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可作为写作素材来积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32:45
实用类文本阅读
1、(2010·淄博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题。(18分)
港人的骄傲 祖国的英雄
--香港义工黄福荣玉树地震灾区舍己救人纪实
“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骄傲”、“伟大的志愿者”……连日来,随着青海地震的消息牵动港人,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舍己救人的事迹更让港人感动和自豪。
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正在当地一间“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志愿服务的黄福荣带着孩子们从摇晃的建筑物中跑出,没有受伤。但是,废墟下还掩埋着3个孩子和3个老师,阿福和其他人立即冲回废墟营救他们。大约10点多钟,刚刚救出3个孩子和1个老师,还在救援另两位老师时,6.3级的余震突然发生,阿福不幸被废墟掩埋。人们将阿福和两位老师救出来,两位老师安全获救,但阿福却身受重伤,当地医生现场急救亦回天乏术,半小时后,阿福去世了。大约下午2点,“西部爱心公益”在网上发布信息悼念阿福,将阿福遇难的消息公布开来。
黄福荣是一个普通香港人,曾与朋友合伙开过运输公司,后来转行做货车司机,4月8日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工作;他长期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时服药,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来回多次,又在灾后重建时奋战汶川震区三个月,并获当地颁授志愿者荣誉证书;他曾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福。黄福荣参加义工活动,源自自己对人的热诚关爱。据香港货柜车主联会负责人称,黄福荣20岁前入行,为人热心公益,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香港货柜业发起筹款,黄福荣知道后义不容辞,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后来,黄福荣受一本书触动,开始亲身到内地参与义工活动。
2001年,38岁的黄福荣在书店买到一本名为《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的书,作者是原解放军广州通信学院教官隋继国。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军人从北京天安门骑自行车出发,走遍全国,为无偿捐献骨髓作宣传,两人通过编辑部结识后在湖南会面,成了莫逆之交,黄福荣说,正是隋继国的举动感动了他,“过去我常讲做善事,但是都只是口头上的,这次我要把它变成行动”。
2002年1月,黄福荣接过隋继国的旗帜,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全程2800多公里,历时3个月,继续为中华骨髓库的扩容,为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不辞辛苦地募款。湖北一对受助于黄福荣善行的谢氏兄弟,在致谢信中表示:“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奉献’!”
命运弄人,隋继国病逝后,黄福荣也患上了肺结核和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他没有消沉。今年4月,他到青海玉树的孤儿院做义工,这家孤儿院有1名院长、1名义工,4位老师和22个孩子,他帮助孤儿院运送物资。没料到,这成了阿福最后的行善之旅,抵达玉树县不足一周便遇上地震。
黄福荣生活在香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父亲与癌症缠斗了半年之后去世,老母亲现已年逾八旬。父亲往日的教导和其在朋辈及邻里之间尽心助人的榜样,自小在五姐弟心中植下了根。姐姐在丝绸之路、云南及四川等地多次背囊旅行也影响到他的志趣。黄福荣有着丰富的义工经历,屡次前往西部青海、西藏、四川的偏远落后地区。他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对当地人热诚关爱。
阿福做事低调,脚踏实地。兰州义工李义是阿福的好友,在4月1日接待了远道而来的阿福,“‘他们怎么样,他们怎么样,我不要紧’是阿福常说的一句,他总是关心别人,一向少说话多做事,只会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
46岁的黄福荣至今单身,有好友爆料阿福曾经“自嘲”地说:“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
(选自2010年4月19日人民网,记者  李海元  刘韬)
1.文章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一下黄福荣做过哪些义举?(4分)
3.你认为黄福荣“甘于奉献”的可贵品德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5分)
4.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阿福的评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给你哪些启发?(5分)
答案:1.(1)第一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一是点题(或扣题),二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领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第一段在内容方面的作用:一是高度评价黄福荣的事迹,二是表达对黄福荣的崇敬之情。 (共4分,每条2分,每个点1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建模:一是点出所起的作用。二是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1991年放下工作为华东水灾四处向司机筹款;2002年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或“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为中华骨髓库募捐宣传”);2008年汶川地震时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而辛勤工作;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共4分,答出第一条得1分,答出第二条得2分,答出第三条得1分)
(答题建模:从原文中概括作答。可称为“概括-提炼法”。)
3.黄福荣可贵品质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家庭的影响--父亲往日的教导及尽力助人的榜样;榜样的影响--隋继国事迹的感召;他自己心底对人的热诚关爱。(共5分,答出第一条得2分,答出第二条得2分,答出第三条得1分)
(答题建模:一是概括相关段落或句子内容。二是重组句子分条作答。可称为“概括-重组法”。)
4.文章共有三处引用阿福的好友和被他帮助的人对他的评价,通过别人对阿福的评价,属于侧面描写的方法,这种方法更能表现阿福奉献精神的可贵。(2分)
启发如下:(1)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效果会更好;(2)用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更能体现真实性原则;(3)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尤其是人物语言方面的积累。(3分)
(答题建模:一是对文本相关内容分层次归纳。二是结合文章写法方面的知识进行阐发,然后分条作答。)
2、(2010·揭阳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旋风的中心
沈世豪
《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发表后,神州尽说陈景润,成为举国一大盛景。旋风的中心却是平静的。荣誉、地位、名利,伴随着鲜花、掌声一起向他涌来的时候,陈景润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在这些世俗所瞩目的领域,他,恰似不谙世事的孩子,只有偶尔带着惊奇的目光,打量着繁花一样的特殊世界。
每天,都有雪片一般的信件,从四面八方飞来,多数是慰问信。其中,不乏姑娘的求爱信。他并不当一回事。每天仍是出没在图书馆,或者,一头钻进那间六平方米的小屋。出于好奇的人们,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特地到数学所来看他,尤其是记者,更是络绎不绝,真亏了好心书记李尚杰,为了不至于过分干扰陈景润,能挡驾的他尽量挡了,有时,没有办法,只好让人们去看陈景润那间“刀把形”的房间。一架单人床,四片暖气片,靠墙一张小方桌,屋子里,最多的是草稿纸,如此而已。
陈景润的全部心思,仍然扑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他要进一步完善(1+2)。陈景润的思维与众不同,越是出名,他越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仿佛有无数的目光在注视他,那是焦虑的渴望,和殷殷期盼,那朝思暮想的数论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恰似珠穆朗玛峰巅、无限风光,时时都在呼唤他。他一直盼望能亲手攻克(1+1),完成几代数学家的夙愿。
9月,北京尚是金秋,有人还穿衬衫,他还是离不开那件褪了色的松松垮垮的蓝色面料的棉大衣。习惯难改,他仍是喜欢把双手套在袖筒里,戴着那顶有护耳的布棉帽。名人陈景润的气质、模样,和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偶尔,人们也会发现陈景润一边走,一边看信,有时,会独自发出笑声,熟悉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问:“是姑娘的求爱信么?”
