的直接领导转变为间接领导,在管理上由过去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这必然要求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旧有的工作机制进行适时的转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形成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更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而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和思路,还停留在旧有模式,跟进不到位。
一是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内容和程序不明确,严重削弱了党组织在正确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和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方面的作用。
二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我为主”的观念比较普遍,多偏重思想政治建设和理论学习,这与营造企业文化,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展活动对接不够深入。
三是党建工作中的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及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的发挥。
四是党建工作还停留在“等文件、等指示”的被动模式,缺乏主动性,对新形势、新情况主动认识不足。
(三)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兼职化”和“老龄化”问题,后备人才严重缺乏
国有企业在经营绩效的压力下,许多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存在“兼职化”、“老龄化”以及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党建工作人员“兼职化”是指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多是兼职的,这必然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时难以做到“思想、工作、精力”三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党建工作人员“老龄化”是指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少企业把要安置的老弱人员多安排到党建工作队伍,使从事党务工作的老同志多,而年轻同志少。这容易在党建工作中与青年党员和群众产生心理距离,尤其是目前广大职工利益形态存在明显的多元化的情形下,而难以了解基层年轻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要求,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现阶段国有企业“神经末梢”党建工怍面临的新问题
(一)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较传统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弱化倾向
实现公司制改革后,有人照搬西方模式,认为西方政党不参与法人治理,中国企业党组织也应该退出。不少地方在配备班子时都把精兵强将首先放在企业经营层,党务干部的能力相对较弱,且除了党组织负责人外,一般党务干部都受聘于企业行政领导,在工作中服从行政意志较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较传统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弱化倾向。在座谈中,一些基层企业党员干部也提出了一些困惑:一是角色、定位不清晰。例如,什么是基层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其任务来自上级党委还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基层企业党组织主要从事经济工作、还是政治工作、社会工作,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基层企业党组织在经济工作中着重关注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基层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是在企业的领导层还是在基层职工群众中?等等。二是工作缺乏关联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由于“谁控股,谁派人,谁负责”、“人跟资产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统一”等原则规定,使企业党组织的上下隶属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给基层企业党的建设带来影响。
(二)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效果还不明显
调研中,不少同志反映,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历来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认识上看,少数行政领导的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从体制上看,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而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往往成了党组织书记参与,而且通常看书记的资历和威信,书记强则强,书记弱则弱;在决策酝酿阶段,由于没有一个制度来保证业务部门和党组织工作部门进行情况沟通,决策方案拿到党(支)委会讨论时,书记也只有举手同意,一旦出了问题,党组织只能充当“挡箭牌”、“消防队”角色。
(三)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安排缺少稳定性
《党章》和《公司法》都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制度与规章。如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权与任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活动内容与方式、方法,工作经费等等,都缺少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出现了参与决策难、监督难和开展活动难等现象。特别是在用人问题上,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经理层有“用人权”,而“党管干部”原则由于没有明确的程序规范,党组织负责人“怕”工作越位,难以直接参与。在一些企业中,党组织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附设,部分党组织负责人片面地把“党要管党”理解为“党只管党”,只能抓抓自身建设,把“围绕经济中心”简单理解为“以行政为中心”,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看成是围绕行政工作做做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于被动的听从、服从和配合。
(四)党务干部队伍日趋萎缩,综合素质亟需提高
中共中央原则要求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和政工人员一般按企业职工总数的1%左右配备。调研中我们发现,与公司制企业优化组合和精干高效要求相适应,“神经末梢”企业党务干部一般采取能兼则兼,专职党务工作者逐渐减少,可以挑选担任党务干部的范围越来越小。经对国资委党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共15期学员以及本次调研单位涉及的支部书记分析,传统企业党务干部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以港务集团军工路分公司党委为例,下属12名专职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9岁。党务干部大多没有相对的专业技术,没有直接的效益反映,感到在企业中发展空间较小,说话“不响”,不少干部想换岗,一些优秀党务干部一般也都愿意兼职。目前,企业党务干部存在培养难、选拔难、发展难的问题。
(五)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据对部分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党员座谈或访问中了解到,一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甚至少数党员还不如普通职工,影响不好。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力度不够。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逐渐淡化,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企业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二是管理力度不够。少数党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出现违规违纪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的贪污、腐败等问题影响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三是业务水平不高。有的党员进取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不精,自身要求不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四是党员政治荣誉感逐渐淡漠。公司制企业基层党员来源广泛,构成复杂,加上改革时期利益调整分化,对企业党组织的向心力逐步弱化。
(六)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
一些同志反映,党建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新的工作格局和方法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虽然直属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机构部门还在,但大部分二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机构已不再单设,力量薄弱,任务繁重,筑牢“基础”已显得力不从心。基层企业部分同志反映:“上级的热情越高,基层的难度就越大。”有的企业党组织落实党员权利,关心党员、服务党员意识不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动力不够。上级抓下级基层的做法基本上停留在要材料、看记录上,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排忧解难做得很不够。基层的“三会一课”基本上是学文件、读报纸,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效果不甚理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预计到年底,90%以上的国有企业将退出竞争领域,实现国有资产和职工身份两个置换,由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工思想观念活跃、多样,加之我市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为“四种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大量增加,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给企业党的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认识不统一、不到位,妨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领导人员不能全面理解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对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马上进行改制,党建工作没有抓头了,有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有畏难情绪,存在等靠思想,导致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不积极,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影响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缺乏有效的实现形式。在此次下发的调查问卷中,认为党组织能够有效参与决策的仅占35.1%,认为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一般的占33.3%,而认为发挥作用好的仅占24.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党组织对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认为职责不明确,难以操作;有的认为沿用过去老办法已不适用,新办法又没有,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时,一些企业党组织对如何有效参与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感到困惑。在问卷中,把影响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党组织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确的占26%,认为工作方法陈旧的占33.2%。
