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实现教育目标的平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15:35
尊重—实现教育目标的平台
——赴东北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与思考
淄川区太河中学    孙兆华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则短信:鱼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鱼和水的关系,要心灵相通,互相尊重。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学生成就了我们,同时我们要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一 尊重教师,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部分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疲惫状态。 教师对自己工作热情耗尽,厌倦、易怒,情绪情感极度疲劳;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对学生持否定态度,疏远学生;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为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东北师大的刘晓明教授的《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给我们以启示:首先要改善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其次我们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鼓励和关心 ,公平地对待每位教师 ,促进教师发展 ;第三让教师们放下过多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 ,保持心灵的单纯与自在 ,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宽容,以仁爱之心待人 ,正视问题 ,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状态 ,学会倾诉,让失衡的心理恢复正常 ,不盲目竞争,避免心理过度紧张 。同时教师应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博览群书,不断丰富文化底蕴,勤奋工作,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工作上的成就感。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教师,是教师成就了学校,是教师培养了广大人才,我们也只有尊重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蓬勃日上。
二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性成长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完美人性的人。教育应该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去唤醒和培育人的主体意识,点化人的精神生命,让每一个生命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展、去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教师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教
育是“育人”,并非“制器”,忘记了人的灵魂,教育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的智能都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种天才,只是我们还怯于或者惰于去发现它,每个人都是能够发出自己光芒的星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每个人都有一片希望的蓝天!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尽量提升其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教师要尊重差异,正视差异。
一位哲人说得好:“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欣赏,不要比较。”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聪明的领域不同,方式不同。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发展机会。教师不仅应该正视与善待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承认与尊重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等的差异。我们更不能强求学生一样,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特长,使其更好的发展。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是苹果有苹果的色彩、滋味与营养价值;是葡萄有葡萄的色彩、滋味与营养价值,教育要由“发现和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 “创造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 教育者应该关注的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而不是哪一个学生更聪明。
教育是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我们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能够终身学习、学会如何学习的人。我们应该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教给学生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用的东西。那么,哪些知识是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有用的呢?李颖校长的报告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教育应该教给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后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面对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对父母和家庭负责任,对班级和学校负责任;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等等。但是现在由于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忽略个体的发展。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以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改革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减轻“分分必争”带来的压力,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
三  尊重课堂,关注教学过程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尊重课堂教学规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
(一)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李泽宇教授在教育科研专题讲座中对怎样进行教育科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认为“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研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增强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怀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开展了 “十五”国家重点两大课题《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和《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这些课题现在已全部顺利结题并获得省级一等奖。同时,请教育专家来我校进行教育科研专题讲座和构建理想课堂专题报告,在教科研启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先后有50余篇教师论文在国家或省级刊物上发表,有20余名教师获区级以上综合表彰,1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活动中获奖或受表彰。我校被评为淄博市教科研示范学校。
(二)突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孔凡哲教授在《新课程深化阶段重新审视教学观、评价观》的报告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发展、师生积极参与、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活动的过程;邵志豪教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策略》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指导者。作为一名教师,讲课要有思想,有自己的见解,会思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师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校结合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教学经验,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 尊重规律,关注学校文化发展
杨颖秀教授认为学校是培养人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对学生的终极关怀。而要关怀学生,就要懂得学生,要懂得学生就要有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创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学校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可以使学校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邬志辉教授指出学校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看得见、听得到但不易解释的层面,如学校的典礼和仪式、榜样与传统、禁忌与礼节、事迹与故事、标语与题词、器物与建筑、语言与行为等;二是可表达、可编译成语言文字符号的层面,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哲学信条、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层面,这是支撑前两个层面的精神与思想基础。我们建设学校文化应该在尊重学校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本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上我们思考得做得比较多,我们建设了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加强了公寓文化和餐厅文化的建设,新建了实验室文化,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和层次;但是目前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校园生活的单调贫乏,使学校文化缺少存在发展的土壤以及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环境、机制还没有真正确立,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很难得到保证。
我们尽量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多彩的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氛围,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以此来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园文化的感染,规章制度的导向,教师的引领影响,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对他人有关爱之心,对人类的未来有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总之,在东北师大培训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每时每刻都接受精神的洗礼。专家教授那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专业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我;东北师大那厚重的文化底蕴,浓浓的书香氛围,尊重的教育,人文的管理更是深深触动着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以这次培训为起点,继续加强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为山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