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精神性、气质、文化和城市的个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7:59
现在考古人都成为明星,很严肃的事情变成了制造了卖点,说曹操墓给当地带来几亿元的经济收益,我觉得更荒唐。
——冯骥才

东方早报记者 龚菲
“智慧东方——2009年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日前在古都南京举行,冯骥才、宋祖英、裴艳玲、海岩、王中军等荣获2009年“中华文化人物”称号。冯骥才提出,现在的城市已经“千城一面”,希望大家能吸取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教训,保护好现在剩余不多的有特色的古村落。
谈城市 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
冯骥才认为,我们中国600多个城市,因为历史悠久,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板块,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民俗,城市的特色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不仅视觉形态不一样,人们生活的气质,城市的形象也都不一样。
“我们过去只关注到城市的功能性,却忽略其实城市还是一个精神性的,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特点,因为发展的速度太快,城市的变动太大,所以在这个变动过程中,我们应当反省。过去只重视城市功能应用性的一面,如居住需求、公共设施的需求,我们没有去关注城市独有的气质和文化,所以城市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损失。”冯骥才表示,在大规模城市的改造和一个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历史信息大量消失,城市的精神厚度和底蕴大大稀释,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的凝聚力也淡薄了。
冯骥才指出,千城一面的形成,是现在的人们将城市原有历史的记忆、遗产抹去了、铲除了,“新建的东西彼此相像,这是商业化带来的问题,一个小区的建造,如果有一种建筑样式受到欢迎,那么另外一个城市很容易就抄袭过去了,因此我们现在的城市彼此都很接近;另外一些比较大的建筑,我个人认为,充满了表面浅薄的暴发户式的审美,表面光怪陆离、光滑,但是没有精神。”“建筑,譬如我们的天安门,是很有精神的,天安门的平稳庄重,在国民精神里面有很重的分量,但在现在就很难找到这样有分量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晚上霓虹灯一亮,漂漂亮亮的,都是一种商业包装的感觉,这个问题很大。”
谈农村 古村落是文化多样化的根
对于有些城市的遗存,冯骥才认为这些地方应该慎重,当然也许城区有些老了,硬件设施有些差了,可以用一些现代化的东西输入历史街区。既改善它又不丢失它,是现代人的一个课题。经济好起来,有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改造城市。
此外,对于中国还剩余不多的古村落,冯骥才呼吁大家一定要保护起来,因为这是我们最后的文化多样化的根,“多样化的精神家园是在农村,因为我们是从农村发展到城市里来的,对于我们来说最悠远的、最深长的根,是在农村,包括少数民族的村寨、村落。跟城市一样,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生命。我们怎么样吸取在城市改造中的教训,这个教训是无法挽回的,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
对于时下被炒得热闹沸腾的曹操墓,冯骥才认为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现在考古人都成为明星,很严肃的事情变成了制造了卖点,说曹操墓给当地带来几亿元的经济收益,我觉得更荒唐。什么都没清楚,怎么能说几亿元呢?我们能说长城给中国人民带来多少经济收入?这如何衡量?我们能用给人们带来多少亿来判定它的价值吗?西安的兵马俑是用几个亿来判定它们的价值吗?当然不是,它还有历史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有艺术的价值、文化的价值等多重价值,也不是拿经济来衡量的。”
相关链接
城市建设长远来看功大于过?
“智慧东方——2009年中华文化人物”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政府、凤凰卫视主办,主要瞄准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研究,文化艺术创作与评论,传统新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同民族、地区、海内外文化交流等四大领域,旨在表彰2009年度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推动世界文化进步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与影响的优秀人物。
昨天,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全国不少文物专家、建筑专家、社会学家对城市的同质化相当担忧,特别是不少城市在新城建设过程中,不断蚕食城市原本的传统面积,用铲除老城区的方式建设新城市,导致城市缺失了原本的模样。
王石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建设长远看功大于过还是功过相抵?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怎么能说这是一个问题呢?一定是成绩很辉煌。可是从长远看,比如说,对一个城市来讲,它只剩下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它的历史完全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