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二节第一框《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12:59
北京日坛中学 赵艳
教学目标
(1)在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在能力方面
本框教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为主。其次,由于本框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还要培养他们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3)在思想觉悟方面
本框的侧重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下一框集中进行方法论、人生观方面的教学奠定理论观点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教学难点
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问题,是本框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图示投影法
(2)归纳法
(3)事例说明观点法自主探究、启发、讨论
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及课堂教学的整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
(音频):兔子美丽、温顺、可爱,是善良、机智、洁净、活泼的象征,是上乘的观赏动物。除此之外,兔毛、兔皮可用,兔肉味美可食。为此,澳大利亚于1939年在维多利亚的季朗地区放养了一些野兔。这是件好事,但没料想,由于天敌很少,兔群每年向北、向西扩展100公里,到1950年就蔓延到整个澳洲大陆。据统计,约有75亿只野兔,等于这里人口的75倍,10只野兔就可以吃掉一只绵羊的饲料。兔子泛滥成灾,糟蹋了绵羊的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成倍减少,为了和这些“可爱的兔子”进行斗争,政府动用了空军,使用毒剂,拨出巨款修筑栅栏,保护农田和牧场,结果无济于事,最后不得不请来细菌专家,对兔群展开“细菌战”。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试验成功,使涎瘤炎这种恶性传染病在兔群中流行,998%的野兔染病身亡。这才控制了兔灾。
【讨论】:上述材料使你想到了哪些哲学道理?
(学生活动):可以先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推出一名代表发言。
有的组同学认为: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有的组同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有的组同学认为:这个故事生动的说明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
还有的组同学认为:办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教师总结):同学们能从矛盾的角度分析,从联系的角度分析,从事物发展的状态角度分析,还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结论都是正确的。如果从政治学的国家职能角度分析,还可以得出“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的结论。同学们能做到多角度的看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很好。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角度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屏幕显示:
第二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
一、量变和质变
【思考】:在上述材料中有几种不同状态的变化?请用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学生回答):兔子开始是一只一只增加的,这种变化的特点是逐渐的、不显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兔子数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放养野兔由好事变成了坏事,这种变化的特点是显著的、根本性质的改变。
(教师点评):同学们用了“逐渐的、不显著的、显著的、根本性质”的词语来概括量变和质变的特点,非常好。
屏幕显示: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两者的根本区别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根本区别:是否有性质的变化

【讨论】:你能列举出你所观察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的事例吗?
例1:小树长成大树、古猿转变成人、圆锥—圆台—圆柱。
例2:《荀子·劝学》中的一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例3: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例4:家里的电灯拉绳被孩子拉断了。其实你没有必要批评他,因为那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例5:一个人,首先是小偷小摸,占小便宜,这只是一般的道德问题;然后越弄越大,由原来的几元几十元,最后偷到上百上千元,偷的价值不断变大,最终达到了犯罪的标准。
例6:杭州雷锋塔倒塌,先是塔砖一块一块掉,到最后轰然一声,塔倒了。
例7: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自觉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譬如: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如果13亿人汇集起来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例8:党员干部中的腐败分子在反省自己的错误时总结了三点教训:①骄傲自满,不谦虚谨慎;②放松警惕,忽视世界观的改造;③资本主义及时行乐的思想作怪,丧失了共产党员的本质。
(教师总结):很好,大家有很强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普遍存在着。
教师进一步提问: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量变与质变呢?
有人认为:事物的量变是由外因(外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质变是由内因(内部矛盾)引起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呢?在水的三态变化中你得到那些启示?(多媒体呈现)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127页小字部分,回答事物发生量变和质变的原因。
甲同学,我们学过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在水分子内部存在着扩散趋势与凝聚趋势的斗争,在大气压强为101325千帕的情况下,水温升到100之前,水分子的扩散趋势在逐步加大,但还没有超过水分子的凝聚趋势,因而,水还是液态,这种变化就是量变。已同学,当水温达到100,继续加热,扩散趋势就超过了凝聚趋势,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原来的统一体破裂,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时的变化就是质变。丙同学,当水温降到0以下,凝聚趋势就超过扩散趋势,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原来的统一体破裂,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这时的变化也是质变。

教师归纳小结:经过讨论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发生量变与质变的原因,那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引起的。实际上,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中,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不仅对立,而且也是统一的,那么,这两种变化的统一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屏幕显示: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师设问: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是怎样引起质变的呢?(多媒体呈现瀑布并配有声音)同学们,这宏伟的壮丽景色,有谁能用诗句来描绘一下这宏伟的气势?

