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精神疾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14:38
(2010-07-10 08:55:08)转载
勿庸讳言的是,今天中国一般大众的精神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经到了威胁社会稳定的地步。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而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更让人沮丧的是,从一般心理障碍到严重精神疾患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常看起来和常人毫无二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健康。当其中一些人面临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其无助和挫折都可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信”,瞬间点燃“炸药包”。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通过对1984年至1996年共13年间的1515例精神病刑事鉴定案分析得出结论:在接受刑事被告精神鉴定案的1515例中,患有精神疾病者1248例,约占82%。而这些精神病人所实施的社会危害行为,以侵犯人身、侵犯财产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三者为主,共占94.1%。而如果精神分裂症实施社会危害行为,发生人身伤害事件的可能性将会在5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心理医生却呈现严重不足局面。在这个人口达13亿的国家,职业心理医生和咨询师只有3万。世界卫生组织数字显示,亚洲国家中平均每10万人只有1.3名心理医生,相比之下,美国为13.7名。就是如此少的心理医生,在一般大众中,其功能也不被认同。一项调查显示:有21.2%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医生是能解决问题的专家,他们可以比朋友和家人更深入地与求助者讨论问题并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2.3%的人认为,找心理医生仅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渠道,因为他们可以聆听,而且因为互相不认识,倾诉时可以减轻顾虑,但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自己。另外32.9%的受访者则认为,心理医生根本就是江湖骗子。当存在心理问题时,35.1%的人表示愿寻求心理医生帮助,38%人视情况而定,26.1%人明确表示不会去看心理医生。
一方面病情严重,而另一方面却医生严重不足,且人们对这些医生并不完全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面对国人这日益严重而无从解决的精神疾病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原本在常人心目中就有崇高地位的宗教,尤其是佛教上去。
从总体上看,宗教要解决是人生的终极问题——或者说是信仰问题——而终极问题,则是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大致是:宇宙是一大奥秘,人生是一大奥秘,宇宙何以生成天地万有、何以衍化?则更是一大奥秘!宇宙的生命,何以有人类?人类的生老病死是缘于什么规律?人在死后灵魂究竟是有是无?人究竟有没有办法,突破自己的精神和肉体的束缚,能否战胜无形的规律?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思想,也激发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探索的欲望。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已从旧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模式。人生活在社会中,通过感觉器管接受外界变化的各种信息,引起情绪、认识判断、行为等心理活动。大脑经下丘脑通过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和消化等系统的功能,从而产生各脏器的生理变化。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度,以这些来维持人的完美健康。很显然,这一追求,对于将那些为心理疾病所困扰的人们解救出来,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心理疾病是指心理因素或精神紧张因素引起人体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变化的一组疾病。当这些变化处于可逆时为心理生理反应,当这些变化处于持续的病理性时称为心身疾病,包括社会因素为重要病因所引起的疾病。佛教心理学思想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五蕴”和 “八识”。“五蕴”主要谈心理活动的几大块,或者说由几方面构成,“八识”主要谈到认识过程的发展及根源。它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有些地方还分析入微。佛教强调心理,认为精神第一性,即是精神派生而感觉到的物质世界(“色界”)也并非真实地存在,人身也并无一个自我实体,只是由五蕴集合而成:(1)色蕴,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可以认为它是承担心理活动的基础,当然佛教认为它并不实际存在(2)受蕴,指随感官生起的苦、乐、忧、喜等感情,这是以自我体验所表现出的情感过程,佛教尤其否定烦恼等负性、粗糙、原始的情绪,崇尚对佛的理想完美、道德等情操(3)想蕴,指意象作用,是在需要动机的基础上产生的要求和满足的一种模糊的心理倾向;(4)行蕴,指意志活动等符合目的的自觉行为,在行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性、精进性、纪律性、果敢性等方面的心理品质;(5)识蕴,指意识,如人们有悟性的认识、深入的体验和自觉的行为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成为认识行为的基础。
唯识宗强调,观察方法有八识,即眼识(视觉)、耳识 (听觉)、鼻识 (嗅觉)、舌识(味觉)、身识 (触觉)、意识 (综合以上诸种感觉所形成的知觉,也涉及到初级的知觉行为思维)、末那识 (意识根本)、阿赖耶识(深藏的意识本源)。前五识相当于感觉,后面三识探讨意识产生的根源,第六识相当于知觉,第八识为潜意识。依据《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主张用三相即 “依他起相”(万法皆依他种种因缘而起)、“遍计所执相”(凡夫普遍妄计所迷执为有)和“圆成实相”(圆满成就的真实体相)来解释宇宙万有的性相,佛教的心理学思想以唯识宗论述得最多、最深入,集中于八识中,尤其是心理过程。佛教生命观与西医、中医都不同。佛教认为生命是精神所派生出来的,是心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躯体影象。故《坛经》有“五蕴幻身”之说,认为身如影形,从业缘见,我们所见到的生命,只不过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东西聚集而成的,并不存在实在的实体。
从病因来说,佛教认为几乎所有疾病都是由精神引起的,就是说百病由心造,四大失调为基本病机。《童蒙止观》说:“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因为起惑造业,挂念外物,心猿意马,我憎烦恼就会成病因,而导致地、水、风、火失调。如果能抛弃挂念,把非我烦恼的意念平息下来,血气调和,四大协和,病痛自会消除。心病多由我执、我见我憎、我爱、三毒、四倒等烦恼习惯势力所致。《佛为大医王论》强调人之患病,身病多先由心病引起。心病由何而来?佛家一语可道破之:横执我见,任性纵欲而已。《维摩诘经》说:“是身为灾,百一病恼,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唐代名医孙思邈兼好佛教,关于疾病与健康,他也谈到:“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病发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干金方》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其可治疗程度也分为四级;“一百一病,不治自愈 (病轻浅,或初发,靠自然疗法);一百一病,须治而愈 (病有发展,但未深入,主要靠针药治疗);一百一病,虽治难愈 (病情日久,病情深入,难以痊愈,只能缓解);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病入膏肓,不治之症)。”当然佛教主张百病由心,治亦由心,故《近思录存养》谓:“明道先生日:‘人有四百四病,皆不由自家,则是心须教由自家’。”强调精神治疗的根本作用。烦恼被认为是佛教医学的根本病因,也是主要病机的表现。如果将烦恼狭义化,则接近于中医内伤七情及情志病机,是现代医学心理社会因素致病所表现出的心身不适应症状。佛教认为有五种恐怖:第一种是造诸恶孽恐怖,二是受诸痛苦恐怖,三是失势恐怖,第四是讼事恐怖,第五是恶死恐怖。明白恐怖产生的由来,祛除贪 L-(财权、名利)、人事间烦恼,修炼正果正视死亡,就会心安理得,不再有恐惧。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佛学是一门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的思想体系,与医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丰富的心理学内容,贯穿于整个佛学。将佛教引入心理治疗,对中国人的精神健康大有益处。
要之,佛教是积极的、平静的、乐观的、向上的,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