三是不少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党务工作者兼职化现象较普遍。近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实行了减员增效,人员分流的方法,一些企业在内部机构改革和分流人员过程中,首先精简党务人员。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问题突出,专职党务干部逐年减少。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党务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党的机构与行政处室合署办公的占69.5%。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党委工作部门都是合而为一,一名党务干部兼任纪检、工会、团的多个职务,党务工作部门的干部也非常少,一些企业党的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四是工作缺乏创新,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有薄弱环节。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党组织在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习惯于用旧框框认识问题,用传统方法分析问题,用老办法解决问题,而面对发展的压力和各种困难、风险,应变能力较差,缺乏探索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企业党组织对部分下岗党员只满足于不“挂空”就行了,缺乏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党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除了存在“等、靠、要”思想,党的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外,还具体表现为“四化”。
1.思想认识“淡化”。一是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企业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生存、职工吃饭等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加强党的建设干什么”。二是重厂长、轻书记。在企业干部配备上,搞“强弱搭配”,甚至视书记岗位为二线,把一些能力弱、素质差的人放到书记岗位上。三是重改革,轻教育。企业在转属、转制或职工“并轨”过程中,注重改革的进程,而轻视职工的思想教育。导致一些党员和职工不能正确对待企业改组改制和用人制度的深化改革。有的党员认为自己一夜之间由“领导阶级的一分子”变成“被抛弃的孩子”,失落感和抱怨抵触情绪较重,从而对党组织失去信心。
2.党组织作用“弱化”。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体现,难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难以参与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管理,难以对企业行政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出现了“围绕厂长转,书记靠边站”的现象,凡事都由法人代表说了算,党组织成了附庸。厂长和书记的关系由过去的“哥俩”变成了“爷俩”,致使部分企业党组织工作“看厂长脸色行事”。党组织开展工作“一靠惯性,二靠党性,三靠感情,四靠个人影响”,党组织面临“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还有一些党组织面对大量的矛盾,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或不闻不问,或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了职工群众的信任。
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退化”。由于我区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况,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不仅“三会一课”制度无法坚持,就是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推选党代表等一些重要的党内活动也开展不起来。还有不少党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该转的组织关系本人不愿转,仍留在企业,还有的转出组织关系就放在口袋里,出现了党员“丢失”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经常出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真空”,造成企业管不好,街道管不了的异常现象。
4.企业党务政工队伍“软化”。一些国有企业在转属、转制时,党群部门机构和人员成为撤并的首选对象,出现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一肩挑”等身兼多职现象。一些党群部门被撤掉或合并到其它部门,在待遇上也是“政厚党薄”。相当一部分政工党务人员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因而不安心党务工作,致使一些能力强、素质好的党务工作者转行,党务部门成了安置老弱病残和富余人员的场所,出现了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下降的趋势。新形势下公司系统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由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形成了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好传统、好氛围,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企业、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较,公司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适合的地方。
1、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的融合度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一些党务干部、政工部门围绕中心的意识不强,容易形成自转偏离公转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行政干部、生产部门系统大局的意识不强,对推进工作需要党建支持保证配合的任务提不出要求。这样,往往形成两张皮、党建工作隔靴挠痒的情况。
2、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还不很完善。一方面,公司管理链条比较复杂,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够完善,党政本身的决策管理机制也都在完善的过程中,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方式不规范,参与决策的责任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使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公司党组努力构建“以三大促三保”党建工作格局,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交叉任职、一岗双责”。但在全省72个县公司中,仍有23个县公司因任期原因尚未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一些单位虽然实行了交叉任职,但在“一岗双责”要求落实上还很不够,“三大”工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机制的重要内容,但一些单位在决策内容上不够明确,决策程序上不够完善,措施上缺乏可操作性,有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搞一言堂,集体决策程序流于形式。
3、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党管干部是一个政治原则,同时也是个组织的概念、集体的概念,就是说管理干部、管理人才不是党政领导个人的概念。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党组织管干部、管人才的水平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用人能力都还很不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少企业内,党组织管干部、管人才不但不能和经营管理者用人权很好协调,反而认识停留在到底“谁把人权”上。
4、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有差距。党员领导干部位置重要、责任重大,应当在素质、作风等各个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约束力还有待加强。少数领导干部对加快企业发展的紧迫性认识还不强,思想观念保守、视野不开阔,一些职工还存在着安于现状、盲目乐观的惰性观念;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仍然存在不讲大局、推诿扯皮,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贪图享乐、追求名利的思想观念问题。
5、农电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县公司党组织设置还不统一,有的设党组、有的设党委、有的设总支、有的设支部,这对集团化管理带来困难。在供电所的支部设置和管理、农电工党员的管理更是没有统一的要求。如安庆公司把供电所的党支部全部收回管理,但还有少部分农电工党员关系在地方。黄山5个县公司中只有歙县公司对乡镇供电所农电工党员进行了统一管理。一些地方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上不够规范,导致相当一部分农电工党员档案存在手续不全、缺少基本材料等问题,党员档案清理难度较大。与市、县公司全民工党员相比,少数农电工党员的言行与党员标准有较大差距,甚至有违法乱纪现象发生,给整个单位党建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带来较大压力。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基层供电所人员比较分散,集中组织活动难度较大,跨区域成立的联合支部开展活动与所属供电所工作难以协调。
6、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专兼职政工干部的培训机制还要健全。尤其是我们企业以专业干部为主,在转入政工岗位后,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造成工作上的困难和工作水平的下降。而政工干部当中也缺乏复合型人才,在转岗交流中有局限。尤其是在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配置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如黄山公司,受限于企业干部职数控制,基层支部书记兼职较多,公司系统22名专兼职基层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中,平均年龄为46.82岁,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占86.36%,全日制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9人。
7、系统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供电企业党组织关系隶属地方党委,地方党委很难针对供电企业的特点,督促指导党建工作。而国家电网公司、省、市公司对党建工作的分工都不尽相同,有适应集团化运作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党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当前国企党建的现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一,对于企业干部的考核,主要以岗位经济目标考核为主,使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及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在企业法人治理,有自主决策权的情况下,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问题时显得作用有限。第三,在多元产权国有企业里,党组织如何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经验还不丰富。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不高,大批国有企业至今仍处于困境之中。调查表明,国防工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历史负担和旧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功能活动的困难。
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逐渐业余化。经费困难已经成为目前党组织活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组织自身活动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次要的地位,为尽量避免占用企业的科研生产时间,活动相对业余化。
当前国企党建的现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一,对于企业干部的考核,主要以岗位经济目标考核为主,使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及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在企业法人治理,有自主决策权的情况下,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问题时显得作用有限。第三,在多元产权国有企业里,党组织如何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经验还不丰富。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不高,大批国有企业至今仍处于困境之中。调查表明,国防工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历史负担和旧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功能活动的困难。