陈景润那张有点苍白的脸,兀地红了,他还羞涩呢?
他笑了,笑得像个孩子。手上握着的恰好是张姑娘的照片。如花如月的陌生姑娘,正把最美的娇容,展示给陈景润。奇怪,陈景润就是不动心。
他从不把这些姑娘的柔情依依的求爱信给其他人看,包括很要好的朋友。他感谢这些纯洁的姑娘的一片芳心,一片崇高的信任。他把这些信细心地封存起来,藏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陈景润的爱情大门紧紧地关着,是珍惜着那美丽的初恋,还是一腔思绪,全让那些数学公式、定理占领了,以至丘比特的神箭也无法射进这位数学家的神奇领地。
今非昔比了,当年被人歧视、冷落的陈景润,已是荣誉等身,但每逢数学所、中科院评先进、评奖,他总是坐在一角,默不作声,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立即站起来,给你敬个礼,连声地说:“谢谢,谢谢!我就免了,免了--”说完,真诚地看大家一眼,目光里流露出恳求之情。他在荣誉面前,从来不去争,而且虔诚地让给其他人。
他仿佛有一种预感,时间对于他,实在是太珍贵了,正如鲁迅先生所感受的:“要赶快做!”人们发现,他仍是那么匆忙,走路时,低着头,急急地赶路。他的生活仍是像以前一样简朴。几个馒头,一点咸菜,便可以了却一餐。有段时间,陈景润的亲戚以为他出名了,经济必定不错,偶尔,也会来信请求支援。
当名人并非易事。各种应酬,能够推辞的,他尽量推辞,但有两方面的内容,陈景润是很乐意前往的,一是给北京的中小学生开讲座,他喜欢孩子的天真、纯洁,更寄希望于他们。只要时间允许,他一定应约。二是接受故乡、母校的邀请。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友会和校友活动。母校厦大不必说了。当年就读的英华中学邀请他去,他也欣然前往,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不甚出名的三明一中,是陈景润念初中的地方,当时,陈景润才13岁。三明一中的校长上北京看他,陈景润热情接待,并且高兴地合影留念,给三明一中题写了“祝母校欣欣向荣”的题词。他写的《回忆我的中学时代》一文,把他读初二的成绩都一一写出来了,成了今天我们研究、学习陈景润极为珍贵的史料:
代数99 国文92 英文89 几何83 化学88 历史83
地理85 图画85 音乐85 体育80 生理卫生82 劳作75
陈景润自己在文章中写道:“我能唱能跳,天真活泼,瞧,音乐85,体育80 !”夙有姻缘,他的代数99分,尚在初二,已是初露头角了。
盛名之下的陈景润,毫无名人派头。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攻关。他是一棵质朴无华的大树。
1.文章多次写到“姑娘的求爱信”,这一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4分)
2.文章题为《旋风的中心》,“旋风”指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刻画陈景润的形象的?(6分)
3.文章结尾处引用了陈景润初二时的成绩单,其意图是什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从这份成绩单中得到什么启示?(5分)
答案:1.(4分)答案要点:(1)表现陈景润的成就及其引人瞩目(1分);(2)表现陈景润单纯而冷静(1分);(3)衬托陈景润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上的刻苦钻研精神(2分)。
2.(6分) “旋风”指《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发表后,荣誉、地位、名利,伴随着鲜花、掌声一起向陈景润涌来(2分)。文章从四个方面来刻画陈景润的形象:面对荣誉,陈景润冷静、谦让(1分);生活俭朴,不在意物质享受(1分);刻苦钻研,全部心思仍在哥德巴赫猜想(1分);不忘故乡、母校,寄希望于青少年(1分)。
3.(5分) 引用这张成绩单意在说明陈景润在少年时代天真活泼,全面发展,数学成绩优秀,取得成就有着良好的基础(2分);对中学生的启示是,中学时代要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要注意培养和发挥自己的特长(3分)。(如答其他意图和启示只要合理也当给分)
3、(2010·潮州市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沈从文的文学传奇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辞世,他并没有写完他传奇人生的最后一笔。
沈从文成长为著名作家之路具有传奇的色彩。从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那个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到北方文学的重镇和京派作家的领袖,从小学毕业生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投考者到北京大学教授,在童话中最常见而在现实中很少发生的丑小鸭变成天鹅和灰姑娘嫁给王子的故事,这种奇迹终于在沈从文这里闪现了。
1924年,沈从文开始以“休芸芸”等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报刊发表作品,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职业作家”。1928年,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沈从文也从北京来到了上海,以几乎每月一本书的生产速度为当时新兴的小书店供稿,成为著名的“多产作家”。由于胡适等人的引荐,他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1933年,他重返北平,从学衡派吴宓手中接收了《大公报·文学副刊》。《大公报·文艺副刊》体现了沈从文以及“京派”的文学主张,对于北方的文艺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并且由对上海的作家发难,挑起了“京派”与“海派”的论战。正如沈从文在《从现实学习》中自述的那样,他的成功“是适之先生尝试的第二集,因为不特影响到我此后的工作,更重要的还是影响我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这个态度推广到国内相熟或陌生师生同道方面去时,慢慢所引起的作用。这个作用便是‘自由主义’在文学运动中的健康发展,及其成就。”沿着“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以及自由主义文人集团的发展脉络,沈从文最终归纳为共同的流向。
