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领袖——陈独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7:22
中国历史人物:最有风骨的领袖——陈独秀
历史思辨 2010-07-27 09:24:14 阅读515 评论3   字号:大中小
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陈独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然而,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因为大革命的失败而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的帽子。在很长的时期里,无论是中共党史教科书还是大、中、小学的历史课本,陈独秀都是一个反面人物。
我们暂且不论革命战争年代复杂斗争的是是非非,但作为一个书生革命家,陈独秀的身上更多体现了学者、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的崇高和伟大。燃烧自己的肋骨,当作火把,来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这是思想家对社会的奉献。马克思曾经说过,受难使人思考,思考使人受难。陈独秀的一生正是一个传统历史上的思想家经受的苦难一生。斯人已逝,我们如果再让思想家的灵魂受苦受难,就不止是对陈独秀个人的不尊重,而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陈独秀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他一贯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1897年,18岁的陈独秀就以饱蘸爱国热情的笔墨撰写了《扬子江筹防刍议》、《扬子江形势论略》两篇论文。目前发掘到《扬子江形势论略》,这是迄今所见陈独秀最早的文章。《扬子江形势论略》全文7000余字,从国防战略的高度,阐述了他对加强长江沿线防务重要性的观点。这是一篇充满了爱国热忱的论文。文章指出:“近时敌酣卧榻,谋堕神洲,俄经满蒙,法伺黔贵,德人染指青齐,日本觊觎闽越,英据香澳,且急急欲垄断长江,以通川藏印度之道路,管辖东南七省之权力。”要求清政府能够意识到危机四伏的现状,加强长江海防,“总论全江大局,若防内乱必据上游,若遇外侮必备下游,必长江之备已周,再有海军为辅,则欧亚之铁甲虽强,亦不容其越雷池一步矣”。一个18岁的书生能够就国防战略这样的大政方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文中对长江水文及两岸的地情风貌,叙述详细,资料翔实,论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由此可见,陈独秀从小就不是那种只会死背《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热血青年!
1903年5月17日,陈独秀从日本回到安庆,即发起成立了安徽爱国会。并召集安徽爱国人士在安庆藏书楼举行拒俄大会。陈独秀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呼吁“我国之人有一人不与俄死战皆非丈夫”!愤于中国人“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为了开启民智,启发国人的爱国心和自觉心,1904年3月31日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据汪原放回忆,陈独秀当时背着包袱,拿着把雨伞,来到位于芜湖中长街的科学图书社,汪孟邹对他说:“我这里每天吃两顿稀粥,清苦得很。”陈独秀听后很平淡地说:“就吃两顿稀粥好。”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陈独秀却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在客厅里书写了一副对联: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
陈独秀的爱国可以说是他一生贯穿始终的情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独秀一走出了国民党监狱,即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为了同仇敌忾,陈独秀毅然表示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日。他深明大义地说:“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大敌当前,国共二次合作,既然是国家需要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对他就是了。”本来陈独秀出狱后,有人邀请他去美国或香港,可以远离抗日的炮火,避免逃难之苦,但陈独秀却拒绝了这种好意,他说:“拥护与参加抗战,就无论如何得留在抗战区。”他还对记者说:“现在的抗战就是政治运动,我能够不参加抗日运动么?”从南京到武汉,又从武汉到重庆,陈独秀一路上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到大学去演讲,给各家报纸写抗日文章。1937年8月23日《大公报》发表《短评》说:“我们欢迎这位老战士出狱,为他的祖国努力!”陈独秀没有辜负这种期望,以年老体弱之躯,积极为抗战当吹鼓手,赢得了社会各界对他的尊敬。更为可贵的是,陈独秀摆脱了党派利益的约束,站到国共合作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来;他严厉批判托派的“教派精神”和关门主义,要求“全中国人民都应该拿出力量来援助抗日战争,除非甘心做汉奸”。
陈独秀还是一个有风骨的知识分子,“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既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气魄,也体现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高尚风格。陈独秀的个性耿直率真,胸无城府,许多朋友把陈独秀视为“畏友仲子”。陈独秀是个襟怀坦白的人,最讨厌搞阴谋诡计,他虽然跟人争论问题不留情面,但决不会在后面捅刀子,对于这点,瞿秋白和邓小平都做了肯定。鲁迅曾这样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陈独秀的耿介品质:“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的体现,陈独秀还有其独特的对后代教育的方式。本来在陈延年、陈乔年上学时,陈独秀已经是很有社会声望的人物了,他完全可以让延年兄弟不仅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也可以在物质生活方面过的比较好。但是陈独秀没有优容他们,而是让他们自立。据潘赞化回忆,那时延年兄弟俩刚到上海,寄宿于《新青年》发行所(四马路亚东图书馆)店堂地板上,白天在外工作,谋生自给,食则夸饼,饮则自来水,冬仍衣夹,夏不张盖,日与工人同作工。当高君曼哭着求情要让延年、乔年回家吃住时,陈独秀却认为这是“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途可也”。正是因为陈独秀这种注重砥砺意志、培养情操的教育,使延年、乔年无论体魄还是思想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很快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领导人。党的五大上,兄弟俩凭着自己的革命才能和优秀品质,都进入了中共中央委员会。
在对待世俗的荣华富贵上,陈独秀也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体现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安于清贫的精神。比如在对待继承家产上,陈独秀作为叔父的嗣子,理当可以继承大笔家产,但是陈独秀却视之如蔽屣。陈独秀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仅靠中央机关的几十元补助生活,家庭经济十分紧张,但陈独秀从不轻易开口向人借钱。因为亚东图书馆有《独秀文存》的版税,加上经理汪孟邹是多年的挚交,所以每次家里实在困难时,陈独秀就到亚东来坐一坐,却不主动开口要钱。汪孟邹深知陈独秀的秉性,就主动问他:“拿一点钱罢?”陈独秀点一点头,拿走一元或二元。陈独秀不要家里那么大的产业,坚持过着贫寒的日子,亚东职员们深表敬佩,他们说:“他家里有钱哩!但是,他不管怎样,再也不要用家里一个钱,他真是一个硬汉子!”1937年8月23日从南京监狱释放后,面对种种高官厚禄的拉拢诱惑,陈独秀均予以拒绝。甘心于过那种偏居陋巷,自己扫地自己烧饭的清苦生活。入川后,定居在江津,陈独秀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自己平时写文章的稿酬,以及北京大学同学会的捐助,常常入不敷出,生活十分拮据。即使这样,陈独秀也坚拒嗟来之食,尤其对一些来路不明的赠款,他都退回去。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无论是在思想的传播上,还是在组织的发起上,都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重大作用。在理论方面,陈独秀虽然没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对青年产生了灯塔的作用。当时还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说:“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这是陈独秀的自诩,也是历史对他的定位。