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逐渐业余化。经费困难已经成为目前党组织活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组织自身活动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次要的地位,为尽量避免占用企业的科研生产时间,活动相对业余化。
当前国企党建的现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一,对于企业干部的考核,主要以岗位经济目标考核为主,使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及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在企业法人治理,有自主决策权的情况下,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问题时显得作用有限。第三,在多元产权国有企业里,党组织如何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经验还不丰富。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不高,大批国有企业至今仍处于困境之中。调查表明,国防工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历史负担和旧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功能活动的困难。
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逐渐业余化。经费困难已经成为目前党组织活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组织自身活动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次要的地位,为尽量避免占用企业的科研生产时间,活动相对业余化。
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统一、不到位。企业领导人员未能全面理解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对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甚至认为,“搞国有企业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国有企业应当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有的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主要依靠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企业,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可以不设立党组织;有的认为,企业党组织抓好党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的认为,国有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分流,是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则引起的必然现象,只能靠经济手段,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在一些企业虽然表现形式和表现程度不同,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当前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对那些党建工作问题多的企业,采取回避态度,长期无人过问;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但没有随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充实完善。有的企业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并不影响有关单位领导干部的提拔使用,结果使责任制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只重视对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考核奖惩,忽视对企业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考核,使有的企业领导人员只注重抓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党建工作采取不关心、不支持的态度,这是导致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缺乏有效的实现形式。当前存在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没有进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的企业党委书记甚至连董事会成员都不是,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知之甚少。有的企业领导人是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一肩挑”的,不能正确行使两种职权,承担双重责任,只抓经营、忽视党建,“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比较严重。据有关企业向职工发放问卷调查的情况显示,认为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发挥,有的人认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缺乏有效的实现形式”。
(四)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党务工作者兼职现象比较普遍。  当前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被撤并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企业在内部机构改革和分流人员过程中,首先向党组织工作机构和党务工作者“开刀”,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问题突出,专职党务干部逐年减少。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平均仅为0.2%左右,与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差距很大。在干部配备使用上,普遍存在着“重视搞经营,轻视抓党建”的现象。调查中还发现,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一肩挑”等身兼多职现象,有的企业党务工作部门只有一名干事,致使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现象比较普遍,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当前企业党组织在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习惯于用旧框框认识新问题,用传统思维分析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发展的压力和各种困难、风险,应变能力较差,缺乏探索勇气和创新精神。一些企业党务干部由于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其他专业知识,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能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党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特别是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基层党建创新的趋势
创新,是近年来浙江农村党建、非公党建、城市党建、社区党建的一大亮点,也是浙江地方党委勇于直面难题、敢于破解难题的积极选择。其中许多有益的探索,对于我们国有企业直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新研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分析了浙江各地各系统的基层党建创新工作,认为主要呈现出八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越来越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基层党建。重视党建创新工作更加紧密地围绕新时期中心工作而进行探索。例如,浙江台州方远集团从在“共产党员示范工程”基础上开展建设“共产党员创业创新工程”,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找到了新的途径,在生产经营中展示了新的作为。
二是越来越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双覆盖。重视基层党建领域的空白点,如社团、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楼宇、楼道、建筑工程项目部等。这些“空白点”现已建立或联建党组织,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也已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三是越来越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重视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人才、凝聚群众的作用,贯穿党组织尊重党员和服务党员的主线,改变了只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做法,增强了服务党员的功能。例如,温岭市党员服务中心提出要让每位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的工作目标,把有形的组织生活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使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温暖,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觉和归属感。
四是越来越注重基层党内民主建设。重视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高度重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高度重视普通的民主权利,创新出了如党代表任期制、民主恳谈会、基层党组织直选制、重要村务公决制等一些基层党内民主制度。
五是越来越要求发挥党员的先进性。重视深入研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了共产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些制度和载体,巩固发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如党员定期分析制度、一员双岗、党员人才工程、党员先锋工程等。
六是越来越重视党建活动载体的科学设计。重视把党建活动载体作用为一种推动手段,把将要开展的工作设计成若干工程、活动和计划,从而促进这项工作便于组织、推动、宣传和总结。如农村基层党建先锋工程,分三年三期,要求每年建1万个五好村党组织和500个五好乡镇党委。
七是越来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如农村党员现代化远程教育,目前浙江已普及到90%个行政村。还如网上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信息化管理、网上党建等等。
八是越来越强调整合基层党建工作资源。重视整合各类党建资源,突破原有党建模式的党员管理思维定势,加强横向联动,实现区域性大党建。如宁波城市党建、建筑工程项目党支部与业主联合党建、企村党建联合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如有些干部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重经营轻党建;有的企业党建机制创新滞后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缺乏活力;有的企业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缺乏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途径,对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不到位等等。实事求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当前公司的党建工作的整体形势是好的,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三讲”、“保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党员队伍的理论学习和政治修养的提升,党建工作也在各个层次的评比中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是,同公司发展对党员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相比,党建工作还有差距。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根据新形势和任务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它们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如何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两促进,两提高,是党建工作的重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当前,公司正在走推行以“三集五大”为核心的集团化运作,和以建设智能电网为目标的电网发展之路,管理思想的调整、工作标准的提高、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各项重大决策的组织落实,以及系统性的执行力不足,执行力层层衰减的问题,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引领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分析问题,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和员工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维护企业生产秩序稳定和员工队伍稳定,保证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二是与融入管理,促进中心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党建工作只有融入管理,促进中心工作才能在企业中发挥实际效能。