沈从文是一部传奇,同时,他的创作也是不同于现代主流小说的传奇。与现实主义对于文学的“认识”作用的强调相反,他不是要使我们去接近现实,去“认识”现实;而是要给我们一些色彩,一些音乐,一些故事,一些使我们脱离现实苦难的美丽梦境。193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使沈从文达到了他创作的高峰。这是他最美丽的作品。与诸如丁玲的《水》、茅盾的《子夜》、洪深的《五奎桥》等运用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描写中国城市和农村的骚动和崩溃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和戏剧以至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一九三一年》不同,沈从文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的作品体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调和创作态度。正如他在《(长河)题记》中所说的,“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罕有其匹的富有惊人的艺术才华和葆有纯粹的艺术感觉的艺术家,他以一种特殊的艺术眼光而不是道德政治的眼光来看一切,他的创作使一直受到道德、政治的范围和以“风雅”“风骨”为极致的文学正统获得了某种解放。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说:
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查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宇宙万汇在动作中,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但我的爱好显然却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
20年前我曾经吟颂过沈从文的名句:“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我们感谢沈从文在那天崩地陷、满目疮痍、率兽食人、鲜血淋漓的丑恶和腐烂的时刻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精致美丽的图画和传说;然而,我们在沉醉和流连忘返的同时又觉到一种非人性的残忍。正如朱光潜的美学所指示的那样,美感离不开距离,美感必须摆脱联想。所以,读沈从文最好也是没有历史阴影和联想的在新鲜的阳光下的少男女少们。
(根据旷新年《沈从文的文学传奇》改写)
1.文中谈到了沈从文叨15些方面的传奇?(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文章引用了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起到了哪些作用?(5分)
3.作者认为:“读沈从文最好也是没有历史阴影和联想的在新鲜的阳光下的少男少女们。”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答案:1.(4分)人生经历传奇、文学创作传奇、思想理论传奇(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2.(5分)①作为论据,用以证明前文所讲的沈从文是“以一种特殊的艺术眼光而不是道德政治的眼光来看一切”的论断。②引用传主的话,让读者直接聆听传主的心声,显得真实自然。③转换叙述角度,使行文更活泼,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5分)
3.(6分)答案示例:我认同作者的观点。(1分)沈从文的作品不同于强调接近和认识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在创作中总是用一种超越伦理道德的眼光去捕捉世界最美丽最调和的风度,营造一些让我们脱离现实苦难的美丽梦境。(2分)对于饱经沧桑的人来说,沈从文的作品总让人在沉醉的同时又觉到一种非人性的残忍。反之,沉浸在美好生活中的少男少女们似乎更容易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获得一种纯粹的美的共鸣与享受。(3分)因此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若从否定作者观点的角度作答,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答题示例:我不认同作者的观点。(1分)沈从文的作品不同于强调接近和认识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在创作中总是用一种超越伦理道德的眼光去捕捉世界最美丽最调和的风度,营造一些让我们脱离现实苦难的美丽梦境。(2分)对于饱经沧桑的人来说。沈从文的作品总让人在沉醉的同时又觉到一种非人性的残忍。这种“残忍”将会让人更好地“认识”现实,从而更加坚定对沈从文笔下的美丽调和梦境的向往和追求。(3分)因此我认为,沈从文的作品不一定要少男少女才能读,饱经沧桑的人读沈从文也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4、(2010·聊城市二模)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4题.