一学生朗诵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同学朗诵道:七十二溪成一瀑,河流飞落玉渊长。
教师进一步设问:诗中由溪到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代表发言:由溪到瀑,事物经过了量变到质变两个阶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教师设问:由溪到瀑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同学回答到:是小溪数量的增加引起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多媒体显示)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第一个方面。)
【讨论】:这一哲理使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研究,派一人代表本组发言。
(结论):学生的联想多种多样,但通过讨论达成了共识:要重视量的积累:做人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事要“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学习要“重视知识积累,日积月累,最后才会取得好成绩”。
屏幕显示:
量变
质变
积小流
成江海
积跬步
至千里
放养野兔是好事
兔子泛滥成灾
水温逐渐升到到100摄氏度
水蒸气
水逐渐降温到0摄氏度以下

请问:上述材料中质变是如何引起的?
(学生回答):都是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点评):对,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一种情形。
屏幕显示:a、数量的增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有人认为:“质变都是由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你怎么认为?
【思考】:事物在数量上如果不变,能否发生质变呢?
教师展示课件:
田忌赛马

第一场
第二场
齐威王



齐威王



田 忌



田 忌



结 果:田忌三战三败
结 果: 田忌两胜一败
(学生回答):田忌参赛的马数量、质量未变(还是原来的三匹马),但由于马出场比赛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转败为胜)。这说明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教师归纳):对!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
屏幕显示: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教师提问):这种情形在体育比赛中很有用,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领域可以使用?请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教师引导):你们可选取若干个自己熟悉的领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做适当的分析。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再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组:从两首节奏截然不同的歌曲中各唱了两句。理由:同样是七个音乐符号,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节奏的乐曲。
第二组:下围棋时,同样多的棋子,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既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又可成为破落百出的败局。
第三组:10个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车牌号码。
第四组:化学上学的金刚石与石墨构成成分相同,因排列次序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第五组:26个英文字母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含义的单词。
第六组:在学习上也要运用这一原理,科学的、合理的运筹时间;德、智、体各个方面要全面发展;学习、工作、生活要合理安排,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十4<8”和“8一I>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l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
教师参与:看到这三个英文字母你想到什么?
很快同学们就想到了英文单词Dog(小狗);接着又有同学想到了英文单词God(上帝),另外,这一原理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改革事业中去。例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业结构调整、股份制等,就是在现有生产要素、现有资源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资源组织形式、具体分配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优化结合,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再如:目前的人事制度改革,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由于进行了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我们要想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应当有意识地研究事物的结构,优化事物的机构。
除我们列举的这些之外,还有很多领域在使用这一原理达到了理想的结果,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业余时间,再探究我们暂时还未知的领域。
(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那么事物的变化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呢?
请看漫画:“一切正常”,这幅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事务的变化不能总是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就像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一样: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常言说“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这句话蕴含的就是这个哲理。
屏幕显示:(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第二个方面。)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教师进一步设问:事物从量的变化进入质的变化,关键是什么?
比如:从“一趾”到“丧躯”,从“蚁穴”到“溃堤”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说:关键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很对,让我们通过做一个小实验加深体会。
学生活动:做一个小实验:将水慢慢烧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仔细观察水由液态到气态的状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1)讨论是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为什么?
(2)请学生就水由液态到气态的变化,分析说明对“度”的理解

(教师提示):(1)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这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即发生质变。
(2)“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者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教师小结:b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思考】: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否表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为什么?
(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学生通过欣赏讨论,一起回答,不是,这是因为:虽然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多媒体显示:
3、事物就是不断的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量变就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是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屏幕显示)

学生列举、归纳和“量变与质变”有关的语句(略)
1
2
3
4
5

巩固练习:辨析题
1.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
2.质变都是由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
3.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
4.量变共和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5.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的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质变是由事物的内因引起的
6.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7.任何量变都可以促成事物的发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
一、量变和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a.数量的增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b.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3.事物是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007-01-0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