当前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下不足:“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单位在审计中发现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党政关系“不够顺”,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只顾抓生产经营管理,忽视党建工作,“一岗双责”没有履行到位,“一手硬、一手软”和“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全”。党组织活动过于单一化,简单化。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全面,浮在表面做文章,没有抓住党建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党建工作内容“不够实”。有的单位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到位、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实不到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理想,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结合不紧密;党建工作方式“不够新”。党建工作缺乏新思路,拿不出新措施,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政工队伍“不够强”,公司系统政工队伍变动大、任务重,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整体待加强,政工队伍得不到保证;党员发展入口关“不够严”,没有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和党员发展程序及党员标准来严格考察培养,入党注重工作业绩不注重政治表现,新党员的基本素质整体下降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问题的存在,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求真务实,抓紧工作,努力改进和加强公司系统的党建工作。
国企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实践途径
■ 钟汉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各级党委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新目标,这给企业特别是国企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本质内涵看,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具体到企业经营工作中,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党的建设如何加强,党建工作怎样开展?以及通过探索多样性的工作途径和方式,从而建立起融合、有效的工作模式,这些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国企党建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具体表现为“四难”:
摆正位置难。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董事会是最高决策层,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缺少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持。二是企业党组织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工作的展开缺乏企业管理制度的保证;三是对党组织在企业中重要性的认识现出了偏差。
参与决策难。一是企业内部董事会、党委会和经理层各自的工作职责,相互关系和工作制度还不规范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和机制,不能从制度上确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合法地位;二是部分行政领导自我定位存在偏差,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为党组织参与决策提供好的条件;三是党组织参与决策主体的素质不适应,参与决策的能力较差,对经营管理不熟悉,逐渐推动了参与决策的地位。
党管干部难。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干部管理模式,企业用人权转移到董事会和总经理,党组织的干部管理权限受到限制,党管干部的内容和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人事管理新的要求。
保证监督难。一是参与决策和管理不到位,难以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力,难以对权力运作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二、党组织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实依据与必要性
一是在企业内部,党组织是对国有资产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群体。党组织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政治群体,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说,都与国有资产关系最近,因而,对国有资产的关注度也是最高。从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目前状况来看,主辅分离,两层分开改革都涉及到国有资产,为此,公司党组织不仅要以多种合法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开发,项目分包、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而且还要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切实负起责任。
二是企业党组织如果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就难以落实。要想巩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落实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就必须参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去,而且,这种参与必须是有效的。
三是企业党组织掌握着参与经营工作的重要资源。企业的管理需要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高素质人才参与决策,没有及时掌握最前沿,全方位的决策信息,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和正确的经营决策,而企业党组织在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不能也不应该没有企业党组织的参与。
三、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要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就要在充分认识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丰富其执政能力的实践内容。从党组织渗透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组织动员职能,价值导向职能,桥梁中介职能,人才保障职能,利益协调职能,发展稳定职能的特点和规律来看,丰富其实践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衡量和检验:
一是要把握参与“决策拍板”的度。如果说企业是一艘驶向市场海洋的大船,那么船上每位水手都要保持方向一致,保证这艘船顺利驶向彼岸。但在遇到风浪时,船长得集大家之智慧决定航向。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党组织将参与企业带有根本性、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决策,而且内容涵盖到企业发展远景的规划,生产经营方针和目标,项目管理组织的制定,财务融资、预决算,分配制度的把握,改革方案的制定,职工利益保障等。因此,决策前调查、研究、论证;决策中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决策后保证实施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尤其要避免决策后“说了等于做了,布置了等于完成了”的倾向。这样才能使决策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国家法律和产业政策,符合企业发展实际,也符合广大员工的利益追求。如果党组织在“决策拍板”中掌握好这个“度”,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也就充分体现了国企党组织在执政过程中的先进性。
二是要激活“赚钱创效”的能力。企业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只有“企业兴旺”,员工才能“富裕”,才能充分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广大员工为企业创效的主动性,这是国企党组织的中心工作范畴,做好这个中心工作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看员工对企业前景是否有信心,他们不认同其经营理念,价值观就难以确立;二是看各级基层党组织管理工作的素质水平,如不能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建立优秀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和氛围,激励员工主动为企业“赚钱”,员工就不会主动围绕“中心”为企业贡献聪明才智;相反这个中心工作做好了,不仅能达到“企业强,员工富”的目的,而且能为党执政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三是要学会“搭桥铺路”。企业党组织应具有把政策、信息和经营思想传递给员工并使他们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桥梁中介职责。做到这种“有效传递”,关键在于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造和加强,如何搭这座桥,铺这条路?提高企业员工对经营管理体系和对改革过程中,如当前正进入实质阶段的主辅分离、二层分开工作的认知度,首要一点还是得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这就要求党组织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甘愿当员工的“二传手”、“铺路石”在传递过程中落实具体工作。
四是要 “公正用人”。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企业不但要盘活资产,还要能盘活“人”。只有人“盘活”了,企业才有竞争力,才有发展后劲,这点对发展中人才极为匮乏的六公司显得尤为迫切,在这方面需要建立两套机制,一是要建立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用人机制,二是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因此党组织得从培养、考察、任用监督一整套环节中去严格操作,为党执政、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
五是要“保先保洁”。党风廉政工作是否有力度、有浓度、有广度,是否有及时性、针对性,是否敢对不廉洁现象查处,惩治,企业整套廉政制度是否在受控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信赖度。因此,企业党组织要保证“阳光操作”,特别是对分包项目,对支配权力,对外联系、价格等敏感问题,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要毫不手软地遏制。这些都能反映出“保先保洁”的成效,也直接影响到执政能力建设。只有把廉政建设这个“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才能夯实党员队伍和党执政的人才基础,带出好的团队,这是企业求生存发展谋求壮大的依靠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国有企业已由过去国家或行业主导经营和管理转变为自主经营和管理的独立市场实体参与市场竞争,明显的表现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特性,这必然在观念和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党建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和诸多困境。