哭泣的昆虫
徐  鲁
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活着的时候,他饱尝生活的贫困和来自人世间的歧视与偏见的滋味,而唯一能够给他带来温暖与安慰的,是他所钟情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雷翁村的一个农家,贫穷的乡村生活并没有给他的幼年送来玫瑰花,可是,慷慨无私的大自然,却给这个天真的纯朴的孩于送来了鸟巢、蘑菇、蟋蟀,以及白鹅、牛犊和绵羊等等。他小时候对花草虫鸟一直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当他一心惦记着一只小鸟的时候,他往往是非要亲眼看见鸟巢、鸟蛋和大张着小黄嘴的鸟娃娃不可,说什么也得看。
整个中学阶段,小法布尔家因为生计所迫,几次迁居,飘泊不定。15岁那年,他报考一所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毕业后,他进入一所中学当上了一名教师。
有一次,他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课间休息时,他在一堆石头上突然发现了一个精巧蜂窝。仿佛是电光一闪似的,他自幼年起就十分感兴趣的,而且一直保留在心灵中的那个昆虫生活的一角,一下子被照亮了!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虫心”就像一窝正在晒着太阳、睡着午觉的小山鹑,被一位偶尔走过的行人一下子给惊醒了,纷纷张开了晶亮的超羽。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为昆虫书写传记和生命史的人。他觉得,他从小时候筑开始憧憬的,“可以用尊姓大名,向田野大舞台上成百上千的演员们,向田边小道旁或成百上千冲我们张开笑脸的小花们,热情致意”的时候,已经来临了。
这一年,他还不到20岁。
他知道,要想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先把自己当作昆虫中的某一种,在十分冷酷和相当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抗争、奋斗,就像他写到过的蝉儿,要想获得阳光下的欢乐,必须首先忍受黑暗的地底下的苦工和劳役。
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法布尔坚持自修,直到取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时,他利用所有业余时问,一丝不苟地进行动植物观察记录,废寝忘食地致力于发现和揭示昆虫的生存真相。
某些“科班出身”的生物学权威对他怀有偏见,使他在人世间缺少知音,但他可以向他的昆虫们倾诉衷肠。
他写道:“我亲爱的虫子们,一旦你们因为做不出被人称道的事而说服不了那群财大气粗的人,我就会出来说话,会这样告诉他们:你们剖开虫子的肚子,我却是活着研究它们;你们把虫子当作令人恐惧或令人怜悯的东西,而我却让人们能够爱它;你们是在一种扭、拽、切、剁的车间里操作,我却是在蓝天之下,听着蜂鸣音乐从事观察……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1879年法布尔的《昆虫记》第一卷问世。他把第一篇颂歌,献给了一种许多人也许没有什么好感的昆虫--食粪虫。他沿用古埃及人对这种昆虫的尊称,称之为“圣甲虫”。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充分尊重与热爱,去描写昆虫世界,去发现那些神奇、美妙的生命的奥秘,去赞美和讴歌那些仁义、高尚的生命的尊严与含义。他相信,无论是在黑夜中的草丛里,还是在雨水之后的泥土下,都闪烁着奇异的人性的光芒。
他观察到,一只蝉儿,从小小的蝉卵到幼虫发育成熟,要在黑暗的地底下生活四年时间。而它破土而出,爬到绿树上高歌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五个星期。
在秋夜的月光下,他悉心倾听那情趣盎然的“荒石园”里的蟋蟀的音乐会……
1915年11月,严冬即将来临的时候,离他92岁生日只差一个月了,这位终生与昆虫为伴,并且以昆虫为琴弦拔响了人类命运的颤音的巨人,安然而逝。
他死的时候,在他亲手建造起来的一座昆虫们的乐园--“花石园”里,那些尚未冬眠的昆虫,都在黑暗的角落里哭泣。它们用各自生命的鞘翘,为它们这位共同的老朋友合奏了一支安魂的乐曲。
(《散文选刊》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1.开头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我亲爱的虫子们……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这段话蕴含着法布尔怎样的情感?(4分)
3.“他相信,无论是在黑暗中的草丛里,还是在雨水之后的泥土下,都闪烁着奇异的人性的光芒”一句中,“奇异的人性的光芒”具体指什么?(4分)
4.为什么文章纪念法布尔却以“哭泣的昆虫”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1.(4分)
①从内容看,高度概括了法布尔致力于昆虫研究的一生。
②从结构看,是总括句,统领全文。(每点2 分)
2.(4分)①对昆虫的热爱与尊重。
②对自己遭受歧视与偏见的不满。
③对生物学权威们的蔑视与愤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4分)①昆虫世界有着人类世界仁义、高尚生命的尊严和含义。
②昆虫有着人性中的顽强执着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每点2分)
4.(6分)①点明法布尔一生致力于昆虫的研究。
②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极大热爱与尊重。
③作者借昆虫的哭泣表达对法布尔的悼念与敬仰。
④运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激发读者兴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5、(2010·东北三省四市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杨绛和他的父亲孙莲莲
杨绛,原名扬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这观的态度。她的父亲扬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
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看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档。”扬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又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co savNo!敢吗?”扬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G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杨绎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的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咏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呜”。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扬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1983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语言恬淡质朴,一如杨绛父女间的情感,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的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
B.在女中读书的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
C.杨绛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赞同孔子的观点态度,但他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的经历对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D.杨绛父亲对女儿讲述他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的往事,是为了体现其政治立场方面的严谨,在极小的事情上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态度。
E.从文章记述看杨绛之所以成为作家、著名学者,离不开她少女时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别是她的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6分)
(3)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分)
(4)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1)BD(B杨绛当年不很自信,“封建思想意识淡薄”也不当;D中杨绛父亲是为了表明自己“名与器不能假人”的观点;答对1项给2分,全答对给满分)
(2)①从不打骂孩子②对于杨绛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问题他也是耐心教育③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味④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⑤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⑥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写出1点得1分)
(3)侧面描写的手法,李健吾对杨绛的评价,钱钟书对杨绛父亲的感觉;语言描写,文中多处对人物对话进行了描写;行为描写,杨绛父亲爬梯到高处为女儿找书;细节描写,杨绛为父亲削水果,剥干果。(写出3种并有适当分析得6分)
(4)①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②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③对杨绛的读书习惯进行引导④与女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写出3点得3分)结合现实中存在问题2分,能说出杨绛父亲教育女儿做法的作用与意义3分。就哪一点分析评价都可以,只要自圆其说。
6、(2010·哈六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博士越多越好吗?