(一)“重经营,轻党建”的观念在国有企业党建中普遍存在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国有企业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普遍认为党建工作多理论化、教条化,少实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把主要精力和企业资源用于“抓经营”、“抓管理”上,而“轻党建”,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领导干部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分离,使企业党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的机构建制、人员配备以及配套经费不落实,有的企业还把党建工作机构与其他科室合并;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机制、交流晋升机制不到位,甚至个别企业党务干部被冷落,经济待遇比同级的搞经济的干部低等,致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远远落后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二者不协调性矛盾突出,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国有企业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转换、跟进不到位的矛盾突出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使得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对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机制上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即党组织在领导上由过去的直接领导转变为间接领导,在管理上由过去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这必然要求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旧有的工作机制进行适时的转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形成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更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而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和思路,还停留在旧有模式,跟进不到位。
一是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内容和程序不明确,严重削弱了党组织在正确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和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方面的作用。
二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我为主”的观念比较普遍,多偏重思想政治建设和理论学习,这与营造企业文化,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展活动对接不够深入。
三是党建工作中的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及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的发挥。
四是党建工作还停留在“等文件、等指示”的被动模式,缺乏主动性,对新形势、新情况主动认识不足。
(三)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兼职化”和“老龄化”问题,后备人才严重缺乏
国有企业在经营绩效的压力下,许多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存在“兼职化”、“老龄化”以及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党建工作人员“兼职化”是指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多是兼职的,这必然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时难以做到“思想、工作、精力”三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党建工作人员“老龄化”是指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少企业把要安置的老弱人员多安排到党建工作队伍,使从事党务工作的老同志多,而年轻同志少。这容易在党建工作中与青年党员和群众产生心理距离,尤其是目前广大职工利益形态存在明显的多元化的情形下,而难以了解基层年轻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要求,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现阶段国有企业“神经末梢”党建工怍面临的新问题
(一)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较传统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弱化倾向
实现公司制改革后,有人照搬西方模式,认为西方政党不参与法人治理,中国企业党组织也应该退出。不少地方在配备班子时都把精兵强将首先放在企业经营层,党务干部的能力相对较弱,且除了党组织负责人外,一般党务干部都受聘于企业行政领导,在工作中服从行政意志较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较传统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弱化倾向。在座谈中,一些基层企业党员干部也提出了一些困惑:一是角色、定位不清晰。例如,什么是基层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其任务来自上级党委还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基层企业党组织主要从事经济工作、还是政治工作、社会工作,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基层企业党组织在经济工作中着重关注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基层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是在企业的领导层还是在基层职工群众中?等等。二是工作缺乏关联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由于“谁控股,谁派人,谁负责”、“人跟资产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统一”等原则规定,使企业党组织的上下隶属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给基层企业党的建设带来影响。
(二)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效果还不明显
调研中,不少同志反映,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历来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认识上看,少数行政领导的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从体制上看,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而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往往成了党组织书记参与,而且通常看书记的资历和威信,书记强则强,书记弱则弱;在决策酝酿阶段,由于没有一个制度来保证业务部门和党组织工作部门进行情况沟通,决策方案拿到党(支)委会讨论时,书记也只有举手同意,一旦出了问题,党组织只能充当“挡箭牌”、“消防队”角色。
(三)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安排缺少稳定性
《党章》和《公司法》都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制度与规章。如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权与任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活动内容与方式、方法,工作经费等等,都缺少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出现了参与决策难、监督难和开展活动难等现象。特别是在用人问题上,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经理层有“用人权”,而“党管干部”原则由于没有明确的程序规范,党组织负责人“怕”工作越位,难以直接参与。在一些企业中,党组织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附设,部分党组织负责人片面地把“党要管党”理解为“党只管党”,只能抓抓自身建设,把“围绕经济中心”简单理解为“以行政为中心”,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看成是围绕行政工作做做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于被动的听从、服从和配合。
(四)党务干部队伍日趋萎缩,综合素质亟需提高
中共中央原则要求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和政工人员一般按企业职工总数的1%左右配备。调研中我们发现,与公司制企业优化组合和精干高效要求相适应,“神经末梢”企业党务干部一般采取能兼则兼,专职党务工作者逐渐减少,可以挑选担任党务干部的范围越来越小。经对国资委党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共15期学员以及本次调研单位涉及的支部书记分析,传统企业党务干部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以港务集团军工路分公司党委为例,下属12名专职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9岁。党务干部大多没有相对的专业技术,没有直接的效益反映,感到在企业中发展空间较小,说话“不响”,不少干部想换岗,一些优秀党务干部一般也都愿意兼职。目前,企业党务干部存在培养难、选拔难、发展难的问题。
(五)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据对部分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党员座谈或访问中了解到,一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甚至少数党员还不如普通职工,影响不好。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力度不够。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逐渐淡化,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企业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二是管理力度不够。少数党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出现违规违纪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的贪污、腐败等问题影响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三是业务水平不高。有的党员进取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不精,自身要求不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四是党员政治荣誉感逐渐淡漠。公司制企业基层党员来源广泛,构成复杂,加上改革时期利益调整分化,对企业党组织的向心力逐步弱化。
(六)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
一些同志反映,党建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新的工作格局和方法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虽然直属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机构部门还在,但大部分二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机构已不再单设,力量薄弱,任务繁重,筑牢“基础”已显得力不从心。基层企业部分同志反映:“上级的热情越高,基层的难度就越大。”有的企业党组织落实党员权利,关心党员、服务党员意识不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动力不够。上级抓下级基层的做法基本上停留在要材料、看记录上,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排忧解难做得很不够。基层的“三会一课”基本上是学文件、读报纸,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效果不甚理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预计到年底,90%以上的国有企业将退出竞争领域,实现国有资产和职工身份两个置换,由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工思想观念活跃、多样,加之我市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为“四种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大量增加,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给企业党的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认识不统一、不到位,妨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领导人员不能全面理解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对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马上进行改制,党建工作没有抓头了,有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有畏难情绪,存在等靠思想,导致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不积极,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影响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缺乏有效的实现形式。在此次下发的调查问卷中,认为党组织能够有效参与决策的仅占35.1%,认为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一般的占33.3%,而认为发挥作用好的仅占24.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党组织对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认为职责不明确,难以操作;有的认为沿用过去老办法已不适用,新办法又没有,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时,一些企业党组织对如何有效参与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感到困惑。在问卷中,把影响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党组织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确的占26%,认为工作方法陈旧的占33.2%。