记者  肖舒楠    实习生  刘跃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对32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参与调查的人中,本专科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者分别占到51.0%、27.1%和11.2%。
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
去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7年,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据了解,随着博士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如今除高校教职岗位、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需要从业者有高学历之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也“水涨船高”,纷纷提高学历门槛。比如有的地方招聘处级干部,就明确提出应聘者学历须为博士;还有的地方,在人才晋升中,学历也是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标准。
有人指出,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为晋升而读博,使得培养研究型顶尖人才的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
北京市某高校教师李晓霞坦言,自己读博就是为了评职称。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校工作的李晓霞,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近年来她发现,新同事都是清一色的博士,学校也开始把博士学历作为评职称的必须条件。这个现实逼得她不得不在临近40岁时重回课堂,读起了在职博士。
此次调查中,5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一些单位不应惟学历取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道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部分单位,比如高校在录用教职人员时都会盯着博士,这不是一个好现象。王义遒说,哈佛大学虽然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校,但它的教职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甚至将哈佛大学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排在全美最后一位。“不过,这和我们的一些评估体系有关系,高校需要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学校出成果,加分数。但一些实践能力强,技术高明的人才高校也很需要。”
调查中,43.5%的人认为,人们选择读博是因为找工作不顺利,通过读博推迟就业;3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只是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
“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
有学者用“大跃进”“泡沫化”形容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博士生质量下降的情况,认为博士生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
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博士论文抄袭现象,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去年9月,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一直以来都令社会不齿甚至愤怒的“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39%和23%的博士认为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的。这种“宽容”实在令普通人感到难以理解。
此次调查中,44.1%的人对博士生的印象是“抄袭严重,水分很多”。此外,56.8%的人认为一心为搞研究读博士的人太少了;50.6%的人感到现在的博士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还有29.0%的人对博士的印象是“书呆子,创新能力较弱”。
“现在我们很多博士论文都能上国际前沿杂志,这在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从我个人看来,现在的博士水平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王义遒告诉记者,他在参与北京大学博士生论文答辩时发现,很多博士论文质量远超过10年前的水平,加之现在国内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已经和国际接轨,博士生的眼界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不过各个大学的情况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不过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博士太多,师资不够”。
据调查,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当下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8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
“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王义遒曾问某高校领导“学生的论文情况如何”,那个博导很坦率地告诉他,自己没有看学生的论文,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论文框架,“像这样的情况,据我所知不在少数。”王义遒说,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博士人才,但现在的增长速度太快了,“我很赞同博士生教育回归精英教育的说法”。
(选自《文萃》2009年第12期,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调查报告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对此,作者持反对态度。
B.作者认为,随着博士生教育的迅猛发展,人们读博只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
C.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具体表现是:多数人都在为评职称、晋升和推迟就业、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而读博。
D.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博士生质量下降,将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是: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
E.王义遒认为,现在的博士水平很好,不过各个的大学的情况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
(2)怎样理解“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的含义?(6分)
(3)本文谈到了我国博士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请结合本文,谈谈本文涉及了博士教育中的哪些突出问题?(6分)
(4)本篇调查中,包括一些专家和学者在内的76.1%的调查对象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请结合本文和你的体会,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8分)
答案:(1)CD解析:A“作者持反对态度”错,作者并未发表反对的意思。B这不是作者的看法,是多数被调查者的看法。E“水平很好”绝对化,应是“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 (答对一项2分,全对5分)
(2)①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通过读博推迟就业而读博。②一些人为职称晋升或者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而读博,读博已经成为“敲门砖”。③人们都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去读博,而不是真正的为了知识和学术去读博。(每一小点2分。意思对即得分)
(3)①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②博士论文抄袭现象等学术不端行为,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③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博士生导师所带学生过多。(每一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①赞同。一、博士教育回归精英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博士质量,也是进一步拓宽博士就业渠道和机会的需要。二、博士教育精英化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关键问题,如读博的功利化色彩可以得到控制,挤掉博士培养中的泡沫和水分,有效地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等。因此,我认为博士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②不赞同。一、我国国情和美国不一样,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博士生比例相同的话,我们在人数上自然要超过美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美国看齐,以他为标杆。二是我们国家急切需要大量的博士人才,时不我待,只要注意质量监控,宽进严出,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可以讲求数量。所以,博士教育不应回归精英教育,可以讲求数量上的优势。(观点1分,分析每一小点3分,结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观点明确,分析必须客观、公正、有说服力)
7、(2010·银川二中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端午节
( 2008年6月4日14:30,著名学者纪连海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就如何传承端午节习俗等问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 中国自古就是个尚“礼”的国家,各种典礼和仪式都是组成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部分,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可能通过提倡重新举办大规模的典礼来宣传传统节日,但没有了先人最朴素的崇拜感和庄严感,传统节日就很容易变淡、变味了。
您怎么看“过节的概念已经很淡化了”这样的现象?
纪连海(以下简称“纪”)我觉得是这样,过节的概念淡化了,是因为他不了解我们的节日,如果他了解了我们的端午节,那么他一定不会淡化。比如说中华民族这么多的节日,除了给神和鬼过的以外,给人过的其实就是端午节。当然这个端午节真的就是给屈原过的吗?历史不是这么简单,我们中华民族的端午节真正的起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起源于吴越,今天的江苏和浙江地区在几千年前就创造了龙,他们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那么我们如何和自己的祖先进行交流呢?这样就有了最早意义上的端午节。
我们现在都会说我们是龙的子孙,那么你的纪念和你的仪式在哪里呢?比如说我们现在是划龙舟,划龙舟代表我们是龙的子孙。现在包粽子是给人吃的,过去是给蛟龙吃的,是我们祭祀祖先的一个方式。过去过端午节的时候南方比较普遍。过去南方过端午节的时候都缠五色丝,因为龙有龙纹,过去花和尚鲁智深就是因为他身上纹着花才得名。后来这个纹身比较痛苦,就衍变成为系五色丝以代表我们是龙的传人的后代。过这种端午节本身就有回味祖先的意思。
主: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像端午节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节日,您是如何看待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纪:端午节有两个源头,最后这两个源头落脚点是在屈原这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了很多人,有的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荆楚地区的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等到了宋朝的时候却把这个节日划定成为我们的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呢?从宋朝到现在一千年,屈原的诗,屈原的《离骚》在我们印象里比较深。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屈原呢?中国的老百姓说要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屈原投江自杀,而是他那种精神,面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我要起身抗争,我要保持一种民族的气节,我要保持一种清白。那么屈原说的话,不是像我们老百姓这么容易理解,那就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屈原。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维护。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一个端午节,人为地和屈原联系起来。其实我们中国人过端午节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比屈原早多了。吴越划龙舟划了3000多年,中原像我说的挂艾蒿这种东西也有3000年了,都比屈原要早上1000年。
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越是封闭落后的地区的传统文化保存的越是完整,内容和形式也越丰富;相反,越是发达和现代化的地区的传统文化越单薄和冷淡。您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纪:这种现象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这个现象在过去应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越落后、越封闭的地区传统的文化保护得更好,而越开放、越发达的地区这种民族节假日的味越淡,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时间过节。第二、随着我们中西交流的增加,很多人会去过西方的一些节日,所以看起来传统节日的味道就淡一些。第三、由于我们前面诸多的原因,再加上我们近一百年来对这种节日的宣传和了解比较少。端午节原来从中医药的角度来讲是一个防病治病的,这样的话,你还会不过吗?这两年,每当中华民族节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网友在网上纪念,你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所有节日都有一批人在推广,他们是义务的,他们就是在推广中国人要过中国节。
这就是因为当一个民族足够强大的时候,一定会问三个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从哪里来?第三、我去向何方?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我要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改变、影响整个世界,所以不要说我们的发达会让我们的文化消失。恰恰相反,在发达地区,我们传统的文化之所以淡化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发达还不够发达,如果我们再发达一点,我们都会说: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会更加有意思。
主:您觉得有给其他人物设立纪念日节日的必要吗?
纪:我觉得这个人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屈原就是独一无二的,屈原之后有千千万万的屈原,但是屈原之前没有。我们可以看到有哪一个人是官吏?是伟大的诗人?既是文人又是官吏,为国忧国忧民,最后又在国破家亡之际投江自杀呢?如果我们真的能讨论出来有这样的人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个人一定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比如说我们讲屈原,我们讲中华民族周围的很多的国家都是要过端午节的,如果我们找出一个人也能有这么广泛的认知度我是赞成的。
(1).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人们的传统节日意识之所以淡化,是因为传统节日都是为鬼神过的,端午也不例外。
B.历史真是不简单,人们为和祖先交流就产生了最早意义上的端午节,真的是为纪念屈原。
C.人们在端午节纹身,后改为系五色丝以示自己是龙的传人,都有回味祖先的意味。
D.这篇访谈有一个亮点就是:主持人巧妙的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过传统节日的话题联系起来。
E.被访谈者认为:屈原的独一无二是因为他独特的身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诗人兼官吏。
(2).以“端午节”为话题,主持人提了四个问题,请概括这四个问题的要点,并归纳概括访谈的主题。(6分)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我们传统的文化之所以淡化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发达还不够发达,如果我们再发达一点,我们都会说: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会更加有意思”,这句话的理解。(6分)
(4).纪连海先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端午节是为屈原设立的,而且也只有屈原才有资格达到这样一个被以节日的形式来纪念的高度,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的,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探究。(8分)
答案:(1). CD
(2)①过传统节日的意识淡化。(1分)
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有机结合。(1分)
③发展经济与传承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1分)
④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1分)
⑤这四个问题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2分)
(3)  ①一个民族真在正强大的时候,势必会用他们优秀的文化去影响、改变世界的。(2分)
②一个真正发达的民族,应该是最具凝聚力的民族,民族的凝聚力必将来自于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展示这种文化的传统节日 (2分)
③当一个民族真正发达的时候,民族意识才会强烈,展示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才会在现代文明社会异彩纷呈。(2分)
(4)纪连海先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只有端午节是为屈原设立的,而且也只有屈原才有资格达到这样一个被以节日的形式来纪念的高度,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的,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探究。
观点一:
赞同:屈原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我们这个民族面对灾难保持民族气节的精神化身。(2分)
理由:
①屈原有诗人兼官吏的身份,他有别于众多的民族英雄,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一座高峰。(2分)