三是不少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党务工作者兼职化现象较普遍。近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实行了减员增效,人员分流的方法,一些企业在内部机构改革和分流人员过程中,首先精简党务人员。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问题突出,专职党务干部逐年减少。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党务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党的机构与行政处室合署办公的占69.5%。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党委工作部门都是合而为一,一名党务干部兼任纪检、工会、团的多个职务,党务工作部门的干部也非常少,一些企业党的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四是工作缺乏创新,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有薄弱环节。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党组织在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习惯于用旧框框认识问题,用传统方法分析问题,用老办法解决问题,而面对发展的压力和各种困难、风险,应变能力较差,缺乏探索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企业党组织对部分下岗党员只满足于不“挂空”就行了,缺乏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党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除了存在“等、靠、要”思想,党的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外,还具体表现为“四化”。
1.思想认识“淡化”。一是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企业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生存、职工吃饭等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加强党的建设干什么”。二是重厂长、轻书记。在企业干部配备上,搞“强弱搭配”,甚至视书记岗位为二线,把一些能力弱、素质差的人放到书记岗位上。三是重改革,轻教育。企业在转属、转制或职工“并轨”过程中,注重改革的进程,而轻视职工的思想教育。导致一些党员和职工不能正确对待企业改组改制和用人制度的深化改革。有的党员认为自己一夜之间由“领导阶级的一分子”变成“被抛弃的孩子”,失落感和抱怨抵触情绪较重,从而对党组织失去信心。
2.党组织作用“弱化”。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体现,难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难以参与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管理,难以对企业行政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出现了“围绕厂长转,书记靠边站”的现象,凡事都由法人代表说了算,党组织成了附庸。厂长和书记的关系由过去的“哥俩”变成了“爷俩”,致使部分企业党组织工作“看厂长脸色行事”。党组织开展工作“一靠惯性,二靠党性,三靠感情,四靠个人影响”,党组织面临“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还有一些党组织面对大量的矛盾,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或不闻不问,或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了职工群众的信任。
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退化”。由于我区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况,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不仅“三会一课”制度无法坚持,就是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推选党代表等一些重要的党内活动也开展不起来。还有不少党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该转的组织关系本人不愿转,仍留在企业,还有的转出组织关系就放在口袋里,出现了党员“丢失”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经常出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真空”,造成企业管不好,街道管不了的异常现象。
4.企业党务政工队伍“软化”。一些国有企业在转属、转制时,党群部门机构和人员成为撤并的首选对象,出现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一肩挑”等身兼多职现象。一些党群部门被撤掉或合并到其它部门,在待遇上也是“政厚党薄”。相当一部分政工党务人员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因而不安心党务工作,致使一些能力强、素质好的党务工作者转行,党务部门成了安置老弱病残和富余人员的场所,出现了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下降的趋势。新形势下公司系统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由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形成了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好传统、好氛围,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企业、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较,公司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适合的地方。
1、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的融合度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一些党务干部、政工部门围绕中心的意识不强,容易形成自转偏离公转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行政干部、生产部门系统大局的意识不强,对推进工作需要党建支持保证配合的任务提不出要求。这样,往往形成两张皮、党建工作隔靴挠痒的情况。
2、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还不很完善。一方面,公司管理链条比较复杂,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够完善,党政本身的决策管理机制也都在完善的过程中,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方式不规范,参与决策的责任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使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公司党组努力构建“以三大促三保”党建工作格局,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交叉任职、一岗双责”。但在全省72个县公司中,仍有23个县公司因任期原因尚未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一些单位虽然实行了交叉任职,但在“一岗双责”要求落实上还很不够,“三大”工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机制的重要内容,但一些单位在决策内容上不够明确,决策程序上不够完善,措施上缺乏可操作性,有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搞一言堂,集体决策程序流于形式。
3、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党管干部是一个政治原则,同时也是个组织的概念、集体的概念,就是说管理干部、管理人才不是党政领导个人的概念。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党组织管干部、管人才的水平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用人能力都还很不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少企业内,党组织管干部、管人才不但不能和经营管理者用人权很好协调,反而认识停留在到底“谁把人权”上。
4、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有差距。党员领导干部位置重要、责任重大,应当在素质、作风等各个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约束力还有待加强。少数领导干部对加快企业发展的紧迫性认识还不强,思想观念保守、视野不开阔,一些职工还存在着安于现状、盲目乐观的惰性观念;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仍然存在不讲大局、推诿扯皮,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贪图享乐、追求名利的思想观念问题。
5、农电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县公司党组织设置还不统一,有的设党组、有的设党委、有的设总支、有的设支部,这对集团化管理带来困难。在供电所的支部设置和管理、农电工党员的管理更是没有统一的要求。如安庆公司把供电所的党支部全部收回管理,但还有少部分农电工党员关系在地方。黄山5个县公司中只有歙县公司对乡镇供电所农电工党员进行了统一管理。一些地方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上不够规范,导致相当一部分农电工党员档案存在手续不全、缺少基本材料等问题,党员档案清理难度较大。与市、县公司全民工党员相比,少数农电工党员的言行与党员标准有较大差距,甚至有违法乱纪现象发生,给整个单位党建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带来较大压力。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基层供电所人员比较分散,集中组织活动难度较大,跨区域成立的联合支部开展活动与所属供电所工作难以协调。
6、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专兼职政工干部的培训机制还要健全。尤其是我们企业以专业干部为主,在转入政工岗位后,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造成工作上的困难和工作水平的下降。而政工干部当中也缺乏复合型人才,在转岗交流中有局限。尤其是在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配置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如黄山公司,受限于企业干部职数控制,基层支部书记兼职较多,公司系统22名专兼职基层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中,平均年龄为46.82岁,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占86.36%,全日制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9人。
7、系统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供电企业党组织关系隶属地方党委,地方党委很难针对供电企业的特点,督促指导党建工作。而国家电网公司、省、市公司对党建工作的分工都不尽相同,有适应集团化运作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党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当前国企党建的现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一,对于企业干部的考核,主要以岗位经济目标考核为主,使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及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在企业法人治理,有自主决策权的情况下,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问题时显得作用有限。第三,在多元产权国有企业里,党组织如何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经验还不丰富。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不高,大批国有企业至今仍处于困境之中。调查表明,国防工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历史负担和旧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功能活动的困难。
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逐渐业余化。经费困难已经成为目前党组织活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组织自身活动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次要的地位,为尽量避免占用企业的科研生产时间,活动相对业余化。