②屈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楷模,影响深远。(2分)
③屈原以他独特的行为方式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2分)
观点二
不赞同:民族精神应是一个集合体,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千千万万的民族精英们的精神的积淀,像孔子就应该以设置节日方式来纪念。(2分)
理由:
①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仅成为中国文化与精神的源头,而且还形成了亚州文化圈,今天,在世界各地有涌现了一大批孔子学院,足见其影响之深远。(2分)
②儒家文化中的“治国齐家兼天下” 的思想应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2分)
③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新儒学。所以为孔子设立节日来纪念,也是有必要的。(2分)
8、(2010·西安市五校二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此生惟愿长报国--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记者:顾瑞珍 吴晶晶 胡浩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听到钱老逝世的消息,84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十分悲痛。“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的秘书代他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
在涂元季记忆中,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也许,这三次激动时刻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节选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11月)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第二段中“科学泰斗”与“静静”、“悄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们对钱老崇敬以及对他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惋惜之情。
B.文章第三段起到了总括全文的作用,其中以“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几个字概括了钱老的一生。
C.“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一节内容既不属于钱老的科学成就,也与他的爱国情怀无关,因此脱离了文章的中心。
D.这篇人物访谈通过庄逢甘院士和涂元季的回忆从侧面介绍了钱老,以小见大、真实可感,让我们对钱老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E.钱老一生中的三次激动,表明了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热爱。而这也是他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此生惟愿长报国”是对钱老一生的高度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请分条陈述。(6分)
(4)钱老去世后,网络上有人将他和在科学史上同样作出过巨大贡献却加入美国国籍的科学家杨振宁作对比,认为钱老更高尚,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8分)
答案:(1)C D两项为错误项。(C错在“脱离了文章的中心”,其实没有脱离,正因为钱老不爱钱,淡泊名利,才会把全部精力奉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D错在“人物访谈”,本文是一篇通讯。)
(2)(6分)作用是:(1)交代了钱老去世的时间、地点;(2)渲染了清冷、哀伤的气氛,为下文的缅怀做铺垫;(3)表达了人们对钱老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惋惜之情。(答对一点2分)
(3)(6分)“此生惟愿长报国”体现在文章中有以下方面:
(1)钱老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献身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或献身科学事业方面)
(2)他淡泊名利,毅然将自己的所得无私捐献给祖国或需要帮助的人。
(3)他谦虚谨慎,从不考虑自己的过去,只考虑祖国的未来。(或他为自己能为祖国争光,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十分激动。)(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4)(8分)不论赞同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如果赞同,需扣住文本,围绕钱老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品质来作分析。(2)如果不赞同,则可围绕尽管价值观不同,但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来展开分析。(观点2分,理由4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分)
9、(2010·天津55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马连良与“马派”
①马连良,北京人,回族,生于1901年,1909年入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科班。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蔡荣贵、萧长华等曾为他传艺。10岁时,他曾在《朱砂痣》中为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等配戏。
②在上世纪30年代,扶风社演出剧目颇多。其中一些剧目马先生还做了大胆的改革。《借东风》,来源于本戏《三国志》。早年《三国志》是三庆班的拿手戏,听说只在每年年底封箱前才上演,平时不演。后来富连成科班上演时共有四本,分四天演完。马先生的《借东风》,就是选择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本。在此剧中他前饰鲁肃,后饰孔明。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
③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功很“帅”。作为一个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演艺术家的马连良,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台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不论内行外行,都有一个字的评价,叫做“帅”,这是北京的土话。马先生经常对我讲:“我们表演时,要先打闪后打雷。”他用自然现象来比喻舞台表演,意思是要以情带声,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
④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马先生主张“唱要和说话一样”。意思就是要唱得自然、亲切。他的唱既饱含着情感,又给人以醇厚、舒畅的音乐美感。马先生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句子长短虽然不规则,但唱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别扭,反例觉着很新鲜、很动听。马先生经常向学生讲:“要使相同的曲调唱出不相同的‘味儿’来。”那么这个“味儿”哪里来呢?他要求从吐字运腔上下功夫,强调从人物出发。比如,他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这三出戏时,指出它们都有一段“二黄慢板”,唱词的头一句都是“一轮明月照窗……(最后一个字各有不同)”,人物同在夜晚抒发着各自的心情。但伍员的恨满胸怀,陈宫的悔恨交加,寇准的疑惑不安,才是决定这三段唱腔各自“味儿”的关键所在。又如“四平调”,《清风亭》中的贫苦老头张元秀这样唱,《遇龙酒馆》中的永乐皇帝也这样唱,但前者唱来是凄凉悲惨,后者唱来是雍容华贵,“味儿”也就酸甜苦辣各不相同了。
⑤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京剧传统戏的韵白,人们常常说它是一种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唱,就是说它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人们在追求有“味儿”的唱时,也追求有“味儿”的念。马连良吸取了前辈老先生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如同有伴奏、有旋律的唱一样,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连良在喜连成学戏时,曾跟很多名家学戏,如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茹莱卿、叶春善等。
B.在上世纪30年代,马连良对扶风社演出的一些剧目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借东风》成了“马派”的代表作。
C.马连良突破传统句法,句子长短不规则,但丝毫没有感到别扭,所以很新鲜、动听,听起来特别有“味儿”。
D.京剧传统的韵白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追求有“味儿”的念,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
2.文章第四段举了马连良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三出戏和“四平调”这两个例子,请问可否删掉其中一个?为什么?(3分)
3.纵观全文,分条概述马连良是怎样成为大师的。(5分)
答案:1.B (A马连良是向茹莱卿等学艺;而为谭鑫培等配戏;C因果关系不成立,“新鲜、动听”的原因是“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D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的是马连良的韵白。)
2.(3分)不能。两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吐字运腔要从人物出发。(1分)第一例,强调体会人物的不同心境(1分),第二例,强调注意人物的不同身份。(1分){亦可先分后总)
3.(6分)①多方学习(或:多师,兼收并蓄)。他曾向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等学艺。②大胆改革。他在《借东风》中前饰鲁肃,后饰孔明,使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或:他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唱腔有“味儿”。③练基本功。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行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④形成特色。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功很“帅”。或: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或: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答出一点2分,观点1分,材料1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10、(2010·临沂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默契合作的“黑牡丹”
于丽萍
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1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
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别是协力捕鱼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对比翼飞来的“黑牡丹夫妇”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个头稍矮的雌鹳,首先警觉地前后扫视一番,就跨入一段较为狭窄的溪中,缩起长脚,静静地伫立着,做好守溪待鱼的准备。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便展翅飞到水面较宽的溪水上游,放开两条健壮的长腿,使劲扑打着翅翼,快速地从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溅起了一道白练,“哗哗”地响个不停。溪中的鱼儿,受到雄鹳的惊扰驱使,无不惊恐万状,成群结队地顺流逃逸,自然要冲过雌鹳守着的浅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鹳,只需举“颈”之劳,便可啄住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当做美味。当雌鹳在下游吃饱之后,就会飞向上游,让雄鹳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赶鱼下来,让雄鹳也美美地享受一番。
当然,除了抓小鱼、小虾当“点心”外,“黑牡丹夫妇”还能抓鳝鱼当“大餐”呢。
生活在水田、沼泽淤泥中的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生性孤僻的鳝鱼,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黑牡丹夫妇”的捕食对象。“夫妻”俩成天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长喙当做犁头,耐心犁开洞穴,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翅语”,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齐心协力。于是,两只黑鹳摆开围堵的架势,轮番对着泥穴口察看。如发现成功在望,雄鹳就跃入水中,使劲将长喙插入泥穴,朝两边翻动;雌鹳则屏息静气地严阵以待,准备举喙擒捉受惊逃出来的鳝鱼。由于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雄鹳经常要累得抬头小憩,只好由雌鹳来继续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轮流苦战,终于逼得鳝鱼夺路逃窜。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妇”的下怀,两鹳立即伸颈夹击,才将鳝鱼擒拿到嘴。
当然,这种功到垂成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当“黑牡丹夫妇”在洞外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滑溜溜的鳝鱼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俩运气不好,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却是徒劳无功。遇到这种情况,雄鹳便显得暴躁不已,连连仰天长鸣,并使劲儿用翅膀抽打着水面。雌鹳却很有耐心,常常柔声柔气地应答着,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着“丈夫”的羽毛,极力安抚它。经过雌鹳一番安慰,雄鹳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恢复了平静。接着,就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会儿,双双展翅飞起,在绿野清流的视野里,两只优雅的“黑牡丹”飞向新的地方。
(选自《科学之友》2009年第4期)
1.本文第二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文章最后一段说,“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3.“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从全文来看,黑鹳的“友爱”和“默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作为科普文章,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赏析(答出两条即可)。(6分)
答案:1.紧扣文题,抓住黑鹳特点,概括本文写作重点,统领下文。
2.(1)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2)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3)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4)鳝鱼常常是“狡兔三窟”,当发现危险时就悄悄溜走。
3.(1)能够关爱、理解和体谅对方,真心为对方着想。雄鹳总是主动承担重担,具有奉献精神。雌鹳也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尽其所能。双方既分工又合作,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轮流上阵,互助互惠,满足双方的需求。(2)注意情感交流。在遇到挫折雄鹳情绪不稳定时,雌鹳理智劝慰、安抚,使其平静,共同寻找新的起点。
4.(1)拟人化。本文把黑鹳比拟成人,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生动活泼,十分亲切,富有浓郁的人情味。(2)强烈的感情色彩。本文字里行间浸透着对黑鹳默契合作互助友爱的喜爱、欣赏和赞美之情,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一句中“温柔”一词,作者就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黑鹳以人的情感,用词生动亲切,既写出了雄黑鹳与“妻子”的“友爱”和“默契”,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又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赏之情。(3)准确。举例、赏析略。(4)生动、形象。举例、赏析略。
更多资源请访问洪培欣语文网(http://hongpx.upweb.net),转帖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