当前国企党建的现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一,对于企业干部的考核,主要以岗位经济目标考核为主,使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及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在企业法人治理,有自主决策权的情况下,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问题时显得作用有限。第三,在多元产权国有企业里,党组织如何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经验还不丰富。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不高,大批国有企业至今仍处于困境之中。调查表明,国防工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历史负担和旧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功能活动的困难。
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逐渐业余化。经费困难已经成为目前党组织活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组织自身活动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次要的地位,为尽量避免占用企业的科研生产时间,活动相对业余化。
当前国企党建的现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一,对于企业干部的考核,主要以岗位经济目标考核为主,使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第二,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及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活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在企业法人治理,有自主决策权的情况下,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问题时显得作用有限。第三,在多元产权国有企业里,党组织如何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经验还不丰富。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不高,大批国有企业至今仍处于困境之中。调查表明,国防工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历史负担和旧的分配体制问题,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功能活动的困难。
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逐渐业余化。经费困难已经成为目前党组织活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组织自身活动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次要的地位,为尽量避免占用企业的科研生产时间,活动相对业余化。
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统一、不到位。企业领导人员未能全面理解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对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甚至认为,“搞国有企业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国有企业应当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有的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主要依靠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企业,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可以不设立党组织;有的认为,企业党组织抓好党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的认为,国有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分流,是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则引起的必然现象,只能靠经济手段,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在一些企业虽然表现形式和表现程度不同,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当前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对那些党建工作问题多的企业,采取回避态度,长期无人过问;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但没有随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充实完善。有的企业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并不影响有关单位领导干部的提拔使用,结果使责任制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只重视对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考核奖惩,忽视对企业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考核,使有的企业领导人员只注重抓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党建工作采取不关心、不支持的态度,这是导致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缺乏有效的实现形式。当前存在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没有进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的企业党委书记甚至连董事会成员都不是,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知之甚少。有的企业领导人是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一肩挑”的,不能正确行使两种职权,承担双重责任,只抓经营、忽视党建,“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比较严重。据有关企业向职工发放问卷调查的情况显示,认为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发挥,有的人认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缺乏有效的实现形式”。
(四)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党务工作者兼职现象比较普遍。  当前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被撤并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企业在内部机构改革和分流人员过程中,首先向党组织工作机构和党务工作者“开刀”,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问题突出,专职党务干部逐年减少。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平均仅为0.2%左右,与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差距很大。在干部配备使用上,普遍存在着“重视搞经营,轻视抓党建”的现象。调查中还发现,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一肩挑”等身兼多职现象,有的企业党务工作部门只有一名干事,致使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现象比较普遍,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当前企业党组织在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习惯于用旧框框认识新问题,用传统思维分析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发展的压力和各种困难、风险,应变能力较差,缺乏探索勇气和创新精神。一些企业党务干部由于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其他专业知识,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能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党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特别是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基层党建创新的趋势
创新,是近年来浙江农村党建、非公党建、城市党建、社区党建的一大亮点,也是浙江地方党委勇于直面难题、敢于破解难题的积极选择。其中许多有益的探索,对于我们国有企业直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新研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分析了浙江各地各系统的基层党建创新工作,认为主要呈现出八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越来越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基层党建。重视党建创新工作更加紧密地围绕新时期中心工作而进行探索。例如,浙江台州方远集团从在“共产党员示范工程”基础上开展建设“共产党员创业创新工程”,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找到了新的途径,在生产经营中展示了新的作为。
二是越来越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双覆盖。重视基层党建领域的空白点,如社团、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楼宇、楼道、建筑工程项目部等。这些“空白点”现已建立或联建党组织,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也已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三是越来越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重视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人才、凝聚群众的作用,贯穿党组织尊重党员和服务党员的主线,改变了只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做法,增强了服务党员的功能。例如,温岭市党员服务中心提出要让每位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的工作目标,把有形的组织生活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使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温暖,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觉和归属感。
四是越来越注重基层党内民主建设。重视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高度重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高度重视普通的民主权利,创新出了如党代表任期制、民主恳谈会、基层党组织直选制、重要村务公决制等一些基层党内民主制度。
五是越来越要求发挥党员的先进性。重视深入研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了共产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些制度和载体,巩固发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如党员定期分析制度、一员双岗、党员人才工程、党员先锋工程等。
六是越来越重视党建活动载体的科学设计。重视把党建活动载体作用为一种推动手段,把将要开展的工作设计成若干工程、活动和计划,从而促进这项工作便于组织、推动、宣传和总结。如农村基层党建先锋工程,分三年三期,要求每年建1万个五好村党组织和500个五好乡镇党委。
七是越来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如农村党员现代化远程教育,目前浙江已普及到90%个行政村。还如网上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信息化管理、网上党建等等。
八是越来越强调整合基层党建工作资源。重视整合各类党建资源,突破原有党建模式的党员管理思维定势,加强横向联动,实现区域性大党建。如宁波城市党建、建筑工程项目党支部与业主联合党建、企村党建联合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如有些干部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重经营轻党建;有的企业党建机制创新滞后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缺乏活力;有的企业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缺乏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途径,对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不到位等等。实事求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当前公司的党建工作的整体形势是好的,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三讲”、“保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党员队伍的理论学习和政治修养的提升,党建工作也在各个层次的评比中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是,同公司发展对党员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相比,党建工作还有差距。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根据新形势和任务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它们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如何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两促进,两提高,是党建工作的重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当前,公司正在走推行以“三集五大”为核心的集团化运作,和以建设智能电网为目标的电网发展之路,管理思想的调整、工作标准的提高、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各项重大决策的组织落实,以及系统性的执行力不足,执行力层层衰减的问题,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引领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分析问题,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和员工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维护企业生产秩序稳定和员工队伍稳定,保证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二是与融入管理,促进中心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党建工作只有融入管理,促进中心工作才能在企业中发挥实际效能。当前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下不足:“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单位在审计中发现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党政关系“不够顺”,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只顾抓生产经营管理,忽视党建工作,“一岗双责”没有履行到位,“一手硬、一手软”和“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全”。党组织活动过于单一化,简单化。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全面,浮在表面做文章,没有抓住党建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党建工作内容“不够实”。有的单位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到位、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实不到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理想,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结合不紧密;党建工作方式“不够新”。党建工作缺乏新思路,拿不出新措施,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政工队伍“不够强”,公司系统政工队伍变动大、任务重,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整体待加强,政工队伍得不到保证;党员发展入口关“不够严”,没有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和党员发展程序及党员标准来严格考察培养,入党注重工作业绩不注重政治表现,新党员的基本素质整体下降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问题的存在,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求真务实,抓紧工作,努力改进和加强公司系统的党建工作。
国企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实践途径
■ 钟汉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各级党委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新目标,这给企业特别是国企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本质内涵看,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具体到企业经营工作中,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党的建设如何加强,党建工作怎样开展?以及通过探索多样性的工作途径和方式,从而建立起融合、有效的工作模式,这些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国企党建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具体表现为“四难”:
摆正位置难。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董事会是最高决策层,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缺少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持。二是企业党组织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工作的展开缺乏企业管理制度的保证;三是对党组织在企业中重要性的认识现出了偏差。
参与决策难。一是企业内部董事会、党委会和经理层各自的工作职责,相互关系和工作制度还不规范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和机制,不能从制度上确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合法地位;二是部分行政领导自我定位存在偏差,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为党组织参与决策提供好的条件;三是党组织参与决策主体的素质不适应,参与决策的能力较差,对经营管理不熟悉,逐渐推动了参与决策的地位。
党管干部难。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干部管理模式,企业用人权转移到董事会和总经理,党组织的干部管理权限受到限制,党管干部的内容和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人事管理新的要求。
保证监督难。一是参与决策和管理不到位,难以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力,难以对权力运作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二、党组织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实依据与必要性
一是在企业内部,党组织是对国有资产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群体。党组织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政治群体,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说,都与国有资产关系最近,因而,对国有资产的关注度也是最高。从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目前状况来看,主辅分离,两层分开改革都涉及到国有资产,为此,公司党组织不仅要以多种合法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开发,项目分包、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而且还要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切实负起责任。
二是企业党组织如果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就难以落实。要想巩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落实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就必须参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去,而且,这种参与必须是有效的。
三是企业党组织掌握着参与经营工作的重要资源。企业的管理需要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高素质人才参与决策,没有及时掌握最前沿,全方位的决策信息,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和正确的经营决策,而企业党组织在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不能也不应该没有企业党组织的参与。
三、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要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就要在充分认识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丰富其执政能力的实践内容。从党组织渗透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组织动员职能,价值导向职能,桥梁中介职能,人才保障职能,利益协调职能,发展稳定职能的特点和规律来看,丰富其实践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衡量和检验:
一是要把握参与“决策拍板”的度。如果说企业是一艘驶向市场海洋的大船,那么船上每位水手都要保持方向一致,保证这艘船顺利驶向彼岸。但在遇到风浪时,船长得集大家之智慧决定航向。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党组织将参与企业带有根本性、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决策,而且内容涵盖到企业发展远景的规划,生产经营方针和目标,项目管理组织的制定,财务融资、预决算,分配制度的把握,改革方案的制定,职工利益保障等。因此,决策前调查、研究、论证;决策中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决策后保证实施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尤其要避免决策后“说了等于做了,布置了等于完成了”的倾向。这样才能使决策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国家法律和产业政策,符合企业发展实际,也符合广大员工的利益追求。如果党组织在“决策拍板”中掌握好这个“度”,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也就充分体现了国企党组织在执政过程中的先进性。
二是要激活“赚钱创效”的能力。企业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只有“企业兴旺”,员工才能“富裕”,才能充分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广大员工为企业创效的主动性,这是国企党组织的中心工作范畴,做好这个中心工作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看员工对企业前景是否有信心,他们不认同其经营理念,价值观就难以确立;二是看各级基层党组织管理工作的素质水平,如不能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建立优秀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和氛围,激励员工主动为企业“赚钱”,员工就不会主动围绕“中心”为企业贡献聪明才智;相反这个中心工作做好了,不仅能达到“企业强,员工富”的目的,而且能为党执政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三是要学会“搭桥铺路”。企业党组织应具有把政策、信息和经营思想传递给员工并使他们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桥梁中介职责。做到这种“有效传递”,关键在于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造和加强,如何搭这座桥,铺这条路?提高企业员工对经营管理体系和对改革过程中,如当前正进入实质阶段的主辅分离、二层分开工作的认知度,首要一点还是得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这就要求党组织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甘愿当员工的“二传手”、“铺路石”在传递过程中落实具体工作。
四是要 “公正用人”。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企业不但要盘活资产,还要能盘活“人”。只有人“盘活”了,企业才有竞争力,才有发展后劲,这点对发展中人才极为匮乏的六公司显得尤为迫切,在这方面需要建立两套机制,一是要建立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用人机制,二是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因此党组织得从培养、考察、任用监督一整套环节中去严格操作,为党执政、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
五是要“保先保洁”。党风廉政工作是否有力度、有浓度、有广度,是否有及时性、针对性,是否敢对不廉洁现象查处,惩治,企业整套廉政制度是否在受控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信赖度。因此,企业党组织要保证“阳光操作”,特别是对分包项目,对支配权力,对外联系、价格等敏感问题,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要毫不手软地遏制。这些都能反映出“保先保洁”的成效,也直接影响到执政能力建设。只有把廉政建设这个“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才能夯实党员队伍和党执政的人才基础,带出好的团队,这是企业求生存发展谋求壮大的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